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南京地铁

中国南京市及南京都市圈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南京地铁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覆盖南京市全部11个市辖区[2]镇江市S6号线)及安徽省滁州市S4号线),由南京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建设、运营和维护保养。南京地铁2019年全年共发送旅客11.52亿人次[3]

事实速览 概要, 地区 ...

南京地铁规划始于1986年,2005年开通首条线路[4]。截至2024年3月31日,有1号线2号线3号线4号线5号线7号线10号线S1号线S3号线S4号线S6号线S7号线S8号线S9号线共14条运营线路,组成包括237座车站、全长约521公里的地铁线网。截止2019年,南京地铁日均客流超过315.58万人次,是中国大陆第7繁忙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5]。现有6号线9号线11号线等新线在建。

Remove ads

运营

线路

南京地铁现有14条线路,运营总长约536.1公里,有237座车站。

大部分地铁线路运营时间由早上6时到次日凌晨0点左右,当南京举办节日活动或者春运以及节假日客流高峰时,服务时间会延长(例如举办马拉松会提前发车、溧水举行音乐节时会延迟末班车[6])。当人流量超过地铁站承载量时官方会采取一些限流措施,例如只出站不进站或者列车过站、跳站等等(元宵节夫子庙举行秦淮灯会期间三山街站夫子庙站常府街站武定门站实行下午起封站至运营结束)[7]

更多信息 线路名称, 首段开通日期 ...
Remove ads

1号线是南北走向的主干线,2005年建成一期工程及西延线,2010年建成南延线,2014年西延线割接至10号线[11]。2016年开建北延线,2022年建成通车[12]。现行线路北起八卦洲大桥南站、南至中国药科大学站,全长45.4公里,设车站32座,全程用时约75分钟,平均运行速度约38公里每小时。

1号线在新街口站与2号线换乘,在南京站3号线换乘,在安德门站10号线换乘,在晓庄站7号线换乘,在南京南站3号线S1号线S3号线换乘。线路经南京城区的南北轴线中央路中山路中山南路一路南下,连接南京站鼓楼新街口南京南站江宁大学城等重要片区。

1号线配车67列,列车采用6辆A型车编组,设计最高速度80公里每小时。全天开行大交路(八卦洲大桥南站↔中国药科大学站)和小交路(八卦洲大桥南站↔河定桥站),大小交路以1:1的比例间隔发车。[13][14]

2号线是东西走向的主干线,2010年建成,2021年向西延伸至河西南地区。线路西起鱼嘴站、东至经天路站,全长43.35公里,设车站30座,全程用时约65分钟,平均运行速度约39公里每小时。

线路行经南京城区的东西轴线,连接河西、新街口孝陵卫仙林大学城等重要片区,在新街口站1号线换乘,在大行宫站3号线换乘,在螺塘路站7号线换乘,在元通站10号线换乘,在油坊桥站S3号线换乘,在马群站S6号线换乘。

2号线共配车59列,每列车采用6辆A型车编组,设计最高速度80公里每小时。2号线发车间隔在工作日早高峰期间为2分30秒,在晚高峰期间为3分36秒。[15]

3号线是南北走向的过江主干线,2015年4月建成。线路北起林场站,由隧道下穿长江,南至江宁区秣周东路站,全长44.87公里,设车站29座,全程用时约72分钟。线路行经浦口区、鼓楼区、玄武区、秦淮区、雨花台区和江宁区,在主城的走向与1号线大致平行。

3号线在泰冯路站S8号线换乘,在五塘广场站7号线换乘,在南京站1号线换乘,在大行宫站2号线换乘,在南京南站1号线S1号线S3号线换乘。

3号线共配车46列,每列车采用6辆鼓形A型车编组,设计最高速度80公里每小时。3号线在高峰期开行大交路(林场站↔秣周东路站)和小交路(林场站↔胜太西路站),大小交路以1:1的比例间隔发车,在平峰期和低峰期只开行大交路。工作日早高峰时段(7:20-8:10),江北往江南方向行车间隔3分55秒,工作日和周末平峰行车间隔7分钟。[16][17]

4号线是东西走向的主干线,2017年1月建成。线路西起龙江站,由南京主城一路向东,北绕紫金山,进入麒麟新城,东至仙林湖站。根据当前规划,线路西端将延伸过江至规划中的余家营站,途径南京北站,东段将延伸至华侨城。

