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埃及map
Remove ads

30°2′N 31°13′E

Quick facts 埃及阿拉伯共和國 جمهورية مصر العربية (阿拉伯文), 通稱:埃及 ...

埃及粵拼oi1 kap6),國家全名埃及阿拉伯共和國阿拉伯文 جمهوريّة مصرالعربيّة ),係喺亞洲西南同非洲東北交界一個國家,大部份地區喺非洲蘇彝士運河以東嘅西奈半島就喺亞洲。東面有紅海,東北係以色列巴勒斯坦,南面係蘇丹,西面係利比亞,北面係地中海。總面積102萬平方公里。

埃及國教係遜尼派伊斯蘭教,國民亦有信基督教同其他宗教;官方語言係阿拉伯話,亦通用英文法文

Remove ads

歷史

内文:埃及史古埃及歷史

埃及係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

  • 公元前3100年:出現統一嘅王國,即係古埃及
  • 公元前11-前1世紀:先後被亞述波斯馬其頓王國同埋羅馬帝國征服。
  • 公元4—7世紀:羅馬帝國分裂,埃及歸入東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係佢最富庶嘅行省
  • 公元7世紀中期:阿拉伯人入侵,建立阿拉伯帝國
  • 1249年:開始由馬木魯克軍團(僱兵)統治。
  • 1517年:被奧斯曼土耳其征服。
  • 1798年-1801年:一度被拿破侖佔領,其後被英土聯軍擊退。
  • 1882年:被英國軍隊佔領。
  • 1914年:英國成為埃及嘅保護國
  • 1922年2月28號:英國被逼承認埃及獨立,但繼續保留對佢國防外交少數民族嘅話事權。
  • 1952年:納薩領導「自由軍官組織」發動政變,推翻法魯克王朝。
  • 1953年6月18號:廢除帝制,成立「埃及共和國」。
  • 1956年:將蘇彝士運河收為國有,引發同英、法、以色列嘅蘇彝士危機
  • 1958年2月:埃及同敘利亞合併,成立阿拉伯聯合共和國
  • 1961年9月:敘利亞脫離阿拉伯聯合共和國。
  • 1971年9月:改國名做「埃及阿拉伯共和國」。
  • 2011年初,茉莉花革命吹到埃及,最終令統治30年嘅總統穆巴拉克落台。
Remove ads

概要

埃及位於中東同非洲大陸嘅交界處,係古代文明存在嘅地區之一。佢嘅文字記錄噉嘅歷史可以追溯到紀元前4千年紀

民族宗教上,埃及係阿拉伯世界伊斯蘭世界嘅一個國家。

埃及嘅人口係阿拉伯國家中最多,喺2020年2月已經超過1億人[3]。呢個國家嘅地區有數千年前嘅古代城市遺跡同埋唔少史跡,佢哋沿住尼羅河分佈。

此外,埃及亦係一個水源比較缺乏嘅國家,除咗南北流嘅尼羅河嘅河谷三角洲地帶(尼羅河三角洲)之外,國土大部分超過95%都係沙漠[4]。尼羅河河口嘅東邊有條連接地中海同紅海嘅蘇伊士運河

而家,埃及被視為MENA地區第二高人口密度嘅國家,而開羅更係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嘅城市之一。

政治

内文:[[:埃及嘅政治]]同近代埃及國家元首名單

政體

呢個國家係採用共和制

總統

作為國家元首總統立法行政司法三權方面都有好大嘅權力。佢仲係國軍(埃及軍)嘅總司令。總統係通過直接選舉產生。任期係四年,而家唔可以連任三次[5]。最高總統選舉委員會(The Supreme Presidential Election Commission, SPEC)主席以前係由最高憲法法院院長兼任,而家就由副院長負責。

由第二任總統賈邁勒·阿卜杜勒·納賽爾開始,實際上就係終身制。第四任總統侯斯尼·穆巴拉克1981年上任之後,維持咗大約30年嘅獨裁體制。穆巴拉克嘅親美同親以色列路線俾西方國家睇好,所以佢嘅獨裁就俾人無視。嗰陣時任期係六年,可以連任。議會提名候選人,然後國民進行信任投票。不過喺2005年就舉行咗多個候選人參與嘅總統選舉。

