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新教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Remove ads

新教,即基督新教,又称誓反教,是西方基督教里向弗属于天主教体系个宗派之统称[1],源于16世纪马丁·路德约翰·加尔文慈运理搭激进重洗派等人士主导个宗教改革,与天主教会正教会并列为基督教三大分支。一些既弗属于天主教,也搭欧洲宗教改革呒没历史渊源个教会,譬如独立教会,也畀看成功新教[2][3]。新教个教义强调人因信称义,并以《圣经》作为信仰之唯一依据,亦相信“信徒皆祭司[4]。乃朝全球约有得十亿新教徒。[5][6][7]

词源

西方对新教个称呼源自拉丁文“protestatio”,意为“抗议”,昰只词源可追溯到1529年神圣罗马帝国第二趟许佩尔会议,伊歇神圣罗马皇帝查理五世藉会议推翻了1526年第一趟许佩尔会议个决定,重申帝国境内只可以信奉天主教,并进一步镇压马丁·路德等教会改革势力。查理五世此举最终引起会议内改革派强烈反弹,支持马丁·路德个萨克森选帝侯等六位王侯搭十四个帝国自由市代表垃会中宣读了一篇名为《抗议》个文件,自此教会个改革派就被称为“抗议派”[8][9][10],而新教拉中文社群亦因此有“抗罗宗”、“誓反教”等旧式称呼,或畀称为“更正教”。乃朝嚜,中文普遍担“基督教”一词专指新教,乃因天主教会较新教早传入华人社会,新教为了做出区别而直接使用“基督教”名称之故[11][12][13][14]

教义

基督新教搭天主教侪继承普世教会历史丄交关传统教义,像“三位一体”、《圣经》作为上帝个启示、“原罪”、认罪、“最后审判”咾啥,但搭天主教伉东正教交关区别,新教垃行政丄呒没单一组织架构或领导,而且垃教义丄强调“因信称义”、[15]信徒皆祭司”,[16] 以圣经作为最高权威,[17] 噶嚜也否定脱以教宗为首个圣统制[18][19][20] 拒绝天主教教条当中关于圣传搭圣经具同等地位个教导[21]

新教各宗派间教义弗尽相同,但基本丄可以用“五个唯独”来简单概括:[22]

  • 人个灵魂得拯救唯独是神个恩典,是上帝送畀人个礼物。
  • 人唯独藉信心接受神个赦罪、拯救。
  • 作为人类个代罪羔羊,耶稣基督是人搭上帝之间唯一个调解者(“中保”)。
  • 唯独圣经是信仰个终极权威。
  • 唯独上帝配得赞美荣耀

唯独信心

新教认为,圣经已表明人得救个唯一途径是因相信主耶稣基督为救主。“唯独信心”也可称为“因信称义”(“因信”即是“凭借信心”,而“称义”咾是“畀上帝判为无罪”)[23][24],是新教信仰个核心思想[25],意思是人单单用上帝所赐个信心,去接受因耶稣已替人类受罚而调来个赦罪[26]。一个人得拯救,完全是出于上帝恩典,而弗是出于人个善功、行为[27][28],该个有别于东正教天主教里向认为人除脱信心外亦必须加上善功才能得救之教义。[29][30]

在《新约圣经》中,使徒保罗强调:

因为世人侪犯了,亏缺了神个荣耀;乃朝却蒙神个恩典,因基督耶稣个救赎,就白白里称义。神设立耶稣作挽回祭,是凭着耶稣个血,借着人个信,要显明神个义;因为佢用忍耐个心宽容人先时所犯个罪,好在今时显明他个义,使人知道佢自家为义,也称信耶稣个人为义。既是昰然,如然能夸口呢?呒没可夸个哉。用何法呒没个呢?是用立功之法吗?弗是咾,乃用信主之法。

— 《罗马书》第3章第23-27节

做工个得工价,弗算恩典,乃是该得个。唯有弗做工个,只信称罪人为义个神,佢个信就算为义。

— 《罗马书》第4章第4-5节

唯独恩典

新教徒认为嚜,赦免、生命搭救恩临到罪人身丄,完全是上帝所赐个礼物,是上帝差遣圣灵进入人个心里作工,叫人改变心意(悔改)、认罪并信靠主耶稣基督。[31][32] 圣经也教导:

我场既因信称义,就借着我场个主耶稣基督得与神相和。我场又借着佢,因信得进入现在所立个个恩典里向,并且欢欢喜喜盼望神个荣耀。

— 《罗马书》第5章第1-2节

既是出于恩典,就弗在乎行为;否则咾,恩典就弗是恩典了。

— 《罗马书》第11章第6节

唯独圣经

“唯独圣经”即是“唯独以圣经为依归”,新教徒相信圣经全是上帝个默示及无误个真理,是上帝启个唯一来源、教会个最高权威,呒没任何人或传统可以替代:[17]

所吩咐尔场个言话,尔场弗可加添,也弗可删减,好叫尔场遵守我所吩咐个,就是耶和华尔场神个命令。

— 《罗马书》第11章第6节

越过基督个教训弗常守着个,就呒没神;常守昰个教训个,就有父又有子。若有人到尔场壗头,弗是传该教训,就覅接佢到屋里,也覅问佢个安。因为问佢安个,就在佢个恶行丄有份。

