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鐵瓮城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鐵瓮城是東漢末年,孫權在今鎮江市境內所建築的一座城池。當代考古發現的京口區境內北固山前鋒、青雲門街北面鼓樓崗上的一處古城牆遺址,被認為是鐵瓮城遺址[1],被認為是鎮江市境內最古老的城池。
1995年4月19日,鐵瓮城遺址與鎮江城東花山灣一帶的東晉花山灣古城牆遺址[2]一同以鎮江古城牆遺址之名列入第四批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3月,以鐵瓮城遺址之名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遺址)[1]。
歷史上的鐵瓮城
鐵瓮城又名子城、京城[1]。一般認為是東漢建安十三年(208年),「權自吳遷於京口而鎮之」,所建築的城池。最早的記錄見於南朝顧野王《輿地誌》。鐵瓮城一名則最早見於唐朝人孫處元所編撰的《潤州圖經》。現代研究者韋正指,鐵瓮城的命名不符合三國時期城池的命名方法。推測「鐵瓮城」一名產生於南朝末年至唐朝。同時,研究者韋正根據孫韶「善治京城」,指出204年或205年,鎮江市境內已有城池,名曰「京城」。推測孫權在208年遷於京口後,利用原有城池加固,仍名京城[3]:42—43。
南朝顧野王《輿地誌》記「吳大帝孫權所築,周回六百三十步,開南、西二門,內外皆固以□□[a]」[3]:42。研究者韋正指「按五尺為步,此數合三百十五丈,即一千米左右,如此城為正方形,每邊長約二百五十米」,小於孫吳在建業城所建太初宮。當是與石頭城等類似的軍事堡壘[3]:43。
當代考古發掘
文獻資料和民間傳說皆指鐵瓮城在北固山前鋒(或稱南峰)南部的鼓樓崗上[3]:43。現為居民區,北部為鎮江市烈士陵園[4]:36。
1991年至1992年,南京大學歷史系與鎮江博物館組成聯合考古隊,對鐵瓮城西垣、北垣進行試掘。1993年以後,鎮江古城考古所與鎮江博物館組成聯合考古隊,先後對南垣、東垣、西垣、城內建築,以及西垣外側的石路、城壕等遺蹟進行勘探、試掘。2004年,對南門遺址進行搶救性發掘。2005年至2006年,對南門遺址進行考古勘探。歷年共發掘探方、探井30餘個,面積共計1182平方米。歷次發現的遺蹟分屬孫吳[b]、東晉、南朝等時代[4]:36—37。
備註
注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