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銀河洞穴大冒險

2020年电子游戏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深岩银河
Remove ads

銀河洞穴大冒險(英語:Deep Rock Galactic是由Ghost Ship Games英語Ghost Ship Games開發、Coffee Stain Publishing英語Coffee Stain Publishing發行的合作類第一人稱射擊遊戲。在遊戲中,玩家扮演矮人,潛入洞穴中開採礦石並對抗敵人,從而完成指定任務。玩家可選擇單人遊玩或是組隊遊玩

快速預覽 銀河洞穴大冒險, 官方譯名 ...

《銀河洞穴大冒險》的開發始於2016年Ghost Ship Games創立後。遊戲最初想法來源於《Minecraft》和《惡靈勢力》,團隊合作模式受《惡靈勢力》和《絕地要塞2》的影響。遊戲以黑暗為主題,這一核心概念源自恐怖電影深入絕地》。團隊還從採礦業與勞工歷史中汲取靈感,並融入諷刺元素。遊戲使用虛幻引擎4開發,採用低多邊形的美術風格。2018年,該作發布搶先體驗版;完整版於2020年上線。

《銀河洞穴大冒險》普遍獲正面評價。遊戲中諷刺元素、遊戲節奏、合作模式,以及社區氛圍得到普遍好評,但洞穴的美術風格和地圖設計褒貶不一,網路連接的穩定性招致批評。遊戲銷量已達800萬份,並獲2021年西南偏南遊戲獎英語SXSW Gaming Awards。本作還派生了其他作品,如《銀河洞穴大冒險:倖存者英語Deep Rock Galactic: Survivor》、《銀河洞穴大冒險:異常核心》等。

Remove ads

玩法

Thumb
遊戲遊玩時的擷圖。玩家扮演「槍手」,正返回空降艙,並在使用武器射擊怪物。左下角展現了自身和隊友的相關資訊,例如生命值;右下角顯示了玩家武器相關資訊,包括剩餘彈藥等;右上角則展現出任務的完成情況,以及返回空降艙的限定時間;上方顯示了當前所處深度與朝向

《銀河洞穴大冒險》是第一人稱合作類洞穴冒險射擊遊戲[1],以黑暗為主題[2]。在遊戲中,玩家扮演受僱於太空採礦集團的矮人,需潛入外星球的洞穴中完成各式各樣的任務[3][4]。任務有不同長度[5]。矮人均擁有十字鎬槍枝武器[2],同時也配有移動工具、支援工具、手榴彈[6]。遊戲過程主要發生在洞穴中,其分布有植物群以及外星生物群落[5],同時也存在怪異的昆蟲敵人[4]。洞穴地形的複雜程度不一[5],也有不同環境,對玩家會產生不同影響[6]。洞穴中沒有光源,玩家需使用頭燈或是照明彈照明[6]。洞穴地形由程式隨機生成[2],且與玩家所選任務的區域有關[7];其完全可破壞,玩家可使用十字鎬及其他建造物改變地形[5]。每輪遊戲時長約為15—25分鐘[5],但會由於洞穴的複雜程度以及任務目標的差異而有所不同[8]。多數任務中,都有一項主要目標和一項次要目標[7]:玩家必須完成主要目標,例如開採一定數量的礦物,然後可呼叫空降艙[2],若在限定時間內到達空降艙,即可完成任務[5];達成非必需的次要目標後,可獲取額外獎勵[6]。為達成目標,玩家必須探索洞穴[7],同時還需開採礦石並對抗敵人[2]。遊戲過程中,會不時出現警告,提示玩家將與敵人戰鬥[7]。遊戲中彈藥供應有限,玩家可利用開採到的特定資源換取補給[7]。若某一玩家死亡,其他玩家可將其救起;若隊伍中所有玩家倒地,則任務失敗[9]。任務無論成功與否,玩家都能獲得相應獎勵和經驗值[8][10]

