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納磅
法国奥德省市镇与副省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納磅(法語:Narbonne,法語:[naʁbɔn] ⓘ;奧克語:Narbona),法國南部城市,奧克西塔尼大區奧德省的一個市鎮,同時也是該省的一個副省會,下轄納磅區[1],其市鎮面積為172.96平方公里,是該省面積最大的市鎮;2022年1月1日時人口數量為56,692人,是該省人口最多的城市,在法國城市中排名第109位。
納磅位於奧德省東部,市區距離地中海海岸線約15公里。納磅歷史悠久,羅馬時期為納磅高盧行省的首府,多米蒂安大道由此通過,被稱為「義大利以外的小羅馬」,中世紀則長期為朗格多克的一個商業碼頭,現代則是一個區域性的中心城市和交通樞紐,法國兩條鐵路幹線在此交匯[2]。
Remove ads
地名來源


「納磅」一名出現於高盧-羅馬時期,其形式為「N'Arbona」或「Na Arbona」,意為「靠近水源的地方」,可能來源於某種拉丁語的分支[3]。
納磅的奧克語寫法為「Narbo」,加泰隆尼亞語為「Narbona」,阿拉伯語寫法為「أربونة」。
歷史
納磅歷史悠久,公元前118年,羅馬人在此建立納博馬蒂尤斯,作為納磅高盧行省的首府,以此連接義大利和西班牙,並成為多米蒂安大道上的一站[4]。公元前45年,尤利烏斯·凱撒在此建立第十埃克斯里斯軍團,而納磅城市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出現了歌劇院、鬥獸場等大批羅馬建築,附近則出現了葡萄酒種植園,全境人口數量達到3.5萬,成為了地中海西部沿岸的第二大港口,僅次於奧斯提亞安提卡(羅馬外港)[5][6],斯特拉波在其著作中將納磅描述為「高盧內最重要的城市」。公元4世紀後,隨著西羅馬帝國的衰敗,納磅城市開始萎縮,西哥德人於公元5世紀中期占領了納磅並建立塞普提曼尼亞,507年武耶戰役後被法蘭克人統治[7]。公元8世紀,阿拉伯人占領了安達魯斯,並越過庇里牛斯山占領納磅,將其更名為「阿爾比納」(أربونة),其間,法蘭克人曾試圖奪回納磅並展開納磅戰役,但未能獲得成功[8],直達759年才被矮子丕平收復,後成為一個子爵。中世紀中期,納磅成為朗格多克的一部分,多次受到外敵入侵[9]。豐弗魯瓦德聖瑪麗修道院和納磅主教座堂分別於公元11世紀和13世紀建成[10]。14世紀,奧德河多次發生洪水,迫使其下游改道,不再經過納磅市中心,納磅由此衰落。位於維持納磅市區的交通,當地執政者主持開鑿了羅比訥運河以確保貿易暢通。法國大革命後,納磅成為奧德省的一個副省會。工業革命期間,納磅成為了重要的鐵路樞紐,附近出現了納磅煤氣廠,同時葡萄酒種植也開始大規模推廣[6]。1871年3月24日—31日,建立了納磅區中央公社。1907年,因不滿彼時法國政府的政策,納磅成為葡萄酒種植園主暴動的重要發生地之一[11]。
Remove ads
地理
納磅位於法國南部,奧克西塔尼大區中南部和奧德省東部,距離省會卡卡頌大約60公里[2]。與納磅接壤的市鎮包括:阿爾米桑、巴日、比扎內、庫爾桑、屈克薩克多德、弗勒里、格呂桑、馬爾科里尼昂、蒙特雷東代科爾比埃、穆桑、內維揚、拉努韋勒港、濱海佩里亞克、聖安德烈-德羅克隆格、維納桑[2]。
納磅位於地中海附近的一處山區沖積區內,境內可分為多個地形區,其中市區及西部地勢平坦,東側靠近海岸線的區域為克拉普山脈,主要為丘陵,全境海拔在0到285公尺之間[2]。
納磅東側直通地中海。奧德河自西向東流經市境北側,該河獨立入海;其故道則經過市區內,向南注入艾羅勒湖,現已被改造成為羅比訥運河河流經境內[2]。另有韋雷溪流經市區南部[2]。
納磅屬於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區,森林覆蓋率相對較低,抵抗運動殉難者花園(Jardin des Martyrs de La Resistance)是當地市區內的一處街心花園,常年免費向公眾開放[2]。
納磅境內設有氣象站,以下為該氣象站的數據(其中日照取自里沃薩爾特[13]):
Remove ads
行政區劃
納磅是法國奧克西塔尼大區奧德省的一個市鎮,編號為11262,它也是奧德省的一個副省會[1]。納磅下轄納磅區,管理納磅第一縣、第二縣和第三縣,同時也是大納磅城市圈公共社區的辦公駐地[1]。
法國國家統計與經濟研究所(簡稱「INSEE」)在進行數據統計時,將納磅單獨設為納磅城市核心區,並將包括核心區在內的周邊共24個市鎮劃為納磅城市區[14]。同時,INSEE還將納磅市鎮分為了23個「塊區」(IRIS)[2][15],以便於統計人口分布情況。
交通