线路全长33.8千米,其中地下线32.3千米、高架线1.5千米;共设置18座车站,其中地下站17座、高架站1座;列车采用6节编组B型鼓形列车,设计最高时速100km/h,全程用时45分钟。全天开行大交路(龙江站↔仙林湖站)和小交路(龙江站↔东流站)套跑,大小交路以1:1的比例间隔发车。

5号线是东南~西北走向的核心主干线,2024年3月31日开通位于江宁区的南段。线路北起方家营站、南至吉印大道站,全长37.4公里,设车站30座,南段用时约18分钟,平均旅行速度约37公里每小时。线路串联江宁、雨花台、秦淮、鼓楼等区,并连接下关、中山北路、新街口、夫子庙、东山等数个核心片区。

南段全长12.9km,共设车站9座,全部为地下站,其中换乘站3座。车辆选型采用A型车,6辆编组,列车设计最高时速为80km/h。

7号线是西南—东北走向的加密主干线,2022年12月建成北段,2023年12月建成南段,2024年12月建成中段,全线于2024年12月28日下午13点30分贯通运营。此前分为南北两段运营,北段线路西起幕府西路站,沿幕府西路、幕府东路、栖霞大道往东敷设,进入丁家庄、尧化门片区,东至仙新路站。南段线路北起应天大街站,南至西善桥站。最后建成的中段线路北起幕府西路站,南至应天大街站。

线路全长35.7km,全部为地下站,共设站27座,换乘站7座。车辆选型采用B型车,6辆编组,采用无人驾驶技术,列车设计最高时速为80km/h。

10号线是东西走向的过江线路,在原1号线安德门站奥体中心站的基础上向西延伸过江,2014年建成。

线路东起安德门站、西至雨山路站,全长21.6公里,设车站14座,全程用时约34分钟,平均旅行速度约38公里每小时。线路连接主城南部、河西、江心洲、江浦等片区,在安德门站1号线换乘,在中胜站7号线换乘,在元通站2号线换乘。10号线共配车21列,每列车采用6辆A型车编组,设计最高速度80公里每小时。

S1号线(又称“机场线”、“宁高城际一期”),是南京市南部的市域轨道交通快线与连接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机场联络轨道系统,2014年建成,2018年向东延伸一站至空港新城·江宁站。

线路北起南京南站、南至空港新城江宁站,全长35.8公里,设车站9座,全程用时约35分钟,平均旅行速度约60公里每小时。线路连接南京南站、南部新城、将军山东麓、机场新城、禄口国际机场等地,在南京南站1号线3号线S3号线换乘。S1号线共配车15列,每列车采用6辆B型车编组,设计最高速度100公里每小时。

S3号线(又称“宁和城际”),是南京市城区西南部的市域轨道交通快线,2017年建成。

线路东起南京南站、西至高家冲站,全长36.22公里,设站19座,全程用时约50分钟,平均旅行速度约43公里每小时。线路连接南京南站、铁心桥、河西南部、桥林新城等片区,在南京南站1号线3号线S1号线换乘,在油坊桥站2号线换乘,在永初路站7号线换乘。S3线共配车24列,每列车采用6辆B型车编组,设计最高速度100公里每小时。全天开行大交路(南京南站↔高家冲站)和小交路(南京南站↔刘村站)套跑,大小交路以1:1的比例间隔发车。

S4号线(又称“宁滁城际”),是南京市城区西北部连接安徽省滁州市的市域轨道交通快线,2023年建成滁州段(除腰铺、担子、水口、相官、张堡五站外),南京段建设中。线路西起滁州高铁站,东至汊河站,全长46.2公里,设站14座,配车14列,每列车采用4辆市域D型车编组,设计最高速度140公里每小时。线路滁州段为滁州市滁宁城际铁路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建设,目前线路由滁州市轨道交通运营有限公司运营。

S6号线(又称“宁句城际”),是南京市城区东南部连接镇江市句容市的市域轨道交通快线,2021年建成。

线路西起马群站,途径麒麟、汤山、黄梅等片区,出南京后进入句容北部新城、句容城区,终于句容高铁站,全长43.59km,共设车站13座,其中地下站7座,高架站6座。车辆采用市域B型车4节编组(预留6节编组条件),列车最高运行速度为120km/h。本线路首次采用快慢车模式,其中快车36分钟句容直达马群,换乘2号线后另加24分钟(总共1小时)可一路抵达市中心新街口。