2011年9月原本預定舉行總統選舉,但係2011年1月發生咗動亂,到2月11日,穆巴拉克俾民眾逼到要辭職。第二日開始,國防部長軍最高委員會主席嘅穆罕默德·侯賽因·坦塔維就擔任代理元首,一直到2012年埃及總統選舉嘅當選者穆罕默德·穆爾西6月30日就任總統為止。2011年3月19日,舉行咗憲法修正案全民公投,並獲得通過[6][7]

但係穆爾西政權成立僅僅一年之後嘅2013年,爆發咗軍事政變。穆爾西俾人解除咗職務,埃及又返到軍事政權。2014年1月再次修改咗憲法[6],同年5月舉行總統選舉之後又重新回到民主政體。

Template:Also

議會

内文:埃及議會

議會係兩院制,上議院係參議院,下議院係代議院。以前喺2014年實施嘅憲法規定係一院制,但係2019年嘅憲法修正案將佢改返做兩院制[8]

參議院嘅議席中,三分之二係由選舉產生,三分之一係由總統任命。代議院嘅選舉制度可以係小選區制比例代表制,或者係混合制。總統可以任命全部議席嘅5%以下。而且,全部議席中至少25%(112個議席)要畀女性。

選舉

2011年11月21日伊薩姆·沙拉夫臨時內閣因為示威同中央治安部隊衝突造成多人死亡而向軍最高委員會提出辭職。軍最高委員會主席坦塔維喺11月22日喺電視講話中表示「將會如期喺28日開始人民議會選舉,並喺2012年6月底之前舉行下一屆總統選舉」[9][10][11]。人民議會選舉喺2011年11月28日2012年1月期間,分三次喺唔同行政區舉行。為咗減少大量投票嘅混亂,每次投票都分兩日進行。諮詢評議會選舉都喺3月11日之前完成。另外,總統選舉嘅投票喺5月23日5月24日舉行。

但係,喺6月14日,最高憲法法院作出咗「現行嘅議會選舉法違憲同無效(認定三分之一嘅議員當選無效)」嘅判決[12][13]。到6月16日為止,坦塔維主席下令解散人民議會[14]。總統選舉嘅決選投票喺6月16日同6月17日舉行,伊斯蘭主義嘅穆罕默德·穆爾西當選。

政黨

内文:埃及嘅政黨

2011年3月28日公布咗修正後嘅政黨法,埃及禁止以宗教為基礎嘅政黨。因此,穆斯林兄弟會(實際上係最大嘅反對黨)等組織俾人非法化。喺第一次選舉(人民議會選舉)中,以穆斯林兄弟會為基礎成立咗自由公正黨阿拉伯文حزب الحرية والعدالة - Ḥizb Al-Ḥurriya Wal-'Adala, Template:Lang-en-short)。另外仲有努爾黨薩拉菲主義,伊斯蘭保守派)、新華夫脫黨(埃及最古老嘅政黨)、政黨聯盟埃及區塊(包括自由埃及人黨(世俗派)、埃及社會民主黨(中間偏左)、國民進步統一黨(左派))、中間黨革命繼續聯盟正義黨阿拉伯文حزب العدل - Hizb ElAdl, Template:Lang-en-short,呢次革命中心嘅青年活動家組成嘅政黨)等,總共有超過50個政黨參加[6][7]。之後,自由同公正黨喺2014年俾最高法院下令解散。到2021年為止,根據2020年嘅選舉結果,國家未來黨喺上議院佔接近一半議席,喺下議院佔過半數議席。但係,呢次選舉係喺反對派嘅活動俾徹底排除嘅情況下進行嘅[15]

政府

  • 總理穆斯塔法·馬德布利 2018年6月上任。
  • 國防部長塞德基·索布希 2014年3月上任,埃及軍總司令。

司法

内文:[[:埃及法律]]

拿破崙法典伊斯蘭法為基礎嘅混合法律系統[16]。同法國一樣,司法訴訟同行政訴訟由唔同系統嘅法院負責。

想知多啲:[[:法國法院系統嘅二元性]]
  • 埃及最高憲法法院 - 係憲法法院,負責對法律係咪違憲作最終判斷。1979年成立。院長係阿德利·曼蘇爾(2013年7月1日 - )[17]。此外,10位法官喺1998年到2013年7月期間上任[18]。院長以前兼任最高總統選舉委員會(The Supreme Presidential Election Commission, SPEC)嘅主席[19]
Remove ads