遊戲中可玩角色共有四種類型:槍手、工程師、偵察兵、鑽機手[5],每種角色都有自己的專屬武器和獨特優勢[5]。玩家可以選擇單人遊玩,同時也可與他人組隊遊玩[5],每支隊伍最多容納四名玩家[2]。在單人遊戲時,玩家可以使用小型戰鬥無人機協助自己完成目標[4];在多人遊戲過程中,其他玩家亦可加入遊戲[5]

玩家若未執行任務,則會處在採礦集團的太空站[4][5]。此時,玩家可以使用遊戲內的虛擬貨幣購買裝飾品,也可為裝備升級,亦可通過賺取到的點數提高自身能力,例如增加移動速度[4][5]。太空站中設有酒吧,可在此處喝酒及跳舞[5],也可遊玩類似投籃迷你遊戲,將桶踢進焚化爐[4];太空站里還建有紀念堂,陳列著眾多雕像,張貼著海報[4]。遊戲中有兩種並行的經驗體系:玩家的整體等級和各類角色的專屬等級[5]。當某個角色達到最高等級後,玩家就能對其晉升,並重置其等級[4]。玩家可接取系列任務,完成後可獲取獎勵,例如解鎖新武器[4]。遊戲還引入了免費的戰鬥通行證系統,玩家可解鎖裝飾品或是其他物品[11];玩家可自由選擇不同的賽季[3]

Remove ads

開發

《銀河洞穴大冒險》由丹麥哥本哈根工作室Ghost Ship Games英語Ghost Ship Games開發[1]微軟關閉遊戲工作室Press Play後,其中一些員工決定創辦遊戲公司,六位創始人於2016年共同創立Ghost Ship Games[12]。遊戲的最初想法來自首席程式設計師約納斯·索爾霍伊·默勒(Jonas Solhøj Møller),他是《Minecraft》和《惡靈勢力》的粉絲,尤其著迷於兩款遊戲中程式生成的洞穴。他將這一元素加入到遊戲中[12]。而遊戲總監米克爾·馬丁·彼澤森(Mikkel Martin Pedersen)自稱,他並不能具體指出哪些遊戲帶給其靈感,因為即使是看似毫不相干的東西,也能夠間接提供靈感[12]。他也表示,遊戲其實並沒有為其他玩家考慮太多,因為他們僅希望做出自己想玩的遊戲[12]

遊戲中從來沒有任何時刻暗示某個人比別人更優秀。
首席遊戲設計師米哈伊爾·阿科皮揚[13]

在遊玩《惡靈勢力》時,默勒感受到新老玩家間能力的不平衡。因此他希望在《銀河洞穴大冒險》中,玩家無論經驗豐富與否,都能處於平衡位置[12]。團隊合作方面,此作受《惡靈勢力》和《絕地要塞2》的影響[1]。遊戲中每一種角色都有其長處,開發人員希望不同角色之間能夠產生協同效應,從而讓團隊緊密結合[1];同時也鼓勵玩家嘗試不同角色[12]。為保證玩家體驗友好,不帶有對抗性和攻擊性,遊戲並未計劃讓玩家之間對戰,僅保持人機對戰的玩法[12]

遊戲中「在黑暗環境下生存」的概念直接源於恐怖電影深入絕地》,也受到《無底洞》的影響。前者中極度幽閉的氛圍與神秘生物帶來的高壓驚悚感,為整體場景和核心玩法奠定基調[1][2][14]。而投擲照明彈的設定靈感,源自2010年發售的電子遊戲《異形戰場英語Aliens vs. Predator (2010 video game)》。由於其中的外星人速度極快,玩家必須不斷照亮周圍環境,才能爭取到生存機會[1][2]。多數遊戲會使用光引導玩家,但由於洞穴中沒有光源,因此無法靠傳統方法引導玩家[2]。設計師弗蘭·阿維萊斯(Fran Avilés)希望藉由照明彈,讓玩家感知到洞穴的空間結構,同時也能「主動發現周圍的環境,並自行建立聯繫」[2]。最初,為營造恐怖感,照明彈的照明半徑很小,且數量有限;後來洞穴規模擴大,為確保可玩性,開發團隊逐步提升照明強度,且採用自動充能的機制[2]。為增強畫面觀感,作品中加入了發光植物;為讓玩家看清周圍細節,在角色頭部預設配備了短程頭燈,既保留了「在黑暗中探險」的緊張感,又保證了基本的可見度[2]。光亮的設置亦促進了團隊合作,也讓戰鬥機制變得更加有趣[2]

