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第95屆奧斯卡金像獎
年度電影獎項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第95屆奧斯卡金像獎(英語:95th Academy Awards)是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表彰2022年傑出電影所頒發的獎項。頒獎典禮定於2023年3月12日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杜比劇院舉行[2]。
2022年12月21日宣布短名單[3];2023年1月24日早上8點30分,由里茲·阿邁德與愛莉森·威廉絲共同在山繆·高德溫劇院宣布入圍名單,並由ABC的晨間節目《早安美國》進行轉播[4][5]。《媽的多重宇宙》獲得11項提名,最終贏得最佳影片等7項獎座。《西線無戰事》與《伊尼舍林的女妖》獲得9項提名居次,前者最終贏得4項獎座。《貓王艾維斯》以8項提名位居第三[6][7][8][9]。
本屆在18歲至49歲區段收視取得4.03,較上屆上升0.27(約7%),總收視人數1876萬也較上屆上升215萬人(約13%)[1][10]。
Remove ads
獲獎及提名名單











最佳原創歌曲:M·M·凱拉瓦尼、錢德拉博斯
A24共獲得17項提名、贏得9項;Netflix獲得16項提名、贏得5項;華納兄弟獲得12項提名,僅獲1項。華特迪士尼影業與探照燈影業均獲得10項提名,加上國家地理、迪士尼品牌電視的提名,一共為華特迪士尼公司爭得22項提名,最終贏得2項;環球影業獲得8項提名、焦點影業獲得7項提名,一共為NBC環球爭得15項提名[11][12]。本屆最佳影片10部入圍影片的美國總票房達15.74億美元,超越第82屆(2010年)的15.19億美元[13]。
《西線無戰事》是本屆唯一入圍最佳影片的非英語電影,並成為史上獲得第二多提名數(9項)的非英語電影,僅次於《臥虎藏龍》與《羅馬》(10項)[14]。《夏日悄悄話》是首部入圍最佳國際影片的愛爾蘭電影[15][16]。
本屆是亞裔獲得最多提名及獎項的一屆,也是首次有四位亞裔入圍演員獎[17]。本屆共有8個獎項係由亞裔獲得,超越2009年的第81屆以及2019年的第91屆(5項)[18]。
楊紫瓊憑藉《媽的多重宇宙》成為首位入圍暨獲得最佳女主角的亞裔(自我認同),此前僅有隱瞞血統的默爾·奧伯倫,以及費雯·麗、莎瑪·海耶克、雪兒、娜塔莉·波曼等混血兒獲得提名或得獎。不過,首位入圍暨得獎的亞洲角色,是露薏絲·蕾娜在《大地》扮演的玉蘭[17][19][20][21]。楊紫瓊(60歲)同時也是第2高齡的亞裔入圍暨得獎演員,僅比尹汝貞獲獎當時(73歲)年輕[17]。《媽的多重宇宙》的關繼威是首位入圍暨獲得奧斯卡的越南裔男演員,也是繼吳漢潤之後,第二位入圍暨獲得最佳男配角的華裔;《我的鯨魚老爸》的周洪和《媽的多重宇宙》的許瑋倫共同入圍最佳女配角,這是首次有兩名亞裔共同角逐該獎項;而關繼威與周洪也剛好都曾是越南戰爭的難民[22][23][24]。
