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九龙巴士24线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九龙巴士24线是香港一条九龙市区巴士路线,以循环线模式运作,来往九龙湾启业邨及旺角,途经启德、新蒲岗、九龙城、马头围及旺角,并以太子道西“太子站”分站作为“旺角”循环点。
Remove ads
历史
1982年至84年,贴邻观塘道以西的九龙湾填海区上,多个临时房屋区及首个公共屋邨启业邨正式落成,而属于居者有其屋项目的启泰苑亦由1983年起陆续入伙,为减轻驶经观塘道的巴士路线负荷,本线遂由该年起开办,当时称为24K线,方便居民到达旺角后,转乘火车、地铁或巴士来往各区。
客量随着人口增长而不断上升,加上区内另一个由私人发展商参与建造、较为大型的居者有其屋项目丽晶花园于随后分阶段入伙,本线提升为每天全日服务,以应付乘客需求。另外,从1987年起正式绕经该屋苑,更能方便乘客使用。本线驶经分隔九龙湾填海区住宅和工、商业部分的启祥道,亦为客量增长动力,但因大老山隧道通车而于1991至1994年间流失部分转乘东铁线往新界东的乘客。
1990年代后期,到达其客量上限,但临时房屋区清拆和工业转型成为其发展限制,更主要的原因,在于期内一条往返丽晶花园及大角咀的专线小巴46路线开办,由于小巴同样途经旺角,灵活度高且收费在乘客所能接受范围,大部分原来使用本线以及驶经观塘道的巴士路线的乘客转投小巴,而往新界东的乘客则转往驶经大老山隧道的巴士路线,本线客量不仅未能维持,更随即大幅下滑。经过逾十年的艰难时期,不论客量、班次和用车的载客量仍未能回复当年。
位于启德机场旧址的启德发展区于2007年正式启动发展,早于《2012-2013年度观塘区巴士路线发展计划》,九巴已建议本路线在启德发展区首期公屋入伙后,安排本路线绕经该处,方便新迁入的居民出入[1]。及至该区首2个公共屋邨启晴邨及德朗邨于2013年7月起落成入伙,该项改动终于在2013年7月31日起实施。此路线成为首批服务启德发展区的巴士路线之一,改动后需求大幅提升,沿途各站皆有大批乘客等候,日间大部分使用单层巴士行走的班次皆会出现满座的情况。有见及此,由2014年5月24日起,全线改派双层巴士行走。2015年3月10日起,由于往太子道东往协调道的行车天桥不再受禁令所影响,全线因而改派12米双层巴士行走,以增加载客量及应付启德地区人口增长。
Remove ads
- 1983年4月6日:本线开办,来往启业及旺角火车站,原称24K线,以循环线模式运作,祇于平日繁忙时间提供服务。
- 1984年1月16日:来回程不再途经德福花园。
- 1985年7月22日:提升至每天全日服务。
- 1985年9月28日:绕经联运街,方便乘客来往旺角火车站。
- 1987年11月16日:来回程绕经丽晶花园。
- 1990年3月18日:九巴调整车费,全程收费由$1.5增至$1.7,加幅逾13%。
- 1991年3月31日:九巴调整车费,全程收费增至$1.9,加幅逾11%。
- 1993年4月5日:九巴调整车费,全程收费增至$2.1,加幅逾10.5%。
- 1994年4月1日:九巴调整车费,加幅普遍超过一成,本线全程收费增至$2.5,加幅逾19%。
- 1995年4月2日:九巴调整车费,全程收费增至$2.7,加幅达8%。
- 1996年4月4日:九巴调整车费,全程收费增至$2.8,加幅逾3.7%。
- 1996年5月16日:增派空调巴士行走,空调全程收费为$4,非空调收费维持不变。
- 1997年10月5日:更改路线编号为24,起讫名称改为启业至旺角,运作模式不变(当时以亚皆老街东行先达广场门外的“旺角铁路站”分站作为“旺角”循环点)。
- 1997年12月1日:九巴调整车费,全程收费增至$3(非空调)/$4.3(空调),加幅逾7%。
- 1998年7月18日:取消绕经联运街,以节省行车时间。
- 2008年6月8日:九巴调整车费,全程收费增至$3.2(非空调)/$4.4(空调),加幅分别逾6.6%及2.3%。
- 2011年5月15日:九巴调整车费,全程收费增至$3.3(非空调)/$4.6(空调)。
- 2011年9月26日:提升至全空调巴士服务[2]。
- 2012年5月24日:本线在抵达洗衣街后,改为继续直驶,然后左转亚皆老街返回原有路线,不再途经旺角道及西洋菜南街,新设“洗衣街水务署”分站,同时取消亚皆老街东行先达广场门外的“旺角铁路站”分站,并改以洗衣街“洗衣街水务署”分站作为“旺角”新循环点。[3]。
