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20年國際金融恐慌

金融恐慌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20年国际金融恐慌
Remove ads

2020年國際金融恐慌,是2020年1月至4月期間,因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並加以其他因素共同影響,導致全球金融市場大幅動盪。自2020年2月20日起,美國三大股指經歷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差交易周[1][2],隨後幾周內包括美國、加拿大、歐洲、日本韓國等國家和地區股指創下單日最大跌幅,10餘國股指觸發熔斷機制,大宗商品和虛擬貨幣的價格亦出現波動。

快速預覽 日期, 類型 ...
Remove ads

背景

時序

1月

1月19日至25日

2020年1月18日開始以武漢市為中心爆發;翌日(1月19日)武漢市以外首次出現確診病例,使中國大陸政府於1月20日宣布啟動對該疫情的全國聯防聯控機制。此後,中國大陸的股市就出現股災徵兆。1月21日,中國大陸滬深300指數收跌近2%;香港恒生指數則因前一天穆迪下調香港信用評級影響,收市跌近3%。

1月23日凌晨,武漢市政府宣布封城。當日,滬深300指數跌3.1%[3]。此後,大中華地區各地股市因大中華地區傳統節日春節而封盤。

1月26日至2月1日

1月27日,日本日經225指數下跌2%。當日,中國證監會宣布中國大陸股市復市日期推遲至2月3日[4]。1月28日,日本國內出現人傳人病例,日經225指數繼續下跌。韓國股市當日復市,綜合股價指數大跌3%。

1月29日,香港股市復市,恒生指數大跌近3%[5]。1月30日,台灣股市復市,加權股價指數大跌近6%,創下歷史最大單日跌幅[6]。同期,由於英國確認將於1月31日如期脫離歐盟,歐洲股市出現異動。

2月

2月2日至8日

2月3日,中國大陸復市,滬深300指數以創造歷史,接近全盤跌停的9.1%跌幅開局[7],至當日收盤,跌幅近8%,全國股市3177隻個股跌停[8]。此後中國大陸當局積極介入股市,中國大陸股市指數連續7日上漲,基本回到節前水平。

2月23日至29日

2月24日至28日,美國股市連續下跌,全球各國股市跟跌。當周道瓊指數下跌12.4%[9],迅速結束牛市,進入盤整階段[10]。2月26日,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日內瓦表示,25日中國境外上報的新增病例首次超過中國境內,中國新冠疫情已現峰值「拐點」,當前擔憂全球擴散[11]義大利伊朗的新增病例數仍不斷升高。同時對外輸出病例在周邊國家已經開始被發現,疫情已經擴散至所有人類居住的大洲[12]。2月28日,美聯準主席鮑威爾向市場保證繼續量化寬鬆,暫時挽救了美國股市。

2月29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日內瓦宣布,將疫情全球風險級別由此前的「高」上調至「非常高」[13]

3月

3月1日至7日

3月2日至6日,美國股市試圖擺脫進入熊市的命運,但並不成功。當周,冠狀病毒病疫情迅速在義大利蔓延[14][15],並由於申根區的存在在歐洲大陸擴散。

3月8日至14日

由於2019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導致原油需求疲軟,國際油價下跌已超過20%。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國為了能提升油價,希望能夠與非成員國俄羅斯等共同實施石油減產[16]。3月6日,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國沙烏地阿拉伯與非成員國俄羅斯卻無法就石油減產達成新協議。鑑於俄方態度十分強硬,以及打擊成本較高的美國開採商的市場,沙烏地阿拉伯決定報復性增加石油開採量,日開採量將增至1200萬桶,創下日產量新紀錄[17]

3月9日,國際油價大跌30%;美國股市開盤即觸發熔斷機制[17],當日道瓊指數暴跌近8%[18]。全球各國股市跟跌,德國DAX指數、法國CAC40指數、英國富時100指數皆跌約8%;滬深300指數跌3.4%,日經225指數跌5%,韓國綜合股價指數跌4.2%,恒生指數跌3.9%[17][19]。3月9日史稱「黑色星期一」。隨後美國股市雖在10日有所反彈,但道指最終於11日徹底進入熊市[20]

世界衛生組織於3月9日認為,新型冠狀肺炎疫情構成全球性大流行的威脅「非常真實」[21];之後復於3月11日宣布,此次疫情已構成「全球大流行[22]。美國總統川普於3月11日晚發表全國電視講話,宣布自3月13日起的30天內,將暫停「從歐洲(除英國外)到美國的所有旅行」[23]

