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环型校舍列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連環型校舍列表

此列表按照校舍设计及版本,列出香港所有连环型校舍[1]的资料。

Thumb
一座典型的全连环型校舍,可见两间学校的礼堂采用连锁设计--深培中学

半连环型(扁对流窗设计)

Thumb
宝安商会王少清中学
Thumb
路德会吕明才中学
Thumb
荃湾公立何传耀纪念中学
Thumb
乐善堂顾超文中学
Thumb
葵涌循道中学
Thumb
全港第一座由房委会代建的同类校舍-佛教叶纪南纪念中学
Thumb
全港第一座连环型校舍-前下葵涌官立中学
Thumb
屯门官立中学
Thumb
赵聿修纪念中学
Thumb
中华基督教会基元中学
Thumb
大埔官立中学
Thumb
圣母无玷圣心书院
更多信息 地区, 物业名称 ...
地区 物业名称 数量 学校名称 落成年份 现时用途
(如适用)
备注 首次编配性质 承建商
湾仔区 (不适用) 1 邓肇坚维多利亚官立中学 1979[2] 香港岛唯一一座同类型校舍,5楼实验室设有入墙通风柜
通风窗曾经被改装
迁校时名为“维多利亚工业学校”
迁校
荃湾区 1 仁济医院林百欣中学 1982 新建 (待补)
宝安商会王少清中学 1979[3]
象山邨 1 路德会吕明才中学 1978 德信建筑
石围角邨 2 荃湾公立何传耀纪念中学 1980 因兴建港铁荃湾车厂而获迁校[4] 迁校 环宇建筑
博爱医院历届总理联谊会梁省德中学 1979 新建
葵青区 葵盛西邨 2 顺德联谊总会李兆基中学[5] 1978
乐善堂顾超文中学
(不适用) 1 中华传道会李贤尧纪念中学 1982[6]
丽瑶邨 1 葵涌循道中学[7] 1978 祥兴建筑
长青邨 1 佛教叶纪南纪念中学[8] 全港第一座由房委会代建的同类校舍[9]
(不适用) 1 下葵涌官立中学 1977 青年学院(葵涌) 创校时名为下葵涌官立工业中学
全港第一座连环型校舍[10]
2009年被明令杀校
屯门区 1 屯门官立中学[11] 1982
元朗区 1 赵聿修纪念中学 1981 特别设计
礼堂“聿修堂”于2000年以前曾为区域市政局辖下的公共表演场地,其后由元朗剧院取而代之
中华基督教会基元中学[12] 1982
大埔区 大元邨 2 迦密柏雨中学 1979
新界乡议局大埔区中学 1981[13] 永成建筑
(不适用) 1 大埔官立中学 1984 大埔艺术中心 特别设计,礼堂为大埔文娱中心一部分
全港最后一批采用扁对流窗的半连环型校舍之一,也是唯一一所于5楼实验室设有入墙通风橱位置的同款校舍
2014年被明令杀校
沙田区 美林邨 1 佛教黄允畋中学 1984[14] 全港首座采用全机械化建筑法的同类校舍[15]
全港最后一批采用扁对流窗的半连环型校舍之一,也是最后一座没有入墙通风橱位置的同款校舍
香港宝嘉建筑
新田围邨 1 沙田循道卫理中学 1983 顺成建筑
乙明邨 1 圣母无玷圣心书院 1981
沙角邨 1 佛教觉光法师中学[16] 新利建筑
禾𪨶邨 1 圣公会曾肇添中学 1978[17] 天顺有限公司
沙田第一城 1 圣公会林裘谋中学[18] 1982 由屋苑的发展商(恒基兆业牵头,新世界发展新鸿基地产长江实业)代建,再按照批地条款将业权移交财政司法团[19] 协兴建筑
离岛区 (不适用) 1 新界乡议局南约区中学 空置 2006年被明令杀校
基督教正生书院曾打算迁校至此校舍,但遭居民反对后作罢
2019冠状病毒病香港疫情期间,曾用作放置由骏洋邨迁往竹篙湾隔离营的布草物资
合计︰25座
关闭

