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逃犯条例修订草案运动过程 (2019年3月至6月)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過程 (2019年3月至6月)

反对《逃犯条例》修订草案运动从3月开始发展,并且至6月成为大规模抗议活动。


3月

2019年3月10日,民主派议员及民阵一行20多人,由西区警署游行至中联办门外抗议。民阵同时呼吁市民,出席31日举行的集会及游行,由湾仔修顿球场游行至公民广场,向政府表达不满[1]

Thumb
2019年3月31日香港反对逃犯条例修订草案游行

3月15日,香港众志政府总部发起静坐,要求撤回逃犯条例的修订[2]

3月31日,民间人权阵线(简称民阵)发起第一次游行,反对政府修订《逃犯条例》。游行队伍由湾仔修顿球场出发,游行至政府总部。主办单位指有12,000人参与游行,警方则表示最高峰时有5,200人[3]

4月

Thumb
2019年4月28日香港反对逃犯条例修订草案游行

4月28日,民阵发起第二次游行。游行在3时40分起步,由于人数众多,队伍末端在6时才能够由铜锣湾东角道出发。这次游行的参加人数大幅上升,民阵表示游行有13万人参加,警方则表示高峰时有22,800人。该次游行是时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上任后人数最高的游行[4][5]

5月

5月4日,民阵于立法会外的示威区举行集会,约300人到场声援民主派,有集会人士斥建制派如狼似虎,若通过修例港人将“冇好日子过”。民阵呼吁公众下月出席六四烛光集会,继续反对修例。[6]

5月10日晚上8时,民阵在立法会外举行集会,反对修订《逃犯条例》,并声援彻夜留守于立法会会议室的民主派议员,有约1,000人出席[7]

5月13日晚上,民阵及示威者再次通宵留守立法会外,现场有30名市民声援民主派议员[8][9],一度与保安发生口角[10]

5月14日早上,学生组织“学生动源”召集人锺翰林被指在立法会示威区外损坏一支中国国旗。锺翰林在5月22日被拘捕,其后被控一项“刑事毁坏罪”。[11] 审讯期间,控方改控一项“侮辱国旗”罪,并加控一项“非法集结”罪。[12]锺翰林最终被判罪成,监禁四个月。[13]

民阵于5月宣布,将于6月9日举行第三次反对逃犯条例修订草案的游行香港本土成员、立法会议员毛孟静期望是次游行能有多于三十万人参与[14]

6月

2日

6月2日,港加联会长冯玉兰表示,全球6个国家约13个城巿的公民社会团体,已表明6月9日将在当地发起“全球反送中游行集会”[15][16],以示反对修例。

4日

2019年6月4日,表示将参与“全球反送中游行集会”的海外城市超越17个。东京成为香港以外,首个有香港人宣告将举办“全球反送中游行集会”的亚洲城市[17]

6日

法律界在傍晚发起黑衣游行,逾2500名法律界人士出席游行,反对港府修订《逃犯条例》。[18]

7日

凌晨3时30分,军器厂街警察总部外一部警车被投掷汽油弹,车身及地面被熏黑,无人受伤。警方严厉谴责,称必定会严肃跟进,绝不姑息针对警方的挑衅行为[19]

下午近4时,警方接报跑马地警署门外有一宗纵火案,暂未有人受伤。跑马地警署门外地上有一片熏黑,有被火烧过痕迹,地上遗有玻璃碎,怀疑是汽油弹袭击[20]

警方当日拘捕4人,怀疑与两件事件有关[21],其中一人有黑社会背景[22],为25岁男子庄鑫淼[23]

8日

工学同行联同社工学联发起游行,20多名成员身穿囚衣,以铁链缠手,并背着罪状的纸牌,写上“学生支援工人罢工”会被控“声援不法工潮”等,象征通过修例后,担心有“莫须有”罪名,由西区中联办游行至铜锣湾,呼吁港人关注修订《逃犯条例》。[24]

