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潘儉偉
政治人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潘儉偉(馬來語:Tony Pua Kiam Wee;1972年8月1日—),馬來西亞政治人物,民主行動黨黨員,生於馬來西亞柔佛州峇株巴轄,祖籍廣東省潮州。曾任馬來西亞雪蘭莪白沙羅國會議員(2018年至2022年)和八打靈再也北區國會議員(2008年至2018年),也曾擔任雪蘭莪州民主行動黨區部主席和在馬來西亞財政部擔任特別官員。
Remove ads
主要事跡
爭議事件
2021年12月6日,前首相馬哈地·穆罕默德為自己即將出版的新書接受《MalaysiaNow》網媒訪問時,不點名批評前財政部長林冠英的行動黨顧問未經授權參與了政府事務,並為政敵巫統攻擊希盟政府提供了彈藥。並特別描述一名林冠英信賴的行動黨高級顧問,在參與政府的商業談判時,以為自己可以代表政府對公務員行使權力,並在談判中採取威脅手段[6]。該訪談涉及106交易塔項目的談判計劃。
12月7日,潘儉偉在吉隆坡發表媒體聲明承認,他就是馬哈地在即將出版的新書中所公開的「顧問」,並嚴厲反駁馬哈地對他的指控。潘儉偉表示,馬哈地書籍的部分內容的指控已經對他進行了嚴重的負面誹謗,迫使他立即對所發表的謊言作出回應,強調他未曾使用威脅手段,也從未親自見過開發商或與之交談過。潘儉偉指自己也許是對財政部試圖清理納吉·阿都·拉薩留下的爛攤子不滿意的人來說,是一個方便的攻擊目標,又或者是馬哈地對他存有偏見;認為激怒馬哈地的其中一個方式就是擊中他的軟肋,告訴他一些『大老闆』受到『不公平』的對待,並對馬哈地選擇聽信一位外國奸商的話感到遺憾[7]。
馬哈地隨後出席新聞發布會上繼續不點名告訴媒體,他只是舉出新書中曾國輝(Djoko Tjandra)告訴他要以1令吉的價格收購股權的一個例子,實際上他聽到很多商人向他投訴這名擔任財政部的顧問很傲慢,表現得好像他是部長一樣。馬哈地表示,作為政治秘書,應該向部長報告國家政治,而不是四處執行政府政策,而正是因為這種態出度,馬來西亞失去了潛在的外國投資者,才會使許多商人對希盟政府反感[8]。
潘儉偉隨後發布第二篇長文,反駁馬哈地在書中摘錄批評他擔任財長顧問期間,「儘管沒有資格,但也曾代表政府公開發言」的指控。這提及他於2018年10月10日就第二捷運(MRT2)的工程談判,向金務大聯營公司(MMC-Gamuda)董事發出的具體聲明或「公開信」。潘儉偉總結稱,正因為財政部就MRT2的審查工作,成功在不影響項目的進展下,為納稅人節省了88.2億令吉的利息成本[9]。金務大工程私人有限公司則發文告,抨擊潘儉偉扭曲事實,對金務大聯營公司作出毫無根據的誹謗指控[10]。
潘儉偉再發表第三篇長文,反駁馬哈地點名他傲慢一事。潘儉偉認為,馬哈地並不喜歡他,更沒給他機會辯護和回應,促請馬哈地公開指責他「傲慢」的華裔商人身份。同時也重申,在出任財長政治秘書期間,他不曾「威脅」任何商人或發展商[11]。馬哈地隨後出席新書發布會上指出,他在新書中並沒有直接點名潘儉偉,但對方反而多次針對內容做出回應,反而證明書中內容屬實[12]。
選舉成績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