M·M·凱拉瓦尼與錢德拉博斯憑藉《RRR》的歌曲《Naatu Naatu》獲得最佳原創歌曲,這是首部入圍暨獲得該獎項的印度電影[25][26][27][28]。其他獲獎的印度影人,還包括憑藉《小象守護者》獲得最佳紀錄短片的卡蒂琪·岡薩爾維斯(Kartiki Gonsalves)與岡妮·蒙加[18]。茱蒂·陳(Judy Chin)憑藉《我的鯨魚老爸》獲得最佳化妝與髮型設計,成為首位獲得該獎項的亞裔女性,也是繼辻一弘之後,第二位獲得該獎項的亞裔[18]。
石之予憑藉《青春養成記》入圍最佳動畫長片,這是亞裔連續10屆入圍該獎項,也是亞裔入圍過最多的獎項。石黑一雄憑藉《倫敦生之慾》入圍最佳改編劇本,成為第6名獲得提名的諾貝爾獎得主,也是首位入圍的諾貝爾獎亞裔得主[17]。其他入圍的亞裔,還包括雪莉·庫拉塔(Shirley Kurata)、Son Lux的團員拉菲克·巴蒂亞與伊恩·張(Ian Chang)、夏納克·森、阿曼·曼恩(Aman Mann)、Mitski等人[23]。
關家永與丹尼爾·舒奈特是第三對獲得最佳導演的導演組合[29][30]。史蒂芬·史匹柏打破自身於上一屆創下的紀錄,憑藉《法貝爾曼》第12次入圍最佳影片,持續創高單一製作人的入圍次數,並以執導過13部最佳影片提名作的紀錄,追平威廉·惠勒[31]。史匹柏同時與馬丁·史柯西斯並列入圍過最多次最佳導演的在世者,入圍次數僅次於已逝的惠勒[31]。裘德·赫希(87歲又315天)憑藉《法貝爾曼》第2次入圍最佳男配角,成為史上第2高齡的表演獎入圍者,僅比克里斯多夫·普拉瑪入圍當時的歲數(88歲又41天)年輕;赫希是時隔42年再次入圍奧斯卡,超越亨利·方達時隔41年再次入圍的紀錄[31][32]。
艾方索·柯朗追平肯尼斯·布萊納在上一屆創下的紀錄,並列入圍過最多不同獎項的影人,柯朗入圍過最佳影片、最佳原創劇本、最佳改編劇本、最佳剪輯、最佳導演、最佳攝影以及此次入圍的最佳實景短片等7個獎項[31]。陶德·菲爾德憑藉《TÁR塔爾》第三次入圍奧斯卡,而他所執導的三部長片都入圍了最佳女主角[31]。約翰·威廉斯是第53次獲得提名(5次獲獎),僅次於華特·迪士尼(59次提名、22次獲獎),成為最高齡的奧斯卡入圍者(90歲又350天),也是入圍最多次的在世人物[32][33]。
安娜·德哈瑪斯憑藉《金髮夢露》角逐影后,是首位入圍的古巴裔演員[22][23]。安琪拉·貝瑟憑藉《黑豹2:瓦干達萬歲》入圍最佳女配角,是首位以漫威電影入圍表演獎的演員[34][35]。凱特·布蘭琪憑藉《TÁR塔爾》打破自身紀錄,成為首位參演過10部最佳影片入圍作品的女演員,追平男演員李奧納多·狄卡皮歐與傑克·尼克遜,並僅次於勞勃·狄尼洛(11部)[31]。
首位最佳服裝設計非裔女性得主露絲·E·卡特二度獲獎,成為首位憑藉首集及續集電影兩度獲得該獎項的服裝設計師,也是首位獲得兩座奧斯卡金像獎的非裔女性[36]。黛安·華倫是入圍最多次卻無一獲獎的作曲人,本屆是她第14次入圍,但她另外獲得了榮譽獎[37][38]。曼蒂·沃克憑藉《貓王艾維斯》成為第三位入圍最佳攝影的女性[39]。前兩屆由女性導演獲得最佳導演,但本屆並無女性入圍導演獎,因此受到電影女性(Women In Film)組織的批評[40][41][42]。
Remove ads
| |
| |
|
|
|
|
| |
|
Remove ads
2022年6月21日,電影學院公布了第13屆學院主席獎獲獎者,頒獎典禮於2022年11月19日舉行[43]。獲獎名單如下:
- 歐占·帕爾西
- 黛安·華倫
- 彼得·威爾
頒獎嘉賓及表演者
下列為典禮頒獎主持嘉賓及表演嘉賓名單[44][45][46]:
Remove ads
爭議