全连环型(扁对流窗设计)

Thumb
荔景天主教中学
Thumb
岭南锺荣光博士纪念中学
Thumb
佛教沈香林纪念中学
Thumb
宣道会陈瑞芝纪念中学
Thumb
顺德联谊总会谭伯羽中学
Thumb
东华三院冯黄凤亭中学
更多信息 地区, 物业名称 ...
地区 物业名称 数量(以组为单位) 学校名称 落成年份 现时用途
(如适用)
礼堂位置 备注 首次编配性质 承建商
观塘区 顺利邨 1 观塘官立中学 1982 下层 特别设计,两间校舍呈L型排列,以配合地盘限制
市区唯一一组全连环型校舍
新建 均利建筑
顺利天主教中学 上层
葵青区 荔景邨 1 荔景天主教中学 1979 上层 礼堂采用嵌墙式抽气扇
岭南锺荣光博士纪念中学 下层
屯门区 大兴邨 1 保良局百周年李兆忠纪念中学[20] 下层
佛教沈香林纪念中学 上层
湖景邨 1 东华三院辛亥年总理中学 1982 上层
迦密唐宾南纪念中学[21] 下层
友爱邨 1 宣道会陈瑞芝纪念中学[22] 1981 下层 德荣建筑
顺德联谊总会谭伯羽中学 上层
安定邨 1 顺德联谊总会梁𨱇琚中学[23] 下层
路德会吕祥光中学 上层
北区 彩园邨[注 1] 1 东华三院甲寅年总理中学[24] 1982 上层 耀荣建筑
香港道教联合会邓显纪念中学[25] 下层
沙田区 沥源邨 1 东华三院冯黄凤亭中学[26] 1978 下层 全港第一组全连环型校舍[27]
礼堂采用嵌墙式抽气扇
浸信会吕明才中学 上层
禾𪨶邨 1 沙田培英中学[28] 1979 下层 天顺有限公司
沙田苏浙公学 上层
新翠邨 1 沙田崇真中学[29] 1985 循理会白普理基金循理小学(未动工改装)[30] 上层 全港最后一组采用扁对流窗设计的连环型校舍
与同一代校舍不同,5楼实验室有预留通风橱位置
2011年迁往同区名城另一校舍
曾为港岛中学临时校舍
均利建筑
五育中学 下层 全港最后一组采用扁对流窗设计的连环型校舍
与同一代校舍不同,5楼实验室有预留通风橱位置
第一所因教育署市区迁校计划而迁校的校舍
迁校
(不适用) 1 台山商会中学[31] 1984 下层 特别设计,特别室大楼面向礼堂的窗户仅设4扇,而非标准的6扇
礼堂采用嵌墙式抽气扇
全港最后一组在兴建时没有预留通风橱位置的全连环型校舍
新建
柏立基教育学院(分校) 浸信会沙田围吕明才小学 上层 特别设计,特别室大楼面向礼堂的窗户仅设4扇,而非标准的6扇
礼堂采用嵌墙式抽气扇
全港最后一组在兴建时没有预留通风橱位置的全连环型校舍
1994年9月1日并入香港教育学院
1997年迁往大埔永久校园
合计︰11组(22座)
关闭

半连环型(方形对流窗设计)

