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玉林市
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地級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玉林市(舊稱鬱林,郵政式拼音:Watlam)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廣西壯族自治區下轄的地級市,位於廣西東南部。市境西界欽州市,西南連北海市,南接廣東湛江市,東毗廣東茂名市,東北鄰梧州市,北通貴港市。地處桂東南丘陵區,北部為大容山,西部為六萬大山,東部為雲開大山,中部為盆地。南流江、九洲江、北流河皆發源於境內,玉林是廣西最大、全國著名的僑鄉,有華僑及台港等移民100多萬人。市人民政府位於玉州區玉東大道1號。
Remove ads
名稱由來
《說文解字》記曰:「鬱,芳草也。十葉為貫,百廿貫築以煮之為鬱。從臼、冂、缶、鬯;彡,其飾也。一曰鬱鬯,百草之華,遠方鬱人所貢芳草,合釀之以降神。鬱,今鬱林郡也。」可見鬱林的名稱應該與一種名為「鬱」的香草有關。
「鬱林」一名自唐乾封元年(666年)置鬱林州起使用,1956年3月3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以「鬱」字因用字生僻難認指示更名,以普通話同音字「玉」(yù)代替至今。
歷史
先秦屬西甌之地。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為桂林郡、象郡管轄。
西漢初,屬南越國。元鼎六年(前111年)為布山縣地和合浦縣地,屬交趾刺史部的鬱林郡和合浦郡。王莽新朝改鬱林郡為鬱平郡(後復置)。東漢建安八年(203年),改屬交州刺史部的鬱林郡和合浦郡。三國時期屬東吳,今布山、合浦二縣地仍屬交州刺史部的鬱林郡和合浦郡,黃武五年(226年),布山縣改屬廣州刺史部的鬱林郡,不久併入交州。(《南朝·宋書》載:「吳立,曰陰平。」;《清一統志》載:「吳置陰平縣,屬鬱林郡。」)
西晉,今市境為陰平縣地、布山縣地和合浦縣地,分屬廣州刺史部的鬱林郡和交州刺史部的合浦郡。太康元年(280年),陰平縣改為鬱平縣。
南朝,今市境西北在宋、齊、梁三朝時,為鬱平縣地,屬廣州刺史部的鬱林郡。宋初屬合浦郡,泰始七年(471年)置方度縣,屬越州的南流郡。齊朝, 增置興昌縣,屬越州的定川郡。梁朝,廢方度、興昌二縣入定川郡。梁、陳兩朝時,定川郡仍屬越州。梁朝改屬定州,後改屬南定州。陳天嘉二年(561年),置石南縣,屬石南郡, 石南郡和鬱林郡皆屬南定州。今市境東南屬合浦縣地。
隋朝,今市境西北的鬱平縣和石南縣,初屬南定州。開皇十年(590年),改屬尹州。大業二年(606年)屬鬱州,三年(607年)又改屬鬱林郡。唐乾封元年(666年),置鬱林州,領石南、興業、興德、潭栗、鬱平五縣。
宋開寶五年(972年),興業、南流二縣屬廣南路(後改廣南西路)鬱林州;至道二年(996年), 鬱林州治遷至南流縣(今玉林市),州府位於今玉州區,迄今已一千多年,故人稱玉林為「千年鬱林」。
大觀四年(1110年),鬱林州轄南流縣和興業縣;容州轄普寧、陸川和北流縣;白州轄博白縣。政和元年(1111年)博白縣來屬,三年博白縣往屬白州,南渡後(紹興七年)來屬,鬱林州轄南流、興業、博白三縣,隸屬廣南西路。
元朝領南流、興業、博白三縣。明洪武十年(1377年),北流、陸川兩縣來屬,「鬱林五屬」自此形成。
清順治,鬱林州從梧州府分出,隸屬廣西行省桂平梧鬱道。雍正三年(1725年)八月,鬱林州升置鬱林直隸州,轄北流、博白、陸川、興業四縣。
民國元年,鬱林直隸州改為鬱林府。次年改為縣,屬廣西省鬱江道,三年改屬蒼梧道。十九年,屬鬱林民團區,二十一年,改屬梧州民團區。二十三年,改屬梧州行政監督區,二十五年,屬潯州行政監督區,後又改屬鬱林行政監督區。
Remove ads
1949年11月29日,解放軍攻下鬱林城。12月,設鬱林專區。行政公署駐鬱林,轄鬱林、北流、陸川、博白、興業、貴縣等六縣。1951年鬱林專區和梧州專區撤銷,並為容縣專區,貴縣劃歸賓陽專區。1952年8月,博白劃歸欽州專區(實際上沒有辦理改隸手續,也沒有隸行過這一關係)[2],貴縣劃歸容縣專區。1953年3月,博白縣劃歸容縣專區。4月,興業縣大部(石南、木根、城隍、山心四區)併入鬱林縣,小部分併入貴縣。
