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光緒二十一年乙未科貢士進士列表
維基媒體列表條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22年10月19日) |
大事表
- 光緒二十一年三月初六日,以協辦大學士吏部尚書徐桐為會試正考官,理藩院尚書啟秀、禮部右侍郎李文田、內閣學士唐景崇為副考官。
- 光緒二十一年三月十九日,禮部以宗室會試中額請。得旨、取中三名。
- 光緒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二日,禮部以會試中額請。得旨、滿洲取中九名。蒙古取中四名。漢軍取中六名。直隸取中二十二名。奉天取中三名。山東取中十九名。山西取中十名。河南取中十七名。陝西取中十四名。甘肅取中九名。江蘇取中十五名。安徽取中十名。浙江取中十四名。江西取中十五名。湖北取中十三名。湖南取中十三名。四川取中十四名。福建取中十三名。廣東取中十三名。廣西取中十一名。雲南取中十一名。貴州取中十一名。
- 光緒二十一年四月八日己酉。諭內閣、御史宋承庠奏、貢院號舍。上年修葺之後。本屆會試。竟至坍塌數十閒。其餘危險情形。不一而足。請飭原修大臣詳閱賠修等語。著工部查明辦理。
- 光緒二十一年四月十八日己未。諭內閣。此次新貢士覆試列入等之蕭榮爵等五十五名,二等之周之麟等一百名,三等之張庚銘等一百二十四名。俱著准其一體殿試。
- 光緒二十一年四月二十日,派協辦大學士吏部尚書徐桐、刑部尚書薛允升、吏部右侍郎廖壽恆、戶部右侍郎陳學棻、禮部右侍郎李文田、兵部右侍郎徐樹銘、工部左侍郎汪鳴鑾、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銜壽耆為殿試讀卷官。
- 光緒二十一年四月二十一日壬戌。策試天下貢士景禐等二百八十二人於保和殿。制曰朕寅紹丕基。俯臨寰宇。仰荷昊穹垂佑。列聖詒謀。夙夜孜孜。於今二十有一年矣。惟是時事多艱。人才孔亟。期與海內賢能。力矢自強。單心圖治。上無負慈闈之訓迪。下克措四海於乂安。若涉淵冰實深祗懼。茲當臨軒策問用集多士。冀獲嘉謨。兵所以威天下。亦所以安天下。然非勤加訓練。則無以制勝。漢法曰都肄。唐法曰講武。宋法曰大閱果不失蒐苗獮狩遺意歟。孫子練士。吳子治軍。李靖之問對。所詳手法足法。明王驥戚繼光所論練兵之法。其目有五有六。能備舉之歟。至於究極精微。諳求韜略。若淮南子兵略訓。杜牧戰論蘇軾訓兵旅策。見諸施行。果能確有成效否。國用必有會計。禹巡狩會諸侯之計。其說何徵。周禮小宰。歲終令群吏致事。鄭注若今上計。司會逆群吏之治。聽其會計。有引伸鄭注。受而鉤考。可知得失多少。見於何書。漢初專命一人。領郡國上計。膺選何人。武帝遣使詣京師。上計簿。帝都方岳。試悉數之。光武遣吏上計。但言屬郡。不言遠方。唐初猶上計。廢於何時。宋時天下財賦。皆上三司。後選吏專磨文帳議始何人會計錄前後凡幾。明代會計。何人編錄。自洪武以來。通為一書者何人。能計述歟。自古求治之主。每以躬行節儉為天下先。然覈其心跡。誠偽不同。堯之土階。舜之土簋。禹之惡衣。文之卑服。尚已漢文帝衣綈履革。蒲蓆韋帶。屏雕文之飾。成富庶之業。享世久長。治猶近古。後世人君。焚翟裘。毀筒布。卻珠貢。甚至一冠三載一衣屢澣。非不慎乃儉德。而究不能廣聲教於寰區。希治功於隆古。豈徒儉不足以為政歟抑豈務其名而未求其實歟。夫國奢則示之儉。國儉則示之禮。今欲崇本抑末。易俗移風士庶無踰制之嫌。閭閻有藏富之實。果何道以致之。民生以農事為本農事之水利為先。周命遂人。齊立水官。秦治涇水。漢穿渭渠。經畫詳至。史冊可徵。自後或修芍陂茹陂。或開利民溫潤或決三輔。或引滹沱。其經時久暫。因革異宜。試為條例。虞集請興北方農田。自遼海以迄青齊。因何不行托克託言京畿近水地利。可設農師佃種。其法若何。徐有貞所陳潞河等處水利。左光斗請復天津屯田。申用懋請疏灤河諸水。言皆切要。能詳舉之歟。凡此皆宰世之宏綱。濟時之實政也。朕以藐躬。膺祖宗付託之重。宵旰憂勤。惟思仰慰慈懷。撫綏兆姓。天人合應。景運常新。爾多士來自田間。夙懷忠讜。其各直言無隱朕將親覽焉。