Thumb
九龙区唯一一所同款校舍--宁波第二中学
Thumb
仁爱堂陈黄淑芳纪念中学
Thumb
屯门天主教中学
Thumb
东华三院邱子田纪念中学
Thumb
仁济医院罗陈楚思小学
Thumb
保良局庄启程第二小学
Thumb
元朗公立中学
Thumb
东华三院李嘉诚中学
Thumb
五旬节林汉光中学
Thumb
天主教郭得胜中学
Thumb
全港最后一座半连环型校舍--青年会书院
更多信息 地区, 物业名称 ...
地区 物业名称 数量 学校名称 落成年份 现时用途
(如适用)
备注 首次编配性质 承建商 兴建机构
观塘区 顺天邨 1 宁波第二中学 1987[32] 九龙区唯一一所同款校舍 新建 坚成建筑 香港房屋委员会
荃湾区 (不适用) 1 保良局李城璧中学 1982 并无预留入墙通风柜 建筑署
圣公会李炳中学 1984 兴建时涉及偷工减料,需安装钢架加固
第一批于5楼实验室设有入墙通风橱位置的连环型校舍,此后兴建的均有此配置
盛兴建筑
石围角邨 1 保良局姚连生中学 1982 并无预留入墙通风柜 香港房屋委员会
葵青区 (不适用) 1 东华三院吴祥川纪念中学 1984[33] 第一批于5楼实验室设有入墙通风柜位置的连环型校舍,此后兴建的均有此配置 建筑署
迦密爱礼信中学 1983[34] Maylon Construction
祖尧邨 1 香港四邑商工总会陈南昌纪念中学 1979[35] 全港首座采用方形对流窗的连环式校舍
礼堂采用嵌墙式抽气扇
特别设计,篮球场位于地库4楼,而后梯亦相应延长
长康邨 2 保良局罗杰承(一九八三)中学 1984 创校时名为“保良局八三年总理中学” 有成建筑 香港房屋委员会
乐善堂梁植伟纪念中学 1985[36] 全港最后一座兴建时没有预留通风橱位置的连环型校舍 安利(萧氏)建筑
长安邨 1 皇仁旧生会中学 1987[37] 长安邨首批楼宇早四个月入伙 新昌营造
青衣邨 1 明爱圣若瑟中学 1989 迁校[38] 现代建设
屯门区 (不适用) 1 仁爱堂陈黄淑芳纪念中学 1985 曾兼办小学至1991年为止[39]
5楼实验室入墙通风橱正式纳入基本设计,此后兴建的均有此配置
新建 Chiu Fung Construction 建筑署
仁济医院第二中学 1987[40] 因赞助人永南食品创办人周文轩太平绅士拒绝冠名,而改以“第二中学”命名 合利建筑
建生邨 1 屯门天主教中学 1988[41] 建生邨首批楼宇早一年入伙 有利建筑 香港房屋委员会
兆康苑 1 东华三院邱子田纪念中学 1982 并无预留入墙通风柜
山景邨 2 仁爱堂田家炳中学[42] 1987 全兴工程
恩平工商会李琳明中学[43] 1988至89年度新会商会中学在此开课 青木建设
良景邨 1 新会商会中学 1990[44] 原订编配予青年会书院,但因该校反对而作罢
由于承建商延迟交付,延至1990年1月入伙
全港倒数第三座半连环型校舍
天顺有限公司
田景邨 1 中华基督教会蒙黄花沃纪念小学 1989 因小学学额需求大增而充当小学校舍分配
1989年上学期新会商会中学在此上课
顺成建筑
兆禧苑 1 仁济医院罗陈楚思小学 1987[45] 因小学学额需求大增而充当小学校舍分配 华生建筑 不详
(不适用) 1 释慧文中学 1989 保良局庄启程第二小学[46] 原为“荃湾佛教中学”,2017年被明令杀校
5楼实验室通风柜位置在改装为小学时被拆除,以扩大窗户
迁校 有利建筑 建筑署
元朗区 1 元朗公立中学 宏宗建筑
北区 祥华邨 1 东华三院李嘉诚中学 1984[47] 并无预留入墙通风柜 新建 均利建筑 香港房屋委员会
(不适用) 1 圣公会陈融中学 1989 有利建筑 建筑署
大埔区 大元邨 1 南亚路德会沐恩中学 1983 并无预留入墙通风柜 迁校[48] 香港房屋委员会
富善邨 1 香港道教联合会圆玄学院第二中学 1988[49] 新建 德材建筑
(不适用) 1 佛教大光慈航中学 1989 申请迁校时名为“佛教慈航中学”,后改名为“佛教慈航智林纪念中学”
2009年佛教大光中学并入此校
迁校 有利建筑 建筑署
富亨邨 1 香港红卍字会大埔卍慈中学 1990[50] 申请迁校时名为“香港红卍字会柴湾卍慈中学”
全港倒数第二座半连环型校舍,于1990年7月从承建商交付
瑞安建业 香港房屋委员会
沙田区 愉田苑 1 五旬节林汉光中学 1983 并无预留入墙通风柜 新建 鸿运建筑
秦石邨 1 天主教郭得胜中学 1988[51] 承建商延迟交楼,至1988年7月才移交校方 伟业建筑
嘉田苑 1 梁文燕纪念中学(沙田) 1988[52] 迁校 德信建筑
(不适用) 1 东华三院黄凤翎中学[53] 1989 预计2029年迁往日出康城 福利建筑 建筑署
耀安邨 1 育才中学(沙田) 汇纵专业发展中心(马鞍山) 2009年被明令杀校 有利建筑
(原为祥记建筑)
香港房屋委员会
恒安邨 2 潮州会馆中学 1987[54] 申请迁校时名为“香港潮商学校中学部” 瑞安建业
青年会书院 1990[55] 全港最后一座半连环型校舍,1990年8月才交付 福利建筑 建筑署
西贡区 (不适用) 1 将军澳官立中学 1988[56] 申请迁校时名为“坚尼地城官立中学” 剑虹建筑工程
宝林邨 1 迦密主恩中学 1987[57] 宝林邨首批楼宇早半年入伙,由于创校首年绝大部分学生都居于港岛东或九龙东,九巴也为此开办93A线 新建 全兴工程 香港房屋委员会
合计︰37座
关闭

