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全球反應與影響
2019-冠状病毒病的间接影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全球反應與影響,旨在列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在世界各地的引發的反應及產生的影響。
世界各地的反應與影響
![]() | 此條目需要更新。 (2020年4月4日) |
2020年1月5日,菲律賓衛生部表示,已指示各地檢疫局加強對各口岸入境旅客篩檢,監測各口岸旅客發燒或呼吸道感染跡象[1]。
2020年1月24日,菲律賓宣布無限期暫停來往武漢的航班,並將135名剛抵達菲律賓的武漢旅客送返武漢。[2]
2月1日,菲律賓宿霧太平洋航空宣佈翌日起取消所有往來中國大陸的航班,直至3月29日,同時削減來往香港及澳門的航班。[3][4] 2月2日更宣佈取消所有往來香港及澳門的航班,直至2月29日。[5]
2月2日,菲律賓宣布境內出現第2例確診並已死亡,是中國大陸以外首位死亡病例,死亡的中國籍男性患者為菲律賓首例確診病患的同行者,兩人均為1月21日從武漢經香港抵達菲律賓,男性於1月25日住院,出現發燒、咳嗽等症狀,過去24小時內病情惡化,2月1日死亡。[6]政府隨即禁止所有經由中國大陸、香港及澳門的外國旅客入境,並禁止國民前往這三地[7][8]。2月10日,菲律賓民航委員會下令,基於一個中國政策,台灣被包括在菲律賓對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實施的「臨時旅行禁令」內,即刻禁止曾入境或停留中港澳台的外籍人士入境[9]。2月14日,菲律賓新傳染病管理機構間工作組決定,鑑於台灣有關部門正在採取嚴格的措施來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故取消對台灣地區的旅行限制,且立即生效[10]。
- 印度尼西亞
1月28日,俄羅斯政府宣布關閉三處中俄邊境,與黑龍江接壤的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猶太自治州以及阿穆爾州,直到2月7日為止。停止向中國出售旅遊行程。[12]30日俄羅斯外交部表示全面暫停受理中國旅客申請電子簽證。[13]。2月1日起,除動用軍機撤僑外,俄羅斯也召回在中國旅行的公民,逾200人經遠東邊境陸路口岸回國。[14]
2月4日,俄羅斯宣布,對即日起14天內到訪過中國領土的外國人允許只在謝列梅捷沃機場通過航空方式進入俄羅斯並填寫健康登記卡,相應的命令被公布在政府的網站上。這條規定適用於所有外國公民,除了歐亞經濟聯盟成員國的公民,以及飛機機組人員,官方代表團成員和在俄羅斯擁有居留許可的人。[15]
2月20日起,俄羅斯宣布禁止中國公民入境[16]。
3月4日,俄羅斯禁止口罩、呼吸器和防護服等醫療用品出口[17]。
2月22日,以色列表示上周在以色列參觀的9名韓國遊客回國後接受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現陽性。目前尚不清楚他們在哪裡感染了病毒。以色列方面2月22日宣布,禁止來自日本和韓國的所有航班入境。當日,一架客機從韓國飛抵以色列。但以色列拒絕讓約200名非以色列籍乘客下機,在救護車將12名以色列乘客接走後,這架客機被要求返回韓國。以色列衛生部22日宣布,以色列擴大了對外國人入境的限制,過去14天內去過韓國和日本的任何人都將受到限制[18]。
- 1月9日,柬埔寨衛生部表示已向國民發布預警,派出2,000人在機場與關口安裝熱掃描儀,檢測旅客體溫[19]。
