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華人民共和國入侵臺灣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中華人民共和國入侵臺灣,或稱中華人民共和國武統台灣、中國入侵台灣、中國侵台、中共侵台[來源請求],是海峽兩岸關係軍事與地緣政治情境,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可能會採取軍事行動進攻臺灣,以軍事力量改變台海現狀,解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所認知的台灣問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於1949年建國後,宣稱已經取代中華民國,擁有台灣主權。中華民國方面自蔣中正總統時代開始,認為中國大陸經由軍隊,經濟及政府力量壓迫台灣,企圖控制台灣主權,取消台灣政治獨立與民主制度,將會對台灣發動侵略戰爭,消滅中華民國,併吞台灣[1][2]。習近平自2012年出任中國共產黨總書記執政後,中華人民共和國致力於核武器擴張以及擴張海空軍實力[3],引發美國與世界各國智庫預測中國大陸很有可能對台灣發動台海戰爭[4][5]。習近平曾宣稱不放棄對台灣動武,但也向美國與歐盟保證不會進攻台灣。
此條目已被提出存廢討論。請前往此處就該條目是否應該被刪除進行討論。? |
在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美國智庫的主流評估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可能在2027年具備「入侵」台灣的能力。不同的機構,對中國大陸對台灣發動戰爭的可能性有不同的評估推測。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民主國家,願意支持台灣保持現狀,希望中國大陸能與台灣進行政治談判,和平解決台灣問題,但多數國家傾向於不介入這場紛爭。
Remove ads
概論
在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中華人民共和國秉持一個中國原則,宣稱中華民國已經消滅,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取得中國主權,宣稱擁有台灣主權。中華民國政府撤退至台灣後,前總統蔣中正曾經多次提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持續有企圖進犯台灣的意圖[1][2],中華人民共和國曾經發動數次軍事行動,包括古寧頭戰役與金門炮戰等,數次臺灣海峽危機由此爆發。中華民國國軍在1949年後始終保持中國大陸可能入侵的假設,進行防禦準備。在美國支持下,這些軍事行動遭中華民國國軍擊敗。 在李登輝總統執政期間,因為李登輝總統訪問美國與接下來的首次總統大選,在1995年至1996年間曾發生台灣海峽飛彈危機。以及在蔡英文總統執政期間,因美國眾議院議長訪台引發的一系列中國人民解放軍環台軍演,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於2022年提出「台灣海峽內海化」與「軍隊非戰爭軍事行動綱要」,引發台灣人民擔心中國將會對台灣進行軍事行動[6]。
由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在2010年進行的民調,台灣民意主流為保持現狀,不支持中國大陸入侵,改變和平局面[7]。台灣民意調查普遍認為存在中國對台灣形成嚴重威脅,但多數不相信五年內會發生戰爭[8][9]。
在習近平出任中國共產黨總書記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領導人後,根據美國情報機構指出,習近平於2019年要求中國人民解放軍必須在2027年前具備入侵台灣的能力,中共將於2027年召開第21次全國代表大會,預計習近平會3度連任中國共產黨總書記,邁向比肩毛澤東的第4個任期[10][11]。中國人民解放軍以此為準則,除了進行核武器擴張之外,也增加海軍與空軍實力,布署火箭軍與太空衛星系統[3]。美國參議院在2025年5月15日曾召開聽證會,以「習近平下令2027年以武力奪取台灣」為主題,進行討論[4]。美國國防部長皮特·赫格塞斯於2025年在新加坡參加香格里拉對話(Shangri-La Dialogue Defense Forum),認為中國計劃於2027年入侵台灣,中國的威脅正快速升高,希望美國在太平洋區域的盟國增加國防預算,以對抗中華人民共和國[5]。
Remove ads
軍事情境
中華人民共和國自2016年開始,定期進行中國人民解放軍繞台灣島巡航,演練封鎖台灣。自2020年之後,中國大陸公開宣稱不存在台灣海峽中線[12][13][14],開始以軍機及軍艦侵入海峽中線,進逼台灣。並在台灣週邊進行各項軍事演習。中華民國陸軍退役中將宋恩臨投書,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在2024年聯合利劍的演訓,目標在推進首戰即終戰這個目標,以入侵台灣[15]。美國海軍上將帕帕羅認為,中國大陸對台灣增加軍事演習的頻率,可能是入侵台灣的預演行動[16]。
英國金融時報於2023年發布報導,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以切香腸戰術逐步改變台灣現況,引述防衛專家說法,認為美國應該更重視中國以切香腸戰術漸進施壓台灣的手法[17]。台灣駐歐盟代表李淳於2024年投書Euractiv,向歐盟提出警告,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台灣正在採取切香腸戰術,以改變台灣現況[18]。
地緣政治與全球經濟影響
法國《快報》周刊在2024年刊登由三位美國地緣政治學者發表的文章,認為如果中華人民共和國武力奪取台灣,破壞台灣半導體產業的生產能力,使得晶片供應中斷,要重建半導體代工產業需要數年的時間,可能立即造成全球經濟大蕭條[19]。在取得台灣資源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勢力侵入第一島鏈,將使日本及菲律賓受到威脅,中華人民共和國勢力可以向東南亞擴張,直至侵入大西洋,美國勢力將會被迫退出亞洲,使得美國開始衰張。因為美國衰弱,無力自保的影響下,日本及韓國可能自行製造核武,造成全球性的核武器擴張[20]。中華人民共和國可能仿效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與俄羅斯進行軍事結盟[16]。
台灣軍事策略
美國策略
於2023年美國與澳洲進行兩棲登陸、地面作戰和空中作戰演習,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武力奪取台灣作準備。美國認為美軍在太平洋地區的軍事後勤力量不足,將成為缺點。美國總統喬·拜登推動增強美國在太平洋地區的後勤能力,在澳洲建立物流中心,並尋求與日本等國家進行合作[21]。
中華人民共和國對戰爭的態度
中國人民解放軍於1998年開始推動首戰即終戰,希望以閃電戰快速入侵台灣,在美軍來不及支援前,擊敗中華民國國軍,占領台灣[22]。
中國人民解放軍專家認為,美國現有的國防工業無法支持長期戰爭,隨著戰爭時間拉長,美國技術優勢將減退,中國大陸的國防動員體系將會獲勝[4]。
2023年4月,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與歐洲聯盟執委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會面時表示,美國正在慫恿中國進攻台灣,但他不會上當,因為這將破壞中國在2049年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23][24]。
2023年美國APEC峰會期間中美領導人舉行會談,據白宮官員事後透露,習近平親自向美國總統喬·拜登抱怨,已經聽聞到流傳他將在2027年或2035年發動軍事行動入侵台灣的分析,他對此不滿並表示中共和解放軍內部根本沒有討論對台動武,中美雙方同意恢復軍事對話並開展安全方面合作。華盛頓政府相信中國大陸能維持臺海現狀,並強調必須尊重台灣選舉,習近平答覆拜登最好多考慮廣泛的解決方案[25][26]。
Remove ads
流行文化
1994年出版的《一九九五閏八月》,以中國大陸侵台為背景,曾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在1995年攻擊台灣。
註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