S7号线(又称“宁溧城际”),是连接溧水区和南京主城的市域轨道交通快线。2018年建成。

S7号线由S1号线空港新城·江宁站引出,经溧水区的柘塘、乌山镇后沿溧水城区主干道秦淮大道向南铺设,至无想山站。全长30.8公里,设车站9座,设计最高运营速度100公里每小时,S7号线列车采用4辆B型车编组,预留与S1号线直通运行以及6辆B型车编组条件。

S8号线(又称“宁天城际”),是南京市江北地区的市域轨道交通快线,2014年建成。2022年向南延伸两站至长江大桥北站

S8号线南起长江大桥北、北至金牛湖,连接桥北、大厂、六合等长江以北地区。全长45.2公里,设车站17座,全程用时约51分钟,平均出行速度约53公里每小时。S8号线共配车26列,列车采用4辆B型车编组,设计最高速度120公里每小时。全天开行大交路(长江大桥北站金牛湖站)和小交路(长江大桥北站方州广场站)套跑,大小交路以1:1的比例间隔发车。

S9号线(又称“宁高城际二期”),是连接高淳区和南京主城的市域轨道交通快线。2017年建成。

S9号线由S1号线翔宇路南站引出,沿宁高公路向南铺设,经溧水石湫、跨石臼湖至高淳区。全长52.4公里,设车站6座,设计最高运营速度120公里每小时,降速前全程用时约36分钟,平均出行速度约88公里每小时。S9号线共配车12列,列车采用3辆B型车编组。

票务

更多信息 南京地铁单程票价格—里程表(自2019年3月31日起实行) ...
更多信息 储值卡乘车优惠, 当月已消费金额 ...

南京地铁建成初期曾按乘坐区间数量计算票价,2元可乘1站至8站(包括上车站,下同),3元可乘9站至12站,13站及以上4元封顶。2014年7月1日改为按乘坐里程计算票价,单程票起步价2元可乘10公里,若乘坐里程超过10公里,票价每增加1元可乘坐里程分别增加6、6、8、8、10、10、12、14公里,即:3元可乘10公里以上至16公里,4元可乘16公里以上至22公里,5元可乘22公里以上至30公里,6元可乘30公里以上至38公里,7元可乘坐38公里以上至48公里,8元可乘坐48公里以上至58公里,9元可乘坐58公里以上至70公里,自10元起票价每增加1元可多乘坐14公里,上不封顶。在2014年底北京地铁结束2元一票制之后,南京地铁成为全国票价最低的地铁(且起步价2元可乘坐里程数亦为全国最长)。但由于地铁运营年份增加、运营线路里程增长等原因,加上早期线路设备设施逐渐老化,地铁运营和维护成本激增,为此南京市物价局决定于2018年12月中旬召开地铁票价调整听证会[18]

当两站间存在多条路径时,以最短路径里程作为计价依据[19]。例如乘坐1号线的南京南站-新街口区间的票价为2元,而距离稍短的南京南站-张府园区间票价则为3元,这是因为实际计价时,南京南站-新街口区间按乘坐3号线到达大行宫站后换乘2号线到达新街口站的里程计价[20]

根据南京市发展改革委员会于2019年2月2日下发的文件(宁发改服价字‘2019’73号),南京地铁自2019年3月31日起施行新票价,并取消地铁月卡[21];同时,南京地铁也保留发行定期票和计次票的权限。

2017年12月30日S9号线开通后,南京地铁两站间的最长里程是金牛湖站高淳站约148.4公里,因此南京地铁单程票实际最高票价为15元。[22]

南京地铁自2014年7月1日起开始发售记次卡,有月卡、双月卡和季卡三种优惠卡,试行2年。月卡有效期即每个自然月,最多可乘坐次数等于有效期(该月)内工作日天数的两倍,该卡售价为最多可乘坐次数乘4元,每次乘坐不限里程,比较适合长途通勤乘客。双月卡、季卡的售价和使用次数的计算方法和月卡相同,双月卡有效期为每单月起连续两个自然月,季卡有效期为每个季度(3个自然月)。三种计次卡均在有效期开始之前一个月的15日至月底预售。

