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強烈颱風薇拉 (1977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颱風薇拉 (1977年)
Remove ads

強烈颱風薇拉[1](英語:Typhoon Vera,國際編號:7705聯合颱風警報中心07W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Hulang)是1977年太平洋颱風季中的一個熱帶氣旋

快速預覽 強烈颱風薇拉, 路徑圖 ...

薇拉形成於北緯25度以北,是少數在此處生成又發展為臺灣中央氣象局強烈颱風、2006年後中國氣象局超強颱風級別(最大持續風速可達51m/s)的熱帶氣旋;此外,薇拉於短短的48小時內由熱帶性低氣壓快速增強為強烈颱風,其環流面積極小(相當於半個臺灣)、發展迅速程度及V字型的路徑,亦均屬少見。[2][3]

Remove ads

發展過程

1977年7月26日上午8時,薇拉前身的熱帶擾動透過衛星雲圖被觀測到,其中心位於北緯25.5度,東經133.6度處。[2][4][5]接下來的24小時,該擾動向西移動並持續增強。隔日下午1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發出熱帶氣旋形成警報。[2][4][5]7月28日上午8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發布熱帶性低氣壓,並給予編號07W。緊接著該熱帶性低氣壓被升格為熱帶風暴,並被命名為薇拉。[2][4][5]

因受日本本州東方的副熱帶高壓的壓迫及東南方熱帶性低氣壓的牽制[3],其隨後向西南西移動。晚間9時30分,臺灣中央氣象局對其發布海上颱風警報。7月29日下午2時,中央氣象局將其升格為中度颱風,一小時後針對臺灣東北部及北部地區發布陸上颱風警報[2][4][5]

同日12時,高壓開始向西南方薇拉前緣擴展,薇拉也因此轉為西南走向。[2][4][5]其後,薇拉逐漸增強,7月30日下午2時,中心風速增強為100(相當於秒速52公尺),成為臺灣中央氣象局標準下的強烈颱風。當日晚間8時,衛星資料顯示,薇拉開始轉向西北西移動。稍後,中心通過日本西表島石垣島附近。[2][4][5]7月31日8時,薇拉達到其強度巔峰,中心風速達110節(相當於秒速57公尺),之後其強度因接近臺灣本島而逐漸減弱。[2][4][5]

7月31日下午5時30分,薇拉登陸基隆市,並以11節(相當於時速20公里)的速度沿基隆河河谷以西南西的方向朝臺北市前進,基隆及臺北在薇拉的侵襲之下,皆刷新了先前最大風速的紀錄,在從臺北市的東北方經過後,薇拉繼續以幾乎正西的方向移動,於當晚9時30分自桃園新竹間進入臺灣海峽[2][4][5]

8月1日上午9時,臺灣中央氣象局解除陸上颱風警報。[2][4][5]上午10時,薇拉由金門縣東北方近海登陸中國大陸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縣[2][4][5]下午4時,臺灣中央氣象局解除海上颱風警報,下午8時,薇拉行經晉江龍岩之後,減弱為一熱帶性低氣壓。[2][4][5]之後隨即進入江西省,8月3日於貴州消散。[2][4][5]

