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索馬利亞海盜

以索馬里沿海為中心的海盜集團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索馬利亞海盜
Remove ads

索馬利亞海盜索馬利語burcad badeed Soomaali ah),泛指在東非紅海阿拉伯海之間,索馬利亞外海亞丁灣附近打劫商船、劫持人質並進行勒索海盜。自21世紀初索馬利亞內戰第二階段爆發起,當地海盜活動開始猖獗並嚴重影響國際航運,情況堪憂[1][2][3]

Thumb
索馬利亞海盜
Thumb
2005到2010年索馬利亞海盜的活動範圍

聯合國調查其原委,一些以伊朗及葉門為首的外國漁船趁索馬利亞內亂進入其海域大肆非法捕撈,並且有一些與義大利黑手黨有關的歐洲企業,趁亂在此海域傾倒包括核廢料在內的各種有毒廢料,使得當地漁業經濟遭受破壞[4][5][6]。而索馬利亞由於連年內戰,海岸警衛力量嚴重缺失,無法抵抗外國船隻。2004年發生的印度洋海嘯則徹底摧毀了索馬利亞沿海地區本已虛弱的經濟[7]。作為回應,部分漁民開始組織對當地漁業進行武裝保護,最終演變成為海盜[8][9]。根據2009年Wardheer新聞的一份調查顯示,索馬利亞70%的沿海居民強烈認同,海盜作為一種國防形式保護了當地水域[10][11]。由一些海盜組織的名稱(如「國家志願海岸警衛隊」)也可以看出,海盜的前身實際上為漁民自發組織的民兵。然而在發現了搶劫的巨額利潤後,當地武裝部隊的主要動機則發生了改變[12][13]

2006年起,以美國海軍為首的25國海軍組成了第150號聯合任務部隊(Combined Task Force 150),在亞丁灣水域劃出了「海事安全巡邏區」[14]。包括中國、印度、伊朗和俄羅斯等其他國家與此同時也紛紛派出海軍,前往海盜多發水域巡邏並保護商船。在各國的嚴厲打擊下,自2012年起在印度洋活躍的海盜幾乎滅亡,但到2016年底時仍舊未徹底剿滅,中國外交部及駐索馬利亞大使2016年提醒索馬利亞安全形勢堪憂,美國國務院2016年也未解除對該海域的海盜警報[15]

Remove ads

歷史

Thumb
亞丁灣(索馬利亞海盜出沒的海域)

由於索馬利亞長年內戰,與其地理位置優勢(亞丁灣位於連接蘇伊士運河的航線必經之海域),導致海盜猖獗。由於國家制度崩潰, 加上其他國籍非法越界捕撈的漁船經常出現在索馬利亞的領海中。當地的漁民商人叛軍發現他們可以透過海盜的行為獲取更多利益。在大多數的劫持事件中,人質並沒有受到傷害,通常以交付贖金解決。海盜組織嚴謹、裝備完善,成員多為曾受訓的軍人。他們配備大量威力強大的武器及武裝小船,迫使多國政府出動海軍圍剿,尤其在印度洋哈豐角一帶最為頻繁。

行劫紀錄

2005年8月,分屬高雄琉球籍的台灣漁船「中義218號」、「新連發36號」和「承慶豐號」(除台灣籍船長之外,還有來自中國大陸越南印尼菲律賓的漁工,合計47人),被劫。次年1月交付贖金後釋放。

2006年4月4日,韓國「東源628號」漁船被劫,船上共有25名船員,其中3名是中國大陸公民。

2007年5月,台灣高雄籍漁船「慶豐華一六八號」(2名台灣船員與12名中國大陸籍漁工),當月25日,在與船東的談判陷入僵局後,殺害了遼寧船員陳濤。被劫歷經5個月,於當年11月以交付20萬美元贖金後獲釋。[16]

