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
2019年美國影藝學院頒獎典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英語:91st Academy Awards)是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會為表彰2018年度傑出電影所頒發的獎項,頒獎典禮訂於2019年2月24日在加州洛杉磯好萊塢的杜比劇院舉行,共計頒發了24個類別的奧斯卡金像獎(也稱「學院獎」)[1]。典禮電視轉播由美國廣播公司負責,唐娜·基利奧迪和格倫·魏斯擔任製片人,魏斯兼任導演[2]。本屆是自1989年第61屆奧斯卡金像獎以來,30年內首次不設主持人的一屆。
2018年11月18日,第10屆理事會獎在好萊塢和高地中心大會議廳舉行[3]。學院科學技術獎於2019年2月9日在加利福尼亞州比佛利山比佛利威爾希爾飯店舉行,由演員大衛·奧伊羅主持[4]。
《幸福綠皮書》贏得最佳影片,成為歷史上第五部沒有獲得導演獎提名卻最終拿下最佳影片的電影。《波希米亞狂想曲》憑藉扮演佛萊迪·墨裘瑞的雷米·馬利克的最佳男主角獎在內的四項大獎成為當晚最大贏家。《羅馬》和《黑豹》三項大獎緊隨其後。此前贏得最佳導演獎的艾方索·柯朗拿下墨西哥的首個最佳外語片獎。在電影《真寵》中扮演英國女王安妮的奧莉薇雅·柯爾曼贏得最佳女主角獎[5]。
Remove ads
入圍及得獎名單
提名名單於太平洋時間2019年1月22上午5點20分(UTC13點20分)。在加利福尼亞州貝弗利山山繆·高德溫劇院公布,由演員庫梅爾·南賈尼和崔西·艾莉絲·羅斯公布提名[6]。








註:得獎者將以標示[8]。
Remove ads
2018年11月8日,學院頒發第10屆理事會獎。得獎名單如下[9]:
以下18部電影獲得多項提名:
以下4部電影獲得多項大獎
表演者和頒獎者
Remove ads
Remove ads
典禮資訊
2018年12月4日,官方宣布凱文·哈特擔任典禮主持[24]。在公布主持人後,凱文·哈特昔日恐同言論再度被提出來討論,官方要求凱文為此言論道歉,否則不排除更換其他人選,然而凱文拒絕道歉,並不介意被撤換職務[25][26]。同月6日,凱文·哈特向LGBTQ族群道歉,並宣布請辭主持工作[27]。歷屆奧斯卡主持人塞思·麥克法蘭、艾倫·狄珍妮、尼爾·派屈克·哈里斯、克里斯·洛克和吉米·坎摩爾都回應無興趣主持該屆典禮[28]。
2019年1月9日,報導指AMPAS選擇以沒有主持人且僅以頒獎嘉賓介紹片段和獎項的方式進行典禮,使得此屆成為自1989年的第61屆以來第一次沒有指定主持人[29]。屆時典禮將由頒獎嘉賓兼任主持人的工作。
2018年8月8日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會宣布新增最佳人氣電影獎,以獎勵年度流行文化的熱門電影[30]。獎項遭到極力抵制,於是學院之後以「檢視並尋求新獎項的其他意見」為由推遲獎項[31]。
2019年1月25日,學院宣布為縮減節目時長,計劃只在現場表演《擱淺帶》和《所有的星》兩首最佳原創歌曲提名作品[32]。迫於觀眾和林-曼努爾·米蘭達等音樂界人士的壓力[33],學院六天後撤回了決定[34]。
2019年2月11日,學院表示最佳攝影、最佳實景短片、最佳剪輯、最佳化妝髮型四大獎項會在廣告時段頒發,以縮短節目時長。獎項頒獎過程會在網絡直播,獲獎者感言之後會在電視直播中重放。此舉遭到觀眾和電影從業者的一致反彈,包括吉勒摩·戴托羅、馬丁·史柯西斯、昆汀·塔倫提諾、達米恩·查澤雷、史派克·李和艾方索·柯朗等[35][36]。四天後,學院撤回決定,重新表示24個獎項都會現場直播[37]。
