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沙特阿拉伯

位于阿拉伯半岛的国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沙特阿拉伯
Remove ads

沙特阿拉伯王国(阿拉伯语:المملكة العربية السعودية罗马化al-Mamlakah ʿArabīyah as-Suʿūdīyah发音[7],简称沙特阿拉伯沙特السُّعُودِيَّة),是位于西亚阿拉伯半岛主权国家。该国领土面积约215万平方公里,为亚洲面积第五大国家,同时也是中东地区面积最大的国家,仅次于阿尔及利亚

事实速览 沙特阿拉伯王国المملكة العربية السعودية Al-Mamlakah al-ʿArabīyah as-Saʿūdīyah, 首都暨最大城市 ...
事实速览 “沙特”的各地常用名称, 中国大陆 ...

沙特阿拉伯地处中东核心地带,西临红海,东濒波斯湾,北部与约旦伊拉克科威特接壤,东部与巴林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相邻,东南接壤阿曼,南与也门交界。西北部的亚喀巴湾将其与埃及以色列隔开。该国地形以荒漠、低地、草原和山脉为主,首都利雅得是政治与行政中心,其他主要城市包括吉达以及伊斯兰教两大圣地麦加禁寺麦地那先知寺。根据最新统计,该国人口约3,220万,在阿拉伯世界中人口数量排名第四。

在历史渊源方面,现今沙特阿拉伯所在的区域是古代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考古证据显示这里曾出现过早期人类活动的痕迹。七世纪初,伊斯兰教在此兴起,先知穆罕默德统一阿拉伯半岛各部族,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其后继者扩张版图,在数十年间建立横跨北非中亚南亚伊比利亚半岛的庞大帝国。源自此地的阿拉伯王朝先后建立正统哈里发倭马亚王朝阿拔斯王朝法蒂玛王朝等政权,对世界历史产生深远影响。

现代沙特阿拉伯王国由伊本·沙特于1932年建立,他通过一系列军事行动统一汉志内志东阿拉伯半岛南阿拉伯半岛等地区[8]。该国实行绝对君主制,以伊斯兰教法为治国基础,且采政教合一体制[9]瓦哈比派的保守教义长期主导国家政治与文化发展[10][11]。该国对女性权利的限制极多[12],萨勒曼国王即位后,不平等现象已较缓和,但因参与也门内战及保留死刑等政策而受到国际社会批评[13]

在国际地位方面,沙特阿拉伯被视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地域大国中等强国[14]。自1938年发现石油以来,该国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生产国及最大石油出口国之一[15],同时拥有全球第二大的烃储藏量和第六大的天然气储量。凭借丰富的能源资源,沙特阿拉伯被列为世界银行高收入经济体,也是二十国集团中唯一的阿拉伯国家[16][17]。其经济规模在中东地区位居首位,国内生产总值在全球排名前列[18]。沙特阿拉伯的国防开支在世界排行第四[19][20],在2010~2014年曾被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列为世界第二大军备进口者[21]

沙特阿拉伯实行多项社会福利政策,包括提供免费高等教育、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及建立全民医疗保健体系。由于经济发展对外籍劳工的依赖,该国拥有全球第三大的移民人口。人口结构呈现年轻化特征,约半数国民年龄在25岁以下。该国参与多个国际组织,包括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联合国伊斯兰合作组织阿拉伯国家联盟石油输出国组织,同时也是上海合作组织的对话伙伴[22]

Remove ads

历史

沙特阿拉伯始于1750年阿拉伯半岛中部地区,原为当地国王穆罕默德·本·沙特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穆罕默德·阿卜杜勒-瓦哈卜共同建立了新政权。在之后的150多年中,沙特阿拉伯家族的势力时起时落,为争夺半岛的控制权不断地与埃及(实为奥斯曼帝国半独立的一部分)、奥斯曼帝国发生冲突,并先后两次失去政权。

现代沙特阿拉伯是由国王阿卜杜勒·阿齐兹·本·阿卜杜勒·拉赫曼·阿勒沙特一手建立。1902年阿卜杜勒·阿齐兹率领一队人马从其家族避难地科威特出发,自敌对的拉希德家族手中一举夺回利雅得

