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台电大楼站
捷運松山新店線車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台电大楼站,位于台北市中正区、大安区交界处,为台北捷运松山新店线(新店线)的捷运车站。

Remove ads
车站概要
台电大楼位于罗斯福路三段下方,师大路口与辛亥路口间,老地名“林口店仔”、“林口庄”,车站编号为G08。
兴建时曾暂名三总站[3](指三军总医院,总院已经迁至内湖,原址只留下汀州门诊部),后取本站与公馆站之间的台湾电力公司总管理处办公大楼为名。
由于“松山=台电大楼”区间车以本站为终点,因此该列车在进站时会广播“本区间车终点站台电大楼站到站后不再提供载客服务,往新店方向的旅客请在本站换车,谢谢”,提醒乘客在第二站台候车转往新店方向。在列车行进途中也会广播“本区间车终点站:台电大楼站;往公馆站、新店站的旅客,请在台电大楼站下车,改搭下一班车”。

车站构造
地面 | 出入口 | 出入口 |
地下 一楼 |
大厅层 | 站厅、服务台、自动售票机、验票闸门 |
洗手间(站体北侧付费区外,近出口3) 台电大楼ATM(站体南侧付费区外,近出口1、2) | ||
地下 二楼 |
一站台 | ←![]() |
岛式站台,左侧开门
| ||
二站台 | ![]() ![]() |
- 本站南面与公馆站之间设有袋状轨,是新店线其中一个(另一个是大坪林站与七张站之间)。在1999年启用至中和新芦线东门站通车前只作为后备车轨。
- 本站自中和新芦线东门站通车后,即作为“北投-台电大楼”区间车的端点站,因公馆以南之七张站同时有小碧潭支线行驶,班次有限。故到站列车必须于本站二站台停靠后即清客、不开放上车,随后经本站南侧袋状轨折返至一站台继续载客,开往北投站。
- 2013年11月24日信义线通车后,原往北投方向“北投-台电大楼”区间车取消更改为往西门方向(与小南门线跨线路运行),本站也作为小南门线“西门-台电大楼”区间车的端点站。[4]
- 2014年11月15日松山线通车后,新店线不再跨线路运行至代表颜色不同的淡水线,小南门线纳入新店线一部分,“淡水-新店”列车取消,改为“松山-新店”列车。往西门方向区间车延长至松山线松山站,但受七张站小碧潭支线影响,本站区间车必须保留,否则难以维持本站以北的频密班次。现时小碧潭支线只有小碧潭一站(及该站只有一个站台及站台长度短),而该站人流不大,因此现时小碧潭支线于高峰时段减少至12分钟一班,以疏导公馆站人流,但每12分钟便须开出一班往本站区间车(而平峰时段则每6分钟开出一班往本站区间车)。
出口1、2位于车站南端、出口3、4位于车站北端、出口5位于车站西端,无障碍电梯位于出口2、5,此外出口3有联合开发大楼,出口2设有台电大楼ATM。
利用状况

