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北斗镇 (台湾)
台湾彰化县底下的一个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北斗镇(台湾话:寶斗鎮,白话字:Pó-táu-tìn;虎尾垄语:Baota),旧称“宝斗”,位于台湾彰化县东南部、东螺溪(旧浊水溪)北岸,在清治时期曾是台湾中部重要的河港与货物集散地,沿东螺溪下游航经溪湖、鹿港等地,出海可与中国大陆福建等沿海省份进行海上贸易。日治时期以后,因受河川整治政策影响,东螺溪的浊水溪下游主流地位被西螺溪取代,河道日渐淤积,运输量萎缩,加上兴筑纵贯铁路未经过本地,导致北斗的交通枢纽地位逐渐被员林取代,经济活动受阻,人口成长趋缓,现今为彰化县下辖六镇之中人口最少者。
Remove ads
历史
北斗最初的地名是“东螺”,最早街市兴建于清朝乾隆年初,位于东螺溪南岸的旧眉庄(今彰化县溪州乡旧眉村一带)。嘉庆年间,由于漳泉械斗和东螺溪多次泛滥,街市房屋及田园数度被破坏殆尽,于是居民向北迁移两里,在东螺溪北岸河洲高地上的宝斗庄另建新街市“宝斗”。宝斗一名来源说法有二,一说是来自于平埔族原住民巴布萨族“东螺社”(Dabale-Boatao)的Boatao音译;另一说是此地街道整齐,形状近似宝斗仁(骰子),故以此名称之,但当时宝斗庄一带多为田地,尚未有街道纵横交错,所以普遍认为前者说法较为可信。新街建成之日,地方仕绅依天象地理理论,以南一里有文昌祠,为“北斗魁前六星”之星象,往南二十里又有斗六(今云林县斗六市)为朝山,是“南斗六、北斗七”之星象,因此再改为现名“北斗”[3][4],惟台语仍习惯以“宝斗”称之。
另因北斗位于东螺溪北岸,水北为阳,亦有文人称之为“螺阳”。


北斗镇原为平埔族原住民巴布萨族“东螺社”、“眉里社”的活动地区。由北斗地区庙宇创建年代推知,本镇汉人聚落形成的时间,大约在清朝康熙末年左右。
- 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明郑灭亡之后,清朝政府于台湾设立一府三县,此地属福建省台湾府诸罗县。
- 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此地划属福建省台湾府诸罗县东螺社[5]。
- 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广东客籍垦首黄利英招募同籍佃户,开拓东螺溪南岸“旧眉庄”(今溪州乡一带),这是史书记载最早入垦的汉人。
- 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旧虎尾溪以北、大甲溪以南之地设为彰化县,此地属福建省台湾府彰化县东螺堡。
- 雍正年间到乾隆初年,大批漳泉移民开始移入,与客籍移民争地,由于客籍移民不敌闽籍移民的人多势众,于是将所垦田业卖给闽籍移民,并迁往今彰化县永靖乡与台中市东势区一带。
- 乾隆年间为,东螺堡分东西二堡,东螺街属东螺西堡。
- 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闽籍移民于东螺溪南岸“旧眉庄”建立街市,即“东螺街”(今溪州乡旧眉村旧社檨仔庄一带),为福建省台湾府彰化县东螺西堡东螺街。
- 嘉庆八年(公元1803年),于彰化县南五十里处兴建螺青书院。[6]
- 嘉庆十一年(公元1806年),由于数度发生漳泉械斗和东螺溪泛滥,街市房屋及田园均被破坏殆尽,居民遂提议迁徙。地方仕绅北渡东螺溪,选定在旧街市北方约两里许一处高亢河洲地“宝斗庄”,另建新街市“宝斗街”。街道以奠安宫(希望从此能永久奠定安居之意)为中心,呈现井字轮廓,划分为东西南北中等五个街区。新街建成之日,改名为“北斗街”[3][7]。又因此街为东螺街之移建,所以也被称为“东螺北斗街”。