Remove ads

影響

當地發出之最高熱帶氣旋警特報:海上陸上颱風警報
Thumb
彭佳嶼 45 m/s
彭佳嶼
45 m/s
板橋 -
板橋
鞍部 -
鞍部
竹子湖 -
竹子湖
淡水 -
淡水
基隆 33.3 m/s
基隆
33.3 m/s
臺北 25.5 m/s
臺北
25.5 m/s
新屋 -
新屋
新竹 16 m/s
新竹
16 m/s
宜蘭 18.4 m/s
宜蘭
18.4 m/s
蘇澳 -
蘇澳
花蓮 4.7 m/s
花蓮
4.7 m/s
成功(新港) 5 m/s
成功(新港)
5 m/s
臺東 4.8 m/s
臺東
4.8 m/s
大武 11 m/s
大武
11 m/s
蘭嶼 28.5 m/s
蘭嶼
28.5 m/s
臺中 8.5 m/s
臺中
8.5 m/s
梧棲 15.7 m/s
梧棲
15.7 m/s
日月潭 -
日月潭
阿里山 -
阿里山
嘉義 10 m/s
嘉義
10 m/s
玉山 -
玉山
臺南 10.3 m/s
臺南
10.3 m/s
高雄 12.2 m/s
高雄
12.2 m/s
恆春 11.7 m/s
恆春
11.7 m/s
澎湖 12.3 m/s
澎湖
12.3 m/s
東吉島 -
東吉島
金門 -
金門
馬祖 -
馬祖
中華民國交通部中央氣象署署屬氣象測站測得最大持續風力。圖例:
無數據
測得5級風或以下
測得6至7級風
測得8至9級風
測得10至11級風
測得12至15級風
Thumb
彭佳嶼 62 m/s
彭佳嶼
62 m/s
板橋 -
板橋
鞍部 -
鞍部
竹子湖 -
竹子湖
淡水 -
淡水
基隆 56.5 m/s
基隆
56.5 m/s
臺北 47.7 m/s
臺北
47.7 m/s
新屋 -
新屋
新竹 26.2 m/s
新竹
26.2 m/s
宜蘭 22.2 m/s
宜蘭
22.2 m/s
蘇澳 -
蘇澳
花蓮 8.5 m/s
花蓮
8.5 m/s
成功(新港) 6.3 m/s
成功(新港)
6.3 m/s
臺東 10.2 m/s
臺東
10.2 m/s
大武 13 m/s
大武
13 m/s
蘭嶼 36.8 m/s
蘭嶼
36.8 m/s
臺中 18.4 m/s
臺中
18.4 m/s
梧棲 28.8 m/s
梧棲
28.8 m/s
日月潭 -
日月潭
阿里山 -
阿里山
嘉義 15 m/s
嘉義
15 m/s
玉山 -
玉山
臺南 21.3 m/s
臺南
21.3 m/s
高雄 16.3 m/s
高雄
16.3 m/s
恆春 19.1 m/s
恆春
19.1 m/s
澎湖 20.3 m/s
澎湖
20.3 m/s
東吉島 -
東吉島
金門 -
金門
馬祖 -
馬祖
中華民國交通部中央氣象署署屬氣象測站測得最大陣風。圖例:
無數據
測得5級風或以下
測得6至7級風
測得8至9級風
測得10至11級風
測得12至15級風
測得16級風或以上
更多資訊 氣象測站, 持續風力 ...

颱風賽洛瑪以反S型路徑肆虐南臺灣之後數日內,薇拉接續以同樣少見的V字型路徑侵襲北臺灣,一南一北皆使臺灣受到重創,臺灣北部除破紀錄的強風以外,亦降下相當多的雨量。

Remove ads

交通

基隆港內時價新臺幣4,000萬元的貨櫃起重機有3臺被吹落入海;臺中港有1艘拖船沈沒。

陸上交通部分,因風力過強,電訊中斷,或路基被水沖毀,鐵路各線班車全部停駛;公路方面,北橫中橫南橫公路因賽洛瑪及薇拉接連侵襲而多處坍方。

電力

臺灣北部有7座輸電鐵塔倒塌,1,004支電桿被吹倒。

其餘零星災情有:臺北市北門口高架道路工程鋼架被吹落壓毀車輛,北投大屯山一帶則有房屋因山崩而遭掩埋等。

總計薇拉在臺灣共造成104人死亡,10人失蹤,65人受傷,1,472間房屋全倒,6,642間房屋半倒[20][21]

由於薇拉帶來的強風豪雨,加上適逢六月十五天文大潮,潮位比常年高1至2公尺,在洪水與大潮侵襲之下,使當地水患更加嚴重,沿海各主要潮位測站的最高潮位皆超越警戒線。

福建省受災範圍有寧德莆田晉江福州等4市25個縣,共有27人罹難,17人受傷,房屋倒塌821間。沖壞水利設施達8895處,其中堤防就多達1059處,橋梁毀損多達354座,毀損船隻428艘,漂流木面積達844立方公尺。受災農田面積達31.1萬畝,其中經濟作物有1.1萬畝。

熱帶氣旋信號使用紀錄

更多資訊 上一熱帶氣旋, 下一熱帶氣旋 ...

註釋及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