《致蕾絲莉》的安德莉亞·瑞絲柏在影獎季中呼聲不高,僅獲得獨立精神獎的提名,但最終成功入圍最佳女主角[49]。該片由動量影業發行,僅收獲約2.7萬美元的票房,成為票房最低的入圍作品[49]。該片沒有足夠的預算進行獎季造勢,難以和投入百萬宣傳費的片商匹敵,因此是由瑞絲柏和導演邁克爾·莫利斯親自向親友推廣[49]。莎莉·賽隆、葛妮絲·派特洛、柯特妮·考克斯、艾德華·諾頓、艾美·亞當斯、蜜妮·卓芙等影人各自舉辦了該片的放映會,蘇珊·莎蘭登、海倫·杭特等人則在社群媒體上給予好評,藉以提高該片在影藝學院演員部門成員間的能見度[49][50]。在投票截止的前一天,黛咪·摩爾、珍·芳達、娜歐蜜·華茲、凱特·溫絲蕾、蘿拉·鄧恩、法蘭西絲·費雪等演員在社群媒體上為瑞絲柏宣傳,這一系列的「草根運動」成功令瑞絲柏入圍奧斯卡[49],但也這可能對公關行業產生衝擊[51]。
費雪在社群媒體上為瑞絲柏拉票時寫道:「表現卓越的薇拉、紫瓊、丹妮兒與凱特看起來已經很穩了。」並為確保瑞絲柏入圍最佳女主角,提出將首位人選投給瑞絲柏的策略[50]。然而,根據本屆奧斯卡的競賽規章所示,在獎季宣傳時,不得使用損及他人的策略,也不得提及其他入圍者或挑明競爭關係[50][51]。因此,費雪的言論可能違反規章,並被質疑影響了兩名呼聲高的非裔演員薇拉·戴維絲(《女王》)與丹妮兒·戴德維勒(《提爾:純真之死》)挺進奧斯卡的機會[51]。雖然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並未收到正式的投訴,但為確保競賽的公平性而決議進行程序審查[52],不過此舉也引來克莉絲汀娜·蕾奇與該片演員馬克·馬隆的抨擊,認為這是排他、菁英主義、向資本家靠攏的行為[53][54][55][56]。
2023年1月31日,學院認為該片的宣傳行為未及撤銷瑞絲柏提名的程度,但日後會更新相關規章[57]。
《捍衛戰士:獨行俠》在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前夕被《洛杉磯時報》報導該片可能接受了俄羅斯寡頭德米特里·雷博洛夫列夫的資助,其提名資格隨著引起親烏克蘭組織的反對。烏克蘭世界大會主席Pavel Grod致信影藝學院院長和理事會成員的公開信中,對「俄羅斯對好萊塢電影業和美國社會的影響」表示嚴重關切,敦促好萊塢必須對未來使用俄羅斯資金進行親克里姆林宮的審查保持警惕。該組織也質疑電影接受了俄羅斯方面的審查;與首部劇情不同是,《捍衛戰士:獨行俠》沒有直接或間接提及到俄羅斯[58]。派拉蒙影業拒絕對此事進行評論[59]。
2023年3月,擬定頒獎嘉賓之一的甄子丹接受訪問時因為直指2019年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為暴動而在該言論發表後,有一些民主人士在網上聯署網站change.org發起聯署要求奧斯卡大會取消邀請甄子丹作為頒獎嘉賓[60]。民運人士王丹在推特上證實甄子丹出席了頒獎典禮。一眾民運人士也在會場外對此集會抗議[61]。在奧斯卡自由人權獎典禮上,一眾六四領袖如王丹、方政、王軍濤等人亦抗議甄子丹支持中共侵犯香港人權[62]。