本处除捷运站外,车站附近设有数个公交车站。在罗斯福路上,“捷运台电大楼站”(旧站名:罗斯福辛亥路口、罗斯福师大路口”站牌设于路中央的公交专用道上,“古亭国小”站牌则设于路边。此外还有辛亥路上的“三军总医院”与师大路的“晋江师大路口”、“交通博物馆”等,有多条公交车线路行经。车站东北侧为古亭国小。
出口2旁设有“潜水伕症劳工纪念碑”一座,该碑是为了纪念1995年新店线221标工程采用“压气工法”作业时施工不当,造成数十名工人罹患潜水夫病一事(江子翠站亦立有此碑一座)。
本站与南边的公馆站之间设有袋状轨可供列车下客后调头,因此在花博举行期间,因应花博疏散人潮,部分时间加开由本站北至石牌站之区间车。(原本可以大坪林站作为此特别列车的南端终点,但为避免使用七张站北边的袋状轨而影响小碧潭支线的正常运作,所以运行此两站之间。)
2012年9月,中和线在新庄线东门站通车后,改为直通中和新芦线,本站开始作为常态的端点站,开行本站至北投站的区间车,在信义线通车前,补充原“北投-南势角”的列车运能。2013年11月信义线通车后,取消“北投-台电大楼”营运模式,改开行本站至西门站(与台北捷运小南门线直通营运)的区间车,以补足原“北投-台电大楼”列车在“中正纪念堂-台电大楼”段的运能。
Remove ads
车站周边
- 1出入口:
- 台电大楼
- 台湾文化清真寺
- 台湾电力公司总管理处(位于本站与公馆站间)
- 台北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
- 捷运台电大楼站(1号出口)
- 捷运台电大楼站(2号出口)
- 捷运台电大楼站(2号出口)_1
- 捷运台电大楼站(4号出口)
- 捷运台电大楼站(5号出口)
- 古庄公园
- 无相门
- 2出入口:
- 3出入口:
- 龙泉市场
- 萤桥国中
- 师大公园
- 4出入口:
- 5出入口
公交车信息
站牌名为《捷运台电大楼站》(旧站名:罗斯福师大路口、罗斯福辛亥路口)、《罗斯福浦城街口》、《三军总医院(辛亥)》、《晋江师大路口》
Remove ads
历史
- 1999年11月11日:随着捷运新店线“古亭-新店”段正式通车而启用[6](p. 328)。
- 2012年9月30日:本站当日开始为常态端点站[6](p. 227)。
- 2013年11月23日:因应信义线完工通车,“北投-台电大楼”与“台北车站-台电大楼”营运模式开行最后列车,于当日的晚上11时05分自本站发出往北投站的最后列车后,“北投-台电大楼”营运模式正式走入历史。次日(2013年11月24日)的凌晨0时6分自本站发出往台北车站的最后列车后,深夜模式的“台北车站-台电大楼”营运模式亦正式走入历史[6](p. 228)。
- 2013年11月24日:随信义线通车,“北投(台北车站)-台电大楼”列车取消,改开行“西门-台电大楼”小南门线列车,本站可直通至西门站[6](p. 228)。
- 2014年4月8日:台北市政府公布松山线通车与新店线(含小南门线)贯通后的营运模式,本站在松山线正式通车后,将作为“松山-台电大楼”区间车的端点站[6](p. 228)。
- 2014年5月25日:中天新闻台播出的“防身术”教战守则,有网友眼尖发现记者进入车厢内喷防暴喷雾时整台车厢空无一人,即因该班列车为“西门-台电大楼”小南门线列车清车后进入本站与公馆站中间的袋状轨,又因为林姓记者一喷防暴喷雾,造成车厢内充满难闻且有刺激性的味道,该列车司机有回报行控,站务也将他们留置在西门站交由警察处理,而该班列车被送回机厂清理。[7]
- 2014年11月9日:本站往新店方向因袋状轨信号异常,所有列车都必须经过袋状轨才能进入主线,惟“西门-台电大楼”小南门线列车必须实施过站不停,于万隆站的渡线掉头进入第1站台再开至台电大楼站继续载客。(注:假若松山线通车后再次发生相同事件,则星期一至五会掉动小碧潭支线列车、星期六及日(例如事发当日,虽然当时松山线尚未开通)则以取消区间列车行驶,此事件发生在松山线通车前最后一个星期日)
- 2014年11月15日:随松山线通车,原“西门-台电大楼”小南门线列车取消,改开行“松山-台电大楼”新店松山线区间列车。
- 2017年9月:本站低站台门启用。
- 2024年3月15日:在PELU灯箱上试办新增照明。
- 2024年3月21日:将原有的PELU灯管全数拆除,并且头尾端新版照明全数启用。
- 2024年5月22日:成为松山新店线最后一个更新外语站牌的车站。
- 2024年5月24日:旧版站牌正式走入历史,于(24日)凌晨更新为新增日韩文的全新站牌。
脚注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