在開發《銀河洞穴大冒險》時,團隊從現實採礦業與勞工歷史中汲取靈感,有意融入了對「掠奪式企業」的諷刺元素,讓玩家在科幻背景下依舊能感受到真實世界的投影[15]。他們最初就將核心概念定位為「身處太空的矮人礦工」,這一設計靈感來自於《戰鎚40000》,旨在將傳統矮人的勇猛勤勞與現代槍械、未來科技相結合[14][15]。Ghost Ship Games執行長瑟倫·倫高(Søren Lundgaard)稱,由於在測試階段發現玩家對「純粹以矮人為主角」的遊戲熱情高漲,他們最終放棄引入其他種族[15]

遊戲使用虛幻引擎4開發,並大量使用遊戲引擎的藍圖腳本,實現快速迭代[16]。默勒直言,開發過程中最困難的技術問題是編寫地形生成器[16]。最初,默勒嘗試用電腦生成所有的地形;後來,他使用了其他方法:先搭建簡單的房間,再讓遊戲引擎把表層完善起來[17]。團隊先以《Minecraft》的方塊式生成作為原型。隨後,美術總監羅伯特·弗里斯(Robert Friis)提出要求:將方塊更改為帶有角度的三維形狀。最終採用了首席技術官亨里克·愛德華茲(Henrik Edwards)提出的「真網格切割」(true mesh-carving)方案——以靜態網格為單位構建洞穴幾何,從而形成了獨特的多面體美術風格[14][17]。為了快速製作遊戲內容和玩法,他們未使用複雜的模型和敵人[14][18]。燈光效果上,由於關卡為隨機生成,無法使用烘焙光照預處理,因此只能在遊戲過程中即時彩現[14]

Remove ads

發行

最難的部分是第一次公開談論這款遊戲;但一旦我們敞開了心扉、開始談論遊戲,接下來一切都會不斷改善。
遊戲總監米克爾·馬丁·彼澤森[18]
快速預覽 外部影片連結 ...

《銀河洞穴大冒險》最初由Coffee Stain Publishing英語Coffee Stain Publishing發行,之後多數內容由Ghost Ship Games自行發布[19]。彼澤森稱,他們最初並不確定是否需要發行商,但遇到Coffee Stain Publishing後,認為他們了解如何經營遊戲工作室,因此立即達成合作共識[12]。公司採取了一些保密措施,但仍採用「開放式開發」的路線,這允許玩家公開談論遊戲的開發進展[12]。Ghost Ship Games成立三個月後,製作出了可玩的遊戲原型[18];六個月後,開始分享遊戲原型的擷圖和影片[12]。公司與微軟達成協議,把遊戲加入「Xbox Game Preview」這一搶先體驗計劃中,還製作了一支在電子娛樂展播出的預告片[12]。預告片於2017年公布[20]

2018年2月28日,公司在SteamXbox平台上發布了遊戲的搶先體驗版[9]。隨後,公司根據遊戲社區的反饋,不斷更新遊戲內容[18]。2020年5月13日,遊戲的完整版發布[21]。之後遊戲以賽季的形式添加新內容,包括新敵人、武器、任務類型、裝飾品等[11][22]。2022年1月4日,遊戲登入PlayStation 4PlayStation 5平台[23];同年9月9日,遊戲發布了Xbox Series X/S版本[24]

