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淡水區

臺灣新北市的市轄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淡水區
Remove ads

淡水區,舊稱「滬尾」,後稱「淡水」,得名自淡水河[2],前身「淡水鎮」,位於臺灣新北市西北部,淡水河下游北岸,北與東北鄰三芝區,西北濱臺灣海峽,西南隔淡水河與八里區為界,東南鄰臺北市北投區。在歷史上曾為西班牙登陸臺灣,並在臺灣北部建立海上貿易中繼基地的起點。

快速預覽 淡水區Tamsui District 舊稱:淡水[1]、澹水、滬尾, 國家 ...
Remove ads
快速預覽 漢語, 郵政式拼音 ...

早期淡水區因港口而發展興盛,市街區一帶設有許多具有歷史文化意義之廟宇。淡水商港開港後,成為臺灣的重要國際港口,吸引大量外籍商行、傳教士進入淡水區開發,並且設有不少西洋建築,形成特殊異國風情的文化景觀[3]日治時期後因自來水設施的建置,淡水線的開通及各項公共建設的推動,呈現異於以往的現代化景觀[4]。而在1990年代以後,隨著淡海新市鎮的開發,各項交通建設逐步推動,使其成為臺北都會區外圍的新興人口成長地區[5]

Remove ads

名稱

滬尾與淡水

「淡水」和「雞籠」曾為整北台灣的泛稱,前指淡水河流域和河口一帶地區。西班牙統治時期,將淡水河流域之地理區稱為淡水省區(Tamchui)。清治時期,1723年,設台灣府淡水海防廳,由彰化縣管理行政事務,並置淡水捕盜同知兼北路防務;1731年,分設淡水廳,開啟了行政區劃的始端。因天津條約,於滬尾開港設海關,開放對外貿易之後,人口逐漸往淡水河河岸的艋舺、大稻埕、滬尾等開埠、集市與居住。其中「滬尾」是在淡水河口東北側河岸的聚落名,也就是今日淡水的重要市街之一。

「滬尾」(臺灣話Hóo-bué/Hōo-bé)之名可能為凱達格蘭語轉譯而來,《臺灣附澎湖群島圖》(1723年-1728年)有「扈尾社」,語源為「Hoba」,是河口的意思[來源請求]。《臺海使槎錄》(1722年-1736年)中稱「虎尾」,《重修福建臺灣府志》(1741年)中稱「滬尾」(滬尾莊),淡水福佑宮「望高樓碑誌」(1796年)中稱「戶尾」。

自清治末期至日治初期,「淡水」與「滬尾」並用,都指稱淡水河河口及五虎崗一帶地區。於1909年,臺北廳滬尾支廳淡水區設立滬尾公學校、滬尾尋常高等小學校、滬尾區、滬尾街,以及以「淡水」為名的淡水稅關、淡水郵便局。1912年1月22日,臺北廳廳長井村大吉呈報總督府,希望解決此種名稱混亂的局面,改而統一使用「淡水」之名。經總督府批准後,於1912年9月21日正式將滬尾街改稱「淡水街」(府令第22號),滬尾支廳與滬尾區改稱「淡水支廳」與「淡水區」(告示第24號)、滬尾公學校改名「淡水公學校」(指令第521號)、以及滬尾尋常高等小學校改名「淡水尋常高等小學校」(告示第25號)[6]

Remove ads

外語譯名

「淡水」的羅馬字母拼寫譯作Tamsui,公開出版品可追溯至於1858年出版由英國律師和歷史學家George Wingrove Cooke寫的書「中國:1857-58年在中國身為泰晤士報特派記者」(China: Being "The Times" Special Correspondence from China in the Years 1857-58)[7],和同於1858年出版的英文刊物「上海文理學會會刊 第一刊」(Journal of the Shanghai Literary and Scientific Society v. 1)[8]。民間和官府部門隨之。在2003年地名譯寫原則頒布後,改採通用拼音譯作Danshuei,2009年依照漢語拼音再更改為Danshui,但上述兩次更改改變了長久使用的譯名,而被認為有違「名從主人」的譯名慣例。