在1913年至1926年间,阿卜杜勒·阿齐兹相继征服了内志(纳季德)和汉志(希贾兹)两部分领土。1926年1月8日,阿卜杜勒·阿齐兹成为其统治领土上的国王。1927年5月20日签署《吉达条约》使沙特阿拉伯正式脱离英国独立

1932年9月22日,沙特阿拉伯正式宣布统一。而1938年3月3日在沙特阿拉伯地底下所发现的石油,彻底改变了这个国家的命运。

Remove ads

政治

沙特阿拉伯是政教合一君主专制国家,沙特阿拉伯国王拥有绝对权力,大臣会议为辅助国王施政的最高行政机关,首相由国王或王储兼任。其逊尼派支脉的瓦哈比派为该国奉行的官方意识形态。该教派透过在全球各地建造清真寺伊斯兰学校来向推广自身教义(非公开外交政策)。

沙特阿拉伯是目前全球保留君主制度国家中,少数国王仍有绝对权力的国家。自1992年起施行的《治国基本法》规定,沙特阿拉伯是由阿卜杜勒-阿齐兹·沙特的后代子孙所统治之君主制国家,而《古兰经》是国家的最高宪法,国家则依据沙里亚法行事。

理论上,国王的权力受到伊斯兰教法与其他沙特传统的约束。在作出重大决定时,国王也必须取得其他王室成员、宗教领袖乌里玛、与其他沙特社会中有影响人士的共识。

沙特阿拉伯被自由之家列为“最不自由”的国家之一(7分,即最低分)[23]。沙特阿拉伯国内没有合法的政党,且至今仅在2005年举行过一次地方选举,投票权仅限于男性公民[24]

Remove ads

历代国王和王位继承

沙特阿拉伯王位继承兄终弟及的传统,在开国君主伊本·沙特的儿子之间传承。

2005年8月1日,第五任沙特国王法赫德在首都利雅得医院以84岁的高龄逝世后,其同父异母弟、原王储阿卜杜拉亲王和同父同母弟、原第二副首相苏尔坦亲王分别获王室支持来继位新国王和受封为王储。此时,伊本·沙特的儿子均已年老,最年幼儿子穆克林亲王也已60岁。

2006年颁布的《效忠委员会法》,由伊本·沙特国王的所有获承认的儿子或其继承人组成效忠委员会,负责王位继承人的选举并监督国王和王储的继立。2011年,苏尔坦亲王逝世。8个月后的2012年6月,继任王储纳伊夫亲王逝世。同月,77岁高龄的萨勒曼亲王成为继任王储。

2015年1月,萨勒曼亲王继位成为沙特第七任国王。他的弟弟——70岁的穆克林亲王成为王储。4月29日,穆克林亲王被免除王储与第一副首相职务,这是萨勒曼国王首次废储。其后,伊本·沙特的孙子、纳伊夫亲王的儿子、他的侄子——副王储穆罕默德·本·纳伊夫接任王储,象征着沙特王位继承开始从第二代向第三代过渡。

2017年,萨勒曼国王再度废储,立自己的儿子穆罕默德·本·萨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勒沙特为王储。沙特王位最终能否平稳传至王室第三代,确立父死子继的继承顺序仍未可知。相信若第三代的权位相争情况严重,悬而未决之王权争夺问题,将于王室第二代相继离世后引发。

更多信息 称呼, 生平 ...

司法与人权

针对沙特阿拉伯的法令、人权纪录,人权观察国际特赦组织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等组织曾批判,尤其是针对女权问题[25],如沙特阿拉伯曾是禁止女性驾车的国家之一[26],官方声称这样是为了将女人“像宝贝一样小心呵护”。

沙特政府于2018年6月起允许女性开车,并盼能借此决策改善国家形象,同时促进经济发展[27]。同年1月、2月,沙特女性获准进入足球场观赛、女性无须经男性亲属同意可开创自身事业[28]