反響

流行與銷量

截至2023年8月,《銀河洞穴大冒險》在Steam上收到了近200000條玩家評價,被評為「壓倒性好評」[25]。Ghost Ship Games表示,至2021年1月,銷量達200萬份[26];至2021年10月,銷量達300萬份[12];至2023年1月,銷量達550萬份[27];至2024年1月,銷量達800萬份[28]。2021至2023三年間,銷量分別為138.5萬、234萬、256.7萬份[29]。截止到2024年1月,Steam平台上玩家的平均遊戲時長已達到46小時,其中有80萬玩家的累計遊戲時長超過100小時。而在2023年,遊戲的日均活躍用戶數突破了15萬[29]

一名玩家在Reddit上發帖稱,受遊戲影響,他決定轉行成為爆破礦工[30]

專業評價

《銀河洞穴大冒險》普遍獲正面評價。匯總媒體Metacritic根據20條評論給予遊戲Microsoft Windows版本85分[31],根據5條評論給予Xbox One版本83分[32],另根據4條評論給予PlayStation 5版本85分[33]OpenCritic根據31條資料,認定其媒體推薦率為97%[34]

幾位評論家注意到了遊戲中的諷刺元素。Rock, Paper, Shotgun的尼克·魯賓(Nic Reuben)稱,遊戲中的細節能夠體現出資本主義的貪婪。例如,空降艙到達後,直到載有礦物的機器人安全登艙,艙門才會打開,允許矮人進入[5]IGN的莉安娜·哈弗(Leana Hafer)評論道,作品中的諷刺元素讓其聯想到《異塵餘生》系列遊戲和《天外世界》中的幽默風格[4]

遊戲的玩法設計評價大致正面。《Game Informer》的馬特·米勒(Matt Miller)讚揚次要目標中風險與收益的權衡[35]VG247的謝里夫·賽義德(Sherif Saed)給予遊戲引導高度評價,認為玩家能夠自行控制遊戲的節奏[7]MeriStation西班牙語MeriStation的伊斯雷爾·馬連(Israel Mallén)也讚賞遊戲節奏,他稱「那種在絕對寂靜中緊張探索,與瞬間爆發的純粹狂熱中瘋狂殲滅蟲形生物,這兩種體驗的交織,正是《銀河洞穴大冒險》最引人入勝的魅力之一」[37]。IGN的哈弗稱戰鬥節奏「快速且刺激」,且遊戲中成長系統十分豐富[4]。《PC Gamer》的菲爾·愛華紐克(Phil Iwaniuk)讚譽新手教程在傳達基礎知識時出色,遊戲核心玩法精彩[38]。《Vice》的尚恩·齊察茨基(Shaun Cichacki)稱讚遊戲無需額外付費的設計[43]。《LEVEL捷克語Level (časopis)》的米哈爾·沃伊庫夫卡(Michal Vojkůvka)稱讚了遊戲的原創性[41]。但Vandal西班牙語Vandal的拉蒙·巴雷拉(Ramón Varela)認為本作的核心玩法較為單一,融合了《天命》系列英語Destiny (video game series)《邊緣禁地》系列等遊戲;但他認為遊戲體驗豐富,值得反覆遊玩[42]4Players的馬索·克勒夫曼(Marcel Kleffmann)同樣希望遊戲玩法能夠更加多樣[8]Push Square英語Push Square的史蒂芬·泰爾比(Stephen Tailby)批評太空站的設計有些混亂,功能分布毫無必要[39]