新北市政府則用有百年歷史的Tamsui,且於2011年5月24日函報教育部及內政部,以此做為淡水唯一的英文譯名。在新北市交通局建議之下,臺北捷運公司從2011年7月起,將淡水英譯更名為「Tamsui」。稍後經內政部於同年6月16日核定,淡水區(Tamsui)與彰化縣鹿港鎮(Lukang)為全國首二例恢復歷史慣用譯名的鄉鎮市區級地名[9]

歷史

Thumb
《進入淡水港(Entrée du port de Tamsoui ou Hou-ouéï)》/ 素描/ Imbault-Huart/ 1893年

淡水河口一帶之海岸是東南亞海路的中途站,大屯山又是極好的航途指標,因此自古來淡水山坡、丘陵及河岸一直有人類居住與活動。此地早期人類以部落形式過著漁獵、放耕的生活。據文獻記載及考古研究,此原住民族為凱達格蘭族,經常與來自東南亞東亞日本群島琉球群島等停泊的船隻,在淡水河河岸邊進行以物易物的活動。

西元16世紀起,西方的海權強國開始逐鹿亞洲。臺灣優越的地理位置,更是引起他們的注意。西班牙人為了確保菲律賓的經營,並為了和對抗,最先佔領雞籠基隆,並在1628年建造「聖多明哥城」(San Domingo)。1642年,大員的荷蘭人北上,驅逐西班牙人並重新築城,名為安東尼堡(Fort Antonio,今紅毛城)。除了凱達格蘭族貨物交易,也招聚漢人來此拓墾,並致力於硫磺鹿皮及土產的運銷,更利用淡水做為港口碼頭,和來自東南亞、東亞及日本群島的商人進行貿易。

1661年,鄭成功渡海入大員,驅逐熱蘭遮城的荷蘭人,建立「東寧」。此時「滬尾」已漸漸由小漁村,轉變成繁榮的街庄,及較具規模的貿易通商港口。

1858年淡水開港
Thumb
從淡水英國領事館遠眺港口,確實日期不詳,大約是19世紀末期
Thumb
英國領事館和周邊,1860年至1880年間拍攝

於西元1858年天津條約簽訂後,淡水正式開港。所有外國船隻來臺灣後只能限定到通商口岸進行貿易,在其他口岸交易者一律視為走私。1862年,淡水正式開始徵收關稅。1863年,英國為了避免原本已經在雞籠基隆)活動的商船被視為走私,便要求另開雞籠為淡水的外口,清朝政府也認為在雞籠增設海關有助於稅收,從此以後,淡水和雞籠便成為外國商人雲集之地。

樟腦硫磺染料等輸出和鴉片、日常用品的進口,不但使淡水成為全臺灣最大的貿易港,也讓淡水躍升國際舞台。不僅英國人在聖多明哥城附近設立領事館辦事,各國洋行也都到淡水街設行貿易,因此進入黃金時代。淡水不但在貿易上獨佔鰲頭,也成為西方文化的登陸臺灣的門戶。

日治時期,因淡水河河道日漸淤淺、大型船舶出入不便,乃積極建設基隆港及臺北與基隆之鐵路運輸,漸漸取代淡水成為重要貿易港地位。

Remove ads

大事記(1945~)

