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逃犯條例修訂運動
2019年開始爆發嘅香港社會運動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Remove ads
反逃犯條例修訂運動(英文:Anti-Extradition Law Amendment Bill Movement),簡稱反修例運動(英文:Anti-ELAB Movement),支持者又叫反送中運動,個別傳媒叫香港修例風波、逆權運動、抗暴之戰[註 2]、黑色暴亂[註 3]、己亥事變[註 4]、香港憲法保衛戰或香港護法運動[註 5][4],係香港2019年3月15號開始、6月9號大規模爆發嘅一連串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嘅社會運動,形式包括和平嘅遊行同集會,之後亦有出現激進嘅圍堵同衝擊行動。
Remove ads
雖則香港政府自6月中已經停止咗修例工作,但要到9月初先至宣佈正式撤回修訂,加上未能滿足運動入面提出嘅其餘訴求,呢場運動未有好快完結。隨住2020年頭香港爆發疫情,同埋6月底政府推行由全國人大通過嘅《香港國家安全法》,反修例相關嘅示威同抗爭活動就被壓制咗落嚟。
Remove ads
歷史
呢場運動源自2018年香港女子臺灣遇害案嘅疑兇陳同佳喺現有制度下唔可以引渡返臺灣受審,香港政府就喺2019年2月提出逃犯條例修訂草案,畀香港將疑犯引渡到任何未同香港有引渡協議嘅地方,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台灣等地。不過呢個修訂令香港政府可以將種種「逃犯」運去中華人民共和國度,而好多人都對渠套司法制度冇信心,又擔心呢個安排會侵蝕香港「一國兩制」嘅根基,所以強烈反對修例;抗議者並唔係反對將疑犯引渡去陳同佳殺潘曉穎案嘅事發地,台灣去審訊。反對者又將「被引渡返中國受審」嘅憂慮叫做「送中」,同「送終」諧音[5]。
香港眾志喺3月15號搞嘅靜坐,係頭一個反修例嘅示威活動,之後社會各界亦以唔同方式表達反修例嘅訴求,但政府一路都企硬,聲稱修例係要「填補法律缺陷」,堅持安排喺立法會夏季休會前完成審議,結果引起更大規模嘅示威活動,6月9號民陣搞嘅反送中大遊行號稱有過百萬人參加,當局依然無動於衷,結果6月12號嘅示威演化成警民衝突,防暴警察被指使用過量武力,而政府曾一度話呢次衝突係「暴動」,引發更多民怨。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喺6月15號宣佈暫緩修訂草案,意圖令局勢降溫,但佢一路拒絕用「撤回」嘅字眼,大多數示威者都唔收貨,令運動規模逐漸擴大,「遍地開花」到香港各區,每個禮拜都有唔同區份搞示威活動,多數都出現激進示威者同警方對峙同嘅衝突情況。當局去到9月4號先至宣佈正式撤回修例,但仍然無回應其餘訴求,所以仍然未平息到民怨。到10月頭,政府引用《緊急情況規例條例》去訂立《禁止蒙面規例》,希望可以減少激進示威行為,但見唔到成效。
2020年初,由於肺炎疫情嘅關係,反修例運動嘅氣氛曾經緩和咗一段時間,取而代之嘅就係一連串反肺炎診所遊行同零星嘅聚集活動,但係示威者並冇放棄初衷,持續抗爭。同年5月開始,隨住疫情穩定,加埋港府推動《國歌法》本地立法同埋中央人民政府對香港頒布「香港國家安全法」,反修例運動嘅氣氛一度加強返。到同年8月8號,香港政府回應美國政府推行《香港自治法案》作出對香港嘅制裁嗰陣,首度將反修例運動定性做「反政府動亂」[6]。
Remove ads
五大訴求
呢場運動當初爭取嘅係要求當局撤回《逃犯條例》修訂,隨住時局發展,支持者加入更多訴求,逐漸發展出獲運動參與者廣泛認可嘅「五大訴求」:
另外,10月頭有啲示威者分別想將「解散警隊」同「停止引用緊急法同撤回禁蒙面法」加入做第六個訴求,夾埋叫「六大訴求」,不過多數示威者認為應該要專注返原先嘅「五大訴求」,所以「六大訴求」嘅叫法唔成氣候。
Remove ads
抗爭特色
呢場運動由民間自發,無大台指揮,參與者主要都係透過LIHKG(連登)討論區同通訊軟件Telegram交流。參與者通常可以分做兩類:多數都係參與和平合法示威活動嘅「和理非」(和平、理性、非暴力),亦有啲人係參與前線激進抗爭嘅「勇武派」,雙方一般都同意下面嘅原則:
抗議活動
主要遊行
註:# 活動被警方發「反對通知書」;* 活動無向警方申請「不反對通知書」
- 民間人權陣線主辦
- 反對修訂引渡條例遊行(2019年3月31號)
- 撤回修訂引渡條例遊行(2019年4月28號)
- 反送中大遊行(2019年6月9號)
- 譴責鎮壓撤回惡法大遊行(2019年6月16號)
- 2019年七一遊行(2019年7月1號)
- 七二一遊行(2019年7月21號)
- 煞停警黑亂港落實五大訴求集會(原「煞停警黑亂港落實五大訴求遊行」)(2019年8月18號)#
- 國際人權日遊行(2019年12月8號)
- 2020年元旦大遊行(2020年1月1號)
- 其他遊行(包括被警方發「反對通知書」嘅自發遊行)
- 七七九龍區大遊行(2019年7月7號)
- 七一四沙田區大遊行(2019年7月14號)
- 光復元朗反對黑勢力示威(原「光復元朗反對黑勢力遊行」)(2019年7月27號)#
- 上環追究開槍集會(原「上環追究開槍遊行」)(2019年7月28號)#
- 旺角再遊行(2019年8月3號)
- 八四將軍澳大遊行(2019年8月4號)
- 八四港島西集會(原「八四港島西遊行」)(2019年8月4號)#
- 八一零大埔示威(原「八一零大埔遊行」)(2019年8月10號)#
- 八一一深水埗示威(原「八一一深水埗遊行」)(2019年8月11號)#
- 八一一港島東集會(原「八一一港島東遊行」)(2019年8月11號)#
- 燃點香港全民覺醒遊行(2019年8月24號)
- 八二五荃葵青遊行(2019年8月25號)
- 人大八三一五周年示威(原「人大八三一五周年遊行」)(2019年8月31號)#
- 天水圍親子示威(原「天水圍親子遊行」)(2019年9月14號)#
- 五大訴求缺一不可示威(原「五大訴求缺一不可遊行」)(2019年9月15號)#
- 全球反極權大遊行(2019年9月29號)*
- 沒有國慶只有國殤遊行(2019年10月1號)#
- 反極權反緊急法大遊行(2019年10月6號)*
- 尖沙嘴反緊急法遊行(2019年10月12號)*
- 廢除惡法獨立調查重組警隊大遊行(2019年10月20號)#
- 感謝美國保護香港大遊行(2019年12月1號)
- 毋忘初心大遊行(2019年12月1號)
主要集會同和平活動
註:# 活動被警方發「反對通知書」;* 活動無向警方申請「不反對通知書」
- G20 Free Hong Kong集會(2019年6月26號)
- 和你飛集會(2019年7月26號)
- 公僕仝人與民同行集會(2019年8月2號)
- 萬人接機行動(2019年8月9-11號)*
- 百萬人塞爆機場行動(2019年8月12號)*
- 英美港盟主權在民集會(2019年8月16號)
- 香港之路(2019年8月23號)*
- 反送中#MeToo集會(2019年8月28號)
- 反濫捕抗威權集會(2019年9月6號)
- 香港人權與民主祈禱會(2019年9月8號)
- 反抗威權迎接黎明集會(2019年9月28號)
- 香港人權民主法案集氣大會(2019年10月14號)
- 香港加泰人權自由集會(2019年10月24號)
- 醫護抗暴集會(2019年10月26號)