- 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台湾建省,为台湾省彰化县东螺西堡北斗街。螺青书院[6]重建于北斗街东边(今文昌里一带)。
Remove ads
- 明治二十八年(公元1895年)7月,台湾总督府以清政府时期的三府一直隶州为基础,划分三县一厅。划属台湾县彰化出张所东螺西堡北斗街。
- 明治二十八年(公元1895年)8月,实施军政,台湾县被裁撤,改设台湾民政支部。划属台湾民政支部彰化出张所东螺西堡北斗街。
- 明治二十八年(公元1895年)11月,彰化出张所裁撤,改设鹿港出张所。划属台湾民政支部鹿港出张所东螺西堡北斗街。
- 明治二十九年(公元1896年),恢复民政,全台恢复三县一厅的规划,台湾县改为台中县,而“出张所”调整成“支厅”,同年9月鹿港支厅改名彰化支厅,划属台中县彰化支厅东螺西堡北斗街。
- 明治三十年(公元1897年),三县一厅改为六县三厅,同时废除支厅,县、厅之下改设“辨务署”,划属台中县北斗辨务署东螺西堡北斗街。
- 明治三十四年(公元1901年),废除县,改制为“二十厅”,划属彰化厅北斗支厅东螺西堡北斗街。
- 明治四十二年(公元1909年),彰化厅并入台中厅,划属台中厅北斗支厅东螺西堡北斗街。
- 大正九年(公元1920年),台湾西部十个厅改制为五个州,五州之下辖3市47郡,划属台中州北斗郡北斗街。北斗街为郡治所在地,成为行政和商业中心,逐渐形成现代小型城镇的风貌。
Remove ads
- 民国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该年3月,重庆国民政府通过之台湾接管计划纲要地方政制,原预计将北斗郡改制为北斗县,北斗街改制为北斗镇;同年10月,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认为该政制不符实际需要,所以未全面实施,而后仍沿用日治时期地域划分,但原有行政区划由州改为县、郡改为区、街改为镇、庄改为乡,因此改制为台中县北斗区北斗镇,北斗区署设置于北斗镇。北斗镇划分为18个里。
- 民国三十九年(公元1950年),撤除北斗区署。台中县之北斗区、彰化区、员林区三区与彰化市合并为彰化县,改制为彰化县北斗镇至今。
- 1961年,原属溪州乡的日治时期台中州北斗郡丰里村大桥一带被划入西德里、川上与七星一带被划入七星里。
- 1978年,中山里并入重庆里、大同里并入五权里、光华里并入居仁里。[4]
北斗自古便是南彰化[注 1]开拓历史的中心,以东螺溪与鹿港相连成为了鹿港经济圈。在水运方面,可达鹿港、林圮埔(今南投县竹山)、西螺等地;陆运方面,向东经过赤水可进入今南投县内,向西则可至番仔挖(今彰化县芳苑),是山海间的集会点、交易中心,陆运与水陆的中心,因此有“一府二鹿三艋舺四宝斗”的说法。最繁盛时期有分早市、下午市、夜市,早市主卖山产,下午市主卖海产。两市结束后,在奠安宫前广场的北斗夜市便开始营业,可说是全台第一个夜市。北斗的衰退从鹿港没落开始,除了河道淤积外,1860年的开港通商鹿港不在其列,使鹿港失去与台湾其他商港的竞争,同属鹿港经济圈的北斗也受影响。而后北斗受洪灾与回禄之灾,再加上东螺溪河道改变,终使盛极一时的北斗街荣景散去。