2008年9月17日,中國對外貿易運輸船舶管理有限公司的「Great Creation」散裝貨輪(中國大陸籍船員23名,香港籍和斯里蘭卡籍船員各1名,合計25人),被劫。其後在11月19日早上獲釋,船員都健康和安全。[17]

2008年9月25日,挾持烏克蘭貨輪「芬娜號(MV Faina)」(載有俄羅斯售予肯亞的軍火,包括33輛二手T72型坦克、彈藥與其他武器)。[18]

2008年11月14日,中國大陸籍天津遠洋漁業公司的遠洋漁船「天裕8號」(16名中國大陸船員、1名台灣船員、數名外國船員,合計25人)被劫。

2008年11月15日,可載200萬桶石油、載有25名船員的沙烏地阿拉伯天狼星號油輪在肯亞近海被劫持。2009年1月9日,在空投大約300萬美元贖金後,油輪及船員獲釋。但海盜要離開時翻船,至少5名海盜溺斃。[19]

2008年11月18日,從香港開往伊朗阿巴斯港的香港註冊伊朗貨輪「喜悅號(MV Delight)」,在葉門對開亞丁港被劫持。當時貨輪運載著3.6萬小麥。船上有25名船員。[20][21][17]

2008年12月17日,9名手持重型機槍火箭筒等武器的海盜乘2艘海盜船,大約在中午12時登上了屬於中國交通建設上海振華港機公司排水量6萬噸的貨輪「振華4號」的甲板,船正由蘇丹返回上海。船上的30名中國大陸船員拆除2條大約6至7米,連接主甲板同駕駛艙的樓梯,令海盜難以爬上,阻止他們侵入船艙。船員手持消防水龍頭射水,以及利用柴油、棉紗和啤酒瓶自製的200個燃燒彈和海盜周旋,同時向國際海事組織求援,經協調,馬來西亞海軍軍艦「斯里印德拉沙迪號」支援艦在下午3時15分派出一架「非洲小狐」武裝直升機[22]到現場,對海盜展開一輪攻擊,接著派出二架武裝直升機和艦艇前往支援,在下午4時45分成功逼退海盜,其中一艘海盜船在逃走時不慎翻覆[23],貨輪船員全部安全。船公司獎勵全部船員共30萬美元[24][25]

2009年2月23日,海盜在亞丁灣駕駛兩艘小船向一萬三千噸的日本貨船「茉莉艾斯號」(Jasmine Ace)開火,打碎了輪船的玻璃。日本貨船逃離,無人受傷[26]

2009年4月6日,台灣高雄籍漁船「穩發161號」(約700多噸的遠洋鮪釣漁船)被劫,2位台灣籍船員:船長與輪機長,5名中國大陸籍的船員、17名菲律賓籍船員,6名印尼籍船員,共30位;4月9日時該船被海盜充做母船用以劫持快桅阿拉巴馬號。直至次年2月11日空投贖金後才獲釋,期間有兩名船員病逝。[27][28]

2009年4月10日,法國突擊隊攻擊被劫持的法國遊艇「塔尼號」(Tanit),殺死2名海盜,救出人質。4月11日,美國海軍海豹部隊成功營救被脅持的快桅阿拉巴馬號船長李察·菲力浦(Richard Phillips),三名海盜遭到狙擊手擊斃。[29]

2009年4月25日,MSC地中海郵輪公司 (MSC Cruise)的「MS 旋律號」 (MS Melody)正由南非德爾班前往義大利熱那亞,船在距離塞席爾群島300公里位置,被索馬利亞海盜企圖登船行劫,當時船上共有船員500名及乘客1,000名。乘客利用椅桌嘗試擊退海盜,直至船上保安人員利用高壓水炮及手槍才成功阻止海盜登船並安全駛離。

2009年10月19日,中國大陸籍散貨輪「德新海」在印度洋被索馬利亞海盜劫持,船上共有中國大陸船員25名。事發地遠離中國護航編隊A匯合點南偏東1080海里。12月28日支付400萬美元贖金後人船才安全獲釋。[30]

