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11年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2011年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2011 FIA Formula One World Championship),是由国际汽车联合会舉辦的年度一级方程式赛车賽事。是一級方程式第61屆比賽,總共有19站,新增的賽站為印度站賽事[1]。此外倍耐力取代了普利司通,成為單一輪胎供應商[2]。在賽事還剩下四場比賽時,塞巴斯蒂安·維泰爾在日本站中取得季軍,提前奪得總冠軍。在赛事还剩三场比赛时,红牛车队在韩国站提前获得车队总冠军。

2011年國際汽聯世界一級方程式
錦標賽賽季
車手冠軍塞巴斯蒂安·维特尔
車隊冠軍红牛-雷诺
上屆:2010 下屆:2012

賽季回顧

衛冕冠軍塞巴斯蒂安·維泰爾在勝出首站賽事後,接下來的十場賽事均以前二名完成[3],在澳洲站賽後,沙巴車隊的兩名車手的成績因為機件不符合規格取消成績。維泰爾將車手榜優勢盡早帶離,避免像上季一樣去到最後一站才能分出勝負。在日本站維泰爾只要勝出的話就可立即成為總冠軍,不過因為畢頓在該站取得冠軍,華特爾以第三名完成,需要在韓國站確定提前奪得冠軍。

在比利時站,是米高·舒麥加在一級方程式出道20年,結果以第五名完成。

在賽季最後一站巴西站打破了維泰爾打破文素的紀錄,取得第十五次桿位。韋伯在該站賽事中取得自2010年匈牙利站以來首場勝利。馬沙在巴西站以第五名完成,法拉利自1992年Ivan Capelli以來,未能在季內踏上頒獎台的正式車手。

車隊及車手

在FIA與一級方程式車隊協會結束後,2009年8月達成新的協議,車隊繼續與國際汽聯合作,直到2012年12月31日為止。[4] 2010年10月30日初步審視車隊名單,同年12月2日通過。[5]

更多信息 車隊, 製造商 ...
Remove ads

車手更變

轉投其他隊伍
加新入
重返一級方程式

季中轉變

車隊更變

賽程表

2010年4月16日伯尼·埃克莱斯顿宣佈2011年有20場比賽,包括2010年的所有分站,再加上印度站的比賽。[1]2010年9月8日公佈了暫定賽期[67],同年11月3日正式採用[68],但是2011年初因為巴林政局動盪,巴林政府決定將巴林站延遲[69],在6月3日投票後一度宣怖復辦[70],但最後被取消。

更多信息 场次, 赛事名称 ...
Remove ads

更變

規則更變

  • 2011年排位賽將會再次採用107%規則。[2][76]在這規則下,車手未能以第一次排位最快車手所造出時間的107%時間完成,將不能參加正賽(規則不適用於第二及第三次排位),舉例,第一次的所做出最快圈速是1分40秒,車手需要在1分47秒內完成排位。
  • FIA調高車隊最高罰款由10萬美元增至25萬美元,是針對2010年德國站法拉利車隊使用車隊指令的罰款。[77]
  • 單一輪胎供應商普利司通在2010年賽季後不再續約。[78]經數個月的討論,終於在2010年6月日內瓦會議決定改為使用倍耐力[2][79]所有車隊需要與倍耐力合作,以免出現不公平的情況。[80]
  • 2011年有一些技術上的改動包括以下幾項:[81]
  • KERS仍然繼續讓車隊是否使用,在2010年沒有車隊使用。[82]比賽時尾翼角度可由車手在準備超越前車時(距離在0.5秒內)自己控制調整,稱為可變尾翼(DRS)。禁止使用雙層式車尾氣流擴散器(diffuser)和2010年發明的失速尾翼(F-Duct)。
  • 變速箱使用次數由最少四場賽事增至五場賽事。[83] 車手將會多用一個變速箱如果在比賽中沒有出現懲罰。[84]
  • FIA將嚴厲執行駕駛守則,例如是過度進取的駕駛及以駛向邊界取得有利位置。[85]
Remove ads

排名及分站成績

各站成績

更多信息 比賽, 大獎賽 ...
Remove ads

積分系統

前十名車手可獲得分數。

更多信息 名次, 积分 ...

車手排名

更多信息 名次, 車手 ...

註記:

  • † – 未完成賽事,但完成原定賽程90%,因而有排名。

車隊排名

更多信息 名次, 車隊 ...

註記:

  • † – 車手未完成賽事,但已完成90%的原定賽程,因而有排名。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