试行期间,双月卡、季卡购买人数少,利用率低,为防止资源浪费,经市政府同意,南京地铁在优惠卡试行期满后对发行方式进行调整,停止发行双月卡和季卡两种优惠卡。

自2019年3月31日起,经南京市发展改革委员会批复,南京地铁停止发行地铁月卡,并实行成人储值卡乘坐地铁的每月累积优惠政策,月底清零。在每个自然月内,成人凭储值卡乘坐地铁消费150元以下的,享受9.5折票价优惠;150元-200元之间的,9折优惠;200元-300元之间的,8折优惠;超过300元的,恢复9.5折优惠[21]。同时,特定人群凭证件可以免费乘坐地铁,包括:离休干部,残疾军人,残疾警察,盲人,现役军人,离退休军人,优抚对象,江苏省无偿献血奉献奖获得者,江苏省无偿捐献干细胞奖获得者,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终身荣誉奖,以及其他按法律法规可以免费乘坐公交工具的人群。

一般的成人乘客可以使用储值卡,如“金陵通”卡、南京市民卡江苏交通一卡通刷卡进站,2020年苏宁金融开启了电子版江苏交通一卡通金陵通[23],票价9.5折。使用学生卡、市民诚信卡的乘客,以及使用“南京市民卡”的60岁至69岁的乘客可以半价乘坐,使用“金陵通”敬老卡或“南京市民卡”的70岁以上乘客免费乘坐,每名付费乘客可免费携带一位身高1.30米以下的儿童。乘客可在300分钟内任意换乘,在出站时以乘坐的总里程计算收费金额,不需重新计费[24]。另外南京地铁同时推进闸机改造工作,在每台闸机上加装二维码扫描器[25]。2018年12月20日,南京地铁在部分车站的闸机测试扫码进站服务[26],之后于12月26日实现全系统试运行,12月31日正式运行。乘客可使用支付宝银联闪付两种支付方式刷码进站[27]。2019年5月22日起,上海地铁杭州地铁合肥轨道交通官方客户端也可以直接扫码乘坐南京地铁[28]。2020年,南京地铁支持苏宁支付扫码过闸。[29]2022年4月15日,南京地铁APP“与宁同行”正式上线,涵盖扫码乘车、站点信息、末班查询等基础出行服务,同时全面整合了互联互通、站内导航、电子发票等服务。

客流

更多信息 年份, 年总客运量(亿人次) ...

建设历程

规划历史

更多信息 制定时间, 规划名称 ...

自2015年1月12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通知》后,南京地铁的正式建设规划严格按期上报报批,此前获得批复的线路规划则统称为“第一期建设规划”。2020年8月24日,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也被称作“十四五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31]。2022年8月30日,《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23-2028年)》省内初审会召开[32]。2023年1月9日,第三期建设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对原方案做出了调整[33]

Thumb
南京地铁建设历史示意图(未包括S6号线及其之后通车的线路)[已过时]

首条地铁

建设南京地铁的动议始于1984年的市人大代表提案。[4]1986年4月,南京市成立综合交通规划领导小组,下设地下铁道专业组,地铁建设的前期工作正式启动。地铁专业组1986年12月编制出《南京市地铁线路规划初步方案》,在此基础上形成南北线(小行—燕子矶)、东西线和西北·东南斜线3条线路组成的城区三角形线网方案。[34]1993年修编的《南京城市总体规划》在城区新增1条线路,并在外围规划了3条轻轨(浦口至大厂、浦口至珠江镇、长途南站至新机场)和1条市郊铁路(至龙潭)。[35]1999年编制的《南京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进一步规划了6条地铁线、2条地铁支线和3条轻轨线。[36]

南京地铁早期规划中的南北线(即现1号线)一期工程的线位和站位很早就已经确定。1990年2月12日,南京市地下铁道工程筹建处成立,1992年开始建设三山街试验站,1993年因国家宏观调控停工。1994年,国家计委批准南京市地铁“预立项”,经过1995年国务院全面暂停审批国内城市地铁项目的曲折[37],南北线(1号线)一期工程(小行至迈皋桥)最终于1999年正式获得批准开工。2000年5月三山街试验站复工,12月12日1号线正式开工。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运动会确定由江苏省在南京的河西地区举办,南京市2002年上报将线路从小行西延至河西的南京奥体中心,西延线获批后即于10月开工。2005年9月3日,1号线一期工程及西延线建成试运营,一年后结束试运营开始正式运营。线路北起迈皋桥站、西至奥体中心站,设16座车站,全长21.72公里。[4]南京地铁1号线的开通,使南京成为继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长春大连武汉深圳重庆之后中国大陆第10个建成并运营轨道交通系统的城市。