1956年4月將「鬱林」改為「玉林」[3]。1958年7月,撤銷容縣專區,設玉林專區,轄玉林、容縣、北流、博白、陸川、桂平、平南、貴縣。1971年改稱玉林地區。1983年10月,玉林縣改為玉林市(縣級)[4]。1994年4月,北流縣改為北流市(縣級)[5]。1995年10月,析出貴港市[6]。
1997年4月,撤銷玉林地區和縣級玉林市,設立地級玉林市(縣級玉林市分拆為玉州區、興業縣)[7]。同年5月,設立福綿管理區,作為玉州區的派出機構[8]。2013年6月,正式設立玉林市福綿區。
Remove ads
地理
地處廣西東南部,南流江流域,位於粵桂兩省區交界處,東與梧州市、廣東省茂名市相鄰,南與北海市、廣東省湛江市毗連,西與欽州市交界,北與貴港市接壤。行政區域面積12,824平方公里,其中,市區建成面積45平方公里。
地處桂東南丘陵台地,境內山地、丘陵、谷地、台地、平原相交錯,尤以丘陵台地分布較為廣泛。平原盆地占全市面積17.4%,丘陵台49.4%,山地占33%。其中,耕地面積19.02萬公頃。有林面積68.2萬公頃。屬典型的南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年平均溫度21℃;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為1650毫米;光熱充足,年平均日照時數1795小時,無霜期長,年平均無霜天數為346天。
Remove ads
政治
|
|
Remove ads
Remove ads
人口
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582.30萬人,其中城鎮人口297.53 萬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51.10 %。[18]
根據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為5,796,766人[19]。同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5,487,36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309,398人,增長5.64%,年平均增長率為0.55%。其中,男性人口為3,007,266人,占總人口的51.88%;女性人口為2,789,500人,占總人口的48.12%。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為107.81。0-14歲的人口為1,683,326人,占總人口的29.04%;15-59歲的人口為3,197,544人,占總人口的55.16%;60歲及以上的人口為915,896人,占總人口的15.8%,其中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671,839人,占總人口的11.59%。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2,883,897人,占總人口的49.75%;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2,912,869人,占總人口的50.25%。
當地居民絕大多數為漢族,另有壯、苗等少數民族10萬人。當地通行的本地語言為粵語、𠊎話。
全市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5,725,369人,占98.77%;各少數民族人口為71,397人,占1.23%。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增加280,021人,增長5.14%,占總人口比例下降0.47個百分點;各少數民族人口增加29,377人,增長69.91%,占總人口比例增加0.47個百分點。其中,壯族人口增加19,617人,增長62.44%,占總人口比例增加0.31個百分點。
交通
教育
- 公辦本科院校:玉林師範學院、廣西醫科大學玉林校區
- 民辦專科院校:玉柴職業技術學院
以下列出部分位於玉林市且列入廣西壯族自治區示範性普通高中的高中名單:

爭議
玉林近年每年均會舉辦由民眾自發興起的玉林荔枝狗肉節,引起不少愛狗人士強烈批評。
2018年,玉林市因當地的南流江水質大大低於國家標準,導致當地市環保局局長被罷免,副市長被約談。
參見條目
注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