洞穴的氛圍塑造得到好評,但美術風格和地圖設計評價褒貶不一。IGN的哈弗認為,遊戲中粗獷而幽閉的聲音增強了洞穴的氛圍,視覺風格上展現出強烈的辨識度;不過角色配音有些出戲[4]。《Game Informer》的米勒褒獎程式生成的洞穴系統,以及遊戲對光線的運用[35]。4Players的克勒夫曼對遊戲中的動態照明效果印象深刻,並稱動感的原聲音樂彩現出緊張氛圍,地形的隨機生成處於領先水平[8]Polygon的查理·霍爾(Charlie Hall)指出洞穴中的經歷,就如《Minecraft》中探索洞穴和《方舟:生存進化》中探索地牢般[9]Multiplayer.it義大利語Multiplayer.it的西蒙·塔利亞費里(Simone Tagliaferri)提及,多數洞穴沒有太多壯觀的地方,但某些洞穴仍有美麗的景色[10]。VG247的賽義德稱其不喜歡洞穴中塊狀、低多邊形美學[7]。Vandal的巴雷拉批評遊戲視聽表現稍顯粗糙,並且關卡裝飾過於重複[42]。《PC Gamer》的愛華紐克對洞穴的地圖設計感到不滿,他承認其出色模仿了電影《異形》的美學,但尋路過程有些複雜,並且洞穴的特徵不明顯,「幾乎無法根據周圍環境判斷實際位置」,新手容易迷路而放棄遊戲[38]。Rock, Paper, Shotgun的魯賓也抱怨說,有些洞穴的地形會複雜到讓人討厭[5]。遊戲中,玩家隨時可以使用地形掃描儀檢視洞穴內部結構,其可隨意旋轉、調節視角,還能任意縮放。Game Rant的傑森·羅克林(Jason Rochlin)稱讚該設計,認為是3D地圖中的典範[44]

遊戲中的多人合作模式受到好評[38][35][36][10][42]。《PC Gamer》的愛華紐克評論,遊戲中不同職業的非對稱合作模式,經常能帶來意想不到的愉悅體驗[38]。不過有評論者抱怨多人遊戲的穩定性不佳。IGN的哈弗稱,約有五分之一的任務過程中會遇到網路連接問題[4];Push Square的泰爾比更稱,PlayStation 5上「請求失敗的次數與成功的一樣多」[39]。對於單人遊戲則褒貶不一[37][10][42][36]。MeriStation的馬連稱,該作非常適合單人遊玩,而且很有趣[37]。不過Multiplayer.it的塔利亞費里寫道,單人模式下會感覺遊戲非常重複,失去了刺激感[10]。Vandal的巴雷拉也撰文稱,長期單人遊玩也會暴露任務類型單一、敵種有限等短板[42]。對於不同角色的實力,Rock, Paper, Shotgun的魯賓認為,不同角色之間是不平衡的,他稱工程師是最強的角色,而鑽機手有些無用;儘管如此,每種角色仍是「既實用又充滿樂趣」[5]。社區氛圍也得到稱讚[13][43]。《PC Gamer》的羅賓·瓦倫丁(Robin Valentine)認為,這主要得益於遊戲強調合作精神,且以勤勞的藍領矮人形象為核心,同時也因為遊戲經理會在遊戲社區中與玩家直接互動[13]。官方曾發布某一關於外觀的可下載內容,但其設計飽受社區批評,最終推出重新設計的款式;GamesRadar+的奧斯汀·伍德(Austin Wood)以此為例,讚揚開發者能夠積極響應玩家反饋[45]

Remove ads

獎項與提名

更多資訊 獎項, 日期 ...
Remove ads

派生作品

2022年初,Ghost Ship Games對作品的實體棋盤改編版本發起眾籌,獲得全額資助[53]

2023年3月,團隊公布了衍生電子遊戲《銀河洞穴大冒險:倖存者英語Deep Rock Galactic: Survivor》。該作為俯視角射擊遊戲,由Funday Games開發,並於晚些時候進入搶先體驗階段[54]

2023年10月,公司宣布將製作《銀河洞穴大冒險:異常核心》(Deep Rock Galactic: Rogue Core)。該遊戲亦是程式生成的合作第一人稱射擊遊戲,核心玩法與《銀河洞穴大冒險》類似,但採用了roguelite元素[25]

2024年7月13日,義大利金屬樂隊Wind Rose英語Wind Rose (band)與遊戲團隊聯手製作〈Rock and Stone!〉單曲,「Rock and Stone!」是遊戲中的標誌性口號[55]

執行長倫高透露,他還收到了將遊戲改編成電視劇的邀請[56]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