3月12日,開盤不到6分鐘,美股市場即暴跌7.2%,再度觸發一級熔斷[24]。當日道瓊指數跌9.99%,創下1987年黑色星期一以來最大單日跌幅[25][註 1]

同日香港恒生指數期指夜市(收市後交易時段)下跌超過5%,觸發漲跌停機制[26]

美國以外市場,據不完全統計已有11個國家股市於一天內發生熔斷,如泰國、菲律賓、韓國、巴基斯坦、印尼、巴西、加拿大等[27]。多倫多綜合股指暴跌12.3%,創下該股市1940年以來最大的單日跌幅[28]德國DAX指數法國CAC40指數歐洲斯托克50指數均收跌超12%,英國富時100指數跌近10%。義大利富時指數收盤大跌近17%[29]。次日亞太早盤,韓國綜合股價指數暴跌8%,觸發熔斷;日經225指數下跌6%,澳大利亞ASX 200下跌7%,滬深300指數下跌4.5%。12日WTI原油期貨跌4%,黃金期貨跌3%,比特幣暴跌39%至7年內最低點[30]。3月12日史稱「黑色星期四」。中國、日本、美國、歐洲央行相繼緊急宣布降息降准等一攬子釋放流動性舉措。

3月13日下午,美國宣布進入國家緊急狀態,促使美股尾盤暴漲[31]。3月14日,美國政府將入境禁令擴展到英國和愛爾蘭,自16日起執行。

Remove ads

3月15日至21日

3月15日,美聯準、日本銀行歐洲央行瑞士國家銀行加拿大銀行英國央行發布協調行動聲明稱,他們將利用現有貨幣互換額度為美元這一世界儲備貨幣的供應提供支持。美聯儲表示,幾家央行一致同意將互換協議價格下調25個基點[32]。同日,美聯儲宣布大規模降息,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大幅下調至0-0.25%,同時美聯儲還宣布了7000億美元大規模的量化寬鬆計劃,但道瓊指數期貨與標普500指數期貨則隨即觸發5%的跌幅限制,市場恐慌持續[33]。有學者懷疑美聯儲這次已經將所有可用手段全數用盡,使得其難以應對未來可能的壓力和風險[34]

3月16日,由於美聯儲量化寬鬆仍然不能消除市場恐慌,中國大陸、日本股市高開低走,香港股市全日低位運行。歐洲股市大幅低開,隨後低走。美股開市隨即兩周內第三次觸發熔斷機制道瓊工業指數開盤瞬間下跌2200點[35],至收盤更跌近3000點,跌幅接近13%,超越1929年華爾街股災期間最大單日跌幅。原油暴跌10%,白銀暴跌12%,金價亦創下新低[36]。菲律賓以疫情爲由,宣佈暫停股票交易兩天至3月19日[37]

3月18日,標普500指數盤中下跌177.29點,跌幅7.01%,觸發當月第四次熔斷[38]。韓國菲律賓印尼股市也出現熔斷[39]

3月19日,美國聯儲局與另外9家中央銀行建立臨時的美元流動性互換安排,其中澳洲央行巴西央行韓國央行墨西哥央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瑞典央行各自達成不超過600億美元的新互換安排,與丹麥央行挪威央行紐西蘭央行各自達成300億美元的安排[40]

3月20日,亞洲、歐洲股市收漲[41][42];美國股市上午尚可以跟隨歐洲股市上漲,但午盤後隨著油價和美債收益率下跌[43][44]急速下挫逾4%,使得3月16日至20日交易周徹底成為2008年以來美國股市單周表現最差的周,以道指累跌17.3%收場[45]

3月22日至28日

為挽救經濟,美國政府又祭出1.8萬億美元的經濟刺激計劃,但沒能在3月22日的參議院投票表決通過。當晚,美股期貨再次觸及5%的跌幅限制[46]

3月23日,亞洲股市低開低走,創業板指數跌入技術熊市。印度股市開盤狂瀉9%[47],最終收盤暴跌13.2%,創下紀錄[48]。整個亞洲只有日本股市收漲,因為20日亞洲股市大漲時,日本股市因春分休市[49]

全球影響匯總

更多資訊 國家(地區), 價格指數(單位) ...
更多資訊 國家(地區), 價格指數 ...

