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马里兰区域通勤铁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马里兰区域通勤铁路(英语:Maryland Area Regional Commuter,简称MARC[3]),在1984年以前称为马里兰通勤铁路(Maryland Rail Commuter),是巴尔的摩-华盛顿都市区的通勤铁路系统,共有三条线路。MARC由马里兰州运输局与阿尔斯通公司和美铁分别签约运营,铁线路本身则隶属于CSX运输公司或美铁。由于该铁路中的宾州线运行时速最高可达125英里每小时(201千米每小时),被认为是美国运行速度最快的通勤铁路。[4]
Remove ads
线路
MARC总计有3条线路从华盛顿联合车站引出:
- 宾州线-工作日开行58班次;周六开行18班次,周日则开行12班次。美铁运营[5]。
- 坎登线-工作日开行21班次,无周末班次。阿尔斯通公司运营[6]。
- 布朗斯威克线-工作日开行18班次,无周末班次。阿尔斯通公司运营[7]。
部分班次在遭遇极端天气时可能会增加停靠站点。所有线路在遇到法定节假日则会减少班次,甚至完全停运。
MARC所有线路均采用头尾双机车牵引运行。控制车的位置通常靠近联合车站,这是因为柴油机车运行时产生的废气能够远离人流。根据出行高峰动态编组,每班次的长度为3到10节车厢。短编组通常仅包含单层或双层列车,而长编组通常为单双混合。
布朗斯威克线由华盛顿至西弗吉尼亚州的马丁斯堡,长约74英里(119千米)。此线路属CSX运输公司的都会线区段与坎伯兰区段,两区段以前都是巴尔的摩与俄亥俄铁路的一部分。布朗斯威克线还有一条长14英里(23千米)的支线通往弗雷德里克(Frederick),该支线乃由东巨石(East Rocks)分支,沿CSX运输公司的旧主线区段与马里兰运输局的弗雷德里克支线前行。
坎登线介于华盛顿和巴尔的摩康登站之间,长约39英里(63千米),属于CSX运输公司首都区段的线路。这条线路最初由巴尔的摩与俄亥俄铁路在1830年开始营运,是当今美国客运铁路中,历史较为悠久的一条线路[8]。
宾州线由华盛顿经巴尔的摩宾夕法尼亚车站到马里兰州佩里维尔,长约77英里(124千米),是最繁忙的线路。线路名称起源于最早的运营公司宾夕法尼亚铁路,目前属于美铁公司的东北走廊。本线路被认为是北美行驶速度最快的通勤铁路:运行时速可高达125英里每小时(201千米每小时)。宾州线也是唯一周末仍有营运的线路。
除上述三条线路以外,在特殊场合也曾开行至西马里兰州的列车。例如1992年7月,曾通过CSX运输公司的线路将一众自行车手送抵弗罗斯特堡,然后这些车手再从那里骑回华盛顿[9]。
历史沿革

MARC全部线路均可追溯至19世纪。巴尔的摩与俄亥俄铁路最早在1830年5月开通了往返于巴尔的摩和埃利科特城之间的铁线路,这一段线路的其中部分组成了坎登线中的一部分[10]。而在1835年8月开通的往返巴尔的摩和华盛顿的线路,组成了坎登线的另一部分。
旧主线区段于1831年延伸到弗雷德里克,后又于1832年向西延伸到了巨岩点,于1834年延伸到了不伦瑞克和西弗吉尼亚州哈珀斯渡口,最终在1842年修建至西弗吉尼亚州马丁斯堡。因1873年都会线建成致使大部分从马丁斯堡或哈珀斯渡口发出的列车转绕该线抵达华盛顿,原有线路被减少使用,沿着都会线的铁线路演变成了如今的布朗斯威克线。
同时期的费城、威尔明顿和巴尔的摩铁路则在1838年12月建成往返巴尔的摩和费城的铁线路,起初在途经萨斯奎汉纳河时仍需要蒸汽船连接,直到1860年铁路桥建成才有所改善。尽管当时的巴尔的摩与俄亥俄铁路认为不会有其他竞争对手于巴尔的摩和华盛顿之间新建铁线路,巴尔的摩与波托马克铁路仍在1872年建成通车,其所有者为宾夕法尼亚铁路[11]。费城、威尔明顿和巴尔的摩铁路起初和宾夕法尼亚铁路互为竞争对手,后者在1881年因和巴尔的摩与俄亥俄铁路的股票冲突而与前者合并。1884年,因宾夕法尼亚铁路终止了巴尔的摩与俄亥俄铁路在费城、威尔明顿和巴尔的摩铁路的使用权[12],使得后者建设了费城线并于1886年开通。最终,费城、威尔明顿和巴尔的摩铁路和巴尔的摩与波托马克铁路于1902年合并成为费城、巴尔的摩和华盛顿铁路[13]。