9日

2019年6月9日,民间人权阵线第三次发起游行,目的同样是反对修订逃犯条例。由于游行队伍原定下午3时于维园出发,但被警方要求提早出发,最后游行队伍提早于下午2时20分出发,并于当晚10时结束。民阵宣布游行有103万人参加,警方则宣称高峰时有24万人[25][26][27][28],惟民阵所指的游行人数被建制派和亲共派人士批评“夸大数”[29]、“无乜用脑(无甚用脑)”[30]中共中央机关报旗下环球时报更加批评示威者勾结西方[31]。对此美国之音批评,中国官媒是刻意避谈或淡化香港主权移交以来最大规模的百万人游行抗议,且只强调亲共组织所称的“70万人”支持者,并特意引用香港警方明显偏低的大游行“24万”估计人数[32]

当晚11时,特区政府宣布6月12日如期二读草案,其后,有示威者与警方在立法会综合大楼龙和道告士打道一带发生冲突[33],一名警察被袭击至血流披面[34]

当天全球有12个国家,29个城市举行反送中集会声援香港,包括美国纽约旧金山洛杉矶华盛顿芝加哥加拿大温哥华多伦多渥太华英国伦敦澳大利亚堪培拉墨尔本悉尼德国柏林日本东京中华民国台北法国巴黎丹麦哥本哈根等。其中在澳大利亚悉尼有多达2,000人参加集会声援。[35]

10日

由香港基督教教牧联署筹委会、教牧关怀团及基督徒社关团契发起的72小时祈祷行动,包括一连三晚、于政府总部外举行的晚祷会,呼吁港府及建制派议员“临阵转軚”、甚至辞职,有份筹备的牧师称,6月10日约有400人参与。[36]

11日

下午3时许,多名身穿白衣的中学生在大埔超级城元气寿司门外摆放街站自发收集物资时,突然有警员到场,认为他们支援“非法活动”,并称有权即场拘捕学生。到下午5时许,另一批警员到场后,更要求学生出示身份证纪录。而警员其后一直留在商场2楼监视学生举动[37]。当地区议员区镇桦的议员助理从网上群组知悉事件后,立即到场了解情况。助理虽尝试拍摄警员调查过程,但被警员阻止。区镇桦认为警方在公众地方阻止拍摄的行为明显滥权[38]

晚上7时至8时,市民计划晚上到金钟添马公园聚集。大批警员在港铁金钟站搜查市民的背包和身份证,被搜查的年轻人列队站在大堂的墙边,而且检查完毕后不准他们离开。有市民看不过眼上前拍摄亦被警员凶恶斥骂,并与警员发生口角。[39]消息指被截查的人只是等候朋友到政总祈祷会的基督徒邝俊宇在直播中指出,警方看有人穿着白色和黑色衣服便会搜身,他批评警方过度使用权力,累及普通路过的市民[40]

其后泛民主派立法会议员邝俊宇朱凯廸谭文豪林卓廷杨岳桥等人到金钟站监察警方行动,大批市民亦批评警方行为“制造白色恐怖”,要求警方收队和道歉。[41]另一方面,海富中心麦当劳内亦有多名警员搜查市民[42][43]


警方网络安全及科技罪案调查科经深入调查后,晚上于新界区拘捕一名22岁男子,他是“【公海总谷】611二读求助、讨论、情报交流区”一名管理员,涉嫌“串谋公众妨扰罪”。他已获准保释候查,须于九月上旬向警方报到。[44]

12日

Thumb
6月12日,大量市民冲出夏悫道和龙和道集会。警察发射约250枚催泪弹和20发布袋铅弹、数发橡胶子弹镇压,逾80人受伤

6月12日早上约八时,大量原先于香港岛金钟添马公园一带集会的市民,突然冲出夏悫道龙和道,以阻止香港立法会二读草案[45]。市民在下午三时左右进攻立法会,有人向警察投掷砖头及铁枝,警察发射布袋铅弹镇压,80人受伤,两人头部中枪,另外有一名香港电台外判司机怀疑因被催泪弹击中,头部受伤,一度心脏停顿20秒,后来情况稳定[46]。警方在警民冲突中拘捕最少11人[47],并在医院派出便衣警察搜捕正接受治疗的受伤示威者,警方在医院拘捕示威者的做法引起医学界强烈不满,多个医学界组织共同发表联合声明,批评警方妨碍医护人员工作,延误伤病者求诊及治疗,破坏医患之间的信任,令受伤的病患害怕求诊及加重伤势[48]