2019年8月2日,沙特阿拉伯颁布一系列有利妇女的法令,包括允许成年女性无须男性监护人的同意,能取得护照及自由旅行,且女性有权为新生儿登记出生日期,有资格成为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女性可自行登记结婚或离婚,领取家庭关系证明,女性的工作机会相应增加[29],尔后又允许女性可凭身份证单独入住酒店[30]

沙特阿拉伯通常将其它疑似侵犯人权的报导斥责为谎言,或以沙里亚法规证明其合法。然而,在2000年,沙特政府通过了10月立法,宣布将履行联合国禁止酷刑公约下之部分义务[31]。基本法第5章第26条载明:“国家按照沙里亚法规保护人权”[32]。2002年,联合国反酷刑委员会批评沙特阿拉伯鞭刑截肢刑罚。沙特阿拉伯代表团则以伊斯兰教传统为由,拒绝了外人干预它的法律系统[13]

沙特阿拉伯政府在国内实施网络审查(过滤)[33]。沙特阿拉伯的1名部落客作者Fouad al-Farhan因批评沙特阿拉伯的政治、经济、媒体人物,从2007年12月起遭到监禁[34]。此外,新闻工作者兼异议人士贾迈勒·卡舒吉甚至被沙特政府杀害。

Remove ads

外交

沙特阿拉伯目前因巴以问题而拒绝和以色列建立外交关系,并且之前还曾不承认以色列的国家地位。2020年后,沙特政府试图解冻与以色列的外交关系,甚至有和以色列建交的计划。

地理

沙特阿拉伯拥有阿拉伯半岛80%的领土。该国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也门接壤的大部分地区无明确边界,故沙特的实际面积不详。沙特政府估计的面积是2,217,949平方公里,而其他可信的估计数据,都介于2,139,700~224万平方公里之间。而全国不到1%土地适合耕作。

地形

Thumb
沙特地貌图

沙特大部分是高原,地势由西向东成阶梯状倾斜,西部除了红海沿岸有狭窄平原外为高原高山区,西南希贾兹山脉海拔3,000米以上,多火山锥;中部为纳季德高原;东部有平原,东部沿海湾有珊瑚礁

沙漠约占全国面积的一半,北部的内夫得沙漠,多涸谷、水井、绿洲,南部的鲁卜哈利沙漠多为流动性沙丘,为世界上最大的流动沙漠。

气候

沙特西部高原属地中海型气候。其他广大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日温差较大;除了沿海地区湿度较高外,一般炎热干燥。北部年降水量100-200毫米,南部则在100毫米以下。

行政区划

沙特阿拉伯全国划分为13个省(mintaqah,复数:mintaqat):

更多信息 地图, 省份 ...

主要城市

沙特人口最多的10个城市如下:

更多信息 人口最多的十大城市 (2007), 万人 ...

经济

石油业

沙特阿拉伯的经济以石油为支柱,政府控制着国家主要的经济活动。沙特阿拉伯是世界上继加拿大后,第二大的已探明石油的储备国(拥有全球已勘探石油总量的24%),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国,也是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的主要成员国。石油业的收入占全国总收入约75%、GDP的40%,及出口收入的90%。约40%的GDP来自私有经济。

在1999年OPEC与其他石油输出国家调涨油价时期,沙特阿拉伯是主要的推动者。在此期间OPEC的成员成功地透过石油减产,将油价推高到自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的最高水平。

但自从2014年原油价格暴跌,沙特阿拉伯首次出现预算赤字,沙国决定让一直以来的国营石油公司在2018年上市。2016年4月,时任副王储的穆罕默德·本·萨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勒沙特在“沙特2030年愿景”计划中提出开放教育、医疗等私有产业,鼓励旅游业发展、发展娱乐产业,当中交通项目就包含755项措施,像是要求在圣地麦加及第二大圣地麦地那之间兴建铁路和机场,[35]吸引外商投资。

目前沙特政府正不断鼓励私有经济的发展。沙特阿拉伯减少国家经济对石油出口的依赖,并预计在2030年将10%的主要电力来源转移到可再生能源,从2004年到2014年间,增加了100万个工作机会,但大多为聘请国外人才或便宜劳工。[35]水资源的短缺与迅速增长的人口,可能限制该国实现农业自足的目标。