1945年11月,改制為「淡水鎮」,隸屬台北縣淡水區管轄。

1945年12月,成立海關台北總關淡水支關。

1947年1月,淡水區管轄增北投鎮、士林鎮、南港鎮、汐止鎮及內湖鄉。

1950年4月,台灣省政府頒布「台灣省各縣市實施地方自治綱要」。

1950年9月,淡水區撤銷,改制為「台北縣淡水鎮」。

1953年,文化里分出新生里。

1955年,淡水漁港竣工啟用。

1957年,開闢縣道101公路,淡水至三芝北新莊等8條產業道路。

1959年5月,興建沙崙第二海水浴場。

1970年,鄧公里分出中興里。

1976年6月,開闢學府路,台鐵淡水站至淡江文理學院。

1978年,光明里併入水源里。淡水第二漁港,動工興建。1987年,竣工啟用。

1980年4月,位於淡水區福德里及八里區龍源里之跨河橋梁,關渡大橋動工興建。1983年10月,竣工通車,為來往淡水河兩岸重要交通建設。

1982年,水碓里分出新興里。洲子灣海水浴場開幕。

1988年7月,台北捷運淡水線動工,1997年3月起,陸續竣工通車營運,為台北至淡水之間的大眾捷運系統。

1987年,竹圍里分出民生里、福德里。

1993年,八里區頂罟里、訊塘里及下罟里之沿岸海埔新生地,闢建台北港,1998年啟用,定位為基隆港輔助港。目前位列世界第100大港,全台灣第3大港。

1994年4月,位於崁頂里,淡海新市鎮動土開工,迎來郊區土地開發、住宅興建、人口遷入及經濟發展契機。

2003年,漁人碼頭跨港大橋竣工,取名為情人橋。

2009年,33里調整為41里。水碓里分出正德里、北新里。新興里分出新義里、新民里、新春里。鄧公里分出學府里、幸福里。竹圍里分出民權里。

2010年12月,台北縣改制為「新北市」,遂稱為「淡水區」。

2014年9月,新北捷運淡海輕軌綠山線及藍海線二期,動工興建。2018年12月,通車營運,為淡海新市鎮對外的大眾捷運系統。

2014年10 月,位於淡水區沙崙里及八里區頂罟里之跨河橋梁,淡江大橋動工興建。預定2025年9月竣工,為來往淡水河兩岸重要交通建設。

2015年11月,淡水區公所遷入「淡水區聯合服務中心」辦公。

2019年,沙崙里分出大庄里。

2024年2月,位於北起淡水區淡金路、中正東路一段與坪頂路口,採高架與箱涵雙引道,匯合於紅樹林捷運站河岸側,通過淡水河北側河岸地區,南至北投區大度路,並以高架橋跨越立德路之平面道路,淡北道路動工興建,預定2029年6月竣工,為連通台北與淡水之間的重要道路。[10]

淡水區行政區沿革
起訖年份 行政區
1723~1731年 臺灣府淡水海防廳
1731~1875年 臺灣府淡水廳淡水堡滬尾庄、大屯庄、竿蓁林庄
1875~1895年 臺北府淡水縣芝蘭三堡
1895~1897年 臺北縣淡水支廳
1897~1901年 臺北縣滬尾辨務署
1901~1906年 臺北廳滬尾支廳第24~28區
1906~1909年 臺北廳滬尾支廳滬尾區、興化店區、水梘頭
1909~1920年 臺北廳淡水支廳淡水區、興化店區、水梘頭區
1920~1945年 臺北州淡水郡淡水街
1945~1950年 臺北縣淡水區淡水鎮
1950~2010年 臺北縣淡水鎮
2010年至今 新北市淡水區
Remove ads

地理

地形

淡水區位於新北市西北端,淡水河北岸,北毗三芝區,西北臨臺灣海峽,西南隔淡水河與八里區相望,東南接臺北市北投區[11]:122

淡水區境內,地勢傾斜較緩,有50公尺及100~150公尺之海濱階地及丘陵。山峰有大屯山西峰(海拔985公尺)、面天山(海拔977公尺)、二子山(東、西峰,海拔895、881公尺)、小坪頂山(海拔386公尺)、樹林口(興華坑山,海拔294公尺)、東小坪頂山(海拔258公尺)、虎頭山(海拔137公尺)、崙頂(海拔136公尺)、淡水庄仔內(海拔133公尺)、番社角山(海拔112公尺)、下圭柔山(海拔87公尺)、淡海(海拔36公尺)、後洲子山(興化店,海拔23公尺)等。

淡水5虎崗,也稱「五條崙」,為大屯山火山噴發熔岩,逕流至虎頭山分成鳥啾埔、砲台埔(埔頂)、崎仔頂、大田寮、鼻頭崙等丘陵,是淡水街重要的人文薈萃發展之地區。

水文

淡水區境內,有源自大屯火山群之諸溪流,河川有樹梅坑溪高厝溪八勢溪竿蓁林溪黃高溪鼻頭溪淡水溪米粉寮溪等溪流向南注入淡水河;而公司田溪、圭柔山溪、興化店溪、洲子溪、灰磘溪及大屯溪等溪流向西直接注入臺灣海峽

