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广岛新交通1号线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广岛新交通1号线(日语:広島新交通1号線 Hiroshima Shinkōtsū Ichigō sen */?)是一条连结日本广岛县广岛市中区的本通站至同市安佐南区的广域公园前站,属于广岛高速交通的中运量胶轮旅客捷运系统 (AGT,在日本称为新交通系统)线路。爱称是Astram线,带有日语的“明日”和英语的“Tram”(有轨电车)的意思[2]。
Remove ads
概要
在营运分类上,虽然广岛高速交通所经营的线路,大部分的路段都是采用高架方式铺设,但在起站本通至县厅前间、仅有0.3公里长的地下路段,是根据日本铁道事业法申请经营权,属于“地下铁”的分类,并接受政府的地下高速铁道整备事业补助费[3][4]:7,因此可被归类为地下铁业者之一。至于其他的18.1公里长线路则是根据轨道法申请营运,虽采独立路权设计但在日本的系统分类中与一般有轨电车相同[5]。
另外在技术上,广岛新交通属于胶轮路轨系统,在日本各地的地下铁系统中,仅有广岛与北海道的札幌市营地下铁使用同类技术。同时广岛新交通采用无人自动驾驶的旅客捷运系统,是日本唯一使用自动驾驶的旅客捷运系统的“地下铁”业者。
历史
广岛高速交通于1987年作为负责运营广岛新交通1号线而成立;广岛新交通1号线是为了连接广岛市中心和广岛市西北部(主要是安佐南区)住宅区的交通而推动。[6]其中广岛市中心至长乐寺区间的建设首先启动,但随着广岛被选为1994年亚洲运动会的主办城市,长乐寺站至广域公园前站区间也开始建设,以作为通往亚运会主会场——位于安佐南区和佐伯区之间新城“广岛西部丘陵都市” (之后改名西风新都)内的广岛广域公园陆上竞技场的交通线路。全线从本通站至广域公园前站全长18.4公里,于1994年8月20日开通。
广岛新交通1号线全线沿既有道路铺设,本通站至中筋站区间位于国道54号上空或地下,中筋站至大原站区间沿广岛县道38号广岛丰平线,大原站至伴中央站区间沿广岛县道265号伴广岛线,而伴中央站至广域公园前站区间则沿广岛县道71号广岛汤来线运行。在日本的新交通系统线路中,该线路总长度为第一;虽然只有部分区间位于地下,但成为继桃花台新交通运营的桃花台线之后第二条拥有地下运行区段的新交通线路,由于桃花台线已停运拆除,广岛新交通1号线是目前唯一运营有地下路段的新交通线路。
另外,广岛新交通1号线是中国地方第一个使用自动检票口的线路。2015年3月14日新白岛站开业,可与西日本旅客铁道山阳本线、可部线转乘。[7]2018年加入交通系IC卡全国通用服务,但仅提供ICOCA的加值服务;[8]2024年开始提供ICOCA以外交通系IC卡加值服务。
Remove ads
- 1987年12月1日:广岛高速交通公司设立。[6]
- 1988年3月14日:获得本通 - 长乐寺铺设许可。[6]
- 1989年2月28日:本通 - 长乐寺动工。
- 1991年
- 1994年8月20日:广岛新交通1号线本通 - 广域公园前开通。[6]
- 1999年3月20日:开行急行列车。[6]
- 2004年3月20日:废除急行列车。[6]
- 2005年8月22日:累积运输人次达到2亿人次。
- 2006年4月15日:深夜、早晨开行的长乐寺 - 广域公园前区间车废止。[10]
- 2007年4月2日:开始将头、尾车厢设定为“手机禁用车厢”。[11]
- 2009年8月8日:引入IC乘车卡PASPY和ICOCA。[12]
- 2010年4月1日:经指定作为广岛市交通科学馆的管理单位。[13]
- 2015年
- 2018年3月17日:加入交通系IC卡全国通用服务,但仅提供ICOCA的加值服务。[16]
- 2024年
Remove ads
