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齊齊哈爾市
中國黑龍江省的地級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齊齊哈爾市,簡稱齊,別稱鶴城、卜奎、龍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黑龍江省下轄的地級市,國務院批准具有地方立法權的較大的市,中華人民共和國黑龍江省第二大城市。市境南鄰大慶市,東南界綏化市,東北達黑河市,西接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興安盟,西南抵吉林省白城市。地處松嫩平原西部,嫩江自北往南貫穿全境,諾敏河、雅魯河、罕達罕河、烏裕爾河、音河、阿倫河等流經,市人民政府駐建華區。齊齊哈爾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800多年的建城史和255年的黑龍江省會史,亦是中國重要的重工業基地。
Remove ads
名稱來源
公元916年,契丹建遼,在濟沁河附近設置「濟沁哈日」,在古契丹語中「哈日」意為「阻擋、防守」,在軍事上可解釋為「哨崗、哨所」。「齊齊哈爾」即為「濟沁哈日」的諧音[1]。一些金代文獻上的女真語稱「龐葛」,元代蒙古語稱「別茄爾」。清代是達斡爾語「奇奇嘎熱」、「習氣哈克」、「奇察哈喱」或「喜扎嘎日」 諧音,以及滿語「哲陳嘎拉」的音轉,即「齊齊哈爾」(滿語:ᠴᡳᠴᡳᡤᠠᡵ,轉寫:cicigar),其皆含有邊疆、邊境之意,或有天然牧場之說。[2]
歷史

據考古調查資料表明,距今2-3萬年以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齊齊哈爾市境內就已經有人類活動。[3]齊齊哈爾城始建於1125年,1699年(清康熙38年)至1954年作為黑龍江省省城,以「扼四達之要衝、為諸城之都會」的緊要之地聞名,是一座歷史底蘊深厚、地域文化紛呈的北疆邊陲重鎮。[4]
齊齊哈爾始建城於金朝初。當時齊齊哈爾一帶居住著室韋部。天會三年(1125年)二月,金太宗把龐葛城分給烏古、敵烈二部。《東北歷代疆域史》和《黑龍江古代簡史》均記載龐葛城即今齊齊哈爾。齊齊哈爾古城址位於今日梅里斯區哈拉古城址。
清朝初年,齊齊哈爾地區屬於清朝盛京內務府管轄,不久歸屬寧古塔將軍。
1665年,清廷在此設卜奎驛站。

1674年(康熙十三年),清政府為抗擊沙俄入侵,移吉林水師駐齊齊哈爾現齊齊哈屯。
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定齊齊哈爾為水師營制,隸屬黑龍江將軍衙門,次年又設火器營。
1691年(康熙三十年),為了進一步加強防衛,建齊齊哈爾城,是為齊齊哈爾新城。
1699年(康熙三十八年),設黑龍江將軍衙門由墨爾根城遷於此,從此,齊齊哈爾成為黑龍江近300年來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扼四達之要衝,為諸城之都會」。
1905年(光緒三十一年),置黑水廳。
1907年(光緒三十三年),黑水廳升為龍江府,設知府。同年廢黑龍江將軍,改建黑龍江省,齊齊哈爾為省會。
中華民國大陸時期(1911-1949年),齊齊哈爾一直作為黑龍江省省會。
1924年,黑龍江省成立黑龍江省城市政公所,管理齊齊哈爾市事宜。
1929年,黑龍江省城市政公所改為黑龍江省城兼商埠市政局,主管黑龍江省城齊齊哈爾及商埠界內市政諸事,隸屬於黑龍江省政府。
1931年11月4日,日軍進攻嫩江江橋,黑龍江省代主席馬占山指揮中國守軍抵抗。隨著日軍援軍的到來,馬占山被迫撤退。11月19日,日軍占領齊齊哈爾。滿洲國成立後,設立龍江省,齊齊哈爾為省會。
1936年,建立齊齊哈爾市公署,隸屬龍江省公署。此為齊齊哈爾設市之始升為齊齊哈爾市。

