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北直隶
明朝省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北直隶,明朝的地理名词,原稱北平,并设北平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北平等处提刑按察使司和北平等处都指挥使司管理。永乐五年起改称北直隶,为八府、二直隶州统称,與南直隸並稱,是明朝南北两大直辖区之一。
沿革
- 元代直属于中书省,称为腹里。洪武元年分别设置北平府、保定府、河间府、真定府、顺德府、广平府、大名府。同年北平府、永平路改属山东行中书省,保定府、河间府、真定府、顺德府、广平府、大名府改属河南行中书省;
- 洪武二年,专设北平行中书省。洪武九年,改设北平承宣布政使司。
- 建文元年燕王朱棣起兵,北平承宣布政使司淪陷,惠帝於真定另設平燕承宣布政使司,負責未受燕王控制之保定府、河间府、真定府、顺德府、广平府、大名府政務。
- 永乐元年燕王朱棣入主金陵,于北平府建北京,并称行在;同年裁北平布政使司,所辖直属北京行部,同时北平府更名顺天府。十九年迁都北京,改北京为京师,罢北京行部,所辖各府直属六部,俗称北直隶。
- 洪熙元年,复改京师为北京行在。
- 正统六年,复改北京行在为京师[1]。
辖境
元代为大都路。洪武元年(1368年),改置北平府,同年属山东行省,二年改属北平行省;永乐元年,定为北京,为行在,同年更名顺天府,十九年(1421年),永乐迁都,改北京称京师;洪熙元年(1425年)复称北京行在,正统六年(1441年)复称京师。府城驻大兴县、宛平县(双附郭县)[2]。
元代时为保定路。洪武元年改置保定府,同年属河南行中书省,二年改属北平行中书省。府城驻清苑县。
元代为河间路。洪武元年改置河间府,同年属河南行中书省,二年改属行省。府城驻河间县。
![]() | ||||||||||||||
---|---|---|---|---|---|---|---|---|---|---|---|---|---|---|
史前時代 | 旧石器时代 | |||||||||||||
新石器时代 | ||||||||||||||
红山文化 夏家店下層文化 东夷 有易氏 商部落 | ||||||||||||||
商 | 古羌人 商方 竹 宋 | |||||||||||||
周 | 晋国 戴国 陈国 蔡国 曹国 鄭國 山戎国 孤竹国 | |||||||||||||
春秋 戰國 |
晋国 耿国 虞国 中山国 赵国 韩国 魏国 秦国 | |||||||||||||
秦 | 广阳郡 渔阳郡 右北平郡 辽西郡 上谷郡 代郡 恒山郡 巨鹿郡 赵郡 | |||||||||||||
燕国 | ||||||||||||||
西汉 | 广阳郡 幽州刺史部 冀州刺史部 | |||||||||||||
彭燕 | ||||||||||||||
东汉 | 幽州刺史部 冀州刺史部 袁绍势力 | |||||||||||||
公孙燕 | ||||||||||||||
曹魏 | 幽州刺史部 冀州刺史部 | |||||||||||||
晉 | 幽州 冀州 | |||||||||||||
后赵 | 幽州 冀州 | |||||||||||||
前燕 | ||||||||||||||
前秦 | 幽州 冀州 | |||||||||||||
后燕 | ||||||||||||||
北燕 | ||||||||||||||
北朝 | 鲜卑 北魏 幽州 燕州 平州 安州 定州 瀛洲 冀州 相州 东魏 北齐 | |||||||||||||
隋 | 河北道 | |||||||||||||
魏燕 | ||||||||||||||
高燕 | ||||||||||||||
唐 | 河北道 | |||||||||||||
大燕 | ||||||||||||||
河朔三镇 | ||||||||||||||
五代 | 桀燕 前晋 后唐 后晋 | |||||||||||||
辽宋 | 燕雲十六州 | |||||||||||||
金 | 大名府路 河北東路 河北西路 | |||||||||||||
元 | 中书省 大都路 上都路 永平路 保定路 河間路 真定路 顺德路 广平路 | |||||||||||||
明 | 北直隶 | |||||||||||||
清 | 直隶省 | |||||||||||||
中華民國 | 河北省 察哈尔省 热河省 冀東防共自治政府 冀察政务委员会 | |||||||||||||
中華人民 共和國 |
河北省 | |||||||||||||
元代时为真定路。洪武元年改置真定府,同年属河南行中书省,二年改属行省。
Remove ads
元代时为顺德路。洪武元年改置顺德府,同年属河南行中书省,二年改属行省。
元代时为大名路。洪武元年改置大名府,同年属河南行中书省,二年改属行省;三十一年徙治府东八里。
元代时为永平路。洪武元年属山东行省,二年改置平滦府,同年改属行省;四年更名永平府。今河北省盧龍縣(今隸屬於河北秦皇島市)。
元代时为龙庆州,无倚郭,属大都路。洪武元年改属永平路,三年复改属北平府,后废;永乐十二年于隆庆卫置隆庆直隶州,直属六部;隆庆元年更名延庆直隶州。
- 辖永寧縣
元属上都路顺宁府,洪武四年废,并废倚郭永兴县;永乐十三年于保安卫城复置保安直隶州,直属六部;景泰二年自涿鹿山下徙治东北雷家站。
- 不辖县
長官
北直隸直屬京師故無長官,惟前身北平等處承宣布政使司、北平等處提刑按察使司和北平等處都指揮使司均有長官,現按張德信《明代職官年表》於下列出原設北平(左、右)布政使;北平按察使,按《明實錄》列出北平都指揮使。
備註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