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1991年蘇聯公投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1991年苏联公投
Remove ads

1991年蘇聯公投蘇聯舉行於1991年3月17日的公民投票,以決定是否為了保全蘇聯而建立一個新的主權共和國聯邦。

您是否認為將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保留,並將其更新為一個任何民族的個人權利和自由都得到充分保證的,各個主權共和國平等的新聯盟是必要的? 俄文原文:「Считаете ли Вы необходимым сохранение Союза Советских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их Республик как обновлённой федерации равноправных суверенных республик, в которой будут в полной мере гарантироваться права и свободы человека любой национальности?”

快速預覽 結果, 票數 ...

舉行全民投票的目的是希望蘇聯公民批准「主權國家聯盟」——對蘇聯體制改革而保持蘇聯完整。儘管部分加盟共和國當局抵制了此次公投,包括波羅的海三國、高加索地區的亞美尼亞喬治亞(阿布哈茲[1]及南奧塞提亞除外[2])以及摩爾多瓦(除聶斯特河沿岸加告茲地區[3]),此次公投的投票率高達80%[4]。這是蘇聯歷史上唯一的一次全聯盟公民投票[5][6]。在參與公投的九個加盟共和國的投票者中70%投了贊成票,使得公投得以通過,蘇聯得以保留[7]。但因為隨後的八一九事件使得蘇聯政局更加不穩定,從而導致蘇聯最終於1991年12月26日解體[5][6]

Remove ads

背景

Thumb
公投選票

1990年12月24日,第四次蘇聯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以記名表決,決定認為必須保留蘇聯並將其更新為平等的主權共和國聯盟,以充分確保任何民族公民的人權和自由。投票中審議了五個問題:

  • 您是否認為有必要保留蘇聯並將其更新為平等的主權共和國聯盟,以充分確保任何民族公民的人權和自由?(是/否)
  • 您是否認為有必要將蘇聯保留為一個單一國家?(是/否)
  • 您是否認為有必要維護蘇聯的社會主義制度?(是/否)
  • 您是否認為有必要保留經過更新的蘇維埃的權力?(是/否)
  • 您是否認為有必要在新聯盟內,保護任何國籍人的人權和自由?(是/否)(未指定接受或以其他方式產生的任何法律或立法後果)

同一天,在蘇聯共產黨總書記蘇聯總統米哈伊爾·戈巴契夫的倡議和堅持下[8][9],國會通過了兩項決定,即就土地私有制舉行全民投票,以及保留蘇聯並將其轉變為蘇維埃主權共和國聯盟。第一項決議投票有1553名代表出席並決議通過,其中反對84票,棄權70票;第二項決議則有1677名代表出席並投票通過,其中反對32票,棄權66票[8]

最高蘇維埃立法委員會主席尤里·卡爾梅科夫俄語Калмыков, Юрий Хамзатович在一次會議時解釋,總統要求停止第一項決議的投票[8]

第二項決議因獲得批准而通過主席令簽發,上書「由於工人的無數呼籲,他們對蘇聯的命運表示關切,並且鑑於單一聯盟國家的存續是公共生活的最重要問題而影響到每個人的利益,影響了全體蘇聯人民的利益」[10],蘇聯人民代表大會決定:

在1990年12月27日,蘇聯人民代表大會決定根據蘇聯憲法第一章第5條「關於全民投票」執行[11]。蘇聯公投送達終點為蘇聯人民代表大會,在與人民代表大會專屬管轄權無關的事項,以及在兩次代表大會之間的時期——則為蘇聯最高蘇維埃」。「根據事實,除人民以外,沒有人對蘇聯的命運負有歷史責任,根據蘇聯第四次人民代表大會關於蘇聯公投的法律作出的決定」[12]。1991年1月16日,蘇聯最高蘇維埃決定:

Remove ads

結果

更多資訊 選擇, 票數 ...

各共和國票數

更多資訊 共和國及自治共和國, 支持 ...

未參與國家

在官方抵制蘇聯公投的加盟共和國境內,親蘇聯的志願者組織起了志願投票箱,政府當局並未給與制裁[14][15]。出席投票者人數遠遠少於有公民權的一半人數,但蘇聯公投委員會官方結果中並未提及此事[16]

更多資訊 共和國及自治共和國, 支持 ...
Remove ads

各共和國版本

Thumb
在俄羅斯境內的公投邀請函上明確寫著「公投-蘇聯與俄羅斯」(Референдум СССР и РСФСР)

在哈薩克,全民投票的措詞用「平等主權國家」代替「平等主權共和國」[4]。在一些其他加盟共和國,公投另有附加問題詢問共和國的主權和完全獨立性。

俄羅斯

在1991年2月7日,俄羅斯最高蘇維埃決定在全蘇聯公投的投票當天同時進行全俄羅斯公投,即關於引入俄羅斯總統職位的全俄公投[17]

烏克蘭

烏克蘭在蘇聯公投的當天,也在選票上添加了第二個問題,即全烏克蘭公投。「在烏克蘭主權獨立宣言的基礎上,您認為烏克蘭應該作為蘇維埃主權國家聯盟的一部分嗎?」[18][19]。在第二個問題上,贊成烏克蘭留在蘇聯內者多於81.3%[20][21]。在烏克蘭西部的加利西亞地區,另有第三個附加問題「您是否希望烏克蘭成為一個可以獨立決定國內國際政策,給與任何民族宗教公民平等權利的獨立國家?」贊成烏克蘭獨立者高達88.3%[22]

更多資訊 選擇, 票數 ...

烏茲別克

烏茲別克,選民還有一個附加問題「您是否同意烏茲別克應繼續作為一個擁有平等權利的主權共和國加入新的聯邦?」94.9%的選民投票贊成,投票率達到95.5%[23]。然而同年12月29日,98%的烏茲別克人投票贊成完全獨立。

更多資訊 選擇, 票數 ...

決議

1991年3月21日,蘇聯最高蘇維埃審議了全民投票的初步結果,並指出,1.12億人即76%的選民支持保留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因此「我們國家人民的命運密不可分,只有通過共同努力,才能成功解決經濟、社會和文化發展問題」。另外在沒有執行最高蘇維埃命令的共和國內,仍然有兩百萬蘇聯公民前往投票並表達了「是」的意願,最高蘇維埃認為這是「有勇氣和愛國主義精神的行為」[24]

蘇聯最高蘇維埃決定:

後續

在1991年4月23日,通過蘇聯公投的九個加盟共和國政府與蘇聯政府舉行了9+1會談,於莫斯科州的新奧加廖沃簽署協議,推動新聯盟的進展。然而俄羅斯隨後於1991年6月12日宣布主權獨立,並於此後限制了蘇聯法律在俄羅斯境內的實施,造成憲法衝突。1991年8月14日蘇聯政府公布了新聯盟條約文本。蘇聯共產黨保守派認為新聯盟條約使得各共和國權力過大,發動八一九政變企圖阻止新聯盟條約的簽署。基於政變中保守派中強硬立場,以及8月24日戈巴契夫宣布解散蘇共的消息,使得部分共和國開始重新發起公投,並先後宣布獨立於蘇聯。

注釋

參見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