法國A9高速公路和A61高速公路在納磅附近交匯,並通過多個出入口連接市區;此外多條奧德省省道經過納磅境內,市區周邊建有納磅環城公路可分導過境車流[2]。
奧克西塔尼綜合線路網開通前往省會納磅的城際線路,停靠沿途所有市鎮;另有前往佩皮約、穆圖梅、帕濟奧勒和圖爾尼桑四個方向的市際班車[16]。此外,多個國際性的汽車公司提供途徑納磅的長途客運線路,可直達或通過聯程中轉前往法國及西歐各主要城市[2]。
2016年,59.4%的納磅家庭擁有至少一輛的私人汽車[17]。同年,納磅境內共發生各類交通事故78起,造成3人遇難,91人受傷[17]。
納磅位於波爾多-塞特鐵路和納磅-波爾沃鐵路的交匯處,是法國南部重要的鐵路樞紐[2]。納磅站位於市區中部,老城區以西,該站停靠多個方向的列車[18]:
納磅境內設有納磅-維納桑飛行場,未開行常規航線;距離納磅最近的民用航空站位於卡卡頌,距離納磅市中心約63公里[2]。
納磅城市公共運輸(商業名稱為「Citibus」)是當地的城市公共運輸系統,由凱奧雷斯負責運營,截至2020年6月,該系統共有22條公交線路,路網覆蓋了市區內的主要街區[19]。
政治

納磅的現任市長為迪迪埃·穆利先生(Didier Mouly),他是一名右翼無黨派人士,在2014年的市政選舉中獲得了45.2%的支持率,在2020年的市政選舉中則獲得43.57%的支持率[20][21]。
在2017年的法國總統大選中,法國第25任總統艾曼紐·馬克宏在納磅獲得了58.3%的支持率[20]。
人口
2017年,納磅市鎮人口數量為54,700,在法國排名第109位。其中男性24,879人,女性28,715人,75歲及以上人口占10.7%,外籍人口數量為3,091人,人口密度為316人/平方公里,當地居民被稱為Narbonnais(男性)或narbonnaises(女性)[22]。2018年,納磅境內出生562人,死亡人口656人[22]。
經濟
納磅是一個區域性的中心城市,納磅-萊濟尼昂-拉努韋勒港工商會的駐地,當地共有各類用人單位10,963家,平均歷史為15年,其中馬爾維西鈾處理廠是當地的代表性工業部門,行政、醫療、化工生產、機械製造及社會服務是當地的主要就業崗位類型[27]。
財政收入
2018年,納磅的財政收入總額為78,026,600歐元,財政支出總額為71,413,300歐元,當年的債務總額為52,776,600歐元[28]。
2015年,納磅的人均收入總額為2,487歐元,其中高職人員為3,889歐元,普通職員為1,760歐元[29]。
2017年,納磅境內的青壯年(15至64歲)失業率為21.5%,當地33.7%的家庭擁有納稅資格[30]。
社會事務

