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市区改善计划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市區改善計劃
Remove ads

市区改善计划(英语:Urban Improvement Scheme)是香港房屋协会的其中一个非资助建屋计划,主要是将一些香港岛九龙市区,建于1930至1940年代左右的旧楼拆卸,然后重建成楼层较高、单位更大的新型楼宇,并附设商店或者社会福利设施,性质近似现时市区重建局的重建项目,因此之故,这类住宅楼宇是不会在新市镇找到。[1]:78直到2025年8月为止,房协已发展30个市区改善计划的住宅项目,提供5,620个单位,过半数住宅位处在中西区,而且大部分都是单幢楼,多于两幢楼的屋苑仅属少数,其中座数最多的项目是羲皇台(共有12座),而单位最多的项目是欣荣花园(共有900伙),值得留意的是有两个住宅项目被其他发展商收购,当中一个已经易名,另外还有两幢住宅后来被拆卸。[1]:78

Thumb
市区改善计划一般建于市区旧楼群中间,图为湾仔区大坑旧区,后方高楼为龙涛苑

历史

房协在1974年响应时任执行委员、后来担任布政司锺逸杰建议,正式推出市区改善计划,并得到香港政府提供的一亿港元的长期贷款,同年正式展开收购旧楼物业。[1]:38-39这个计划目的有三个,分别是为市区改善居住环境、为市民提供现代代居所、为旧有地方保持社区联系。[2]跟其他资助房屋(可以透过优惠地价建屋)不同的是,房协是需要以市值价格进行收购及预留资金安置相关住户,之后又要向港府缴付市价建屋。[3]所以落成后的单位,除了少部分单位是保留予其他受重建影响的市民优先认购,或者出租予有需要人士之外,其余单位都可以透过自由市场公开发售,并无任何申请资格和转让限制。[4]

1976年,石塘咀美新楼一座正式完工入伙,是为首个市区改善计划项目,之后重建的版图由中西区扩展至港岛北、鸭脷洲、九龙西等地。[5]其中具规模者,包括大坑浣纱街重建项目龙涛苑,房协曾一度将那里划为其总部;还有由大角咀葛量洪夫人新村重建的颂贤花园油麻地六街项目骏发花园马头角四街项目欣荣花园,都是该计划中较为人熟悉。[6]不过除了这几个屋苑外,由于房协资金所限,而且没有如后来的土地发展公司以及后继机构市区重建局一样有《土地收回条例》的权力,因此其余都是较小型的重建项目,市区改善效益不大。[7]土发公司的成立后,开始尝试系统式市区重建,并随着地产市道发展,开始取代房协市区重建之角色。[8]到1999年尾,最后一个市区改善计划项目荷李活华庭历经多番阻滞后正式完工及发售,标志房协市区改善计划功成身退。[9]

房协因推行上述计划而累积市区重建经验,所以在2002年尾与市建局合作推动市区重建,市建局透过《土地收回条例》收楼,而房协则负责提供安置资源,建筑,售楼及售后管理服务。[10]房协其后按照市建局政策,2013年起推出五个位于深水埗、并以“喜”字开首的项目,以及筲箕湾乐融轩项目,不过这些楼宇并不是属于市区改善计划,而是独立成为一个新设的“市区重建项目”。[1]:56, 80此外,居仁阁于1990年重建后随即被土发公司全幢买下作安置用途;[11]湾仔永豪阁于2010年起被太古地产收购所有业权,并在2016年翻新成为服务式住宅并易名为“Star Studios II”。[12]1983年落成的些利街10号近年已拆除,成为第一个遭拆除的房协市区改善计划住宅,现址为一间黎巴嫩餐厅。[13][14]位于鸭脷洲的平澜街7号则是第二个被重建的项目,未来会成为宏安地产在平澜街新项目的一部分。

Remove ads

香港岛屋苑一览

中西区

更多信息 名称, 照片 ...

湾仔区

更多信息 名称, 照片 ...

东区

更多信息 名称, 照片 ...

南区

更多信息 名称, 照片 ...

九龙屋苑一览

油尖旺区

更多信息 名称, 照片 ...
Remove ads

深水埗区

更多信息 名称, 照片 ...

九龙城区

更多信息 名称, 照片 ...

已拆卸

更多信息 名称, 照片 ...

参考文献

参见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