2010年1月1日,英國貨輪(古代榮譽號)及25名船員,在距離索馬利亞480公里被海盜劫持。[31]另一艘懸掛新加坡國旗的貨輪普瑞莫尼號(Premoni)[32]及船員24名,同一天也在亞丁灣同樣遭索馬利亞海盜劫持。[33][34]

2010年3月30日,台灣「日春財六十八號」漁船印度洋遭索馬利亞海盜劫持。中華民國外交部表示因海盜要索贖價甚高,且國際掮客從中介入,與索馬利亞海盜的談判至2011年4月才達成初步協議,贖金才從800萬美元降到500萬美元。[35][36]不過2011年5月21日該漁船卻被索馬利亞海盜利用作為攻擊母船與美國海軍第五艦隊軍艦「USS Stephen W. Groves (FFG-29)英語USS Stephen W. Groves (FFG-29)」交火,被挾持的船長吳來于與劫船的三名索馬利亞海盜,在交火中一起遭美軍擊殺。後美軍將船擊沉,屍身隨船沉海。[36]

2010年12月25日 台灣高雄籍漁船「旭富一號」遭索馬利亞海盜劫持十八個月後,包括台籍船長吳朝義在內的二十六名船員平安獲釋。

2011年初,韓國三湖珠寶號英語Samho Jewelry[37]化學運輸船被13位索馬利亞海盜挾持了6天。1月22日早晨,崔瑩號驅逐艦英語ROKS Choe Yeong (DDH-981)及15名搭乘山貓直升機突擊的韓國海軍特戰旅隊員開始攻擊行動,8名海盜在槍戰中被擊斃,剩下5人被捕。特戰隊員及21名船員中,除船長腹部受到非致命槍傷外,均無人傷亡。被捕的5名索國海盜押回韓國法庭受審後,最重判處無期徒刑;由於索馬利亞海盜在韓國監獄的待遇遠比索馬利亞當地好很多,甚至有部分海盜不願被遣返,而想繼續留在韓國服刑。

2012年3月,阿曼籍台灣漁船「NAHAM3」遭索馬利亞海盜劫持,船上有29名船員,其中10名中國大陸船員、2名台灣船員,還有來自菲律賓、印度尼西亞、越南、柬埔寨的17名船員。台灣籍船長鍾徽德在海盜劫持時被槍殺,剩餘28人被挾持為人質,期間兩人病故,其中一人為中國大陸籍。2016年10月22日,被挾持四年半後,倖存的26名船員安全被釋,並在聯合國有關機構協助下於23日抵達肯亞,隨後中轉中國廣州再由各方政府帶回[38][39]。NAHAM3被認為是是索馬利亞海盜猖獗期間劫持的最後一艘商船,劫持時間長達1672天[40]

2012年9月以後,索馬利亞海盜風光不再。截止2013年12月,索馬利亞海盜一年之中總共攻擊過9艘貨船,但是成功率是零。

2017年3月,索馬利亞海盜劫持了一艘從吉布地出發並前往摩加迪休的油輪。據稱這是自2012年以來,索馬利亞海盜首次「成功」劫持大型船舶。最初,海盜索要贖金,但當海盜獲悉被劫持油輪為索馬利亞商人所雇用時,在沒有獲取贖金的情況下就釋放了油輪及其船員[41][42]

Remove ads

各國軍事護衛

Thumb
參與聯合保安行動Combined Task Force 150英語Combined Task Force 150)的船隻

為防止海盜行為繼續蔓延,北約成員國及其他國家聯合派出海軍艦隻組成保安部隊,希望能夠打擊海盜行為。這支艦隊的組成如下:

北約
  • 丹麥 丹麥皇家海軍[43]
其他國家
Thumb
印度海軍的塔巴爾號隱形巡防艦
Thumb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的深圳號導彈驅逐艦
Thumb
韓國的姜邯讚號驅逐艦
  • 印度 印度海軍[47]2008年11月19日一艘印度隱形巡防艦塔巴爾號(stealth frigate INS Tabar)在索馬利亞外海用重砲摧毀了一艘海盜「母艦」[48]。後來有報道說那一艘是被海盜奪取的泰國漁船,不過印度軍方發布聲明說他們是先被攻擊才開火的,國際海事局聲明「印度海軍可能沒有收到該船是被劫持的漁船的情報。」[49]
  • 俄羅斯 俄羅斯海軍:2008年9月25日,索馬利亞海盜挾持烏克蘭貨輪「芬娜號(Faina)」,載有俄羅斯售予肯亞的軍火,包括33輛二手T72型坦克、彈藥與其他武器,之後派出巡洋艦遠赴印度洋來遏止海盜攻擊。[51]
  • 伊朗 伊朗海軍:一艘伊朗海軍戰艦已經抵達亞丁灣索馬利亞海域。[53]

軍艦派遣

反索馬利亞海盜的各國軍事部署有:北約及夥伴國的海洋盾牌行動,歐盟及夥伴國的亞特蘭大行動,美國及其盟國的第151聯合特遣隊, 中國、印度、日本、馬來西亞、俄羅斯等國的單獨行動。

更多資訊 國家, 任務 ...
Remove ads

自我防護

於2009年11月13日在香港舉行的「國際海盜問題關注大會」上,專家提出一系列船隻自我防護的建議,其中包括

  • 使用高壓水槍射向駛近貨船的海盜小艇,製造包圍船身的水牆以阻止海盜用梯爬上甲板
  • 利用鐵絲網陣包圍貨輪外圍防止盜徒爬上貨輪
  • 以碎玻璃及滑油對付赤腳海盜

以上的方法都是為了防止海盜上船,若海盜已經成功上船,則要防止他們挾持船員,因此最後的防線就是要依靠在船艙及駕駛艙裝設防衞鐵閘[104]

各方立場

Thumb
海盜小艇

海盜

索馬利亞海盜宣稱,只要船東願意支付贖金,他們就不會傷害人質,另外他們也經常利用贖金幫助索馬利亞貧民。海盜頭目甚至公開宣稱自己是索馬利亞的「海軍」。他們揚言,因為索馬利亞政府無力維護海上權益,導致外國船隻頻繁侵犯索馬利亞領海主權並搶掠當地漁業資源,甚至傾倒廢物,所謂的贖金是這些船東對索馬利亞的必要補償。[20]

索馬利亞政府

索馬利亞總統阿卜杜拉希·優素福·艾哈邁德表示,各國軍隊可對海盜動武,希望借國際之手對付海盜。[105]

聯合國安理會

2008年6月2日,聯合國安理會已一致投票允許各國在6個月內,派遣軍艦進入索馬利亞領海打擊海盜。[106]2021年12月3日,聯合國安理會再度通過一項打擊索馬利亞海盜的決議。[107]

問題分析

2008年10月2日,英國皇家國際問題研究所發表名為「威脅全球貿易,支持局部戰爭」的報告。指出2008年,索馬利亞海盜已獲得上千萬美元贖金,而全球的海盜市場的贖金總額可能在1,800萬美元至3,000萬美元之間。[108]

政經情報顧問公司Geopolicity指出,至少有1,500人的索馬利亞海盜於2010年的營業額約新台幣69億元,2015年可望成長至台幣116億元。2010年全球經濟因海盜蒙受的損失約台幣2400億元,2015年預估將達到台幣4340億元,5年間的成長率將近100%。Geopolicity用「合理利潤極大化的企業家典範」形容索馬利亞海盜,並預測隨著所得差距擴大,將有更多索馬利亞民眾加入海盜行列,擴大海盜的勢力範圍。索馬利亞海盜2010年每人平均年收入折合台幣約229萬元,是該國平均國民所得1萬5千台幣的150倍以上,說明了索馬利亞海盜每年增加四百人的原因[109]

Remove ads

相關條目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