- 1月17日,加拿大邊境服務局宣布計劃在多倫多、蒙特婁和溫哥華三大主要機場篩查來自武漢的乘客。加拿大公共衛生局稱將展開入境篩查,並通知來自武漢的乘客上報任何流感症狀[20][21]。
- 1月20日,斯里蘭卡衛生部通知班達拉奈克國際機場檢疫部門對出入境旅客進行症狀篩查。衛生部亦發出提醒,嬰兒、兒童、孕婦、老年人和患有慢性疾病的人應儘可能避免去人多的地方[22]。
- 孟加拉沙阿賈拉勒國際機場已建立了增強的檢查措施[23]。
-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衛生預防部宣布,對中國遊客體溫篩查篩檢[24]。
- 巴拿馬政府宣布在所有入境口岸加強衛生控制措施,為病毒的到來做準備[25]。
- 1月21日,印度政府向其公民發布了旅遊忠告,特別是針對武漢市的旅行忠告,武漢約有500名印度醫學生在此學習,從中國到達賈特拉帕蒂·希瓦吉國際機場的乘客將接受篩查。之後,有關檢查工作延伸到其他六個主要國際機場。[26][27][28]
- 1月27日,蒙古國政府宣佈為免中國疫情蔓延境內,關閉其陸路邊境和所有來往中國的口岸,禁止人車通行。非中國籍的外國人不能經由中國進入蒙古國[29]。同時國內所有大學及教育機構停課,直至3月2日,並呼籲取消所有公眾集會。[30]
- 1月27日,德國外交部長海科·馬斯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考慮從中國撤僑,並提醒德國公民如非必要,應避免前往中國。同日晚上將有一隊德國駐華大使館人員抵達武漢,協助當地德國僑民。[31][32] 根據明鏡在線報導,德國空軍將會於周三或周四派出一至兩架軍機到武漢,接走當地約90名德國公民。中國政府反對德方以軍機接走僑民,以免外國軍機撤僑造成更多恐慌。[33]
- 亞美尼亞衛生部表示,乘客到達將進行甄別,經過討論,亞美尼亞國家食品安全局對所有中國動物產品實施了禁令[34][35]。
- 比利時向所有醫院和醫生提供了識別和處理冠狀病毒的說明,計劃撤離在湖北的比利時人[36][37]。
- 埃及為應對疫情,該國於2020年1月26日禁止從中國出發的所有旅遊航班[38]。
- 喬治亞取消從中國出發,飛往提比里斯國際機場的所有航班。喬治亞衛生部宣布,將對從中國來的所有旅客進行篩查。[39]
- 愛爾蘭外交部建議公民完全避開湖北省[40]。
- 立陶宛從1月25日起,國家公共衛生中心的專家將監視情況,並在立陶宛的所有三個機場為來回中國的旅客提供諮詢。據公共衛生官員稱,維爾紐斯機場在12月進行了一次醫療演習,隨時準備處理受感染的乘客並控制病毒的傳播[41]。
- 馬爾他地方政府已採取預防措施,並建議公眾和衛生工作者遵守衛生法規,以免傳播疾病。1月24日,公共衛生主管警告採取適當措施,但當時沒有任何危險到達該國或在該國傳播[42]。
- 1月28日,哈薩克外交部要求申請簽證的中國公民提出醫療證明,並暫停對中國公民發放落地簽。[43]1月30日起,哈薩克決定暫停向中國公民發放簽證[44]。
- 1月29日,英國航空暫停直飛北京、上海航班。[45]
- 1月29日,漢莎航空、瑞士航空及奧地利航空取消所有往來中國的航班,直至2月9日。[46]
- 1月30日,科威特宣布暫停所有往返中國大陸及香港的航班,同時禁止從中國大陸和香港出發的旅客入境科威特。另外,過去14天內曾到訪中國大陸或香港亦被禁入境。[29]
- 1月30日,以色列暫停所有來自中國的航班[47],並拒絕2星期內到過中國的非公民入境。[48]
- 1月30日,捷克暫停向中國公民發出簽證[29][49]。比利時、希臘和義大利關閉了在中國的所有申根簽證申請中心。[50][51][52]2020年2月1日,除法國外所有申根國家的簽證申請中心都暫停向中國公民發放簽證。[53]