地铁成网

Thumb
建设中的2号线马群站(2009年)
Thumb
集庆门大街站西侧的预留站台,该站台原计划作为2号线西延过江线站台使用,因地质原因废弃。该侧站台目前仅在特殊情况下使用。

2003年编制的《南京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较之前的版本发生了重大变化,最终版本规划了9条地铁线、4条轻轨线共13条线路。城区的1、2、3号线继承自旧版规划,4、5、6、7则是新规划的线路,其中6号线为环线。根据规划,南京地铁应在2010年建成1号线、2号线,组成的“十字”框架,到2020年建成1、2、3、4组成的“井”字框架,在远期实现包括环线在内的轨道交通网络。这一规划还确定了4条地铁过江的线位。2005年1号线通车运营后,地铁2号线和1号线南延线先后开工,南京地铁进入第二轮建设时期。

2号线的雏形是早期规划中的东西线,该线横贯主城区的东西轴线,向东与仙林副城相连,向西连接河西副城,并规划过江通往江浦。2003年12月28日,奥体东站(当时工程名为“向兴路站”)配合河西景观大道施工提前进行。2005年12月28日,2号线试验段在兴隆大街站(当时工程名为“所街站”)动工。[38]2006年5月1日,一期工程(油坊桥站马群站)正式开工,设站19座,长25.27公里。[39]在南京市和仙林新市区的推动下,2号线东延线于2007年10月7日开工,自马群站向东延伸5站至羊山公园站,之后又决定继续东延2站至经天路站。但是,由于2号线河西段在集庆门大街站施工过程中出现地质问题,为规避风险,2号线原先的过江规划与规划中的地铁环线取消,2号线走向改为沿河西新城主干道江东中路南下,在雨润大街站转向西南,最终抵达油坊桥站。这一改动甚至深刻影响了接下来南京地铁系统的新一轮线网规划与建设。[40]2010年5月28日,2号线一期和东延工程同步开通,全线设26站,西起油坊桥、东至经天路,全长37.80公里。

1号线南延线是连接主城和江宁区的重要线路,北起主城南部,向南经国铁南京南站,折向东南与与江宁东山新市区相连。2006年11月20日,1号线南延线试验段在河定桥站提前开工[41]。2007年3月1日,南延线全面开工[41],线路自1号线安德门站引出后设站12座至东山新市区东南的龙眠大道站,长18.01公里[42]。2008年5月,1号线南延线延伸段开工,自龙眠大道站向南延伸6.5公里增设3站进入江宁大学城[43]。2010年5月28日,1号线南延线和延伸段工程同步开通,北起安德门站、南至中国药科大学站,全线设站15座,全长25.08公里。1号线南延线与1号线贯通,成Y字分岔运行。

2010年5月28日,2号线和1号线南延线同日开通后,南京地铁运营里程增加到84.75公里。1号线、1号线南延线和2号线组成十字线网框架,南京地铁进入网络化运营时代。

框架扩展

2010年,南京获得2014年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资格,极大推动了南京地铁事业的发展。[44]

为连接各青奥场馆与机场,南京市政府为此修建了10号线S1号线S8号线

10号线原名1号线西延过江线,为连接青奥会主场馆南京奥体中心的线路。10号线从原1号线西延线终点站奥体中心站引出,下穿长江至江浦,新建线路14.4公里、新建车站10座(包括安德门站)。2010年1月10日西延过江线试验段开工,5月改称10号线一期工程,12月18日全面开工。2014年6月,原1号线小行站至奥体中心站停运改造割接至10号线。2014年7月1日,10号线一期工程正式通车运营。[45]

S1号线(即宁高城际一期工程),又名“机场线”,北起国铁南京南站,南至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其雏形是1993年编制的《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规划的机场轻轨线[35],在后续版本的规划中,机场线的名称和具体线位多有变化。2012年4月,国家发改委批准《江苏省沿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机场线获批以“南京至高淳线南京南站至禄口机场段”的名义进行建设[46]。2011年12月27日,在禄口举行试验段开工仪式,2014年7月1日正式通车运营。

S8号线一期工程,为连接青奥会帆船项目举办地金牛湖的市域快线。南起泰山新村、北至金牛湖,连接六合、大厂、桥北、珠江、桥林等南京长江大桥以北地区,全长45.2公里,设17座车站。2012年6月21日开工,2014年8月1日正式通车运营。[47]