各地影響

亞洲

  • 2020年4月17日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2020年第一季度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比較去年同期下降了6.8%,這是中國自1992年開始公佈季度GDP以來首次出現負成長[50]
  • 公布就業數據顯示,2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6.2%,3月份下降為5.9%,作為對比,去年各月該數值保持在5.0%-5.3%之間[50]
  • 生產方面,第一級產業第一季度增加值同比為-3.5%。第二級產業第三級產業降幅較大,分別為-9.6%和-5.2%。消費方面,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8580億元,同比下降19.0%;投資方面,全國固定資產投資84145億元,同比下降16.1%;外貿方面,進出口同比也下降了6.4%。[50]
  •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5月1日發佈的數據,指出韓國4月份出口額為369.2億美元,較2019年同期相比,劇減24.3%,是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的最大降幅;而4月進口額則為378.7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相比,減少了15.9%,出現9.5億美元的貿易逆差[51]
  • 韓國央行4月23日發布GDP統計,第一季國內生產毛額(GDP)較前一季減少1.4%,為金融海嘯以來最低季增率[52]
  • 受到疫情影響,2月起的民間消費與服務業生產表現都是亞洲金融風暴以來最糟。第一季民間消費較上一季減少6.4%,主要是因為消費者減少外出,餐飲、住宿、娛樂文化服務、交通、服飾等消費都縮減[52]

美洲

  • 2020年4月15日,美國商務部表示,2020年3月零售業銷售額較前月大減8.7%,不如市場預期的8%,創美國1992年開始記錄單月零售業數據以來的最大衰退幅度。美國聯準會(Fed)表示,3月製造業產出暴跌6.3%,創1946年3月以來最大跌幅[53]
  • 美國商務部4月29日最新數據顯示,美國2020年第一季GDP下跌4.8%,高於經濟學家預計的萎縮3.5%,而這也是美國2014年第一季GDP下降1.1%以來,首次的GDP萎縮,也結束了美國史上最長的經濟成長[54]
  • 美國第一季出口下滑8.7%;進口下滑15.3%[54]
  • 2019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重創供應鏈,導致企業投資進一步萎縮。紐約聯邦準備銀行的3月總體商業環境指數崩跌56.7點至-78.2,創2001年以來最低。美國銀行渣打銀行高盛銀行等3家銀行,第一季獲利皆出現超過45%以上的衰退,也相繼提列鉅額的貸款損失準備,來因應疫情衝擊。[53]
  • 截至2020年4月25日,根據美國勞工部數據顯示,全美國已有3030萬人申請失業救助金[55]
  • 2019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導致石油需求萎縮和2020年俄羅斯-沙烏地阿拉伯石油價格戰影響,全球油價大跌,美國石油業和頁岩油產業因而大受打擊。懷汀石油公司4月1日宣布向法院申請破產,成為首家因油價大跌而申請破產的美國石油業公司[56]

歐洲

 歐盟歐元區

2020年4月30日歐盟統計局公布,歐元區第一季國內生產毛額(GDP)比去年第4季萎縮3.8%,為歷來最大萎縮幅度[57]

  • 德國聯邦統計局(Destatis)數據指出,德國 3 月工業產值月減 9.2%,大於分析師預期,為 1991 年 1 月以來最大跌幅,排除能源和建築業的工業產值下滑 11.6%,能源業和建築業產出分別下滑 6.4% 以及增長 1.8%。 其中,作為德國核心產業的汽車業所受衝擊最劇烈,3 月產出較上月大減 31.1%。根據官方及產業人士發布最新數據,因疫情肆虐,工廠多半呈現閒置狀態,4 月汽車產量大減 97%[58]
  • 2020年4月30日,法國國家經濟統計局(INSEE)公佈數據顯示,法國第一季GDP較前一季衰退5.8%,萎縮幅度為1994年有數據以來最深 [59]
  • 法國國家經濟統計局表示,通常作為法國經濟驅動力量的消費者支出,第一季較上季下滑6.1%,企業投資則下滑11.4%[59]
  • 法國國家經濟統計局數據指出,3月工業產值月減 16.2%,主要由運輸設備及精煉石油產品下滑所致,前者產出較上月下滑 35.9%,後者則下滑 34.3%,此外採礦業產出下滑 4.1%,建築業產出也較上月大幅下滑 40.1%[58]
  • 2020年西班牙第一季GDP萎縮達5.2%[57]
  • 2020年奧地利第一季GDP萎縮2.5%,為2008年以來最大降幅[57]

評論

2020年4月1日,馬來西亞首相馬哈地·穆罕默德Facebook直播與網友互動,回應民眾提出的問題,其中有人詢問馬哈迪對新冠肺炎給世界經濟衝擊的看法,馬哈迪用「可怕」來形容該衝擊,並認為即便疫情平息,馬來西亞乃至全球經濟尚需一段漫長時間,才能恢復:「非常可怕,試想當人們不能工作,就沒有生產力,什麼也不能提供,無法幫助企業,所以也不能創造財富。」[60][61]

參見

注釋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