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索馬利亞
非洲的國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索馬利亞聯邦共和國[5](索馬利語:Jamhuuriyadda Federaalka Soomaaliya;阿拉伯語:جمهورية الصومال الفدرالية,Jumhūriyyat aṣ-Ṣūmāl al-Fiderāliyya;英語:Federal Republic of Somalia),通稱索馬利亞(Soomaaliya;الصومال,aṣ-Ṣūmāl,/səˈmɑːliə/,so-MAH-lee-ə;Somalia),是一個東非國家,屬未開發國家。位於索馬利半島上,東濱印度洋,北臨亞丁灣,西與衣索比亞、肯亞、吉布地相鄰。
索馬利亞居於地中海與印度洋的亞丁灣之南,是各國貨輪由曼德海峽出入蘇伊士運河的必經海路。擁有非洲大陸最長的海岸線,其地形主要由高原、平原和高地組成。全年炎熱,有周期性的季風和不規則的較少的降雨。國際公認邊界內的索馬利人口約為1,500萬,其中超過200萬人居住在首都和最大城市摩加迪休,並被描述為非洲文化最單一的國家,大約85%的居民是索馬利人,主要居住在該國北部。少數民族主要集中在南方。索馬利亞的官方語言是索馬利語和阿拉伯語。該國大多數人是遜尼派穆斯林。
19世紀後期,索馬利亞境內的多個蘇丹國分別被義大利、英國和阿比西尼亞殖民[6]。歐洲殖民者將索馬利亞部落領土合併為兩個殖民地,分別是義屬索馬利蘭和英屬索馬利蘭保護國。同時,在內陸以苦行僧哈桑為首的德爾維希國與阿比西尼亞、義屬索馬利蘭和英屬索馬利蘭進行了長期對抗,直到1920年的索馬利蘭戰役中被擊敗。1960年,英國和義大利的兩殖民地合併成立了獨立的索馬利亞共和國[7]。
1969年,最高革命委員會奪取政權並建立了索馬利亞民主共和國,期間與衣索比亞爆發戰爭但以失敗告終。1991年,西亞德·巴雷政權倒台,索馬利亞陷入內戰,北部的索馬利蘭宣布獨立,在此期間大多數地區恢復了習慣法和伊斯蘭教法。在2000年代初期,創建了許多臨時聯邦政府,過渡時期全國政府於2000年成立。2004年的《奈洛比全面協定》簽署後,索馬利亞成立過渡政府。2012年中,叛亂分子已經失去了他們占領的大部分領土,2012年8月通過了新的臨時憲法, 2012年8月23日結束為期8年的過渡期,8月29日選出聯邦議會議長,9月10日全國選民普選產生新總統,9月17日總統內閣人選經聯邦議會批准成立,9月21日索馬利亞變為聯邦制,各成員國自治管理,同時恢復實行憲政[6]。2006年,在美國支持的衣索比亞干預下,過渡聯邦政府控制了索馬利亞南部大部分地區,伊斯蘭法院聯盟隨後分裂為青年黨等更激進的團體,他們與過渡聯邦政府及其非索特派團盟友爭奪該地區的控制權[6]。該國家長年飽受海盜的侵擾,聯邦政府與已實質獨立的索馬利蘭也存在爭議。聯邦政府重建後摩加迪休開始了一段重建時期,索馬利亞一直保持著以牲畜、在國外工作的索馬利人僑民的匯款和電信為主的非正規經濟。是阿拉伯國家聯盟、非洲聯盟、不結盟運動和伊斯蘭合作組織成員國。索馬利亞是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其人均國內生產毛額、人類發展指數和國家脆弱指數等指標排名均證明。
Remove ads
歷史