其中以大屯溪(長度14.50公里,流域面積15.68平方公里),幹流長度為最長。公司田溪(林子溪,長度13.50公里,流域面積24.32平方公里),流域面積為最廣。

淡水河為北臺灣最大河川,幹流長度158.70公里,為全台第3長河;流域面積2,726.00平方公里,亦排名全臺第3。

氣候

淡水區地處臺灣北端,氣候變化受季風的影響甚大[12]。1月至3月,天氣陰多晴少,至4月起,天氣逐漸暖和,5月氣溫逐漸上升,夏季受東南季風的影響,多有午後雷陣雨,8月多為晴天,且為最容易受颱風影響的月份,9月至10月氣溫逐漸下降,至11月、12月時東北季風強勁[11]:135-136。根據1981年至2010年淡水氣候站的氣候資料顯示,淡水區的年平均溫度約為攝氏22.2度,月均溫最高為7月的28.8度,最低為1月的15.2度[11]:136-137。年平均降雨量約為2,155.4毫米,各月雨量最多為9月的299.1毫米,最少為12月的97.6毫米[11]:136

更多資訊 淡水(平均數據1991~2020年,極端數據1942~2021年更新中), 月份 ...
Thumb
俯瞰雨過天晴的淡水河口夕照

人口

更多資訊 年份, 人口 ...

根據新北市政府民政局統計,2024年底淡水區戶數約9.7萬戶,人口約20.1萬人[13]。由於區內擁有數所大專院校,且隨著淡海新市鎮興建大量住宅,淡海輕軌的通車促進交通,大型商場的進駐提高生活便利,平日夜間吸引大量人口流入[14],在2020年人口普查中,淡水區的平日夜間人口計有213,430人,較戶籍人口多出30,450人,即多出約16.64%[15]。區內人口最多與最少的里分別是位於淡海新市鎮內的崁頂里與陸地面積較小的新生里,2024年底兩里人口分別為30,427人與412人,其中崁頂里也是新北市人口第三大里[13]

Remove ads

政治

歷屆首長及其任期

淡水鎮鎮長
更多資訊 屆次, 姓名 ...
淡水區區長
更多資訊 屆次, 姓名 ...

區政組織

淡水區公所是新北市政府在淡水區的派出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市政府綜理區政的執行機關,上級業務監督機關為新北市政府。區長市長任命,其任期為無任期保障。在區長及主任秘書之下,設有5課4室等9個內部單位[17]

行政區

現今淡水區行政範圍的確立,來自於1920年10月1日,日本將臺灣十二廳改為五州二廳,設淡水街屬臺北州淡水郡[18]:23。淡水街轄竿蓁林、庄子內、淡水、油車口、沙崙子、大庄埔、水碓子、北投子、林子、下圭柔山、頂圭柔山、蕃薯寮、草埔尾、興化店、灰磘子、大屯、草埔尾、水梘頭、樹林口、興福寮、中田寮、三空泉、小坪頂、小八里坌子等24個大字[19]。1946年1月,改為「淡水鎮」,屬臺北縣淡水區[18]:36-37。1950年9月,裁撤區署,淡水鎮改直隸於臺北縣[18]:37。2010年,臺北縣改制為直轄市,淡水鎮改制為市轄區「淡水區」,隸屬新北市。

淡水區共轄42個里,如以下所列。依傳統聚落發展與行政區劃演變,可分為淡水、竹圍、興仁、水源等次分區 。[20][21]

  • 沙崙里、大庄里、油車里、文化里、新生里、民安里、永吉里、協元里、清文里、草東里、長庚里、幸福里、中興里、鄧公里、學府里、新民里、新春里、新義里、新興里、水碓里、正德里、北新里。
  • 竿蓁里、八勢里、民生里、竹圍里、民權里、福德里。
  • 崁頂里、埤島里、義山里、忠山里、興仁里、賢孝里、蕃薯里、屯山里、中和里。
  • 北投里、樹興里、坪頂里、忠寮里、水源里。