沙特阿拉伯也引进大量移工。根据菲律宾政府统计,沙特阿拉伯是海外菲律宾人之中最多人就业的目的地。

旅游业

Thumb
朝觐是伊斯兰教每年一次前往麦加伊斯兰圣地朝圣活动,麦加是穆斯林最神圣的城市。[36]

沙特阿拉伯拥有辽阔的沙漠、翠绿山脉和原始海滩、丰富的文化及历史遗迹,在国内拥有5个世界遗产,但因是极端保守的穆斯林国家,对于开放放大批游客造访的讨论,一直被保守派与官僚封杀。为摆脱对原油的依赖,让经济走向多元化发展,沙特政府大举斥资改善基础设施和开发景点。

Thumb
位于阿西尔省的传统村落

2019年,沙特阿拉伯开始实施一般观光旅游签证政策,允许非穆斯林前来参观。[37] 虽然旅游活动仍以宗教朝圣为主,但休闲观光领域正在逐渐扩展。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12年约有1430万人造访沙特阿拉伯,使其成为全球第19大旅游目的地国家。[38] 旅游业是沙特愿景2030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BMI Research在2018年进行的一项报告指出,宗教与非宗教性质的旅游皆具有显著的成长潜力。[39]

沙特政府也提供电子签证给前来观赏体育赛事与音乐会的外国旅客。[40] 2019年,沙国宣布计划开放约50个国家的公民申请观光签证。[41] 而在2020年,官方宣布持有美国、英国或申根区签证者,可在抵达时获得沙特的电子签证。[42]

供水与卫生

Thumb
位于吉达附近的穆斯克湖

沙特阿拉伯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是水资源匮乏。该国已在海水淡化、水资源分配、污水处理与废水再利用方面投入大量资金。目前,约50%的饮用水来自海水淡化,40%来自不可再生的地下水开采,10%则来自该国西南部山区的地表水。[43] 沙特阿拉伯正面临地下含水层水资源的严重枯竭,导致其农业体系崩溃与瓦解。[44][45] 作为应对这场灾难的方式之一,沙特阿拉伯已在美国[46][47]、阿根廷[48]与非洲[49][50][51][52]等地购买农业用地。沙特阿拉伯已成为全球主要的海外农地买家之一。[53][54]

Thumb
沙特阿拉伯是世界第三高水资源压力国家。[55]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共同设立的供水与卫生联合监测计划(JMP)资料,目前有关沙特阿拉伯供水与卫生的最新可靠数据来自2004年的人口普查。该普查指出,97%的居民能够取得改善过的饮用水水源,99%的人口拥有改善型卫生设施。到2015年,JMP估计卫生设施覆盖率已提升至100%,但主要仍以场址式设施为主,仅约40%人口连接到下水道系统。[56] 到2015年,仍有约88.6万人无法取得“改善型”饮用水水源。[57][58]

农业

Thumb
哈萨绿洲以棕榈树与椰枣闻名。该地拥有超过三千万株棕榈树,每年生产超过十万公吨的椰枣。

沙特阿拉伯最初在1950年代于哈尔季区(利雅得以南)尝试进行商业规模的乳品养殖。[59] 大规模的农业发展则始于1970年代,[60] 尤其集中于小麦的种植。[61] 政府启动了大规模的现代化农业技术推广计划,包括修建乡村道路、灌溉网络、仓储与出口设施,以及设立农业研究与培训机构。由此,国内主要粮食产量实现了显著增长。沙国在多项食品上已达自给自足,包括肉类、牛奶与鸡蛋。该国出口椰枣、乳制品、蛋、鱼、家禽、水果、蔬菜与花卉。椰枣曾是沙特人日常饮食的主食,如今则主要种植用于国际人道援助。此外,沙国农民还种植大量的其他谷物,如大麦、高粱与小米。自2016年起,为保护珍贵水资源,沙特阿拉伯终止了国内小麦的生产,过去这些小麦还曾出口。[62] 长期开采不可再生的地下水导致沙国至2012年已耗尽约五分之四的地下水储量。[63]