香港艺术家工会于6月10日发起12日罢工,获多个民间团体立即响应。工会11日下午再发公开信予十九个受资助艺文机构及团体,联署呼吁响应6月12日闭馆/停运一日。[49]

13日

6月13日早上上班时间期间,港铁观塘线调景岭站观塘站有网民响应不合作运动。早上约7时52分,调景岭站内的月台约有30人聚集,其间有人高叫口号。亦有市民在列车到站时,将脚部卡月台空隙,之后有场警员将其中该名男子被拉至月台较后位置时,引起市民起哄高叫“放人”和“叫救护车”。案件列作杂项处理。而港铁表示观塘线需额外行车时间,到9时40分列车服务逐步恢复正常[50]

14日

“母亲”论

于6月12日的冲突后,无线电视于傍晚播出林郑月娥的专访。期间,她以妈妈无法纵容儿子吵闹的任性行为比喻示威浪潮,并对占领金钟的年轻人感到忧心。此“母亲论”引起社会反弹,一群香港的妈妈因而发起联署,表明一个妈妈并不会以具有杀伤力的武器攻击自己的孩子,也不会看到年轻人在警棍下血流披面仍无动于衷[51]。该联署在发起16小时后,已有三万人签署[52]

其后,她们再于6月14日在中环遮打花园举行“香港妈妈反送中集气大会”反对修例。她们表示自己不愿做天安门母亲,不愿在子女被杀后才站出来发声。她们亦指女人要自强,要每天都出来示威直到撤回修订《逃犯条例》。主办单位估计该集会最少6000人出席,而警方则称最高峰人数约为980人[53]。集会上,遮打花园堆满人潮,不少妈妈身穿黑衣,手持标语,包括“为母则强”、“停止白色恐怖”等。席间,立法会前任议员余若薇何秀兰李卓人及前监警会委员方敏生都有出席。[54]在6月12日的冲突发生时,一名妈妈(陆锦城女士)在警察防线前声嘶力竭地哀求警察能放过一众参与示威的年轻人,但数分钟后却被警方对准面部喷洒胡椒喷雾[54]相关影片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该影片引起市民极大回响,在集会当晚时,陆女士亦上台向参加者表达自己的心声。[54]

“收成期”论

当日立法会财委会开会约一小时后结束,主席陈健波在会后批评反对《逃犯条例》修订的人破坏香港稳定。陈并指出“最唔忿气系我,咁辛苦储了咁多年钱,好努力才有今时今日比较安稳的生活,我嫖、赌、饮、荡、吹都唔啱嘅,好基本的生活就得,你点解要破坏我生活?依加我收成期吖嘛。”[55]

此言论引起民主派的不满。区诺轩指有说唱歌手以陈健波的“收成期论”制作歌曲,反问陈健波如何不会破坏他的收成期,陈健波则指“段片拍得非常好”,令更多年轻人知道谁是陈健波,希望网民能广传。[56]

15日

Thumb
6月15日,身穿黄色雨衣的梁凌杰太古广场高位危站五小时,最终堕楼抢救后证实不治

机场默站示威

6月15日,有网民在赤鱲角机场发起“行下坐下接下机”(走一下坐一下接一下机)活动。约十多名市民于机场接机大堂默站示威,有示威者以默站方式向旅客展示反送中的相关报章报道,旨在让旅客得悉香港现况[57]

示威者梁凌杰堕楼亡

人道支援基金

6月15日,由艺人何韵诗、学者许宝强、立法会前议员吴霭仪何秀兰临时成立的“反送中受伤被捕者人道支援基金”,支援所有因参与反对修订逃犯条例示威而受伤及被捕的人士。[58]

7月6日,基金正式命名为“612 人道支援基金”[59]。基金支援对象不限于6月12日当日的参与者,而是包括所有反送中运动中受伤、被捕、很可能被捕或相关人士。

16日

Thumb
6月16日的游行,民阵表示有200万加1人参与,创下香港最多人游行的纪录

6月13日,民间人权阵线宣布于16日再举办大游行,要求政府撤回修订《逃犯条例》,释放所有示威者[60]。最终民阵表示有200万加1人参与示威,创下香港最多人游行的纪录,警方仅表示最高峰在原定路线有33.8万人[61]