索馬利亞所在地以非洲之角聞名於世,被古埃及人稱做「邦特之地」。公元前2350年,古埃及人建立了與邦特之地的貿易[8]。公元1世紀,索馬利亞海濱的港口與希臘人經商,後來則與羅馬商人交易[9]。因此,在古代,索馬利亞是一個重要的商業中心。在中世紀,幾個強大的索馬利亞帝國主導了地區貿易,包括阿朱蘭蘇丹國、阿達爾蘇丹國和格萊迪蘇丹國。
1840年,英國侵入北部;1887年宣布該地為其保護地。1889年義大利王國進占中部,至1925年整個中、南部淪為義屬殖民地。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義屬索馬利亞是義屬東非一部份。1941年東非戰役英國占領義屬索馬利亞,1949年聯合國決議將原義大利侵占地區交義大利託管。
1960年,英屬索馬利蘭和義屬索馬利蘭先後宣告獨立。同年7月1日,二者合併為索馬利亞共和國。
1969年,索馬利亞共和國國民軍司令穆罕默德·西亞德·巴雷發動軍事政變,並在奪得政權後,於10月21日改國名為索馬利亞民主共和國[10]。期間與衣索比亞軍政府爆發歐加登戰爭。

1991年1月,穆罕默德·西亞德·巴雷政權被推翻,索馬利亞自此陷入內戰,此後國內多個政權並存,該國進入無政府狀態。
1991年5月18日,原英屬索馬利蘭的西部單方面獨立為索馬利蘭。1993年聯合國短暫干預索馬利亞局勢後,即因摩加迪休之戰,美國士兵被打死並被當街示眾褻瀆被電視播出一事而退出。1995年6月,索馬利亞軍閥穆罕默德·法拉赫·艾迪德宣布在摩加迪休成立臨時政府,自任「總統」,在其亡故後的1996年8月,艾迪德之子海珊·穆罕默德·法拉赫·艾迪德繼任「臨時政府總統」[11]。1998年7月,阿卜杜拉希·優素福·艾哈邁德在索馬利亞東北部成立「邦特蘭」政府並任主席,該自治政權不謀求獨立,承認其是索馬利亞的一部分[11],邦特蘭和索馬利蘭隨後發生邊界衝突。
2000年,吉布地在阿爾塔主持召開索馬利亞全國和解會議,和會通過了過渡憲章,選舉產生了三年期過渡全國政府,由阿迪卡西姆·薩拉德·哈山出任總統,組建了索馬利亞過渡國家政府,但遭索馬利亞國內派別聯合抵制[11]。2002年3月,拉漢文抵抗軍宣布成立索馬利亞西南國[11]。
2004年1月29日,索馬利亞各方代表簽署了過渡聯邦憲章,8月22日,索馬利亞過渡議會在奈洛比成立[12],12月,索馬利亞過渡聯邦政府在肯亞成立[13]。2005年6月,過渡政府遷回國內,但是由於缺乏實力,只能在南部城市拜多阿辦公。
2006年6月5日,索馬利亞教派武裝擊敗軍閥聯盟,並控制了摩加迪休[14]。12月24日,衣索比亞首次公開承認介入了索馬利亞內部的武裝衝突[15]。12月28日,索馬利亞過渡政府部隊擊退教派武裝,進駐摩加迪休[16]。2007年1月23日,衣索比亞開始從索馬利亞撤出軍隊[17]。2月20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第1744號決議,授權非洲聯盟在索馬利亞部署維和部隊,以穩定當地局勢[18]。3月12日,索馬利亞過渡議會批准過渡政府從拜多阿遷回首都摩加迪休[19]。
Remove ads

2008年12月,索馬利亞過渡聯邦政府倒台。2009年1月31日,索馬利亞反對派組織「索馬利亞再解放聯盟」領導人謝赫·謝里夫·謝赫·艾哈邁德在吉布地首都吉布地舉行的索馬利亞總統選舉中獲勝[20]。2月14日,據聯合國的索馬利亞政治辦公室透露,索馬利亞國會以414票對9票,支持總統艾哈邁德任命阿卜迪拉希德·阿里·舍馬克[註 1]之子、現階段擁有加拿大和索馬利亞雙重國籍的奧馬爾·薩馬克(Omar Abdirashid Ali Sharmarke)為新一任政府總理,並於2月20日就職[21]。