— 《约翰二书》第1章第9节

新教徒认为圣经更是所有人垃信仰搭生活丄个最高准则,“人当以训诲搭法度为标准。”[33] 教会要作牧养及施行教会纪律只能依从圣经内个教导而行,亦弗可以修改或曲解圣经任何字词内容来迎合属世个需要:[17]

若有讲道个,要按著神个圣言讲

— 《彼得前书》第4章第11节

圣经能使尔因信基督耶稣有得救个智慧。圣经侪是上帝所默示个,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侪是有益个,叫属上帝个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善事。

— 《提摩太后书》第3章第15-16节

信徒皆祭司

“信徒皆祭司”,是指所有信徒侪拥有祭司个职分,传上帝个福音[16] 《彼得前书》二章9节向基督徒指出:

惟有尔场是畀拣选个族类,是有君尊个祭司、是圣洁个国度、是属神个子民

基督新教认为所有信徒侪可透过中保耶稣基督,直接个、无等级个去到上帝个面前[34],佢场侪是福音个使者或仆人,而上帝个旨意就是要所有基督徒跟别人分享救恩个信息[35][16],即“福音”——上帝藉耶稣个牺牲赦免世人罪孽个[26]好消息:[36]

要叫尔场宣扬埃个召尔场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个美德。

— 《彼得前书》第2章第9节

Remove ads

圣礼

天主教圣事观邪气弗一样,一般来话新教只承认洗礼圣餐两个圣礼[37] (浸信会、播道会搭宣道会等视为“定例”)。主餐畀视为圣礼之一是因为根据新约圣经里向《马太福音第26章第26-29节里向记载,有关主耶稣垃最后晚餐中话歇:“佢场吃个辰光,耶稣拿起面饼,祝福,就擘开,递畀门徒,话:‘尔场拿牢著吃,个是我个身体;’又拿起杯来,祝谢了,递畀佢场,说:‘尔场侪喝该个;因为个是我立约个血,为交关人流出来,使罪得赦。但我告诉尔场,从今以后,我弗再喝个葡萄汁,直到我垃我父个国里同尔场喝新个伊个日子。’”新教神学认为耶稣基督清楚吩咐信徒施行洗礼搭圣餐礼:

所以尔场要去,使万民做我个门徒,奉父、子、圣灵个名畀佢场施洗...

— 《马太福音》第28章第19节

尔场...应当昰然行,为着是记念我。

— 《路加福音》第22章第19节

组织制度

新教一般有三种制度:主教制、长老制搭公理制。一般来说,公理制比较多教会采用。

主教制

主教制源自天主教个主教制度,几乎搭天主教个主教制度一模一样,唯一弗同个咾主教亦可以结婚。天主教个主教制是垃使徒们去世后垃第二、三世纪兴起个主教制度,噶咾主教制是整个基督宗教当中历史顶悠久个神职人员制度。

长老制

长老制,或称代议制、议会制,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管理区会个制度。议会内个成员由各教会选出长老,代表该教会出席会议。顾名思义,长老会就是采用长老制个教会。采用长老制个教会有得基督教改革宗长老会台湾基督长老教会韩国基督长老教会等。

会众制

会众制,又称公理制,源自于神学家慈运理个主张,就是主张各教会独立,教会个牧师为教会内最高个决策者,并由会众决议一切教会个内部事务。交关教会采用会众制,像浸信会公理会神召会咾啥,以及弗少独立教会。一些会众制个教会,垃地区丄也有一个呒没啥实际作用搭权力个联会。

会众制有一只缺点,就是教会之间个交往搭合作较少,意见或有差距,末脚甚至会使一些教会脱离其宗派独立;但也有一个优点,就是并非铁板一块,噶咾弗会产生一坏俱坏、一损俱损、全盘堕落个重大后果。

Remove ads

历史

教派个形成

新教个抗议精神可以追溯至14世纪个一些宗教改革先行者,英国威克里夫派以及罗拉德派、波希米亚个扬·胡斯派和意大利萨伏那洛拉个信徒。16世纪20年代,马丁·路德德国发起了宗教改革运动,迅速席卷个整个德国;垃日内瓦加尔文归正运动更进一步个加深了宗教改革个影响。

同期英国圣公会成立,有交关人认为是新教运动个一部分,但一部分人认为仍然属于广义旧教,与天主教东方基督教相似个古老教会。

到了16世纪中叶,交关宗派侪搭天主教抗衡。因着教权与王权个权利争夺,新教垃形成个过程当中受到交关民族国家或世俗政权个支持与保护。垃宗教战争后,根据随之而签订个合约,如1555年《奥格斯堡和约》与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立个教随国定原则,形成了新教垃欧洲个布局,信义宗分布于德国以及北欧诸国;归正宗为德国、瑞士荷兰以及苏格兰