1945-1949年,曾為嫩江省、黑嫩省省會。[5]解放後,齊齊哈爾成為新的嫩江省省會。中國內戰中,林彪命許英年率軍占領齊齊哈爾,後許英年轉任齊齊哈爾地委書記。
1949-1954年為黑龍江省省會。
1954年,黑龍江省會遷往哈爾濱,齊齊哈爾成為省轄市。
1958年,齊齊哈爾劃歸嫩江專區專員公署管轄。
1960年,國務院撤銷嫩江專區,嫩江專區所轄各縣劃歸齊齊哈爾市領導,始行市管縣體制,齊齊哈爾市復為省轄市。
1961年,國務院恢復嫩江地區專員公署,齊齊哈爾市及所轄各縣歸嫩江地區管轄。
1964年,齊齊哈爾市復為省轄市。
1967年,齊齊哈爾市革命委員會成立,撤銷齊齊哈爾市人民委員會。
1980年,齊齊哈爾市革命委員會改稱齊齊哈爾市人民政府。
1983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具有獨立立法權的較大的市。
1985年,推行「地市合併」,嫩江地區行政公署與齊齊哈爾市合併,再次實行市管縣體制,齊齊哈爾市仍為省轄市。
地理
齊齊哈爾市位於中國東北松嫩平原,地處東經122至126°、北緯45至48°,嫩江中游,嫩江縱貫全市。東臨綏化市和大慶市,南濱吉林省白城市,西靠內蒙古呼倫貝爾市,北為黑河市。齊齊哈爾市名來自達斡爾語,意為邊疆或天然牧場。
齊齊哈爾市地域平坦,土地總面積為42289平方公里,海拔高度一般在200至500米之間,平均海拔146米,東部和南部地勢低洼。
齊齊哈爾市土壤主要有暗棕壤(含生草暗棕壤、草甸暗棕壤)、黑土、黑鈣土(含淋溶黑鈣土、草甸黑鈣土、碳酸鹽草甸黑鈣土、黑鈣土、碳酸鹽黑鈣土)、草甸土(含草甸土、碳酸鹽草甸土、潛育草甸土、鹽化草甸土、層狀草甸土)、沼澤土(含草甸沼澤土、腐殖質沼澤土、鹽化沼澤土)、草甸鹼土、砂土(含草甸黑鈣土型砂土、黑鈣土型砂土)。齊齊哈爾市大部分土壤具有熱量高、透性好、質地輕、地勢平的優點。
齊齊哈爾市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特點十分明顯:春季乾旱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暫短霜早,冬季乾冷漫長。齊齊哈爾市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長嚴寒,夏秋涼爽。年降水量415毫米,年均溫3.2℃,1月均溫-18.7℃,7月均溫22.8℃。歷史上最高氣溫發生在1980年6月26日,42.1℃,最低氣溫發生在1956年1月8日,-39.5℃。齊齊哈爾市年年平均無霜期122至151天。年輻射量為每平方厘米110至120千卡,與長江中下游地區相似,生長期(五至九月)的輻射量為每平方厘米65至67千卡。
齊齊哈爾南部屬溫暖乾旱農業氣候區,中部屬溫和半乾旱農業氣候區,北部屬溫涼半濕潤農業氣候區。
年日照時數在2600至2900小時,生長期(五至九月)日照時數為1300至1350小時。
齊齊哈爾市有利的氣候條件是輻射充裕,雨熱同季,不利的氣候條件是旱、澇、低溫、早霜、風等,它們對農作物的危害程度在年際間、地域上差異較大。土地資源1998年底,齊齊哈爾市擁有耕地面積2602萬畝,草原面積1145萬畝,林地面積560萬畝,水域、葦塘面積275萬畝,荒地195萬畝。
Remove ads
政治
以龍沙區、建華區、鐵鋒區簡稱為北三區,北三區又以市政府所在的建華區為中心。其餘四區稱之為南四區(但實際上碾子山區、梅里斯達斡爾族區不在北三區的南面,而在西面),和富拉爾基區構成了齊齊哈爾的中心城區。
領導班子由齊齊哈爾市委市政府,紀委監察局,公安與法院組成的機關集體領導。
人口
2022年全市戶籍總人口512.5萬人。其中,鄉村人口318.7萬人;城鎮人口193.9萬人。全年出生人口14660人,出生率為2.9‰;死亡人口29526人,死亡率為5.8‰;人口自然增長率為-2.9‰。[16]
根據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為4,067,489人[17]。同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5,367,003人相比,十年共減少了1,299,514人,下降24.21%,年平均增長率為-2.73%。其中,男性人口為2,044,598人,占總人口的50.27%;女性人口為2,022,891人,占總人口的49.73%。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為101.07。0-14歲的人口為426,335人,占總人口的10.48%;15-59歲的人口為2,659,528人,占總人口的65.39%;60歲及以上的人口為981,626人,占總人口的24.13%,其中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657,320人,占總人口的16.16%。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2,181,650人,占總人口的53.64%;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1,885,839人,占總人口的46.36%。
全市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3,967,039人,占97.53%;各少數民族人口為100,450人,占2.47%。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減少1,256,849人,下降24.06%,占總人口比例增加0.2個百分點;各少數民族人口減少42,665人,下降29.81%,占總人口比例下降0.2個百分點。其中,滿族人口減少22,145人,下降36.58%,占總人口比例下降0.18個百分點;達斡爾族人口減少7,108人,下降25.06%,占總人口比例下降0.01個百分點;蒙古族人口減少4,741人,下降22.54%,占總人口比例增加0.01個百分點;朝鮮族人口減少1,377人,下降11.52%,占總人口比例增加0.04個百分點。
物產
經濟
![]() |
齊齊哈爾是「一五」期間國家投資興建起來的重工業基地,是典型的一市多鎮工業城市。全市擁有規模龐大的工業企業群,已形成機械、冶金、發電、電子、輕工、紡織、化工、建材、醫藥、造紙、食品等門類較為齊全的工業生產體系。工業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區及富拉爾基、碾子山等衛星城。
其中有被周恩來總理譽為「國寶」的中國一重集團,有被稱為「掌上明珠」的北滿特鋼,有全國最大的鐵路貨車生產基地--齊齊哈爾軌道交通裝備有限責任公司,有被譽為全國工具機行業「十八羅漢」的齊齊哈爾第一工具機廠、齊齊哈爾第二工具機廠,有馳名全國的特種彈生產基地齊齊哈爾建華工業公司和由國防教育基地華安集團合併組成的北方華安工業集團等實力雄厚的老工業基地,還有黑化集團、黑龍集團、雄鷹集團、華鶴集團等新興的企業。齊齊哈爾主要工業產品有上千個品種,其中礦山設備、冶金設備、大型的金切工具機、鐵路貨車、特種鋼、汽車、鍋爐、冰刀、獵槍、木器家具等名牌產品享譽國內外。