全连环型(方形对流窗设计)

Thumb
一组全连环型校舍-胡陈金枝中学(右)及深培中学(左方上层礼堂)
Thumb
全港最后一组全连环型校舍-天水围官立中学(右)及元朗信义中学(左方上层礼堂)
Thumb
一组全连环型校舍-宣道会郑荣之中学(左)及东莞工商总会刘百乐中学(右方上层礼堂)
更多信息 地区, 物业名称 ...
地区 物业名称 数量(以组为单位) 学校名称 落成年份 现时用途
(如适用)
礼堂位置 备注 首次编配性质 承建商
屯门区 湖景邨 1 保良局董玉娣中学[58] 1987 上层 新建 顺成建筑
香海正觉莲社佛教梁植伟中学 下层
(不适用) 1 南屯门官立中学 1989 下层 申请迁校时名为“余道生官立中学”
由于承建商延迟交付,延至1989年7月才获发入伙纸,迁校首年于仁济医院罗陈楚思小学开课
迁校 不详
加拿大神召会嘉智中学[59] 上层 1989年8月获发入伙纸,之前借用屯门天主教中学校舍一年
1 钟声慈善社胡陈金枝中学[60] 1990 上层 倒数第二组由政府直接兴建的全连环型校舍[61] 中国水利电力
基督教四方福音会深培中学 下层 申请迁校时名为“深培英文中学”
倒数第二组由政府直接兴建的全连环型校舍[61]
元朗区 1 中华基督教会基朗中学 1984 上层 全港第一组采用方窗设计及预留通风橱位置的全连环型校舍,此校成为全连环型校舍设计标准 新建 有成建筑
圣公会白约翰会督中学 下层
朗屏邨 1 博爱医院邓佩琼纪念中学 1987 上层 中国建筑
东华三院卢干庭纪念中学 下层
天耀邨 1 基督教香港信义会元朗信义中学 1993 上层 全港最后一组连环型校舍[62] 迁校
天水围官立中学 下层 申请迁校时名为“天光道官立中学”
全港最后一组连环型校舍
沙田区 美林邨 1 乐道中学[63] 1989 下层 申请迁校时名为“乐道英文中学” 福利建筑
崇兰中学 宣道会陈元喜小学 上层 2012年被明令杀校
曾于2014-18年间用作香港圣玛加利女书院临时校舍,该校最终停办
博康邨 1 基督书院[64] 1990 上层 最后一组由政府直接兴建的全连环型校舍[65] 宏胜建筑
港九潮州公会马松深中学 基督教香港信义会禾𪨶信义学校(未动工改装)[30] 下层 最后一组由政府直接兴建的全连环型校舍[65]
2014年被明令杀校
曾为港岛中学临时校舍
新建
(不适用) 1 宣道会郑荣之中学 1985 下层 礼堂采用嵌墙式抽气扇 均利建筑
东莞工商总会刘百乐中学 上层
合计︰9组(18座)
关闭