举办青奥会的同时,南京主城区的地铁线网也逐步加密。2010年12月28日,下穿长江,连接南京站南京南站林场站3座铁路车站,可与1号线2号线S1号线S8号线等多条地铁线路换乘的南北干线3号线全线动工,于2015年4月1日正式建成通车。线路全长44.87千米,设29座车站。

2011年12月27日,东起仙林湖站,西至龙江站,横穿主城和仙林新市区的东西干线4号线试验段开工,2012年12月全线开工。2017年1月18日,4号线全线通车运营。全长33.75公里,设车站18座。随着4号线的开通,南京地铁网络在主城区形成“井”字形框架。[48]

向郊区与都市圈其他城市延伸

Thumb
S6号线列车进入东郊小镇站。S6号线为南京地铁网络中的第一条跨市轨道交通。

在主城区线网加密的同时,南京地铁系统线网也逐步向市区所辖郊区延伸。向郊区拓展的线路主要有S3号线S7号线S9号线

2012年5月2日,《江苏省沿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2012—2020年)》[49]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其中包含南京至句容线(宁句线)、南京经仪征至扬州线(宁仪扬线),于当年12月又获批可在“十二五”(2011年至2015年)期间提前建设。由于这两条线路需要跨市合作建设,两线至2015年底仍处于前期准备阶段。

2015年5月,《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2015~2020年)》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南京市在2015年至2020年将动工修建8条地铁线路,共215.7公里,分别为:1号线北延线(迈皋桥站延伸至二桥公园站,长7.2公里,设5座地下车站)、3号线三期(秣周东路站至秣陵街道站,长3.3km,设2座地下车站)、4号线二期(珍珠泉站至龙江站,长10.7km,设6座车站)、5号线(吉印大道站至方家营站,长37.5公里,设30座车站)、6号线(栖霞山站至南京南站,全长34.8km,设18座车站)、7号线(西善桥站至仙新路站,长35.7km,设27座车站)、9号线一期(江苏大剧院·宪法广场站至红山新城,长18.0km,设16座车站)、10号线二期(安德门站延伸至东麒路站,长12.1km,设7座车站)、11号线一期(马骡圩站至浦洲路站,长27.0km,设20座车站)。[50]其中,原计划3号线三期工程部分区间已经在上一轮建设中提前实施并通车,5号线在2015年进行地质勘查、文物保护审批等准备工作。

2015年10月,《南京市(江北新区)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6—2020)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公示。根据该报告书,南京市计划于2020年前在江北新区开工建设3条地铁线路,共42.6公里,分别为:11号线一期(马骡圩站至浦洲路站,长27.0km)、4号线二期(珍珠泉站至龙江站,长10.7km)、S8号线南延(长江大桥北站至泰山新村站,长4.9km)。该建设规划已于2016年11月1日获批。[51]

2012年12月27日,连接河西南与浦口桥林地区的S3号线一期工程河西试验段开工。2014年,连接禄口机场与溧水主城区的S7号线与连接溧水石湫与高淳区S9号线分别开工。

2017年12月6日,S3号线(即宁和城际)一期工程正式通车运营。S3号线全长36.26公里,设车站19座。

2017年12月30日,S9号线正式通车运营。S9号线全长52.4公里,设站6座。

2018年5月26日,S7号线正式通车运营。线路全长30.2公里,设站9座。至此,南京地铁成为中国大陆首个拓展至所在市所有辖区的地铁网络。[52]

2021年12月28日,连接句容S6号线正式通车运营。至此,南京地铁网络首次突破南京市辖区,进入南京都市圈其他城市;同时,连接河西南地区的2号线西延线同步建成通车。

2022年9月30日,S8号线南延开通运营;12月28日,连接城北片区的1号线北延线及7号线北段开通运营。

2023年6月28日,连接滁州S4号线滁州段除张堡外正式通车运营;12月28日,7号线南段开通运营[53]

2024年3月31日,5号线南段(江宁段)正式开通运营[54];12月28日,7号线中段开通运营,南北段实现贯通[55]

2025年1月1日至3月11日,南京地铁5号线南段暂停运营。3月12日起,南京地铁5号线南段恢复常态运营。

未来建设

车站

设备

标识系统

地铁文化

大事记

相关条目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