沙国拥有中东地区最现代化、规模最大的乳品农场之一。其牛奶生产效率极高,每头乳牛每年平均产奶达 6,800升(1,800美制加仑),为全球最高之一。当地乳品制造商Almarai是中东地区最大的一体化乳品公司。[64]

橄榄树是沙特阿拉伯的原生植物。在朱夫省,目前已有数百万株橄榄树,预计未来将增至两千万株。[65] 朱夫地区拥有全球最大的橄榄农场,占地7,713公顷。[66]

作为全国沿海造林与防治沙漠化计划的一部分,沙特国家植被覆盖发展暨防沙中心宣布已完成植栽1,300万株红树林幼苗。[67]

矿业

除了石油与天然气,沙特阿拉伯在Mahd adh Dhahab地区拥有重要的黄金矿业,以及其他重要矿产产业;其农业部门(特别是在西南部)则以蔬菜、水果、椰枣与畜牧业为主。每年约有两百万名朝圣者参加朝觐,这也创造了大量临时就业机会。[68] 自1970年起,沙特实施五年期“发展计划”,其中包括启动如阿卜杜拉国王经济城等“经济城市”计划,以推动经济多元化与创造就业机会。这些城市将分布于全国各地,以促进各区域经济的多样化,预计可为沙国GDP贡献1,500亿美元。

可持续性

Thumb
位于利雅得的阿卜杜拉国王金融区是中东地区最大的投资中心之一。

沙特阿拉伯正积极发展港口,以参与欧洲与中国之间的贸易运输(除石油之外)。为此,包括吉达伊斯兰港与阿卜杜拉国王经济城港在内的港口正在迅速扩建,并投入大量物流投资。该国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一部分,如今仍然是其中枢。[69][70][71][72]

联合国无法取得沙国的官方贫困统计数据,因为沙特政府从未发布过。[73] 政府通常不鼓励公众对贫困问题发表意见或抱怨。2011年12月,三名记者因上传关于贫困问题的YouTube影片而被内政部拘留近两周。[74][75][76] 影片作者称,沙国约有22%人口可被视为贫困。[77] 研究此问题的观察者大多选择匿名,以免遭逮捕。[78]

COVID-19疫情在沙特阿拉伯对该国经济造成的突发冲击,加上人权纪录不佳,使得多项《沙特愿景2030》下的计划面临挑战。[79] 2020年5月,沙特财政部长穆罕默德·贾丹承认,该国数十年来首次面临严重经济危机,原因是疫情与国际油价下跌。他表示沙国将采取“痛苦”措施,并保留所有应对选项。[80]

2024年7月,沙特可再生能源本地化公司(RELC)与多家中国企业成立三个合资企业,以推动该国清洁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作为2030愿景的一部分,公共投资基金正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零组件的本地化。RELC作为主权基金旗下机构,促成全球制造商与沙特私营部门之间的合作,以强化本地供应链。这些合资企业包括与远景能源合作生产风力涡轮机零件、与晶科能源合作太阳能电池,以及与Lumetech合作太阳能锭与晶圆。该计划目标是在2030年前实现最多75%的可再生能源专案部件本地生产,进而让沙国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出口大国。[81]

沙特经济规划部长费萨尔·易卜拉欣在2024年纽约举行的“高级别可持续发展政治论坛”上指出,沙国在全球气候目标上取得重大进展,启动了80多项绿色经济倡议与总额超过1,800亿美元的投资。据《Saudi Gazette》报导,他强调这些努力与《2030愿景》目标一致,着重于本地永续性、部门整合与社会进步。[82]

人口

直到1960年代,沙特阿拉伯的大多数人口为游牧或半游牧人口,但随著经济的迅速发展及城市化的加快,目前超过95%的人口已定居下来。一些城市与绿洲中的人口密度达每平方公里逾1,000人。1990年代早期,沙特阿拉伯的人口分布十分不均,东西部沿海与内陆绿洲地区人口稠密,而内陆其他大片的沙漠地区则几乎无无人居住。