- 1月31日起,法國航空將調整現有前往上海和北京的航班數量[54]。
- 1月31日,印度對外貿易總局宣佈,停止所有個人防護裝備出口,包括口罩、防毒面具及醫療防護衣。[55]
- 1月31日,土耳其航空公司宣布,2月9日前停飛往來中國北京、上海、廣州及西安的航班[29]。
- 1月31日,伊朗禁止所有與中國的航班往來[56]。
- 2月1日,緬甸暫停對來自中國的國際旅客發出落地簽證[57]。
- 2月2日,紐西蘭政府宣布從2月3日起,暫時禁止所有來自中國或曾在中國轉機的外國人入境。該禁令有效期暫定為2周,每48小時會進行一次評估。紐西蘭公民、永久居民以及直屬家屬仍可入境,但必須在入境後隔離14天。紐西蘭政府也對紐西蘭公民發出旅遊警告,籲請現階段不要前往中國[58]。
- 2月2日,印度尼西亞衛生部已在總共135個機場登機口安裝了熱敏掃描儀,印尼外交部宣布5日起暫停往返中國的航班,暫時禁止中國公民入境,過去14天內到過中國的旅客不得入境或過境。[59][60]2月3日,印度尼西亞宣布將從2月5日起禁止客運和海運進出中國,直至另行通知。此外,還決定管制進口鮮活動物和其他產品。商務部長阿古斯·蘇帕曼托說「我們顯然將停止從中國進口鮮活動物,並仍在考慮禁止其他產品」。[61][62][63]
- 土耳其宣布將暫停所有從中國起飛的航班至2月底。並開始在機場檢測來自南亞國家的乘客。[64][65]
- 2月2日,印度發布旅遊忠告,建議所有居住在印度的人不要前往中國,暫停從中國出發的任何人士簽發電子簽證,從1月15日起(在未來的一段不確定的時間內)前往中國的任何人都可能被隔離[66]。
- 2月3日,代表世界各地50多間郵輪公司的國際郵輪協會決定禁止到過中國大陸的人登船[67]。
- 2月3日,馬爾地夫禁止來自中國的國際旅客入境[68]。
- 2月4日,英國外相多米尼克·拉布發聲明,指今後可能有航班限制,呼籲英國公民在可能的情況下盡早離開中國[69]。
- 2月8日,皇家加勒比宣布,禁止所有中國大陸、香港及澳門的旅客登船,而在郵輪啟航前15日內,曾經與來自、到訪或途經三地人士接觸過的人,亦不可以登船[70]。
- 1月31日,從武漢撤回英國的民眾受到溫暖對待,有民眾送上蛋糕、鮮花、酒及玩具,對他們表示支持與鼓勵。這些人被安頓在威勒爾區(Wirral)的阿羅公園醫院( Arrowe Park Hospital ),隔離14天後,若身體無恙就能返家。[71]
- 2月1日中午,德國的撤僑的聯邦軍A310客運專機抵達法蘭克福機場,機上約有130名人員,他們分批由3輛大巴接至機場100公里外、位於德國萊茵蘭-普法爾茨州的格默斯海姆(Germersheim)的軍事基地,進行隔離觀察兩周。[72]
- 2月5日,紐西蘭派出國籍航空從武漢撤離了約200名,機上包括紐西蘭、英國和多名太平洋島國的國民,同時也協助東帝汶撤僑17人,他們將會被送到奧克蘭北部的空軍基地隔離觀察14天。[71]
- 2月8日,皇家加勒比宣布,禁止所有中國大陸、香港及澳門的旅客登船,而在郵輪啟航前15日內,曾經與來自、到訪或途經三地人士接觸過的人,亦不可以登船[73]。
- 2月12日,GSM協會宣布取消原定2月24至27日在西班牙巴塞隆納舉行的世界流動通訊大會。[74]
- 2月14日,菲亞特克萊斯勒宣佈,因2019冠狀病毒中國大陸停工,由中國大陸供貨的零件短缺,塞爾維亞一家工廠的生產線停工,成為歐洲首個因疫情停工的汽車廠[75]。
- 2月25日,卡達航空宣布暫停部分前往韓國和伊朗的航班[76]。
- 2月27日,沙烏地暫停向要到麥加朝聖的穆斯林核發入境簽證[77]。後又禁止沙烏地本國公民前往麥加朝聖[78]。
- 印度所有小學關閉至3月31日[79]。
- 4月3日,歐盟決定對醫療物資和個人防護裝備暫免徵收關稅和增值稅[80]。