当晚游行时,因示威者人数众多变相占领夏悫道,并有示威者通宵留守[62],直至翌日早上和平散去[63]

17日

6月14日,香港职工会联盟呼吁全港17日罢市、罢工,并参与该游行[64]。八间大专院校的学生代表亦呼吁同日举行罢课。[65]

20日

6月20日下午2点至5点,文化监暴、绝食明志、伞下爸妈等团体发起“林郑,不准杀害年轻人”行动,到行政长官办公室外集会,要求林郑回应民间五大诉求。集会约有20人参加。[66]

21日

Thumb
6月21日和6月24日,网上号召市民到湾仔税务大楼聚集,并堵塞大楼的出入口

特区政府在6月20日下午5时前,仍未有回应民间与大专学界回应4大诉求(撤回《逃犯条例》修订、收回6.12暴动定性、撤销被捕市民检控和追究警察滥用暴力)。因此民间与大专学界宣布将行动升级,包括号召早上7时在金钟包围政府总部行政长官办公室礼宾府、湾仔香港警察总部、以至进行罢工罢市罢课、不合作运动及堵路等。[67]到晚上,行政长官办公室回应称,行政长官在6月18日已向市民致歉和回应其他相关的事宜,希望市民明白及理解。而政府宣布政府总部暂停开放。[68]

24日

在6月24日,多个Telegram群组及连登讨论区召集市民10时半在金钟政府总部外集合,在上午11时行动。到中午时分,大约100名示威者由政府总部前往湾仔税务大楼;到12时半进入税务大楼地下大堂范围聚集,阻止市民进入大楼。到下午2时39分示威者离开后,到入境事务大楼进行约一小时半不合作运动,税务大楼大堂重新开放[69][70]行动在下午4时结束后,示威者返回立法会示威区检讨。[71]由于包围行动影响到前往办事的市民,示威者于翌日返回税务大楼向市民派发传单,表达歉意[72][73]

26日

G20 Free Hong Kong集会及领事馆请愿

Thumb
6月26日晚8时,民阵在中环爱丁堡广场举行G20 Free Hong Kong集会,人群挤满到附近的康乐广场,以至香港大会堂对出的龙和道东西行车线。

民间人权阵线6月24日星期一上午11点在立法会示威区举行记者会,宣布于在6月26日星期三,即2019年二十国集团峰会前集会,呼吁国际社会关注香港局势。召集人岑子杰表示:“我们要告诉全世界,我们香港人坚持民主、自由、人权、法制此等价值。”重申五大诉求:要求政府承诺不检控示威者、为暴动宣称道歉、普选林郑继任人、追究警察镇压责任、撤回逃犯条例,其中包括成立独立的调查委员会[74]

6月26日上午9时,1500名网民响应Telegram号召,马拉松式到19个驻港总领事馆及办事处马拉松式请愿。示威者先在港岛中环遮打花园请愿集会,在4小时内前往19个二十国集团峰会与会国驻港领事馆请愿。示威者先到美国、欧盟及英国的驻港领事馆及办事处交请愿信,其后兵分三路前往其他领事馆,敦促此等国家之领袖在大阪峰会上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施压。[75]俄罗斯、印尼和印度3国未都有派员接信,除南非驻港总领事外,所有领事馆并没有作出回应。[76]

同日晚上8时,民阵在中环爱丁堡广场举行G20 Free Hong Kong集会,并且以英语、西班牙语、日语等多国语言呼吁各国领袖关注香港情况。集会估计至少有1万人参加,人群挤满广场和附近的康乐广场,以至香港大会堂对出的龙和道东西行车线。[77]

6·26 包围警总 警方凌晨清场

到晚上10时民阵集会结束后,逾千名示威者前往湾仔警察总部进行“和平包围行动”,并作通宵留守。示威者多次高呼“黑警可耻”及“释放卢伟聪”等口号,有部分人士到场后用铁马堵塞侧门、投鸡蛋、在外墙涂鸦、并挂上“释放义士”直幅、拆去警察总部招牌字样、用喷漆遮盖闭路电视和闪光对着用摄影机拍摄的警员。泛民主派立法会议员郭家麒、杨岳桥、谭文豪以及民主党许智峰均有到场。[78]