运营形态
广岛新交通1号线以本通至广域公园前之间全线运行的列车为主,另外还设有本通至长乐寺区间运行列车,工作日早高峰时段还安排了在大町站折返的列车。列车司机在长乐寺站进行上下行方向的交接,因此该站的停靠时间比其他车站略长。
1999年到2004年间广岛新交通1号线曾开行日本新交通系统中少见的急行列车,列车停靠本通・县厅前・大町・上安・长乐寺・大冢・广域公园前,所需时间25分,较普通车快11分。从2000年开始在大町站安排缓急接续,然而由于系统最高速度被限制在65公里/小时,急行列车在速度方面表现不足,导致速达性欠缺。由于操作复杂化,以及与经由广岛高速4号线直通市中心的公交车等竞争导致乘客减少,急行列车于2004年废止。[6]
车辆
-
6000系第6603号
-
6000系第6612号
-
6000系第6617号
-
6000系第6119号
-
1000系第1624号
-
7000系31号
使用中
- 6000系:从1994年使用至今,采用6节编组,最初有22列,1998年共为了增加运输量而新增1列,达到23列,最高运营速度60km/h。[19]
- 7000系:在开业20年之后,为了应对车辆更新问题而引进。采用6节编组,最高运营速度60km/h。预定投入24列,分2期投入;第1期11列,从2020年开始运营,预计2025年完成交付,2025年之后完成第2期13列交付。[20]
已除役
Remove ads
车站列表

全线位于广岛县广岛市内。城北站-白岛站间的新白岛站在2015年3月14日开业[7]。除此以外的车站都在线路开业时开业。广岛新交通1号线开业时各站,由起点本通站依次序确定车站颜色,分别为■粉红色、■橙色、■黄色、■黄绿色、■绿色、■水蓝色、■紫色、(之后重复)[22],官方线路图等亦有记载车站颜色[23],但2015年3月新白岛站开业以后官方网站的线路图删除了车站颜色[24]。包括新白岛站,各站的车站颜色也不再对外公布。
另外,同年开始长乐寺站的副站名引入了广岛市交通科学馆的命名权,改称为“沼田交通博物馆”,牛田站的广岛Big Wave,改称为“广新Big Wave”,官方网站上并没有更改旧有的标记。
Remove ads
延伸计划
广岛新交通1号线有延伸到西广岛站计划,计划名称为“西风新都线”。作为广岛市的长期城市规划,该市曾经构想过一条从伴地区经沼田地区通往草津或井口地区(即西部副都心、现在的广岛工商中心周边)的线路(沿草津沼田道路铺设)。然而,随着西风新都的规划逐渐具体化,研究重点转向了西风新都与中心市区的连接。1999年广岛市提出新交通1号线延伸计划,考虑该市财政状况,延伸计划分3阶段进行:
然而由于财政问题,2007年广岛市表示“目前Astram线的延伸状况非常严峻”,除了西风新都线之外的其他部分,由于需要超过900亿日元的费用,故考虑利用现有公共交通工具(广岛电铁和线路巴士)来满足需求。关于西风新都线,在开通之前,将同样利用现有的公共交通工具,同时计划结合广岛市“交通愿景推进计划”的更新,研究具体的项目实施时间。[25]
2014年广岛宣布废除第三阶段建设路段,剩余第二阶段西广岛 - 白神社 - 本通,被称为都心线。2015年广岛宣布西风新都线事业化,为降低成本,线路设计为单线,并将在沿线新设6个车站,预计2030年代开通,其中广域公园前 - 石内东开发区约3.2公里,预计2020年代末开通。[15][26]2024年广岛市宣布受新冠疫情的影响,西风新都线的全线开通时间将推迟至2036年左右;同时,原定提前开通广域公园前 - 石内东也放弃。此外,根据最新预测,延伸区间的预期日均客流量从原先的1.5万人大幅下降至9100人。[27]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相关条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