截至2019年1月22日提名揭曉,八部最佳影片提名作品中的七部北美票房達12.61億美元,打破2011年第8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紀錄[39][40]。片均票房1.57億,其中只有《黑豹》、《一個巨星的誕生》和《波希米亞狂想曲》三部影片的票房超過5,000萬。
32部提名影片中有12部位列年度票房50強榜單,只有《黑豹》(第1位)、《超人特攻隊2》(第3位)、《波希米亞狂想曲》(第12位)、《一個巨星的誕生》(第13位)、《無敵破壞王2:網路大暴走》(第14位)、《蜘蛛人:新宇宙》(第18位)、《幸福綠皮書》(第46位)7部電影獲得最佳影片、最佳動畫片或任何導演、表演或編劇獎項。其他獲得提名的票房榜50強作品還包括《復仇者聯盟:無限之戰》(第1位)、《星際大戰外傳:韓索羅》(第10位)、《噤界》(第15位)、《愛·滿人間》(第19位)、《一級玩家》(第42位)和《摯友維尼》(第34位)。
美國轉播觀看人數2,960萬,較2018年(錄得奧斯卡迄今為止最低收視)上升12%,18到49歲觀眾群收視率7.7[41][42][43]。
緬懷
緬懷環節由學院主席約翰·貝利開場;背景音樂是約翰·威廉斯作曲的電影《超人》背景音樂《Leaving Home》,由古斯塔沃·杜達美指揮,洛杉磯愛樂樂團演奏[44]。
- 蘇珊·安斯帕奇 – 演員
- 埃曼諾·奧爾米 – 導演、編劇
- 理察·格林伯格 – 片名標誌設計、特效
- 強·卡特 – 剪輯
- 約翰·莫里斯 – 作曲
- 柏納多·貝托魯奇 – 導演、編劇
- 米切爾·萊格蘭德 – 作曲
- 瑪格·基德 – 女演員
- 艾利克斯·戈丁 – 選角導演
- 尼爾·賽門 – 編劇
- 理察·H·克林因 – 攝影
- 塔維亞尼兄弟 – 導演、編劇
- 伊莉莎白·宋 – 演員
- 弗朗索瓦·博諾 – 剪輯
- 畢·雷諾斯 – 演員、導演
- 基蒂·奧尼爾 – 特技演員
- 巴勃羅·費羅 – 片名標誌設計、圖形藝術
- 塞繆爾·哈迪達 – 製片、經銷、行政
- 鄒文懷 – 製片、行政
- 皮埃爾·里斯安 – 電影策展、公關、經銷、製片
- 安娜·V·科茨 – 電影剪輯
- 保羅·布洛赫 – 公關
- 橋本忍 – 編劇
- 理察·馬克斯 – 電影剪輯
- 史蒂芬妮·奧德蘭 – 演員
- 羅比·穆勒 – 攝影
- 克雷格·夏丹 – 製片
- 芭芭拉·哈里斯 – 演員
- 克勞德·朗茲曼 – 紀錄片導演
- 馬丁·布雷格曼 – 製片、經紀
- 尼爾森·佩雷拉·多斯·桑托斯 – 導演
- 威爾·文頓 – 動畫師
- 米洛斯·福曼 – 導演
- 維托爾德·貢布羅維奇 – 攝影師
- 丹尼爾·斯瑞派克 – 化妝師
- 潘妮·馬歇爾 – 導演、製片、演員
- 高畑勳 – 動畫導演
- 史蒂芬·沃恩 – 劇照
- 史丹·李 – 漫畫作者、執行製作
- 威廉·戈德曼 – 編劇
- 約翰·M·德懷爾 – 場景設計
- 塔布·亨特 – 演員
- 伊馮娜·布萊克 – 服裝設計
- 尼可拉斯·羅吉 – 導演、攝影
- 詹姆士·凱倫 – 演員
- 格雷格·魯德洛夫 – 混音
- 格洛麗亞·卡茨 – 編劇、製片
- 布魯諾·岡茨 – 演員
- 奧黛麗·威爾斯 – 編劇、導演
- 亞伯·芬尼 – 演員
- 林嶺東 - 導演(未列入)
參見
國際電視轉播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