- 4月9日,歐盟財長們同意向遭受新冠病毒大流行打擊的歐洲國家提供5000億歐元的救助[81]。
- 4月底,歐洲多國陸續出台部分解封措施[82][83]。
- 5月15日,波羅的海三國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重新開放邊界,成為歐盟內部首個開放邊界的地區[84]。
- 7月1日起,歐盟向首批歐盟以外的15個國家開放邊界[85]。
- 7月21日,為應對歐洲新冠疫情造成的經濟危機,歐盟達成7500億歐元的經濟紓困計劃[86]。
Remove ads
在2020年1月下旬,雖然所有巴爾幹半島國家未有任何確診個案,但由於2019冠狀病毒已引起巴爾幹國家人民的恐慌,當地政府已採取相應的防疫措施。到了同年12月上旬,所有巴爾幹半島國家已出現至少3萬宗確診個案,而土耳其、羅馬尼亞、克羅埃西亞、塞爾維亞、保加利亞、希臘更每日急增最少千甚至過萬宗COVID-19確診個案,情況非常險惡。另外其他巴爾幹半島國家疫情亦在同年秋季開始嚴重失控,近日的確診和死亡率打破了之前的所有記錄,而疫情的急速惡化導致巴爾幹半島多國的醫療系統走向崩潰臨界點。
- 塞爾維亞加強了對邊境口岸的管制,所有被感染地區的旅行者都必須在進入該國後24小時內向流行病學部門報告。醫生指示乘客進行身體狀況監測並每天兩次測量體溫。塞爾維亞衛生部還為所有懷疑自己已被感染的人開設了熱線電話。目前塞爾維亞已有超過20萬宗確珍個案,單日確診更曾多達1萬宗。
- 克羅埃西亞外交部規定,要求公民「延遲前往湖北省和武漢市的旅行,直至另行通知」,因為中國政府在處理2019冠狀病毒是「零基礎」,而所有入境的外國人必須隔離14日。目前克羅埃西亞已有超過14萬宗確珍個案,單日確診更多達4千幾宗。
- 羅馬尼亞衛生部周一在新聞發布會上說,它正在為來自中國的旅客在機場開設「專線」,配備了能夠檢測生病乘客的熱掃描相機。當局還在主要城市指定了醫院來照顧潛在的感染者。目前羅馬尼亞已有超過50萬宗確珍個案。政府已宣佈進入緊急狀態,包括全國停課、部份非必要行業停工或彈性上班時間等。
- 北馬其頓政府在首都史高比耶的主要國際機場引入了熱掃描相機,旨在檢測潛在的感染者。當局擔心這種感染有可能通過從杜拜和伊斯坦堡抵達的航班傳播,而從中國來的旅客有時會將其用作中途停留站。目前北馬其頓已有超過6萬宗確診個案。
- 蒙特內哥羅邊防警察會檢查從中國以及外國來的旅客,如果認為有必要,將由衛生和衛生檢查局對其進行檢查。目前蒙特內哥羅有超過3萬宗確診個案,並有超過500人因COVID-19而死,是歐洲COVID-1910大死亡率最高的國家之一。
- 摩爾多瓦目前已有超過11萬宗確診個案,並有超過2千宗死亡個案。
- 阿爾巴尼亞醫療隊已被派往地拉那國際機場、所有陸路出入境關口以及都拉斯、夫羅勒、薩蘭達港口,阿爾巴尼亞政府宣佈優先把保護衣、N95口罩、消毒用品給予醫護人員和其他前線人員。另外阿爾巴尼亞衛生部由即日起會對來自中國和可能爆發疫情的其他國家的旅客進行額外檢查,任何曾經到訪中國的人士但未有出現病徵(包括阿爾巴尼亞國民)和任何感染2019冠狀病毒的患者入境阿爾巴尼亞後都必須強制隔離14日。此外阿爾巴尼亞外交部已禁止所有國民前往中國。2月下旬阿爾巴尼亞開始出現搶購口罩潮。目前阿爾巴尼亞已有4萬宗確診個案,並有接近1千宗死亡個案。政府已宣佈進入緊急狀態,包括推行強罩令、宵禁令、全國停課、部份非必要行業停工或彈性上班時間等。
- 保加利亞目前已有超過15萬宗確診個案,並有超過4千宗死亡個案。
- 科索沃目前有4.2萬宗確診個案,死亡個案更突破1千宗。由於首都普里斯提納的醫院床位已經飽和,故輕症COVID-19患者只能在首都以外或居家進行治療。
Remove ads
