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Remove ads
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为上海轨道交通运营中个线路之一。10号线为中国首条无人驾驶个全自动轨道交通线[1][2]。10号线一期由新江湾城站到虹桥火车站站,支线垃龙溪路站连接航华支线,抵达航中路站。线路全长36千米,造價180億人民幣[3],其中龙溪路站以东及支线部分垃2010年4月10日先期开通试运营,而主线龙溪路站以西已經垃2010年11月30日开通。[4][5][6][7]
线路数据
- 双线区间:全线
- 电气化区间:全线
- 地下区间:航中路、虹桥火车站—龙溪路—新江湾城
- 地面區間:龙柏新村南—吴中路停车场
线路识别色
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的线路识别色为淡紫色。
换乘站
列车
车身两边各有一条淡紫色饰带,样式近似於上海轨道交通一号线搭二号线个AC-08型列车。



AC13型电动客车
- 制造商:
- 国产化率:超过70%
- 型号:A型
- 车厢:长23.54米,宽3米,定员310人
- 设计时速:80km/h
- 车辆编成:6节编组(Tc+Mp+M+M+Mp+Tc)
- 电机传动方式:VVVF交流传动
- 车辆总数:41列(编号1001-1041)
- 制造年代:2009年—2011年
- 设计寿命:25-30年
- 该批所有列车儕设有连续式闪灯路线图,车厢连接处弗设LED显示屏。车头加设红色LED显示屏显示终到站。
- 昵称:熏鱼、热带鱼
- 注:
- 10号线採用41列共246辆地铁列车。根據采购合同,2009年3月底前交付首列列车,2009年11月交付18列(108辆)列车,2010年3月最少交付26列(156辆)列车,但实际进程有所弗同。世博会期间投运24列。
- 2014年8月,10号线实现无人驾驶,乘客也可通过被贴有防反光黑色透明贴膜个玻璃看到驾驶室,但贴膜透光率弗是老理想,加上全线儕垃地下,观光价值弗高。
- 2011年9月27號,该车型中个1005号列车搭1016号列车垃豫园站至老西门站区间发生追尾事故,目前两列列车已修复并恢复运营。
列车编组符号意义:
- B/Mp—带受电弓的动车
- C/M —弗带受电弓的动车
- A/Tc—带驾驶室拖车
Remove ads
首末班车时刻表
Remove ads
发车间隔
- 注1:主支线共线行驶区段为新江湾城至龙溪路
- 注2:主线独立行驶区段为龙溪路至虹桥火车站,支线独立行驶区段为龙溪路至航中路[8]
沿革
- 2005年12月 10号线正式开工
- 2009年2月1日 3标双圆区间隧道顺利贯通[9]
- 2009年2月6日,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车站名称正式确定,包括淡水路與古北路等站改名成功新天地與伊犁路站。
- 2009年9月13日,首列10号线列车抵达上海[10]。
- 2009年9月14日,10号线吴中路停车场建成,建成辰光为上海最大轨交停车场[11]。
- 2010年4月10日,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投入试运营,试运营区段为新江湾城至航中路,实行非高峰09:00-16:00运营[12]。
- 2010年7月3日起,运营时间覆盖早晏高峰,首班5:30-末班19:30运营。
- 2010年11月30日,主線上海動物園-虹橋火車站段開通试运营,全日开行“Y”型交路,同步延长运营辰光,首班5:30-末班22:00运营。
- 2012年5月4日,二期选线公示[13]。
- 2013年4月10日, 二期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第一趟公示
- 2013年12月20日,二期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第二趟公示[14]。
- 2014年3月7日 二期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批前公示
- 2014年6月4日 上海环保局受理二期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 2014年6月12日 二期工程通过环评
- 2014年7月16日 二期工程可行性报告获批
- 2015年3月27日 10号线江湾新城往虹桥火车站方向个首班车从原来个5:35提前至5:25
Remove ads
未来发展
第二期由新江湾城站延伸至外高桥,长9.4公里,共设5站,現在垃拉建設當中,预计2018年开通,开通后,运行交路变为虹桥火车站站-基隆路站搭航中路站-新江湾城站。
换乘站
规划换乘车站
大事故
2011年9月27號10号线发生上海地铁史浪頂严重事故。14點10分,10号线新天地站设备故障,交通大学至南京东路上下行采用电话闭塞方式,列车限速运行。14时51分,豫园至老西门下行区间内1005号列车搭1016号列车发生追尾事故,共295人前往医院治疗。事故造成虹桥路站至天潼路站9站路段封站,其余两端采取小交路方式保持运营。9月28日首班车至20时,10号线伊犁路站至四川北路站停运。[15][16]10月6日,公布最终调查结果,12名相关责任人畀处分。
其他事故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