烏克蘭外交部長德米特羅·庫列巴在德國受訪期間,暗諷影藝學院不允許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倫斯基在奧斯卡上發言的決定是「虛偽」的。德米特羅·庫列巴以《西線無戰事》獲得奧斯卡最佳外國電影獎作為例子表示,他對《西線無戰事》可以獲得的榮譽和質量沒有任何懷疑,但是,當人們要給一部關於戰爭的電影頒獎時,卻不願意給予在二戰以來歐洲最大的戰爭中作戰的澤倫斯基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上發言的機會,有如人們喝著香檳,穿著漂亮的衣服和鑽石的時候談論戰爭,卻不想聽正在發生的真實戰爭故事。自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全面戰爭開始以來,澤倫斯基已在金球獎和葛萊美獎以及柏林影展開幕式等場合發表了講話[63]。影藝學院拒絕對此事進行評論[64]。
Remove ads
緬懷
緬懷環節致敬下列過去一年離世的電影工作者[65]:
- 奧莉薇亞·紐頓-強 – 歌手、演員
- 約翰·科蒂 – 導演、監製
- 梅·羅斯 – 服裝設計
- 露易絲·馥萊雪 – 演員
- 約翰·扎里茨基 – 藝術指導
- 亞伯·布倫納 – 布景
- 米契爾·戈德曼(Mitchell Goldman)– 行政
- 艾琳·帕帕斯 – 演員
- 鮑勃·拉斐爾森 – 導演、編劇、監製
- 伊恩·惠特克 – 布景
- 亞伯·齊木(Albert Saiki)– 藝術指導
- 羅彼·考特拉尼 – 演員
- 克絲汀·艾莉 – 演員
- 雷·利奧塔 – 演員
- 安傑洛·巴達拉門蒂 – 作曲
- 薇琪·埃吉亞(Vicky Eguia)– 公關行政
- 格雷戈里·詹 – 特效、模型製作
- 尼爾·希門尼斯 – 編劇、導演
- 邁克·希爾 – 剪輯
- 湯姆·盧迪 – 監製、電影節創辦人
- 瑪麗娜·戈爾多夫斯卡婭 – 導演、攝影、教育工作者
- 克里斯多福·塔克 – 特效化妝師
- 艾琳·卡拉 – 演員、歌手、詞曲作者
- 格雷戈里·艾倫·霍華德 – 編劇、監製
- 歐文·羅茲曼 – 攝影
- 格雷·弗雷德里克森 – 監製
- 拉斯特·貝勒斯(Luster Bayless)– 服裝設計
- 勞勃·達爾瓦 – 剪接
- 妮雪兒·尼柯斯 – 演員
- 愛德華·R·普雷斯曼 – 監製
- 道格拉斯·麥克加斯 – 編劇、導演、演員
- 朱莉婭·賴克特 – 導演、監製
- 伊迪·蘭道 – 監製、行政
- 邁克·莫德(Mike Moder)– 助理導演、監製
- 尚盧·高達 – 導演、編劇
- 馬文·馬奇 – 布景
- 拉爾夫·埃格爾斯頓 – 動畫、藝術指導
- 伯特·巴卡拉克 – 作曲
- 尼克·博蘇斯托 – 監製
- 克萊·平尼 – 特效
- 唐·坎伯恩 – 剪接
- 西蒙妮·巴爾 – 選角導演
- 湯姆·惠特洛克 – 作曲
- 阿曼達·麥基 – 選角導演
- 安潔拉·蘭斯貝瑞 – 演員
- 沃夫岡·彼得森 – 導演、編劇、監製
- 約翰·達蒂格(John Dartigue)– 公關行政
- 伯尼·馬丁森 – 動畫
- 雅克·貝漢 – 演員、監製、導演
- 馬里齊歐·席爾維 – 化妝
- 瑪麗·艾麗斯 – 演員
- 珍娜·露露布莉姬妲 – 演員
- 道格拉斯·柯克蘭 – 攝影
- 卡爾·貝爾 – 動畫
- 范吉利斯 – 作曲、音樂人
- 詹姆士·堅 – 導演、演員
- 拉寇兒·薇芝 – 演員
- 沃爾特·米里施 – 監製、學院前主席
- 曾江 – 演員(未列入)
國際電視轉播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