- 3月12日,阿根廷宣布全國進入為期一年的健康緊急狀態,停止向中國、美國、日本、南韓及歐洲旅客發簽證。宏都拉斯則限制中國、歐洲、南韓及伊朗旅客入境;秘魯則取消來往於亞洲的航班。哥倫比亞自15日起進入衛生緊急狀態,並將持續到5月30日。在此期間,包括禁止郵輪在哥海岸停靠,取消參與者超過500人的活動[87]。同時阿根廷、玻利維亞、秘魯、哥斯大黎加、巴拉圭、委內瑞拉及宏都拉斯叫停所有來往歐洲的航班,部分國家禁止公眾集會及宣布停課[88]。
- 4月6日起,秘魯所有學校開始遠程教學。哥倫比亞全國強制預防性居家隔離政策延長至4月26日23時59分,學校繼續停課至5月末。宏都拉斯自7日起開始強制民眾戴口罩[89]。
國際範圍的影響
交通線路的調整
以下為疫情發生以來,世界各地的航線調整匯總(包括減班及停航)。
受防疫影響,自2月1日起莫斯科往返平壤的099/100次列車及伯力往返平壤的651/652次列車,哈山往返豆滿江段停運;自2月5日起莫斯科往返北京的019/020次停運。[127]。受防疫及德國鐵路維修的影響,3月8日起,往返莫斯科和尼斯的017/018次列車和往返莫斯科和巴黎的023/024次列車停運。[128]。 自1月31日起綏芬河往返格羅迭科沃401/402次列車和滿洲里往返後貝加爾/赤塔653/654次列車停運
受防疫影響,自1月30日起北京往返平壤的K27/28次列車停運;自2月1日起烏魯木齊往返阿拉木圖的K9795/9796次列車停運;自2月2日起烏魯木齊往返努爾蘇丹的K9797/9798次列車,烏魯木齊往返多斯特克段停運;自2月4日起南寧往返河內(嘉林)的T8701/8702次列車停運;自2月5日起北京往返莫斯科的K3/4次列車和北京往返烏蘭巴托的K23/24次列車停運;自2月6日起北京往返河內(嘉林)的Z5/6次列車停運;自2月14日起呼和浩特往返烏蘭巴托的4652/4653、4654/4651次列車、二連往返烏蘭巴托的683/684次列車及二連往返扎門烏德的33/34次列車停運。
出入境限制
撤僑
世界各地主要政治人物反應
以下按媒體報道日期順序列出已經表態的世界各地政治人物:
- 2月2日:俄羅斯總統普丁、白俄羅斯總統亞歷山大·盧卡申科、泰國國王哇集拉隆功、突尼西亞總統凱斯·賽義德、喀麥隆總統保羅·比亞、象牙海岸總統阿拉薩內·瓦塔拉、巴基斯坦總理伊姆蘭·汗、蒙古國總理呼日勒蘇赫、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聖多美普林西比總理若熱·洛佩斯·博姆·傑蘇斯、泰國、印度尼西亞、印度、伊朗、衣索比亞、布吉納法索、赤道幾內亞、甘比亞、獅子山等國外長、寮國人民革命黨中央總書記、寮國國家主席本揚、南非非國大全國執委恩圖利、黎巴嫩未來陣線總書記艾哈邁德、埃及自由埃及人黨主席哈利勒、阿根廷正義黨主席、眾議院副議長希奧哈、墨西哥革命制度黨主席、拉美政黨常設大會主席莫雷諾、哥斯大黎加基督教社會團結黨主席基羅斯[129]。
- 2月3日:挪威衛生與護理大臣霍耶、寮國衛生部長本貢、哥倫比亞衛生部代部長岡薩雷斯、巴林外交大臣哈立德、黎巴嫩衛生部長哈山、多明尼加衛生部長桑切斯、白俄羅斯駐華大使斯諾普科夫[130]。
- 2月4日:巴基斯坦總統阿爾維、緬甸總統溫敏、柬埔寨首相洪森、斯里蘭卡總統戈塔巴雅、馬爾地夫總統易卜拉欣·穆罕默德·薩利赫、哈薩克總統托卡耶夫、吉爾吉斯總統索隆拜·熱恩別科夫、塔吉克總統埃莫馬利·拉赫蒙、烏茲別克總統沙夫卡特·米爾濟約耶夫、亞塞拜然總統伊利哈姆·海德爾·奧格雷·阿利耶夫、義大利總統馬塔雷拉、波蘭總統安傑伊·杜達、捷克總統米洛什·澤曼、克羅埃西亞總統基塔羅威治、塞爾維亞總統亞歷山大·武契奇、馬爾他總統喬治·韋拉、埃及總統塞西、奈及利亞總統穆罕默杜·布哈里、幾內亞總統孔戴、加納總統阿庫福-阿多、塞席爾總統富爾、蒙古國、東帝汶、盧安達、喬治亞、牙買加、秘魯等外長以及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總幹事、國際電信聯盟秘書長、萬國郵政聯盟等國際組織負責人[131]。