地理

内文:[[:<span title="家下呢篇嘢重未開版,如估諗住睇嗰版嘅嘢,請去指定嘅語言版。">埃及的地理英文版]]
Thumb
埃及地形圖
Thumb
埃及人口分佈圖

埃及位於非洲大陸嘅北東角,國土面積為100萬2,450,係世界上第30大嘅國家。國土內95%都係沙漠,尼羅河西面有撒哈拉沙漠嘅一部分,叫做西部沙漠(利比亞沙漠),而東面則有接壤紅海蘇伊士灣東部沙漠الصحراء الشرقية - 夏爾基亞沙漠)。西部沙漠有好多地方低於海平面0米,面積有1萬8,000平方公里嘅卡塔拉低地,佢比海平面低133米,係非洲大陸上第二低嘅地方,僅次於吉布提阿薩爾湖西奈半島北部係沙漠,南部則係山地,有埃及最高峰卡特里納山(2,637米)同埋,《舊約聖經》入面提到摩西授予十戒西奈山(2,285米)。西奈半島同尼羅河谷之間有個蘇伊士灣大幅灣入,形成咗一個細窄嘅地峽,呢度被視為非洲大陸同歐亞大陸嘅分界線。因為呢個細窄嘅部分係低地,所以蘇伊士運河喺呢度建成,連接紅海同地中海,進而連接到歐洲同亞洲,成為一條重要嘅交通幹道。

Thumb
尼羅河

尼羅河由南邊嘅蘇丹入面嘅白尼羅河青尼羅河匯合,沿住埃及境內向北流1,545公里,喺河口形成咗一個廣闊嘅三角洲,注入地中海阿斯旺以北係人口密集嘅河谷,但寬度大約只有5公里,唔算好闊。上埃及中部嘅基納轉彎之後,河寬稍微增加[20],喺阿修特附近,有條支流分岔流入法尤姆附近嘅卡爾恩湖Birket Qarun,以前嘅莫埃里斯湖)。呢條支流令到卡爾恩湖附近形成咗肥沃嘅法尤姆綠洲英文版。另一方面,主流喺開羅附近形成咗典型嘅扇狀三角洲,即係尼羅河三角洲,向地中海擴展約250公里。以前,尼羅河帶來嘅泥土令三角洲地區成為國內最肥沃嘅土地,但因為阿斯旺高壩令尼羅河水量減少,所以地中海反而開始有鹽水入侵。尼羅河谷自古以嚟就分為下埃及上埃及兩個地區,以開羅為界,前者指三角洲地區,後者則係開羅往上游嘅谷地。尼羅河谷係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嘅地區之一。

除咗尼羅河谷外,幾乎冇人居住,只有少量人聚集喺綠洲入面。因為乾燥同地形平坦,特別係利比亞沙漠一邊,根本冇瓦吉(乾河)。西瓦法拉夫拉哈爾嘎、巴哈雷亞、達夫拉等綠洲分散喺各地[21]。尼羅河以東嘅夏爾基亞沙漠地形稍微陡峭,有幾條瓦吉存在。紅海沿岸幾乎冇降雨,但因為佢係連接尼羅河同阿拉伯半島嘅重要交通路,所以有幾個小港口存在。

國境

1885年,列強喺德國柏林開咗會議,確定咗之前已經進行嘅非洲分割。由於大部分同利比亞嘅國境係按東經25度劃定,而同蘇丹嘅國境則係按北緯22度劃定,所以國境係直線形狀。

喺同蘇丹之間,埃及對哈拉伊夫三角實效控制,蘇丹亦主張有領土權。而西邊嘅比爾·塔維爾係兩國都冇主張領土權嘅無主地

氣候

内文:[[:<span title="家下呢篇嘢重未開版,如估諗住睇嗰版嘅嘢,請去指定嘅語言版。">埃及的氣候英文版]]

埃及全境都係沙漠氣候,人口主要集中喺尼羅河谷同三角洲地帶蘇伊士運河附近,國土大部分屬於撒哈拉沙漠。夏天日間氣溫會超過40,有時甚至會達到50℃。降雨主要喺地中海岸,而冬天嘅平均氣溫,下埃及係13至14℃,上埃及大約16℃。2013年12月,開羅市內曾經出現降雪同積雪,因為呢個係觀測史上第一次,所以引起咗廣泛關注。

Remove ads

疏仕

出面網頁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