2012年7月1日,索馬利亞總統艾哈邁德宣布「為統合國內各派政治力量、維護索馬利亞領土完整」,國家改行聯邦制。同年8月2日,國號改為索馬利亞聯邦共和國[22]。8月20日,索馬利亞聯邦政府正式成立,但西北方的索馬利蘭共和國並未重回聯邦政府。
2013年9月16日,在布魯塞爾舉行的「索馬利亞新政」會議上通過《索馬利亞契約》(The Somali Compact)[23]。
2014年,索馬利亞聯邦政府制訂了「2016年願景」行動框架(Vision 2016: Framework for Action)[24]。
2020年2月,索馬利亞政府因蝗蟲肆虐而宣布「國家緊急狀態」,這是全世界25年來最嚴重的一次,對鄰國肯亞而言,更是70年以來首見。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警告,至6月蝗蟲數量可能會增加到500倍[25]。
Remove ads
地理

索馬利亞位於號稱「非洲之角」的索馬利半島,該島呈三角形向東北突出,東瀕印度洋,北臨亞丁灣,頂端為瓜達富伊角;位於亞、非兩大洲交界處,地中海和印度洋間海上航道要衝,地形主要由高原、平原和高地組成。全境以平緩的低高原為主,高度由北向南漸降。有沿海平原、內陸高原、北部山地等地形區。有謝貝利河和朱巴河。內戰前其海岸線長3025多公里, 是非洲大陸和中東地區最長的海岸線。 索馬利亞東北及中部地區屬於乾旱地區,而西北和南部為半乾旱地區,全國約有1.64%土地為可耕地。
大部屬於熱帶沙漠氣候,西南部屬熱帶草原氣候,終年高溫,乾燥少雨。年降水量自南而北從500~600毫米減至100毫米以下,東北海岸偶爾會有來自北印度洋的氣旋風暴吹襲。全年氣溫偏熱,日最高氣溫平均為30~40°C。
主要有鈾、鐵、錫、石膏、鋁土、銅、鉛、煤等。此外,還有石油和天然氣。多數礦藏未開發。漁業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為13%。
人口

2018年估計人口有1518萬。絕大多數是索馬利人,又分薩馬萊和薩布兩大族系。其中薩馬萊族系占全國人口的80%以上,分為達魯德、哈維耶、伊薩克和迪爾四大部族。薩布族系分為迪吉爾和拉漢文兩大部族。伊斯蘭教為國教,穆斯林占總人口99%。
索馬利語屬於閃含語系庫希特語族,為索馬利亞的官方語言,該語言也在衣索比亞、蘇丹及肯亞等地區使用。1922年後索馬利亞開始採用由鄂圖曼·尤瑟夫·肯納迪所研創的鄂圖曼亞字母來拼寫,在1960年代時鄂圖曼亞字母與拉丁字母兩者並行使用。自1972年起全面採用拉丁字母來拼寫,不過在一些私人及特殊場合也會用鄂圖曼亞字母的書寫法。
除索馬利語外,因過去的殖民歷史及與鄰近國家肯亞、烏干達的地緣關係因素,英語及斯瓦希里語在索馬利亞亦廣為通行。而義大利語因去殖民化和戰亂導致的語言學校消失無人使用。[26]
行政區劃
全國分為18個州,分別為:奧達勒、西北、托格代爾、薩納格、索勒、巴里、努加爾、穆杜格、加爾古杜德、希蘭、中謝貝利、貝納迪爾、巴科勒、拜、下謝貝利、蓋多、中朱巴、下朱巴。各州又分為若干地區。
2012年索馬利亞制定臨時憲法,規定兩個或多個州可在自願基礎上合併組成聯邦成員。2016年,全國聯邦成員組建工作結束,共形成6個聯邦成員州,分別為:索馬利蘭(由奧達勒、西北、托格代爾、薩納格、索勒5個州組成)、邦特蘭(主要由巴里州、努加爾州以及穆杜格州北部組成)、加爾穆杜格(由穆杜格州南部和加爾古杜德州組成)、希爾謝貝利(由希蘭州和中謝貝利州組成)、西南(由巴科勒州、拜州和下謝貝利州組成)、朱巴蘭(由蓋多州、中朱巴州和下朱巴州組成)。全國劃分為6聯邦成員州75區。