沙特阿拉伯的公民中,九成为阿拉伯人,余多为邻近的非裔或亚太裔移民。[83]这些移民主要来自于红海沿岸地区,他们受雇至沙特阿拉伯工作。另有一定数量的亚太裔人口,主要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此外,境内也有不到十万的西方人士。

根据沙特统计总局公布的2022年人口普查结果,沙特人口总数为3,220万,其中,沙特人1,880万(58.4%),非沙特人1,340万(41.6%),全国人口中男性占比61%,女性占39%,30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的63%[84]

文化

Thumb
网络使用者(百万人)

至2018年,沙特全国才对公众开放电影院(在此前,沙特阿美公司内的电影院和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电影院,是沙特仅有的两个电影院[85])。第一部在沙特阿拉伯拍摄的电影是女导演海法·曼苏尔于2012年拍摄完成的《脚踏车大作战[86]。第二部沙特电影就是麦姆沙柏(Mah Sabbagh)自编自导的《巴拉卡恋上芭拉卡》(Barakah Meets Barakah)[87]

沙特阿拉伯于2017年12月11日宣布解除对电影院长达35年的禁令,自2018年初才允许电影院开放[88]

沙特实行9年义务教育,全国共有各类学校2.3万所,其中,综合型大学25所、学院78所、高等宗教大学5所[89]

社会中的宗教

Thumb
麦加禁寺内祈祷的朝圣者。图中立方体建筑为克尔白,伊斯兰教最神圣的场所。

宗教是沙特阿拉伯日常生活的核心组成部分;它在国家治理与法律制度中扮演主导角色,并深刻影响文化与日常生活,尽管在2010年代宗教机构的权力已被大幅削弱。[90] 希贾兹地区麦加麦地那等伊斯兰圣城的所在地,是朝觐Ḥajj)的目的地,常被视为伊斯兰的摇篮。[91][d]

伊斯兰教是沙特阿拉伯的国教。虽然没有法律规定所有公民都必须信奉伊斯兰教,但非穆斯林以及一些被视为不符合政府宗教解释的外国人与沙特穆斯林,只能在私下进行宗教活动,否则容易遭受歧视、骚扰、拘留,外国人甚至可能被驱逐。[102]沙特公民与外籍劳工均不享有宗教自由的权利。[103]该国占主导地位的伊斯兰教派为源自18世纪内志地区的瓦哈比主义。支持者称之为“萨拉菲主义”,[104]并认为其教义清除了一切偏离7世纪穆罕默德与圣门弟子教义的“异端”行为。[105] 沙特政府因资助谴责什叶派信仰的瓦哈比思想,而常被视为什叶派穆斯林的压迫者。[106][107] 沙特驻美大使班达尔·本·苏尔坦亲王曾表示:“中东地区将很快进入‘真主保佑什叶派’的时代,逾十亿逊尼派已经忍无可忍。”[108]

沙特阿拉伯是极少数拥有“劝善惩恶委员会”(俗称“海亚”或“穆塔维因”)的国家之一,该机构巡视街道以执行沙里亚法,包括强制遵守着装法、严格的性别隔离、每日五次礼拜、禁止饮酒及其它宗教律法。然而自2016年起,该组织的权限被大幅削减,禁止其追捕、讯问、查证身份或逮捕嫌疑人。[109][110] 在家庭私密空间中,行为规范则宽松得多。据维基解密报道,王室中下阶层成员常举行含有酒精、毒品与妓女的派对,宗教警察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111]

女性地位

Thumb
丽玛·宾特·班达尔公主,现任沙特驻美国大使,在纪念沙美建交75周年的活动中发表演讲

在沙特历史上,女性长期未享有与男性平等的权利;美国国务院将沙特政府对女性的歧视视为“一项重大问题”,并指出由于政府的歧视性政策,女性在政治上几乎没有权利。[112]然而,自2017年穆罕默德·本·萨勒曼被任命为王储以来,沙特在女性权利方面出现了一系列社会改革。