日治时期的北斗街是北斗郡一街七庄[注 2]的行政兼经济中心,北斗由完全的商业机能转为兼具商业与行政机能的都市,此时的北斗除了有机关林立,更有仅次于台中、彰化两市,是全台中州第三拟定的城市规划。在日治时期的北斗有“三员”之说:一为警员,北斗身为行政中心,拥有不少警备人员。二为教员,北斗是北斗郡最主要的教育中心,不少居民也由商业转而投身教育,北斗出了不少校长人士。三为肉圆,北斗的肉圆是向来是北斗传统美食,在地方上有一定名气。虽然北斗有行政机能的加持,但在其他方面却不利发展,北斗至西螺间的河道过宽,在原本计划中就不经过北斗,纵贯铁路未经北斗,被认为是不利发展最主要的原因,相对于纵贯铁路开通后发展的城市,北斗未能搭上这波潮流,最明显的便是与北斗相邻的田中,分散了北斗转运功能而发展起来。除了交通因素,在产业方面日治时期的工业也是使北斗发展不如彰化其他街庄的原因之一,同一时期在现彰化县内的和美因纺织而起,溪湖、二林、溪州因糖业而起,员林因凤梨工业而发展,但北斗缺少工业的辅助。以北斗与员林的例子而言,在日治初期北斗是南彰人口第一大的街庄,在1925年后员林街人口数即超越北斗,之后的差距越来越大,至1942年在北斗郡二街六庄中人口数仅多于竹塘庄。
战后初期的北斗在台中县北斗区署的划分下仍是具指标性的商圈,后来裁撤区署单位,北斗的行政机能顿失。而后修建的西螺大桥一时带动了处于北端的北斗发展,但之后完工的中山高速公路虽然经过相邻的埤头,北斗交流道却迟至2002年才完成。现今还是北斗地区四乡镇[注 3]的商业中心;北斗镇的人口仅在县内排名第18,为彰化县6镇当中人口最少的镇,但因行政区面积偏小,人口密度为全县第6位。[4][8][9][10]
Remove ads
地理
北斗位于彰化平原东南方与浊水溪冲积平原东北方交界之处,距浊水溪主流北面约五公里,有其分流东螺溪(旧浊水溪)贯穿(全境大多位于北岸),面积19.2547平方公里,约占彰化县全部面积的百分之1.8,仅大于线西乡,形状如一片树叶,呈东南向西北延伸状。北斗原是东螺溪的河中洲地,属于浊水溪冲积扇的上游地带,西有东螺溪为界与埤头乡为邻,北有浊水溪另一支流清水溪,以溪为界与田尾乡为邻。
河川除了提供水源灌溉土地,过去亦是重要的水路航道,拜河运便利之赐,北斗自古上可达竹山,下可通鹿港。在陆路方面,北斗地处彰化平原与云嘉平原两地区的交通必经位置,自清代以来联外关系便相当活络。
根据彰化县北斗户政事务所统计,2024年底北斗镇户数约1.2万户,人口约3.3万人,镇内人口最多与最少的里分别是西德里与重庆里,2024年底两里人口分别为5,361人与556人。北斗镇人口的年龄构成中,0至14岁人口占比13.37%,15至64岁人口占比67.63%,65岁以上人口则占比19.00%[2]。
Remove ads
政治
- 日治时期
- 中华民国时期-北斗镇镇长
- 林汝直:1946年-1948年(首任官派)
北斗镇公所是北斗镇最高层级的地方行政机关,在中华民国政府架构中为镇自治的行政机关,同时负责执行县政府及中央机关委办事项,北斗镇的自治监督机关为彰化县政府。镇长由全体镇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为四年,可连选连任一次。北斗镇公所并置镇政会议,为镇政最高决策机构,在镇长之下,设有5课4室等9个内部单位及4个附属机关[23]。
北斗镇民代表会是北斗镇的最高民意机关,代表全体北斗镇民监察镇政,镇民代表由公民直选选出,任期为四年,可连选连任。北斗镇民代表会共有11位镇民代表,分别为第一选区2席镇民代表、第二选区2席镇民代表、第三选区5席镇民代表、第四选区2席镇民代表,主席、副主席由11位镇民代表互选产生[24]。
现今北斗镇行政范围的确立,来自于1920年,日本将台湾十二厅改为五州二厅,设北斗街属台中州北斗郡[25]:250。北斗街辖西北斗、东北斗、北势寮等3个大字[26]。1946年,改为“北斗镇”,属台中县北斗区。1950年,调整行政区域,北斗镇改隶新成立的彰化县[25]:250。
经济
- 金融机构:
- 购物中心:
- 药妆保养:
- 北斗工业园区:位于大新里
教育
- 彰化县北斗镇北斗国民小学
- 彰化县北斗镇万来国民小学
- 彰化县北斗镇螺阳国民小学