- 追究警暴集會(2019年10月27號)*
- 求援國際堅守自治集會(2019年11月2號)#
- 主佑義士全港祈禱及集氣大會(2019年11月9號)
- 願祢榮光歸香港集會(2019年11月17號)
- 東歐巨變三十周年集會(2019年11月17號)
- 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感恩節集會(2019年11月28號)
- 吸吸可危集會(2019年12月6號)
- 齊上齊落612半週年紀念集會(2019年12月12號)
- 星火不息燃點國際集會(2019年12月23號)
- 香港人抗爭的日與夜集會(2019年12月29號)
- 團結護專業抗白色恐怖教育界集會(2020年1月3號)
- 天下制裁集氣大會(2020年1月12號)
- 天下制裁集會(2020年1月19號)
主要包圍同衝擊行動
- 反送中包圍立法會(2019年6月12號)
- 大專學界反送中升級行動(2019年6月21號)
- 佔領立法會(2019年7月1號)
- 九一機場和你塞行動(2019年9月1號)
- 九七機場和你塞行動(2019年9月7號)
- 九二二機場和你塞行動(2019年9月22號)
- 香港中文大學衝突(2019年11月11號—15號)
- 香港理工大學衝突(2019年11月11號—29號)
罷工同唔合作運動
其他形式嘅抗議活動
- 窗邊咆哮(2019年8月中開始每晚10點,但到9月中下旬之後已經少人參與)
- 商場大合唱 / 和你唱 (2019年9月搞過多次,之後因為武漢肺炎沉寂落嚟,到2020年4月底出現返)
- 黑裝修,紅裝飾,藍罷買,黃幫襯 (2019年10月頭開始,11月中旬之後逐漸得返「藍罷買,黃幫襯」維持到)
- 和你Lunch(2019年11月12號開始用呢個名搞,之前亦有類似形式嘅活動)
Remove ads
常用抗議口號
每次示威活動,群眾都會嗌下面嘅口號,帶頭人先嗌上半句,其他人接埋下半句。
基本口號
針對警察嘅口號
針對禁蒙面法嘅口號
Remove ads
國際反應
8月底,第45屆七大工業國組織會議喺法國舉行。峰會發表聯合聲明,強調G7再次肯定給予香港一國兩制下自治嘅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嘅存在同重要性,敦促中國信守承諾維持香港自治。G7份聯合聲明重呼籲避免暴力。
英國首相約翰遜表示,七國集團首腦對香港局勢深表關注,都支持一個穩定而繁榮嘅香港,並繼續致力於一國兩制框架。
8月27號,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喺例行記者會話,《中英聯合聲明》終極目的係確定中國收回香港,任何國家組織無權假借《中英聯合聲明》干涉香港事務,七國集團首腦會議領導人發表聲明,對香港事務「說三道四、指手畫腳」,中方表示強烈不滿、堅決反對[9]。
9月25號,美國參眾兩院嘅外交委員會分別通過咗《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經過參眾兩院審議同表決,總統當勞侵喺11月27號簽署法案,正式生效。
相關創作
- 香港連儂牆 (第二代)
- 《願榮光歸香港》
- 《肥媽有話兒》
睇埋
註
- 早期第四個訴求無提到要有「獨立調查委員會」,後嚟先至出現。
- 後期開始有「香港警察,吞槍自殺」、「香港警察,強姦謀殺」等等嘅變體
- 8月31號太子站有無死過人有爭議,另一版本就將「打死人」轉做「打市民」(daa2 si5 man4),不過後尾喺未證實有死過人嘅情況下,多數人都仍然照嗌「打死人」嘅版本。
參考
出面網頁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