- 光緒二十一年四月二十四日乙丑,上御乾清宮。召讀卷官入。親閱定進呈十卷甲第。
- 光緒二十一年四月二十五日丙寅。上御太和殿傳臚。授一甲三人駱成驤為翰林院修撰喻長霖。王龍文為編修賜進士及第。二甲蕭榮爵等一百人賜進士出身。三甲文同書等一百七十九人賜同進士出身。
- 光緒二十一年五月十日引見新科進士。得旨、一甲三名。駱成驤、喻長霖、王龍文業經授職。蕭榮爵、吳綽炳、傅維森、曹汝麟、林開謩、雷鎮華、張繼良、齊耀琳、趙炳麟、劉嘉琛、趙增琦、潘齡皋、李瑞清、劉燕翼、葉芾棠、彭樹華、陳枏、胡思敬、談國楫、羅長裿、謝馨、朱永觀、劉汝驥、何莘耕、陳望林、聶延祜、吳鈞、蕭之葆、興廉、尹慶舉、戴展誠、塗福田、葛毓芝、成連增、龔心釗、李翰芬、於疏枚、趙鶴齡、胡峻、歐家廉、文林、金鉽、錫嘏、廖基鈺、世榮、胡嗣芬、趙黻鴻、萬本端、李景驤、張世培、雷以動、林玉銘、陳恩棨、陳翰聲、章華、余炳文、秦錫圭、江蘊琛、李之釗、石長信、李於鍇、楊錫霖、何業健、謝遠涵、沈同芳、羅經權、林清照、錫鐸、顧祖彭俱著改為翰林院庶吉士。卓孝復、劉雲衢、郭燦、許受衡、袁緒欽、秦望瀾、王焯、李長華、孫榮枝、李最高、謝榮熙、康有為、李國材、吳命新、徐孝豐、寸開泰、呂傳愷、趙世德、趙廷珍、傅蘭泰、汪世傑、王迺槃、張濂、劉明華、王荃善、李增芳、陶榮、孫紹棠、顧壽椿、豐和、吳鴻森、舒鴻儀、汪贊綸、楊恩元、馬汝驥、文同書、張堯燊、魏元曠、陳恩洽、范國良、曲江宴、邢維經、黃維翰、顧光照、葛亮維、金境芙、白嘉澍、高祖培、王桐蔭、李步沆、潤芳、蕭榘、黃樹榮、慶隆、李若堃、曠子椿、周沆、劉嘉斌、高崧生、蕭樹昇、姚晉埏、榮春暉、呂篤、何重熙、貢士元、王藎臣、張鍇、周之麟、廖鳴韶、王德懋、譚廷颺、謝元洪、景溎、張翰光、王鳳文、徐信善、葉祖修、曹葆珣、迎喜、朱珩、韋錦恩、呂正斯、繼曾、呂咸熙、郭景象、汪春榜、林灝深、魏倬、侯晉康、王伊、劉鍠、雷光甸、劉彤光、海明俱著分部學習。呂鈺、吳建讓、曹元弻、任錫純、黃秉濰、劉蓉第、致善、王恕、梁士選、王寶田、孫秉衡、朱應杓、秦紱卿俱著以內閣中書用。安文瀾、黃瑞蘭、劉慶騏、曹邦彥、周鳳鳴、方朝治、曹甡孫、黎敬元、劉廷珍、鄭宗郇、李景祥、王繩武、董觀瀛、崔登瀛、彭錫蕃、崔保齡、李樂善、趙家蕙、邱炳萱、都守仁、朱遠綬、劉德全、林朝圻、桂福、王從禮、潘宜經、瑞徵、張仲儒、恆善、李發宜、李慶霖、鄒增祜、張存諧、林振光、高如恂、朱遠繕、豫咸、劉輝、陳侃、韓克敬、楊瑞鱣、陳楨、楊雲卿、愛興阿、黃葆初、楊道鈞、劉興東、胡鑑瑩、張鳳臺、張致安、何榮烈、孔慶堮、戴光、姜良材、邢驤、馬如鑑、周丙榮、淩洪才、藍鏞、楊書勳、張錫鴻、楊允文、林宗奇、王桂枝、黃世澤、張庚銘、高暄陽、陳繼洋、秦獻祥、王樹人、陳養源、劉國良、張之銳、李體仁、米穜、張志軒、王志昂、張俶蘭、余際春、王曜南、鮑俊卿、邊三益、詹愷、胡調元、丁良佐、呂繼純、周捷三、張受中、趙炳麟、陳扆、石長祜、陳永昌、石寅恭、林向滋、文俊、吳江澂、陳模、張樸、德銳俱著交吏部掣籤分發各省以知縣即用。內閣中書沈桐著仍以內閣中書用。吏部候補主事姚炳熊、戶部候補主事淩福彭均著以主事即用。候選員外郎寶銘著仍以員外郎歸原班選用。餘著歸班銓選。
Remove ads
列表
Remove ads
註釋
主要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