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超級強烈颱風波密拉 (1954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超級強烈颱風波密拉 (英語:Typhoon Pamela,國際編號:5419[3],台灣編號:5416[4],中國大陸編號:5427,聯合颱風警報中心:16W[4])是1954年太平洋颱風季第19個被命名的熱帶氣旋,波密拉是一位女性的名稱,也是歷年第二個導致香港天文台需於十一月懸掛九號風球的風暴。
Remove ads
發展過程
1954年10月27日,一個低壓區在關島西南部海面上生成。晚上8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並命名為波密拉。初時,波密拉走向主要以北北西為主。
10月28日,波密拉轉向以較偏西方向移動。
10月29日晚上8時,波密拉改變為向西北方向移動。
10月30日上午8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一級颱風。
10月31日上午8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二級颱風。下午2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三級颱風。
11月1日下午2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四級颱風。晚上8時,波密拉達到巔峰程度中心附近一分鐘平均風力高達150節(280km/h),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五級颱風。
11月3日晚上8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降格為三級颱風。
11月5日上午8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四級颱風。下午2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五級颱風。晚上8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降格為四級颱風。
11月6日上午2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降格為三級颱風。上午8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降格為二級颱風。下午2時,波密拉於中國廣東省江門市台山縣沿海一帶登陸,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降格為一級颱風。
11月7日上午8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
11月8日上午8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降格為熱帶性低氣壓,並發出最後的警報。
Remove ads
影響
- 當地懸掛之最高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九號風球
- 最接近當地位置:皇家香港天文台總部之西南55公里(正面侵襲)
波密拉於11月5日進入南海,天文台於上午11時30分懸掛一號風球。下午,波密拉繼續以西北西朝向移動,與香港的距離越趨接近,皇家香港天文台於晚上8時20分改掛七號風球。
翌日,由於天文台預料波密拉會非常接近香港,並可能為香港帶來颶風,因此天文台於上午10時15分改掛九號風球,是第二個令天文台於十一月懸掛九號風球的颱風,也是二戰後唯一一個導致天文台於十一月懸掛九號風球的颱風。波密拉於天文台總部西南55公里掠過。下午3時,皇家香港天文台改掛八號風球。隨著波密拉遠離,天文台於下午5時除下所有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天文臺總部有4小時吹烈風,最高一小時平均風速為87公里,風向為偏東。
波密拉襲港期間,北角、鰂魚涌最大風暴潮及最高水位分別測得1.16米及2.83米[7]。同時,波密拉於襲港期間,皇家香港天文台於11月6日單日測得93.5毫米的雨量,導致在1954年11月測得較正常高一倍以上的降雨量[8]。
Remove ads
- 當地懸掛之最高熱帶氣旋信號:
九號風球
- 最接近當地位置:澳門以南10公里
受波密拉影響,澳門測得980hPa的最低氣壓、每小時99公里的最高持續風速,以及41.5毫米的單日雨量。
熱帶氣旋警告使用紀錄
參考資料
參見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