區域立法委員

新北市議員

司法

文化

民俗

  • 淡水三芝九庄輪祀保生大帝:
地方俗稱「八庄大道公」,後發展到九庄,係指淡水街庄、中田寮庄、水梘頭庄、北新庄、草埔尾庄、土地公埔庄、埔頭庄、灰磘子庄、林子街庄等,各庄頭每年輪值供奉制度。
原保生大帝神尊香爐,安奉於淡水福佑宮茅屋內,1782年,因福祐宮重修,乃迎至北投子水源地。1796年,李臣春迎請至中田寮(今忠寮里)演戲埔奉祀。1802年神尊粧塑金身。1855年,李媽諒倡議規劃下,開始八庄輪值供奉制度。
於2010年新北市政府指定/登錄為「無形文化資產」[22][23]
日治時期曾經傳出瘟疫,因淡水地區的鄉民最崇信淡水清水巖清水祖師,清水祖師得道日是5月6日,故迎請清水祖師在每年舊曆5月5日傍晚開始舉行「暗訪」,5月6日中午開始展開日間遶境,巡遊全區,希望能夠驅逐瘴癘、瘟神,庇佑平安,俗稱「淡水大拜拜」。[24]
於2013年,新北市政府指定/登錄為「無形文化資產」[25]

著名廟宇

位於永吉里,主祀天上聖母媽祖。
位於鄧公里,主祀定光古佛。例祭每年農曆元月6日為定光佛得道日及7月21日普渡。
Thumb
淡水鄞山寺
位於油車里,主祀蘇府王爺。例祭每年農曆9月9日為王爺祭典,也為淡水最大的王爺廟
位於清文里,主祀觀世音菩薩
位於忠山里,主祀五恩主-關聖帝君純陽祖師司命真君岳武穆王隆恩真君等。原處為李宗範興辦的鸞堂(私塾)。1951年,廟方李永鑣先生,將遭拆除之淡水神社的遺構運回,作為新闢公園的造景設施。
位於清文里,主祀清水祖師。例祭每年農曆5月5、6日為「清水祖師得道紀念日繞境慶典」。
位於崁頂里的,主祀中壇元帥
位於水源里,主祀玉皇上帝。例祭農曆3月15日為春季御大典;農曆6月15日為夏季御大典;農曆9月15日為秋季御大典;農曆11月15日為冬季御大典。堪稱北淡水賞櫻勝地。每年春季指南客運與中興巴士合作舉辦賞櫻公車路線。[26]
位於義山里,主祀保儀大夫(張巡)、保儀尊王(許遠)及申國夫人。例祭為每年農曆2月1~5日,祈安禮鬥法會及農曆11月20日的入廟紀念日。
位於大庄里,祭祀中法戰爭淡水戰役陣亡的清軍烈士。
位於長庚里,主祀黃府三將軍(助順將軍)。例祭每年農曆10月30日為助順將軍爺聖誕千秋祭典。
位於北投里,主祀土地公

古蹟

國定古蹟

Thumb
淡水/ 陳澄波/ 1935/ 畫布/油彩/ 91 x 116.5 cm/ 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
Thumb
淡水教堂/ 倪蔣懷/ 1936/ 紙/水彩/ 49.5×66cm/ 臺北市立美術館收藏
Thumb
李梅樹所繪製淡水港李梅樹紀念館收藏

直轄市定古蹟

歷史建築

廣播電台

財團法人中央廣播電台(臺灣之音)在本區沒有分台,短波發射功率分別是100、250、300千瓦,主要面向中國大陸轉播中央廣播電台,此外還代播中國之音廣播電台、Suab Xaa Moo Zoo電台。
隸屬於淡江大學文學院,是本區唯一的學校實習電台,頻道為FM88.7。
  • 淡水河廣播電台:
誕生於1999年,是北台灣首家小功率電台。以台語廣播服務放送好聽歌曲、生活資訊、健康保健的廣播電台,頻道為FM89.7。