16世纪末到17世纪,新教个主要宗派垃教会个组织与崇拜仪式上已有基本雏形。对于教义个认定丄经过长期个争论也逐渐成为体系。新教个神学家编写了大量神学著作。17世纪中叶,英格兰个清教徒革命要求以加尔文主义改革妥协保守个圣公宗教会,把新教运动又推进了一步,产生了脱离圣公宗个新教派,像英格兰长老会公理会浸信会公谊会咾啥。随着移民美洲,新教也成为美洲宗派个大宗。

神学个发展

宗教改革之后,垃英美世界个新教教会主要有两大对立神学思想:加尔文主义阿米念主义,在德国搭北欧国家个新教教会主要接受路德宗神学。19世纪进化论垃欧洲兴起,理性主义蓬勃发展,某排知识分子开始认为圣经里向个神迹奇事弗合理性而加以拒绝。20世纪,垃唯物观冲击影响下头,新教垃正统教义之外陆续出现了基督教社会主义自由主义神学等非正统神学思潮。为对抗自由主义神学对正统教义个冲击,浸信会长老会内部兴起了基督教基要主义运动。另外,垃卫理公会中发展出灵恩运动圣洁运动咾啥,在路德宗教会中有曾发展出虔敬主义运动。

Remove ads

政教关系

基督新教因各宗派各有教义,对政教个关系个立场大多数弗相同。从应该与普世政府隔绝个阿米希人政教分离但普遍呒没抗拒参与或组织政治活动,到要求信徒支持某党搭要为某政治候选人作志愿者帮忙; 一般来话,佢场反对政府影响教会。

信义宗

信义宗认为弗罢教会,国家、政府,侪是上帝所设。“凡掌权个侪是上帝所命个”(罗马书13:1)。认为基督徒因为良心个原故,要顺服管辖佢场个政府(罗马书13:5),除非政府命令佢场弗顺从上帝(使徒行传5:29)。[38] 同时,信义宗主张政教分工,相信上帝给予教会及国家弗同个责任。教会个责任是呼召罪人悔改,宣布赦罪,搭鼓励信徒能过合乎上帝心意个生活; 国家个责任是:维持良好个秩序及和平,惩罚犯错个人搭安排一切社会大小事务(罗马书13:3,4)让一个国家个公民“可以敬虔端正,平安无事个度日”(提摩太前书2:2[38] 信义宗相信国家、政府是借着法律及赏罚去达致渠畀委派个责任。昰些法律及其中个赏罚是垃理性思维个亮光下设立及执行个(罗马书13:4)。理性思维个亮光包括对上帝、律法个明明可知个知识伉良心。[38] 信义宗相信只有教会及国家(或政府)各自在上帝给予个特定范围里向运作,及使用上帝交托个工具个情况下头,才会有得合宜个政教关系。当国家执行其责任辰光,教会弗应行使其公民权利或加以阻碍。信义宗认为政府弗应成为福音个使者,或阻碍教会传福音个使命。教会弗应企图使用社会个公民法及武力去引领人归信基督。国家弗应寻求以福音作为治理个工具。另一方面,只要教会及国家保留垃其特定个范围里向搭使用交托畀佢场个工具,佢场好相互合作。[38]

改革宗

约翰·加尔文在宗教改革后一径居住垃民主共和日内瓦,自家也主张教会实行比主教制民主得多个长老制。加尔文强调神权,弗完全赞成民主,因为佢认为个老容易沦为暴民政治,使社会失去目标搭秩序。佢认为任何政治制度侪必须确保社会能朝向神圣目标进发。噶咾,佢弗完全赞成政教分离。加尔文宗所设计个民主共和个教会组织形式,要实行民主选举与神权共和。垃加尔文个领导下,日内瓦成为政教合一个神权共和国搭宗教改革个中心。后首来持守加尔文主义个人士,常庄也欢喜政教合作个关系,弗愿政府与教会严格个分离,而希望能彼此合作,譬如清教徒移居美国之后曾垃马萨诸塞湾殖民地建立起政教合作个体制。

浸礼宗

再洗礼派开始就非常执著个、坚定个支持教会与国家分离个原则,反对像圣公会伊然受政府控制个教会,乃末深刻影响了美国建国后个宪法第一修正案。因着浸信会垃新教个影响力极大,弗少独立教会也支持政教分离。另就新教内部个信徒来话,由于政教合一曾在基督教历史丄留下血腥记录,乃朝普遍有政教分离个内在意愿。后首来,因为美国南部长期支持奴隶制搭种族隔离,美国个浸信会分裂成美南浸信会美北浸礼会,美南浸信会演化成福音派其一教会,要教会影响政府。所以美南浸信会支持保守派政党(乃朝支持共和党),动员教友参搭社会运动,畀指是希望团结保守派个教会力量对抗自由派个势力,以及团结保守个力量反对堕胎搭同性恋权利,变成为一大政治力量。

Remove ads

宗派

乃朝基督新教里向,会众人数较多个宗派包括:

  • 路德宗(又称信义宗)
  • 改革宗(包含长老宗)
  • 浸礼宗
  • 循道宗
  • 五旬宗

宗教运动

现代基督新教中有影响很多宗派个三大运动:

  • 基要派运动
  • 福音派运动
  • 灵恩派运动

参考文献

延伸阅读

外部链接

别样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