根据沙特旧法,所有女性都必须有一位男性监护人(wali),通常为其父亲、兄弟、丈夫或叔伯(mahram)。2019年,该法律被部分修订,21岁以上的女性不再需要男性监护人许可。[113]此次修订也赋予女性关于未成年子女监护方面的权利。[113][114]在此之前,女性和女孩不得在未获男性监护人许可的情况下旅行、处理官方事务或接受某些医疗操作。[115]自2019年起,沙特女性可在无需男性监护人同意的情况下出国旅行、登记结婚或离婚,以及申请官方文件。

2006年,沙特知名女性主义者兼记者Wajeha al-Huwaider曾表示:“沙特女性是脆弱的,无论其地位多高,即便是被‘宠爱’的那类人,因为没有法律能保护她们免遭任何人的攻击。”[116]随后,沙特于2014年实施了《反家庭暴力法》。[117]此外,在2017年至2020年间,沙特在女性流动权、性骚扰防治、养老金与就业歧视保护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改革。[118][119][120] al-Huwaider 及其他女性活动人士对此改革方向表示赞赏。[121]

在司法领域,女性仍面临歧视,例如在家庭与继承法中,一名男性的证词等同于两名女性的证词。[112] 多配偶制在法律上允许男性实行,[122]男性可单方面提出塔拉克离婚,无须任何法律理由。[123]女性则只能在丈夫同意或其受害情况下,才可申请离婚。[124]不过在2022年,沙特出台了新的《个人身份法》,女性在无需男性监护人同意的情况下即可提出离婚。[125] 在继承法方面,《古兰经》规定逝者的财产应由“古兰经继承人”按固定比例继承,女性继承人通常获得男性继承人一半的份额。[126][126]

世界遗产

Thumb
位于焦夫省、已有3000年历史的古城杜迈特·贾达勒

由于沙特的瓦哈比主义反对对历史或宗教地点的崇敬,担心这会引发偶像崇拜(Shirk),而最重要的穆斯林历史遗址(位于麦加与麦地那)正位于沙国西部的希贾兹地区。[91] 结果是在沙特统治下,麦加约95%的历史建筑被出于宗教原因而拆除,其中多数建于千年前。[127] 批评者指出,过去50年间,与穆罕默德、其家族或同伴相关的历史遗址约有300处被摧毁,[128] 留存至今的与穆罕默德时代相关建筑不足20处。[129] 遭拆除的建筑包括穆罕默德之女法蒂玛所建清真寺,以及由阿布·伯克尔(穆罕默德岳父与首任哈里发)、欧玛尔(第二任哈里发)、阿里(穆罕默德女婿与第四任哈里发)、萨勒曼·法尔西(穆罕默德同伴)创建的清真寺。[130] 其他被毁的历史建筑还包括穆罕默德之妻海蒂贾的故居、阿布·伯克尔的住处(现为当地希尔顿酒店所在地)、穆罕默德孙子阿里-奥赖德的住所、以及原阿布库拜斯清真寺,现为麦加国王宫殿所在地。

Thumb
位于麦地那、包含穆罕默德陵寝的先知清真寺

沙特阿拉伯有八处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

另有十个遗产地点于2015年向教科文组织提出登录申请。[138]

沙国也有六项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39]

  • 阿西尔地区女性传统壁画(Al-Qatt Al-Asiri)
  • 鼓与棍舞(Almezmar)
  • 猎鹰文化
  • 阿拉伯咖啡
  • Majlis:文化与社交空间
  • Alardah Alnajdiyah:沙国传统诗歌、鼓乐与舞蹈

2014年6月,沙国部长会议通过法律,赋予沙特旅游与国家遗产委员会保护古迹与历史遗址的权限。根据2016年推出的《沙特愿景2030》转型计划,政府拨款9亿欧元保护历史文化遗产。[140] 沙国也加入“冲突区文化遗产保护国际联盟”,并捐助1,850万欧元。[141]

2017年,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承诺将沙国带回“1979年伊朗革命前的温和伊斯兰”时代。[142] 同年成立了“萨勒曼国王圣训中心”,以监督圣训诠释、防止其被用作恐怖主义的依据。[143]

2018年3月,王储在访英期间会见坎特伯里大主教,承诺推动宗教对话。同年4月,国王萨勒曼于利雅得接见梵蒂冈宗教对话委员会主席。[144]