索馬利亞內戰爆發後,索馬利亞出現索馬利蘭、邦特蘭、加勒穆杜格等地方割據政權。2012年,索馬利亞實行聯邦制,除索馬利蘭之外的地方割據政權先後表示擁護聯邦政府。目前(2020年),索馬利亞名義上有6個聯邦成員州(雖然索馬利蘭不接受索馬利亞聯邦政府管治,但仍被索馬利亞聯邦政府劃為一個聯邦成員州)。
產業經濟

索馬利亞約80%人口以畜牧業和半農半牧業為主,畜產品佔國民生產總值的首位,產值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0%,畜牧產品出口收入占到出口總收入的50%以上,畜牧多羊、牛、駱駝,是世界上飼養駱駝最多的國家。農產有香蕉、甘蔗、棉花、高梁、玉米等。特產乳香、阿拉伯樹膠和沒藥。工業有製糖、紡織、食品、捲菸等部門。開採綠寶石、石膏,蘊藏鐵、鈾、錳、鈮礦。出口牲畜及其產品(佔出口總值60%以上)、香蕉、乳香、沒藥;進口機械設備、食品、消費品、燃料等。
根據美國中央情報局及索馬利亞中央銀行的資料顯示,索馬利亞儘管歷經多年的內戰,仍然保持著健全的非正式經濟,主要產業是畜牧、電匯公司和電信[28]。該國的經濟成長因為缺乏正式的政府統計資料,所以很難預估。2007年,英國商會(BCC)報告顯示,私有企業逐漸增加中,特別是服務業。近年來索馬利亞的主要經濟產業由原先內戰時大多數為國有產業,轉變成私有商業居多,像是市場營銷、航空業、電信等產業。經濟學家彼得·利森將經濟活動的增加歸功於索馬利亞的一種習慣法「xeer」,他認為這種習慣法提供了一個穩定平等的環境,促使經濟發展[29]。
索馬利亞最重要的產業是農業。受到鄰國影響,索馬利亞的農業技術已由傳統轉向現代化。根據索馬利亞中央銀行,約80%的人口過著半農半牧的生活,主要飼養山羊、綿羊、駱駝與牛。他們還會收集樹脂和樹膠來增加收入[28]。主要的出口商品為香蕉、魚、木炭;糖、高粱、和玉米則是國內市場重要流通商品[30]。索馬利亞的商人們藉由地理優勢來挑戰澳大利亞在阿拉伯半島肉類商品的主要地位。除此之外,索馬利亞同時也是世界主要乳香和沒藥的產地[31]。

索馬利亞的製造業以農產品加工為主,約佔國內生產總值的10%。不過,因為有許多索馬利亞僑民的投資,一些小型工廠重新開業,甚至還有新開的公司出現。後者主要是位在北部的魚罐頭、肉類加工廠,以及設於首都摩加迪休的瓶裝水、塑膠袋、紡織、皮革、清潔劑、鋁、寢具、漁船、商品包裝及石材加工等工廠[32]。2004年,可口可樂在摩加迪休投資830萬美元開設裝瓶廠,獲得索馬利亞各界投資者的支援[33]。


有大小機場61個,絕大部分條件簡陋,跑道未經鋪墊。摩加迪休和柏培拉有國際機場,在內戰之前,索馬利亞只有一家且為國有的航空公司(索馬利亞航空),服務全國。但由於索馬利亞人民投資創業比例增加和政府寬鬆的監管制度,到1997年,國內已有14家民營航空公司共62架飛機,提供國際商務航班[29][32]。較大型的民營航空公司有索馬利亞航空、朱巴航空公司等航空業者,以上公司主要服務的地區包含國內的摩加迪休、博薩索,以及國外則像是杜拜和吉達[32]。此外,聯合國運送援助物資的飛機也經常在索馬利亞起降。