- 彰化县北斗镇螺青国民小学
- 彰化县北斗镇大新国民小学
医疗
- 卓医院:中山路一段311号
- 南星医院:斗苑路一段26号(已于112年12月31日停诊歇业)
- 牙科
- 永安牙医诊所:中华路33号
- 品悦牙医诊所:中华路195号
- 大众牙医诊所:中华路223号
- 时代牙医诊所:公所街70号
- 伟德牙医诊所:中华路231号
- 康捷美学牙医诊所:斗苑路一段430号
- 华华牙医诊所:中华路254号
- 眼科
- 景福眼科诊所:文子巷4-2号
- 杨筱君眼科诊所:斗苑路1段15号
- 台全眼科诊所:光复路199号
- 皮肤科
- 佳宜皮肤科诊所:中华路103号
- 骨科
- 谢建辉骨科外科诊所:中正路140号
- 耳鼻喉科
- 蔡瑞聪耳鼻喉科诊所:中华路197号
- 张巍耀耳鼻喉科诊所:中华路226号
- 妇产科
- 林立明妇产科诊所:中山路一段333号
- 沈妇产科诊所:中正路185号
- 精神科
- 陈建达诊所:中正路153号
- 糖尿病照护(国健署糖尿病健康促进机构)
- 哲佳诊所:中正路138号
- 综合科别 (外科、内科、小儿科、家医科)
- 合济诊所:中山路二段38号
- 光复诊所:斗苑路一段35号(已于114年3月31日停诊歇业)
- 福全诊所:中华路244号
- 杏言外科诊所:复兴路20号
- 林内儿科诊所:光复路175号
- 恩幼小儿科诊所:中华路245号
- 小树苗儿科诊所:中山路一段333号
- 林树头内儿科诊所:斗苑路一段243号
- 陈世哲诊所:中正路68号
- 不分科
- 邱锡熊诊所:光复路141号
- 詹长机诊所:中正路150号
- 安泰诊所:三民街2–7号
- 李医师诊所:中正路215号
- 中医
- 护元堂中医诊所:宫后街26–2号
- 真元堂中医诊所:中正路149号
- 顺成中医诊所:中正路180号
- 宝田中医诊所:中华路260号
- 势登中医诊所:斗苑路一段94号
- 振兴中医诊所:七星巷8号
- 怀赐中医诊所:斗苑路一段109号
- 邱瑞章中医诊所:中山路二段176号
- 人和堂中医诊所:后溪巷9号
- 彰化县私立北斗老人养护中心:地政路17号
- 卓医院附设护理之家:中山路一段311号
- 慈心护理之家:兴农路二段156号
- 欣和居家护理所:复兴路228巷100号
- 秀传医疗体系秀和苑北斗日照中心:陶朱路26号
交通
- 公路
- 客运
*国光客运 1830 班次,可于中山路二段与学府路交叉口之公车站牌搭乘,可持预购票券上车,或是上车后至员林转运站补票。
*日统客运于2020年1月1日起,停止北斗站营运业务并裁撤站位,其营运路线不再停靠北斗。
- 加油站
旅游












- 信仰中心:
- 北斗奠安宫:斗苑路一段120号
- 人文景点:
- 市区美食:中华路、斗苑路一段
- 奠安宫美食街广场:奠安宫后殿一楼
- 北斗夜市(周四营业):兴农路二段、五权路口
- 北斗红砖市场(小菜市场):新市街40号
- 北斗大菜市场:光复路、复兴路口
- 北斗黄昏市场:复兴路316巷内
- 古迹文物:
- 东螺西保北斗街记:现存于奠安宫后殿
- 建北斗街记:现存于奠安宫后殿
- 里人贡生胡君元章喜充香资斋粮碑记:现存于奠安宫后殿
- 严禁筏夫勒索示碑:现安置于奠安宫前庭
- 买补仓粮示禁碑:现安置于奠安宫前庭
- 螺青书院[6]五文昌夫子神位:现存于奠安宫文昌殿
- 奠安宫妈祖神符版:不明原因遗失流落民间,现已被民众购回并回赠奠安宫[32]
- 北斗街新建义冢碑:现存于英灵堂
- 北斗保甲事务所 :地政路421号
- 丰里移民村
- 北斗日治时期官舍建筑群
- 北斗警长官舍:地政二巷11号,现作为北斗警察局分局长宿舍
- 北斗街长官舍:地政二巷33号
- 北斗郡守官舍(彰化县二二八暨人权纪念馆):地政二巷18号
- 已拆除的日治时期建筑
- 北斗七星古井 (七口古井)