到凌晨近3时半,大批持盾的防暴警察突然清场和驱赶示威者,同时清拆在警总外的障碍物。到凌晨5时,60名示威者在修顿球场附近被警方包围,并逼到墙边摘名、检查随身物品和搜身。过程中“占中辅警”杨逸朗因涉袭警被捕。[79]警务处长卢伟聪严厉谴责示威者“采取暴力冲突行动”,表明警方采取容忍态度,并呼吁市民“不要将政治仇恨放在警队”[80]

事后,一名案发时26岁的地盘工人涉追打一名便衣警员,并令其口中痱滋爆裂,被区院法官郭启安裁定暴动,普通袭击和不依期归押罪罪成,判监4年。其后被告提出上诉亦被驳回。判辞指当晚的非法集结目的是针对警方和瘫痪警方运作,形容“在群情汹涌下已无多少守法意识可言”,并指出上诉方行使公民拘捕权而出手,实在格格不入,毫无根据。[81]另外,一名26岁地盘工被指涂鸦警总外的闭路电视镜头及警徽,在2019年8月29日被捕。事隔近3年,到2022年6月被控一项刑事损坏罪,被告在9月14日周三在东区裁判法院认罪。而裁判官温绍明批准控方就案件申请赔偿令,被告须在7天内赔偿3,650元。裁判官亦批评控方为何在案情简单下,事隔近3年才起诉他。控方称目前没有资料。而辩方押后求情,以索取背景报告及收集求情信。[82]到9月28日,裁判官温绍明指罪行性质和案情严重,判处即时监禁是难以避免,考虑控方有明显延误检控近3年,被告的更新计划毫无疑问受到影响,最后被判监禁2个月。[83]

27日

Thumb
示威者在律政中心外留守

网民号召市民早上10时到中环律政中心“观赏建筑风格”,呼吁郑若骅停止拘捕示威者。香港众志成员黄之锋、周庭、罗冠聪等亦有参与。不过部分示威者由花园道前往律政中心期间,被警方截查。[84]到中午12时半,有示威者尝试从律政中心中座转到正门入口围堵,警员警告示威者冲击警方防线,并一度展示黄旗,引发双方起哄。警方将防线移后,示威者停在防线位置,并在多个出入口架设水马。到下午,律政中心职员陆续离开,而现场有约300名示威者坐在上亚厘毕道留守。郑若骅原定晚上6时到金钟香港JW万豪酒店出席加拿大国庆宴会,但最后未能出席,场内不少嘉宾即时欢呼鼓掌。[85]

到晚上8时,正访港出席论坛的2017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国际废除核武器运动”的创会会长Rebecca Johnson现身,为示威者打气。她表示香港反送中恶法示威并不是暴动,而政府使用泪弹及橡胶子弹清场是不可接受。同时批评英国当年未有运用权力为港人争取人权及投票权。到晚上10时45分,200示威者离开律政中心,往兰桂坊向外国游客宣传反修例。郑若骅于晚上11时09分乘座驾离开律政中心,没有回应记者提问。[86]

29日

Thumb
6月30日下午3时30分,香港教育大学的中央广场举行悼念仪式,有逾千名教大师生、校友、教职员及市民参与

下午3时30分左右,一名21岁名为卢晓欣的少女在粉岭嘉福邨坠楼身亡,并在梯间墙壁留下“反修例”字句遗书,写上“全面撒回条例”,“收回暴动论”,“释放学生示威者”,“林郑下台”,“严惩警方”五项诉求。警方封锁现场后,用帐篷遮盖遗体、登楼调查,并在24楼梯间墙身发现有死者署名、写有反修例的字句。有关字句其后被警方用胶袋遮掩[87]香港教育大学亦于6月30日举行校内悼念仪式,约300人到场参与。[88]

30日

29岁的文员邬幸恩(Zhita Wu)在中环国际金融中心商场4楼平台堕下,倒卧在民祥街,延至晚上9时抢救后不治。据了解,死者在堕楼前,曾在个人Facebook留下遗言[89][90],提及对所有的事情心灰意冷[91],情绪负面。她亦交代身后事,包括安排海葬及捐赠器官[92]。死者未婚夫得悉消息后,随即在facebook发文,“I love you,Rip”[93]

参考资料

参见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