巴尔的摩与俄亥俄铁路在1949年11月结束了弗雷德里克支线的通勤业务,该铁路公司下所有往返巴尔的摩和费城之间的客运业务于1958年全部停止,通勤则从华盛顿联合车站转移至巴尔的摩康登站。经过不伦瑞克的通勤和长途运输则持续运营,宾夕法尼亚铁路在东北走廊上继续运营巴尔的摩以北方向的通勤业务,直到1964年完全结束。
Remove ads


20世纪中期开始,由于汽车的迅速发展和州际公路系统的建设,通勤铁路旅客逐渐减少。1968年,宾夕法尼亚铁路经合并变为宾州中央铁路[14],由新公司继续经营客运业务。1971年伴随着美铁的成立,美国大部分城市间铁路通勤业务被统一接管[15],但巴尔的摩与俄亥俄铁路、宾州中央铁路仍然分别独资运营华盛顿到巴尔的摩、华盛顿到不伦瑞克的短途业务[16]。
美铁在成立初期曾运营往返华盛顿和西弗吉尼亚州帕克斯堡的西弗吉尼亚人号列车(后更名为波托马克特快号)。运营仅两年后,于1973年5月被缩短至约146英里(235千米)长的蓝岭山号列车,西端仅到马里兰州坎伯兰。而在美铁之外,由于巴尔的摩与俄亥俄铁路在1974年中,因巨额亏损考虑终止其运营的全部通勤线路,导致马里兰州交通部决定以补贴票价一半面值的方式维持运营华盛顿到巴尔的摩及华盛顿到不伦瑞克的两条通勤铁路 – 这也是第一个在华盛顿周边,由州政府注资的通勤铁路[17][18]。1975年,马州正式和巴尔的摩与俄亥俄铁路签订协议,由州政府出资提供机车车辆并承担全部运营损失[18]。1976年秋天,美铁开通往返华盛顿和辛辛那提的谢南多厄号列车,导致蓝岭山号列车西端再度被缩短至西弗吉尼亚州马丁斯堡,仅剩约73英里(117千米)的里程[19]。西弗吉尼亚州政府也在70年代末开始出资与巴尔的摩与俄亥俄铁路合运不伦瑞克和马丁斯堡之间的接驳线,但随后因为需要获取联邦交通管理局补贴,导致该线又被合并进华盛顿到不伦瑞克的通勤铁路[20]。
联合铁路在其成立的第一天便从宾州中央铁路接手原巴尔的摩和华盛顿之间的独资铁路区段[21],后因联合铁路威胁停运,马里兰州交通部于1977年4月开始补贴线路运营[22]。在1978年前,该区间大部分由宾夕法尼亚铁路MP54型电力动车组提供服务。1978年,美铁和巴尔的摩市政府共同与新泽西州交通部协商并签订租赁条约,由后者的箭头型电力动车组替换老旧的MP54[23]。同时,受惠于马里兰州和宾夕法尼亚州的政府资金,美铁将部分动车组用来开通一条往返华盛顿和费城之间的通勤线路-切萨皮克号[23]。尽管该线路相比联合铁路的通勤线要少一些停靠站点,它仍是自1960年起,巴尔的摩以北方向第一个开始运营的通勤铁路。
BWI机场站在1980年10月底开通,使得机场旅客拥有更多的交通选择[24]。在1982年8月,联合铁路开始停靠首都环线站,一个曾短暂存在13年的城际铁路换乘站(现新卡罗顿站北侧)[25]。1983年7月,根据出行高峰,联合铁路为巴尔的摩、华盛顿各增加一班次[26]。1983年底,新卡罗顿站完成站台改造并开始为MARC提供客运业务,首都环线站随即被废弃[27][28][29]。1984年4月底,因西巴尔的摩站开通,原埃德蒙森路站和弗雷德里克路站均不再使用[30]。
1981年12月,马里兰州交通部又购买了22辆曾服役于宾夕法尼亚铁路的客车[31],随后又在州际公路上标出铁路车站方向来推广通勤业务[32]。由于当年国会试图通过一项法案准许联合铁路因利润因素终止通勤铁路业务[33],在1983年新年,多家公交公司(如大都会北方铁路、新泽西交通和费城都会区通勤铁路)决定分段接管联合铁路在美国东北地区的通勤业务[34]。马里兰州交通部则向美铁提供资金用来运营巴尔的摩和华盛顿之间的线路(宾州线前身)[18][31],并为其命名AMDOT(美铁和马里兰州交通部的合称)[35],然而到了当年10月,因AMDOT直接导致的运营线路重复,切萨皮克号就此停止运营。进入1984年,马里兰州铁路管理局(现隶属于州交通部)根据市场调查结果,正式颁布了通勤线路的官方名称MARC(时为马里兰通勤铁路),并据此修改了时刻表和工作服款式[18][31],MARC的三条线路也一同被正式推出。
Remove ads
车辆
MARC从开通至今,有多种规格的车辆被投入使用。
Remove ads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