乡村版本半连环型校舍

Thumb
一所采用乡村式设计的半连环型校舍-伯特利中学
更多信息 地区, 物业名称 ...
地区 物业名称 数量 学校名称 落成年份 现时用途
(如适用)
备注 首次编配性质 承建商
北区 (不适用) 1 沙头角官立中学 1984 International College Hong Kong 连环型校舍属加建部分
2006年被明令杀校[66]
(不适用) 宏胜建筑
元朗区 锦绣花园 1 伯特利中学 1989 迁校 有利建筑
离岛区 (不适用) 1 佛教慧因法师纪念中学 1987 于2022年被明令杀校[67] 新建
合计︰3座
关闭

已规划但没有兴建的连环型校舍

更多信息 地区, 物业名称 ...
地区 物业名称 数量 校舍类型 备注 现址用途
东区 杏花邨 2(一组) 全连环型(方形对流窗设计) 用地西半部于1990年改为临时停车场,其后整幅用地被划离杏花邨地界及交还政府
东半部改为兴建1998年版第二代灵活式校舍
临时停车场、杏花邨休憩处、岭南中学
翠湾邨 2[68] 半连环型(方形对流窗设计) 改为兴建第一及第二代灵活式校舍 圣公会李福庆中学伊斯兰脱维善纪念中学
兴东邨 1[69] 东欣苑
欢欣阁
南区 利东邨 3(其中两座为一组)[70] 全连环型(方形对流窗设计) 改为兴建第一代灵活式校舍 香港仔浸信会吕明才书院
半连环型 香港真光书院
黄大仙区 竹园北邨 1 半连环型(方形对流窗设计) 曾就建筑工程招标,最后腰斩 鹏程苑
凤德邨 2[71] 中学学额需求下降,因此其中一座改为兴建1988年版小学灵活式校舍,另一座改建居屋 圣文德天主教小学、凤礼苑
天马苑 2(一组)[72] 全连环型(方形对流窗设计) 改为兴建居屋 天宏苑
九龙城区 黄埔花园 2 半连环型(方形对流窗设计) 小学学额需求大增,因此改为兴建全港首批1995年版小学灵活式校舍,而用地业权于1996年被政府收回 黄埔宣道小学
葛量洪校友会黄埔学校
观塘区 广田邨 1[73] 半连环型(方形对流窗设计) (同一屋邨)
巴士总站
葵青区 长青邨 1 半连环型(扁对流窗设计) 曾与同邨另一座校舍建筑工程一同招标,最后只建成了另一座 (同一屋邨)
邨路及休憩用地
长安邨 1[70] 半连环型(方形对流窗设计) 后来位置与闽侨第二小学校舍交换
交换后曾用作临时房屋区,后改为兴建私人参建居屋,惟因居屋第23期乙停售而改作公屋
青逸轩
沙田区 隆亨邨 2(一组) 全连环型(方形对流窗设计) 改为兴建全港首批灵活式校舍 乐善堂杨葛小琳中学
博爱医院陈楷纪念中学
显径邨 2(一组) 嘉径苑
大埔区 太和邨 2(一组)[74] 曾改为临时房屋区,后改作兴建两座第二代灵活式校舍,且被划离邨界 迦密圣道中学
大埔官立小学
北区 天平邨 2(一组)[72] 改为兴建两座Y4型大厦 (同一屋邨)
天朗楼
安盛苑
西贡区 翠林邨 1[75] 半连环型(方形对流窗设计) 改为兴建非标准校舍,以重置特殊学校 匡智翠林晨岗学校
合计︰26座(12座半连环校舍+7组全连环校舍)
关闭

参见

注解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