- 2013年3月17日:九巴调整车费,全程收费增至$4.9。
- 2013年7月31日:实施《2012-2013年度观塘区巴士路线发展计划》建议的改动[1],改经启晴邨及德朗邨一带,不再途经启祥道、伟业街天桥、观塘道及近彩虹一段太子道东,并调整班次至全日20分钟一班,以配合启德发展区公屋(启晴邨及德朗邨)落成入伙[4]:
- 2014年7月6日:九巴调整车费,全程收费增至$5.1。
- 2015年3月21日:增设到站时间预报。[5]
- 2017年9月24日:为配合协调道天桥改为只往彩虹邨方向,往启业方向改为经景泰街、启新道、队道、协调道(绕经+调头),然后返回协调道原有路线,并增设协调道工业贸易大楼分站。
- 2017年11月19日:为配合协调道西行支路重新开放,往旺角方向于协调道西行改回复经上述支路返回太子道东西行原有路线,位于协调道西行的誉.港湾分站取消,改回停靠太子道东西行的同名分站。
- 2019年9月9日:星期一至五上午及下午繁忙时间各增设一班绕经九龙湾商贸区之特别班次,并延长服务时间[6][7]。
- 2022年4月2日:本线实施以下改动:
- 往旺角方向驶至太子道西西行后,改经弥敦道、旺角道、西洋菜南街返回亚皆老街及原有路线往启业,增停太子道西“太子站”及西洋菜南街“西洋菜南街”站,不再停靠位于洗衣街之“伊利沙伯中学”及“洗衣街水务署”站
- 修改绕经九龙湾商贸区的特别班次安排,07:39班次只于往启业方向绕经,18:10班次则只于往旺角方向途经。
- 2023年4月24日:往旺角方向增设承启道“德朗邨停车场”巴士站;早上绕经九龙湾商贸区特别班次则来回方向均增设[8]。
- 2023年5月20日:来回方向增设协调道“东九龙总区警察总部”巴士站。[9]。
Remove ads
服务时间及班次
- 特别班次,经九龙湾商贸区
- 星期一至五:07:45(仅限往启业方向途经九龙湾商贸区)、18:15(仅限往旺角方向途经九龙湾商贸区)
- 星期六、日及公众假期不设服务
收费
全程:$5.6
|
Remove ads
乘客于登上本线后150分钟内以同一张八达通卡转乘以下路线,或从以下路线登车后150分钟内以同一张八达通卡转乘本线,次程可获$4.2折扣优惠:
Remove ads
使用车辆
现时本线使用1辆富豪B9TL 12米(AVBWU)及3辆Enviro500 MMC 12米(ATENU)
行车路线
经:宏照道(北行)、宏光道(南行)、启华街、启成街、承启道、协调道、回旋处、支路、太子道东、太子道西、弥敦道、旺角道、西洋菜南街、亚皆老街、太子道西、太子道东、四美街、六合街、七宝街、启新道、协调道(西行)、回旋处、协调道(东行)、承启道、沐虹街、沐翠街、L3路及宏照道(南行) 。
- 07:39特别班次依常规班次原有路线至沐翠街后,经:承启道、启成街、启华街、宏光道(南行)、常悦道及宏照道(北行)。
- 18:10特别班次驶经由宏照道(北行)开出后,经:宏照道(南行)、常悦道、宏光道(北行),然后返回启华街常规班次原有路线。

- 07:39特别班次额外途经#号的街道及巴士站,不经^号的巴士站;18:10特别班次额外途经&号的街道及巴士站,不经*号的巴士站
Remove ads
昔日的九巴24线
第一代24线于1961年4月6日开办,来往流浮山及元朗。1973年7月16日,九巴重组路线编号为55线,即现时港铁屯马线接驳巴士K65线。
相关事件
1987年2月26日约早上九时半,一辆往启业方向的Dennis Jubilant双层巴士(N162,车牌:CK3163),在富豪东方酒店附近失事冲上人行道,撞到两名在巴士站等车的男子,以及一名送信件邮差,造成一死两伤。
使用状况
24线早年曾为九龙湾北部的主要巴士路线。不过,随着连接宏照道至太子道东彩虹交汇处的行人通道启用,附近居民遂步行至该处乘搭巴士外出;加上受到使用车海战术的九龙专线小巴46线及公共小巴启业至旺角线(其后更延长至MegaBox)竞争,令此路线客量大受打击。
位于香港国际机场旧址的启德发展区于2007年正式开始发展,九巴早在2012-2013年度观塘区巴士路线发展计划已建议在该区首期公屋入伙后,安排此路线绕经该处,方便居民出入。[29]及至该区首两个公共屋邨──启晴邨及德朗邨于2013年7月起落成入伙,该项改动在2013年7月31日起实施。自此24线成功吸纳两屋邨之客源,日间大部分使用单层巴士行走的班次皆会顶闸,故于翌年全线改派双层巴士行走。
根据2019-2020年度巴士路线计划,此路线在最繁忙一小时内的载客率为61%。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