- 北斗国中中正堂:文苑路一段136号
- 北斗远东戏院:光复路142号
- 历史街屋:
- 杨和兴:宫前街63号、68号之间
- 春兴百货行:宫前街91号
- 陈氏商行(三层楼仔):斗苑路一段119号
- 洽成行:斗苑路一段145号
- 二层楼街屋(弘爷汉堡):斗苑路一段162号
- 协和诊所:斗苑路一段213号
- 叶胜利商会:斗苑路一段259号
- 谢炳云眼科诊所:斗苑路一段285号
- 杨万上宅:斗苑路一段310号、312号
- 合顺商店:元市街29号
- 长裕商店:元市街58号
- 北斗医院:元市街38号
- 森元中药房:光复路一段105号、107号
- 林妇产科:光复路、民权路口
- 张灯煖古厝(裕远堂):文子巷10号
- 公园绿地:
- 赏花秘境:
- 东螺溪畔美人树:旧浊水溪 (七星桥、天权桥之间)
- 东螺溪畔木棉花:旧浊水溪 (北斗镇、埤头乡交界处)
- 河滨公园紫藤花廊道:天权桥旁
- 鸡冠花花海、紫罗兰花田: 兴农路二段141巷
- 道路桥梁:
- 天权桥 (原名川并桥):舜苑街 (河滨公园)
- 天璇桥:河滨公园
- 天枢桥:河滨街 (河滨公园)
- 天玑桥:河滨街 (河滨公园)
- 第一北势寮桥:中山路、北势寮路
- 北斗桥:中山路、河滨街、旧溪路一段
- 中寮桥:斗苑路二段、旧溪路
- 中圳桥:斗中路 (环保公园旁)
- 七星桥:宫前街、五权路、神农路 (渡船头旁)
- 正义桥:北势寮路
- 宗教场所:
- 武英殿:武英巷21号,建于1671年
- 宝兴宫:斗苑路一段382号,建于1718年
- 福德祠:福安巷1号,建于1719年
- 保安馆:新市街37号,建于1796年
- 宝蓝宫:地政路332号,建于1818年
- 万安馆:斗苑路一段219号,建于1837年
- 富美馆:光复路196号,建于1877年
- 顺天宫:中寮路37号,建于1895年
- 将军祠:中寮路70号,建于1930年
- 寿安宫:舜耕路22号,建于1953年
- 宝光寺:武英巷19号,建于1959年
- 华严寺:光复路422号,建于1964年
- 白鹤宫:中和路47号,建于1965年
- 忠义宫:宫前街2-28号,建于1991年
- 天师公坛:东斗路6号,建于1718年
- 普度公坛:光复路54号,建于1798年
- 大道天师府:螺阳路311号,建于1987年
- 广福宫:兴农路一段497巷140号,建于1961年
- 顺福宫:兴农路一段293巷20号,建于1978年
- 宝天宫:中山路二段一巷1号,建于1974年
- 三和福德宫:三号路,建于2000年
- 宝斗银楼妈祖(开基大妈):四维路36号,建于2007年
- 东螺开基祖庙天后宫(七娘妈):宫前街1-14号,建于2009年
- 镇黎府:中寮里斗苑路二段770巷58号,建于2010年
- 大众爷庙:西德街7号,建于1718年
- 英灵堂:光仁街216号,建于1822年
- 宝光寺:武英巷重庆里3号
- 净光寺:舜耕路11-1号
- 台湾基督长老教会北斗教会:元市街9号,建于1923年
- 天主教台中教区北斗圣神堂:中山路二段62号,建于1958年
- 北斗灵粮堂:复兴路542号,建于2012年
- 贵格会北斗教会:光复路346巷112号
- 北斗新生命小组教会:兴农路二段532号
- 北斗镇召会:中山路二段445巷81号
- 北斗平安台福基督教会:复兴路820号
- 瑞德佛堂:中寮三路139号
- 观光工厂:
- 爱玩色创意馆:三号路296号 电话:(04)888-6016
- 织梦乐园:复兴路568号 电话:(04)888-4540
- 饭店民宿:
- 北斗七星民宿:中山路一段2-1号 电话:(04)888-1222
美食
注释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