索馬利亞現在有部分業者提供相當先進及具競爭力價格的電信和網際網路服務[34]。內戰開始後,出現許多新開的電信公司,一些不足的相關基礎設施漸漸完善。這些資金大多來自該國的企業家,而專業技術的提供則主要來自中國、南韓和歐洲。在非洲大陸中,索馬利亞新興的電信公司所提供的服務是許多國家仍無法負擔的。客戶可以透過行動電話進行電子金融轉帳等銀行業務工作,以及很方便的獲得網際網路服務[35]。在與如Sprint Nextel公司、ITT公司及Telenor公司等跨國公司結成夥伴關係後,現在這些索馬利亞電信公司已有能力提供非洲最廉價與清晰的通話服務[29]。索馬利亞較大型的電信公司包括Golis電信索馬利亞(Golis Telecom Somalia)、Hormuud電信(Hormuud Telecom)、Somafone及索馬利亞電信集團等。不過,儘管市場競爭激烈,業者們於2005年簽屬協議,使自家服務的價格能夠穩定,並在正常又不失控的競爭下保持和持續擴大他們的網路市場。索馬利亞的經濟與歐洲的塔吉克和蒙特內哥羅相似。

交通運輸業落後,陸上運輸以公路為主,境內唯一的鐵路是70年代中華人民共和國援建。[36]
主要公路全長15215公里,其中柏油路2880公里,除索馬利蘭境內的部份公路外,大都年久失修。內陸交通運輸主要靠汽車和駱駝。
海上運輸佔重要地位,主要港口有南方的摩加迪休和基斯馬尤,北方的博薩索馬利亞。由於南方時有戰鬥,北方兩港承擔主要海運任務。1997年,歐盟出資對博薩索進行了一定程度的現代化改造。
政治
索馬利亞內戰爆發後全境處於軍閥割據狀態,國際社會先後召開多次全國和解會議。2004年成立過渡政府,2012年結束過渡期成立內戰爆發21年來首個正式政府,除索馬利蘭單方面宣布獨立外,邦特蘭等聯邦成員仍處於事實上的獨立狀態。[37]
1960年獨立後因「大索馬利亞」因素長期與衣索比亞交惡,冷戰時期曾與蘇東陣營斷交,內戰爆發後處於無政府狀態,2008年成立過渡政府後加強睦鄰友好的外交政策,重視與美國、中國、土耳其和阿拉伯國家的傳統友好關係,是阿拉伯國家聯盟成員。
索馬利亞因為長年內亂,導致在索馬利亞境內設置使領館的國家較少,甚至包括俄羅斯這樣的大國也只在吉布地設置非常任大使;其他國家若不在摩加迪休設置大使館,通常會讓駐索馬利亞大使由駐肯亞或衣索比亞大使兼任。不過,大多數國家皆承認索馬利亞的聯邦政府,並與之維持邦交。
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中國政策相似,索馬利亞反對任何國家與索馬利蘭進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2019年7月25日,因幾內亞總統阿爾法·孔戴邀請索馬利蘭總統繆斯·比希·阿卜迪訪問幾內亞首都柯那克里,並為其舉行歡迎儀式。索馬利亞為此與幾內亞斷絕外交關係,同時警告其他國家不要侵犯索馬利亞的主權和統一。[38]2020年12月14日,肯亞總統肯亞塔在首都奈洛比會見了索馬利蘭總統阿卜迪。索馬利亞政府於12月14日晚間宣布,由於肯亞「侵犯其主權、干涉其內政」,索馬利亞政府決定與肯亞斷絕外交關係。早在11月29日,索馬利亞政府指控肯亞干涉其選舉,召回駐肯大使,並驅逐了肯駐索大使。[39]
索馬利亞政府宣佈由2025年4月30日起,根據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禁止所有由台灣或其附屬機構簽發的護照及相關旅行證件入境或過境,並已通知所有航空公司營運商及利害關係方。 [40]
法律
索馬利亞的法律結構分為三個系統:民法,宗教法,和傳統習慣法。
在索馬利亞正規司法系統隨莫哈梅·西亞德·巴雷政權倒台而崩潰之後,它已得到重建,並由諸如邦特蘭和索馬利蘭等自治大區的地區政府實施。對於索馬利亞過渡聯邦政府(TFG),一個新的司法結構已經由各種國際協商而得以構建。