- 2月7日:西班牙國王菲利佩六世、西班牙首相佩德羅·桑切斯、土耳其衛生部長法科賈、以色列衛生部長利茨曼、菲律賓外交部副部長杜萊、孟加拉外長穆明、烏茲別克衛生部長沙德馬諾夫、辛巴威衛生部長奧巴代亞·莫約、蘇丹過渡政府能源和礦產部長易卜拉欣[132]、柬埔寨國王西哈莫尼、南非總統西里爾·拉瑪佛沙、巴西總統雅伊爾·波索納洛、奧地利總統亞歷山大·范德貝倫、土庫曼總統庫爾班古力·別爾德穆哈梅多夫、智利總統皮涅拉、哥倫比亞總統伊凡·杜克·馬爾克斯、烏干達總統約韋里·穆塞韋尼、賴比瑞亞總統喬治·維阿、不丹國王旺楚克、伊朗總統魯哈尼、莫三比克總統菲利佩·紐西、多哥總統福雷·納辛貝、波赫主席團成員多迪克、蘇利南總統德西·鮑特瑟,寮國總理通倫·西蘇里、阿富汗執行長阿布杜拉、衣索比亞總理阿比·艾哈邁德·阿里、保加利亞總理博伊科·鮑里索夫、多米尼克總理羅斯福·斯凱里特等,英國、阿根廷、孟加拉、模里西斯、辛巴威等國外長以及第74屆聯合國大會主席穆罕默德-班迪、國際農發基金、裁、世界糧食計劃署執行幹事、東協秘書長等[133]。
- 2月11日: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英國首相鮑里斯·強森、葡萄牙總統馬塞洛·雷貝洛·德索薩、希臘總統普羅科皮斯·帕夫洛普洛斯、土耳其總統艾爾段、阿爾及利亞總統阿卜杜勒-馬吉德·特本、衣索比亞總統薩赫爾-沃克·祖德、愛爾蘭總理李歐·瓦拉德卡、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蒙古國總統巴特圖勒嘎、汶萊蘇丹哈山納爾、肯亞總統烏胡魯·甘耶達、尚比亞總統埃德加·倫古、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摩爾多瓦總統伊戈爾·多東、冰島總理雅各斯多蒂爾、羅馬尼亞總統克勞斯·約翰尼斯、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總統大衛·帕努埃洛、薩摩亞國家元首圖伊馬萊阿利法諾,摩瑞總理布布·西塞、斐濟總理法蘭克·姆拜尼馬拉馬、格瑞那達總理基思·米切爾,剛果(金)、吉布地、安哥拉、挪威等國外長以及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署長、國際民航組織理事會主席、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總幹事等國際和地區組織負責人[134]。
- 2月12日:巴西外交部長埃內斯托·阿勞若、巴西衛生部長路易斯·曼代塔、中非共和國衛生部長皮耶·索姆塞、科威特外交部亞洲事務大臣助理阿里·賽義德、葡萄牙議會監督委員會主席喬治·拉康、斯里蘭卡議員納馬爾·拉賈帕克薩、聯合國副秘書長劉振民、七十七國集團主席國蓋亞那常駐聯合國代表魯道夫·坦恩、國際商會秘書長約翰·登頓[135]。
另見
-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相關排外及種族主義
-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202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疫情,目前155案例
備註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