交通


齊齊哈爾是中國東北西部地區的重要交通樞紐。
- 嫩江通航,上溯至嫩江縣,下航可達哈爾濱。
教育
初中:
- 齊齊哈爾市第三中學
- 齊齊哈爾市第二十八中學
- 齊齊哈爾市第二十九中學
- 齊齊哈爾市第三十四中學
高中(省級重點高中):
- 齊齊哈爾市實驗中學
- 齊齊哈爾第一中學
- 齊齊哈爾中學(原鐵路一中)
- 齊齊哈爾第八中學
- 齊齊哈爾龍江一中
- 齊齊哈爾訥河一中
- 齊齊哈爾克山一中
- 齊齊哈爾民族中學
本科院校(全國共722所):
高職(專科)院校(全國共1105所):
服務業
醫療
|
購物
|
金融服務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



2002年第二批國家AAAA級旅遊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黑龍江扎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際重要濕地名錄):譽為丹頂鶴之鄉。
- 國家級森林公園:
- 齊齊哈爾國家森林公園
- 第三批國家級烈士紀念設施(原「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
- 西滿烈士陵園
- 其他景點:
文化
齊齊哈爾最著名的飲食就是烤肉,各種烤肉店鋪遍布大街小巷,齊齊哈爾因此又被稱為「烤肉之都」。國內各地亦紛紛出現以齊齊哈爾烤肉風味為特色的烤肉店。近年來,國外也出現以齊齊哈爾烤肉為主打的風味餐廳。
名人
姊妹城市
注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