2019年7月,教科文组织与沙国文化部长签署合作备忘录,沙国承诺捐助2,500万美元以保护文化遗产。[145]

2024年11月5日,考古学家在沙国海巴尔绿洲公布一处古城遗址的发现。该城名为 al-Natah,距今约4,000年,属青铜时代(约公元前2400年),拥有约500间住宅。不远处还发现一组坟冢与金属武器。[146]

体育

足球是全国最受欢迎的运动,沙特国家足球队是亚洲劲旅之一,并在1994年开始屡入世界杯足球赛的决赛周。

2024年12月12日,国际足联(FIFA)宣布2034年世界杯将由沙特阿拉伯获得主办权。这是继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再次由中东国家主办这项世界级足球赛事,且将于沙特5个主办城市进行,包括利雅得、吉达、阿尔霍巴尔、阿布哈和新城等15座体育场馆内进行比赛。[147]

宗教

沙特阿拉伯法律规定,所有国民必须是穆斯林[103]伊斯兰教为沙特的国教,在沙特国民中逊尼派教徒占85%,什叶派教徒占15%[89]

在官方和占主导地位的逊尼派穆斯林在沙特阿拉伯即俗称瓦哈比教派,属于近代伊斯兰教复古主义派别,在18世纪时阿拉伯半岛由穆罕默德·伊本·阿卜杜勒·瓦哈比创立,他常被形容为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清教徒式的”、“不宽容的”或“超保守”。然而,支持者认为其教义寻求净化,任何创新或做法,皆偏离7世纪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和其同伴们的教义。占少数的什叶派面临就业和宗教仪式的迫害。

沙特阿拉伯是政教合一的国家。伊斯兰教内极端保守派别瓦哈比派国教,沙特阿拉伯外交政策以在世界各地传播瓦哈比信仰为重心。[148]

沙特管理著伊斯兰教最重要的两大圣地:第一圣地麦加和第二圣地麦地那。同时沙特国王的正式头衔是两圣地监护人

军事

Thumb
国家安全部队

沙特阿拉伯的国家武装力量由武装部队、国民卫队和其他准军事部队组成[89]。其中,沙特武装部队建于1964年,最高国防会议为国防最高决策机关。国王为武装部队最高统帅,现任武装部队总参谋长为穆罕默德·萨利赫·哈马迪上将。

沙特实行志愿兵役制,战时实行义务兵役制,一般兵种服役期两年,特殊兵种服役三年。

沙特武装部队包括陆军、海军、空军、防空军、战略导弹部队等五大军种,共计约12.7万人[89]。其中,

  • 陆军约7.3万人,编制3个装甲旅、1个空降旅、1个步兵旅、1个王室警卫团、23个炮兵营
  • 海军约1.1万人,组成红海和波斯湾两支舰队
  • 空军约1.8万人,另编制攻击机中队、截击机中队等。
  • 另有国民警卫队、边防部队、特种安全部队和海上警卫队等。

交通

Thumb
沙特阿拉伯的交通路网图

沙特阿拉伯的公路长达221,372公里,但柏油路仅47,52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的部分仅长3,891公里[149]。大多数高速公路从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向外延伸,由于位于炎热地区,故道路不仅要能够抵挡高温,也要避免将强烈的阳光反射到驾驶者的视线。

由于沙特阿拉伯过度依赖陆运与空运,铁路方面的投资相对较少。另一项捷运系统在麦加,一条长约18公里的轻轨,营运始于2010年[150]。截至2014年,沙特阿拉伯境内的铁路总长1,378公里,全都是1.435米轨距的标准轨,铁路长度位居世界第81位[149]

在沙特阿拉伯的港口,主要是用于运输石油产品,由沙特阿拉伯港务局负责海运业务[151]。主要的港口在波斯湾达曼红海吉达;其中,吉达是全国最大港口,每年有4,010,448的货柜量。

沙特阿拉伯在空运方面,截至2013年,共有214座机场,其中82座机场已完成跑道的铺设,剩余的132座则尚未铺设[149]。另外,在这214座机场中,只有10座设有提供直升机升降的停机坪[149]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参见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