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杏花邨站
港鐵車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杏花
Remove ads
車站設計
- | 上蓋物業 | 杏花邨、 | ||||||||||||||||
U1 | 大廳 | 出入口、 | ||||||||||||||||
G | 月台 |
| ||||||||||||||||
港鐵柴灣車廠、 |
杏花邨站大廳內的商店數目不多,祇有4間商店[3]。此外車站亦設有自助服務設施。
而杏花邨站設有兩個出入口,然而兩個出入口皆設於同一位置,故嚴格來說杏花邨站則只有一個出入口。
杏花邨站是港島綫唯一一個地面車站,車站設有2個相對的側式月台,而兩個月台之間亦設有梯形的水泥隔音牆壁及廣告燈箱。月台全採用紙皮石牆身,卻沒有猶如其他港島綫車站在月台牆壁掛設大型書法站名字樣。現時杏花邨站月台均已裝設半高式月台門,兩個月台均各設有電梯、樓梯及一部電扶梯。
另外,杏花邨站亦是前地鐵系統中,少數使用道碴道床(而非混凝土道床)的車站之一。(另一個是欣澳站)
杏花邨站設有一組車站藝術品,位於車站大廳。
接駁交通
歷史
杏花邨站原址為藍塘海峽近鯉魚門炮台的海邊,在港島綫定線設計時已計劃將該海邊填平。而車站隨港島綫金鐘至柴灣段通車而於1985年5月31日啟用,而車站承建商為青木-飛島建設聯營[4]。然而在車站營運初期只開放月台供在港鐵柴灣車廠工作的員工使用,直至1986年10月16日杏花邨首8座住宅入伙才全面開放[5]。
杏花邨站在通車前曾經考慮多個命名,均為:
- 白沙灣站(英語:Pak Sha Wan Station)
- 柴灣碼頭站(英語:Chai Wan Quay Station)
- 北柴灣站(英語:North Chai Wan Station)
- 阿公岩站(英語:Ah Kung Ngam Station)
地鐵當局曾經研究港島綫支線,並由杏花邨站連接計劃前小西灣站,但因技術及成本問題而擱置。
原本列車由杏花邨站開往筲箕灣站方向時,會駛經一段露天路段才進入隧道,但該露天路段大約於1996年時因興建隔音罩被覆蓋,並在1997年10月6日竣工[原創研究?][6]。
而在2001年杏花新城翻新完工時,恒生銀行被編排在A1出口行人樓梯旁的杏花新城中翼商場內,與站內的銀行只有數十米之隔,於是站內銀行在2002年停止服務,該位置經翻新後,恒生銀行增設了兩部自動櫃員機。

現時杏花邨站所有月台已完成裝上半高式月台門,並已投入運作[7]。該半高式月台門與現時欣澳站所採用的半高式月台門為同一設計,只有現時全高式月台門的一半,約高1.5公尺。整個計劃於平日深夜終止服務的時間加建。車站與柴灣站屬於第一期進行半高式月台門加裝工程,原計劃於2010年8月完成,但由於工程進度緩慢,最後延遲於同年12月與柴灣站才完成進行半高式月台門加裝工程。
-
翻新前的車站月台(2011年2月)
-
翻新後的車站月台(2011年4月)
-
改善工程後,上為新款月台指示,下為舊款月台指示(2007年12月)
與市區綫很多非地下車站一樣,杏花邨站月台由2011年起也開始展開翻新工程,當中包括安裝假天花、改善照明,亦翻新了月台吊板,行車方向資訊改為張貼於半高式月台門上。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