納磅屬於蒙佩利爾學區[31]。截止2018年1月1日,納磅境內共有16所幼兒園、20所小學、7所初級中學、3所普通高中、1所農業高中和4所職業高中[32]。2018至2019學年度,納磅境內共有在校中小學生7,210名[33]。
截止2018年1月1日,納磅境內共有全科醫生66名、保健師120名、牙醫49名、護士149名、耳科醫生4名、眼科醫生13名、皮膚科醫生4名、助產士8名、兒科醫生5名和婦科醫生7名。境內共有藥房25家,養老院6家,殘疾人幫扶中心10家[35]。
納磅中心醫院(Centre Hospitalier de Narbonne)位於納磅市區,是法國的一個區域性醫療機構,其主病區設有床位646個,是當地規模最大的公立綜合性醫院[36]。
2017年,納磅境內共有各類住房36,842套,其中41.8%為獨立式居民區,57.7%為集中式居民區[2]。常住房屋占納磅市鎮範圍內居民建築總量的74.5%[37]。
2018年,納磅境內共有各類實體商鋪2,027家,其中餐廳343家、大型超市30家、雜貨店46家、麵包房60家、肉鋪35家、書店24家、裝飾品店10家、銀行門店32家、美容美髮店119家、汽車維修店99家[38]。市區南部建有大型開放式商業街區[2]。
2019年,納磅境內共有3家游泳池、10間體育館、3座綜合體育場、26處網球場、2處馬術場、6處足球或橄欖球場、8處籃球或排球場以及1處高爾夫球場[39]。
納磅因橄欖球而聞名。納磅橄欖球俱樂部成立於1907年,獲得過一次歐洲橄欖球錦標賽的亞軍和兩次法國橄欖球甲級聯賽的總冠軍(1936年、1979年),2020至2021賽季參加法國橄欖球丙級聯賽[40],其主場為卡薩耶球場[2]。
納磅足球聯合俱樂部(FU Narbonne)是當地的一支足球隊,2020至2021賽季參加區域性的足球聯賽[41]。
2018年,納磅市鎮範圍內共有1處派出所和1處憲兵隊[38]。
2014年,納磅及附近地區共發生各類案件3,988起,其中盜竊類案件2,587起,經濟類案件281起,毒品交易類案件195起[43]。
法國主要的媒體均可在納磅接收,法國電視三台下屬的奧克西塔尼大區頻道在部分時段播出納磅所屬區域的地方新聞[44]。
文化

2018年,納磅境內共有2個劇場、2個電影院、2個博物館和1個音樂廳[39]。納磅市政府提供多媒體中心,向公眾全年開放。
納磅境內有多處法國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其中納磅主教座堂、商人橋等為當地的代表性建築物[2]。
納磅是法國南部重要的旅遊城市,因其境內的歷史建築和附近的海灘而聞名。2020年,納磅境內共有23個賓館共計938間房間,另有6個露營地,可容納共1,841輛露營車[39]。
納磅中世紀時成為一個天主教教區,1801年與卡卡頌教區合併,天主教卡卡頌教區的全名為「天主教卡卡頌-納磅教區」(Diocèse de Carcassonne et Narbonne)[2]。
卡卡頌也是重要的穆斯林活動區,境內共有兩處清真寺,其中卡卡頌大清真寺(الجامع الكبير أربونة)是當地規模最大的伊斯蘭宗教場所[45]。
納磅屬於法國朗格多克葡萄酒產區當中的科比耶爾葡萄酒產區,是法國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2]。
相關人物
法國歌手夏爾·特雷內和橄欖球運動員迪米特里·薩爾澤夫斯基出生於納磅。
友好城市
截至2020年6月,納磅共與4座城市互為友好城市關係[1]: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