歌曲

  • 流浪到淡水:1997年5月發行的專輯,是由陳明章作詞、作曲,China Blue編曲,金門王李炳輝演唱的台語歌曲,曾紅遍全台大街小巷並膾炙人口的歌曲。

教育

大專院校

公私立合計共5所(不含興建中)

高級中等學校

公私立合計共3所

國民中學

公私立合計共4所

國民小學

公私立合計共16所

學齡前教育

公私立合計共53所

終身學習

交通

Thumb
淡水河上方俯瞰淡水捷運站
Thumb
捷運淡水站

客運

  • F101樹興坪頂線。
  • F102忠山忠寮線。
  • F103北投水源線。
  • F105興仁屯山中和蕃薯忠山線。
  • F106興仁義山賢孝屯山線。
  • F109北投埤島線(海線)。
  • 淡海新市鎮-台64線-板橋。
  • 淡水-洲美快速道路、國道1號-南港車站。
  • 淡水-洲美快速道路、國道1號-南港行政中心。
  • 716皇冠北海岸線。
捷運淡水站-野柳地質公園

鐵道

捷運

台北捷運

輕軌

新北捷運[註 1][30]

機場

淡水水上機場(已廢止)

公共自行車

新北市內河藍色公路

  • 淡水渡船頭—八里渡船頭
  • 淡水客船碼頭—淡水漁人碼頭
  • 淡水漁人碼頭—八里左岸碼頭
  • 淡水客船碼頭—八里左岸碼頭
  • 淡水漁人碼頭—淡水客船碼頭
  • 忠孝碼頭—淡水客船碼頭
  • 大稻埕碼頭—淡水客船碼頭

公路

醫療

大型醫療院所

政府機關

中華民國行政院

分署總部、下轄:第2海巡隊。
下轄:第8岸巡隊淡水第2漁港安檢所。

新北市政府

交通分隊、下轄派出所:中山路、中正路、水碓、竹圍、水源、賢孝、興仁。
  • 新北市政府警察局交通警察大隊
下轄:淡海捷運分隊。
淡水中隊、下轄分隊:淡水、竹圍、滬尾。
  • 新北市淡水區農會

國(市)營事業

下轄郵局:淡水、淡江大學、水碓、竹圍、中興、崁頂、紅樹林(三重27~32、35支局)。

公共設施及旅遊休閒

Thumb
淡水英商嘉士洋行倉庫旁仍保留的一點港居人家景觀

觀光景點

  • 淡水新八景
    • 埔頂攬勝
    • 大屯飛翠
    • 沙崙看海
    • 水岸畫影
    • 紅樹傍橋
    • 河口霞天
    • 觀音水月
    • 滬街訪古[33]

漁港及碼頭

  • 淡水第一漁港
  • 淡水第二漁港(淡水漁人碼頭)
  • 六塊厝漁港
  • 淡水渡船頭碼頭
  • 淡水客船碼頭
  • 淡水捷運公園水岸碼頭
  • 竹圍碼頭

公園

設施:
  • 北投子溪櫻花林生態步道

圖書館

分館:
  • 淡水
  • 水碓
  • 竹圍
  • 淡海小書房

書店

  • 無論如河Gutta Books&Coffee:原「有河Book
  • 墊腳石圖書文化廣場-台北淡水店
  • 益品書屋
  • 新生活書局-淡水真理店
  • 誠品生活時光-淡水英專店

博物館

館舍:

演藝廳

美術館

自行車道

觀山公園-北海岸,全長17公里。

電影院

體育場館

  • 新北市淡水國民運動中心
  • 綠野馬術文創園區
  • 台灣高爾夫俱樂部(老淡水高爾夫)
  • 大屯高爾夫球場
  • 揮皇高爾夫俱樂部(原新淡水球場)
  • 國華高爾夫球場

海水浴場

特產及小吃

餐廳

  • 淡水福來餐廳:1958年成立,擁有66年歷史的知名餐廳,2024年10月13日結束營業。
  • 水灣餐廳 榕堤店
  • LA VILLA DANSHUI
  • 海豆子花園餐廳

購物

  • 家樂福淡新店
  • 新建成餅店
  • 文化阿給

相關條目

注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