儘管有著顯著的政治差異,所有這些政權有著類似的司法結構,其中多半以此前的索馬利亞政府司法系統為基礎,其相似性包括:[41]
- 一個確認伊斯蘭教法優先地位的憲章,儘管在實踐中教法僅主要應用於諸如婚姻、繼承和民事爭端。
- 上述憲章並保障按普世標準尊重所有法律主體人權,並保證由一個司法委員會來確保司法獨立。
- 一個包括最高法院、上訴法院和按地區設立的初審法院的三級司法系統。
- 推翻巴雷政權的政變發生之前生效的文人政府的法律,直至被修改之前依然有效。
傳統上,伊斯蘭教法在索馬利亞社會扮演著重要角色。理論上,在每部索馬利亞憲法中,它都是全部國家立法的基礎,但實際上,它僅應用於涉及諸如婚姻、繼承和家庭事務的普通民事案件,這一情況在內戰開始之後有所改變,在那之後一些新的教法法庭開始湧現於貫穿全國的許多城市和城鎮。[41]
這些新教法法庭提供三項職能:
- 對刑事和民事案件作出裁決;
- 組織民兵抓捕罪犯;
- 監禁被定罪者。
這些教法法庭,雖然作為一個集合結構簡單,但各自卻表現出一種傳統的層次結構,包括主席、副主席和四位法官。一個向法院匯報的警察機構負責執行法官們的裁決,但同時也協助平息社區爭端和抓捕嫌犯。另外,法庭還管理著關押罪犯的拘留中心。一個獨立的財政委員會被賦予徵收和管理稅收的任務,這些稅負由地方權力分配給地區內商人。[41]
2009年3月,新建立的索馬利亞聯合政府宣布將把教法作為國家正式司法系統加以實施。[42]
數世紀來,索馬利人實踐著一種被稱為「索馬利亞判官政治」的習慣法,判官政治(Xeer)是一種多中心法律系統,其中不存在一個壟斷代理機構來決定法律應該是什麼或法律應如何被闡釋。
Xeer法系據信是約於7世紀產生於非洲之角的獨特產物,沒有證據顯示它是在別處發展起來,或曾受外來司法系統重大影響,索馬利語中的法律術語中缺乏外來詞彙這一事實,也印證了Xeer是真正的本土產物。[43]
Xeer法系並已在各種法律職能上出現了確切的專業化分工,你能從中識別出法官(odayal)、法理家(xeer boggeyaal)、偵探(guurtiyaal)、律師(garxajiyaal)、證人(murkhaatiyal)和警官(waranle)。[44]
Xeer由少量不可改變的基礎原則所限定,類似於國際法中的斷然規範(jus cogens):[41]
- 為誹謗、偷竊、身體傷害、強姦和致死支付賠償金(Diyya),對親屬的這些行為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 確保氏族間良好關係,包括公正對待婦女、通過和平使者善意協商、善待受保護成員(如孩子、婦女、虔信者、詩人、客人等)。
- 家庭義務,諸如應付的嫁妝、對私奔的制裁等。
- 涉及牧地、水源和其它自然資源管理的規則。
- 為已婚女眷和新婚夫婦提供資助。
- 向窮人捐贈牲口和其它財產。
海盜行為
由於索馬利亞長年的內戰,與其地理位置的獨特條件(亞丁灣位於連接歐亞的蘇伊士運河的航線必經之海域),導致海盜猖獗。由於國家制度崩潰,他國籍非法越界捕撈的漁船常出現在索馬利亞的領海中。當地的漁民、商人、叛軍發現他們可以透過海盜的行為獲取更多的利益。在大多數的劫持事件中,人質並沒有受到傷害,通常以交付贖金解決。海盜的組織嚴謹裝備完善,成員多為曾受訓軍人。由於海盜配備大量威力強大的武器及武裝小船,迫使多國政府出動海軍圍剿,尤其在印度洋哈豐角一帶最為頻繁。
圖片集
注釋
參考文獻
參見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