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萬華車站
位於台北市的台鐵車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萬華車站位於臺灣臺北市萬華區,為臺灣鐵路公司縱貫線的鐵路車站,曾是已廢止的臺鐵新店線之端點站。

Remove ads
車站概要
本站最早設於日治時代的1901年8月25日,現今站房於1999年7月21日啟用,分為東、西兩棟站房,分別位於康定路兩側,本站的臺語站名廣播依萬華的古名「艋舺 」(臺灣話:Báng-kah)發音。本站在臺鐵車站等級列為一等站,是少數沒有太魯閣號和普悠瑪號停靠的一等站,也是所有一等站車站中停靠對號列車班次最少者,曾是唯一不停靠區間快車班次的一等站,到2022年6月29日起再度停靠區間快車。
於台灣高鐵未通車及太魯閣號尚未加入營運前,曾有多班莒光號、復興號及東部幹線自強號班次停靠,停靠班次以逆行列車(西部幹線逆行、東部幹線順行)為主。現今順行僅停靠3班對號列車,順行停靠272次自強號、554次莒光號,逆行僅停靠653次莒光號1班對號列車。[來源請求]
本站是臺北市內唯一沒有與臺北捷運共構的臺鐵車站,但與臺北捷運龍山寺站2號出口路程距離約170公尺(步行約3分鐘),可由西站4號出口(出西站剪票口後左轉)出站後,直行前方大理街42巷,步行到底後續往左前方(11點鐘方向)沿龍山商場騎樓至龍山寺站出口2轉乘。
Remove ads

請參見維基學院,或查閱台鐵官方網站時刻表[4]。
公車轉乘資訊請參見維基學院。
車站構造
售票處、候車大廳與旅客進站入口位於西站房,東站房設有旅客出站出口、行包中心與辦公區。側式月台、島式月台各一座,則位於地下第一層。
萬華車站是萬板專案的一部份,車站本體已經先行構築未來可建築20幾層的地下基礎、斜對面空地(靠西園路),作為場站聯合開發之用。本站原為地上2樓地下1層建築,建築設計為李祖原[5],新建工程主體建築共分為三大部分:交一、交二、交三基地。交一基地為一棟結合萬華西站既有客運功能之旅館,共26層樓;交二基地為餐飲辦公複合大樓,共16層樓;交三基地則設置地下3層、地上10層之停車塔(約48.3公尺),三棟以天橋連接。
內部有凱撒大飯店 (台北凱達大飯店、旅館餐廳、宴會廳)、旅館大樓對面為停車塔,車位共汽車503個、機車620個,共20308坪建築;由臺灣鐵路公司辦理,台北市政府作為參建單位參與建造的BOT(興建、營運、移轉)案,並且透過都市計畫變更之回饋取得其中之公益樓層,台北市政府分回的公益樓層是交二基地的3~11層樓,公益樓層各層坪數約為555.6至580.4坪(扣除公設),含公設之公益樓層面積預估總計6560坪。公益樓層分配進駐機關以具有帶動萬華地區發展象徵意義為優先考量對象,預計共有5個單位,總計936人進駐,分別為台北市政府勞動局所屬機關(勞動檢查處、勞動基準科、就業服務處、就業服務處[台北人力銀行]、勞動力重建運用處、勞動教育館及身心障礙就業中心)、萬華區公所(100坪之區民活動中心)、市立聯合醫院(院本部)、社會局(200坪之婦女館)及新建工程處(250坪之中正及城西工務所)、台北市政府(20坪之市長第二辦公室)。
萬華車站站前廣一、廣二要興建地下停車場、交一及交二大樓防空避難室,並委託交通部鐵道局代辦施工,2017年1月3日動工,2018年12月31日完工。汽車297位,機車50位,自行車215位。
Remove ads
- 東站
地上 16樓 |
宴會廳 | 台北凱達大飯店宴會廳(廚房) |
地上 13樓~15樓 |
宴會廳 | 台北凱達大飯店宴會廳 |
地上 12樓 |
機電層 |
地上 11樓 |
辦公層 |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院本部) |
地上 10樓 |
臺北市政府第二行政中心 | 臺北市政府(市長第二辦公室)、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本部 |
地上 9樓 |
臺北市政府第二行政中心 |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本部 |
地上 4樓~8樓 |
臺北市政府第二行政中心 | 臺北市政府勞動局(勞動力重建運用處、勞工科學教育館、勞動基準科、勞檢處、就業服務站) |
地上 3樓 |
臺北市政府第二行政中心 | 臺北市萬華區公所(活動中心)、臺北市政府社會局委託財團法人台北基督教女青年會經營管理臺北市萬華車站婦女館(臺北市婦女館-台北好人家)、臺北市政府勞動局(就業服務站) |
地上 2樓 |
餐飲業 |
地上 1樓 |
大廳層 | 臺鐵出入口、臺鐵售票處、自動售票機、服務台、文化廊道 | |
地下 1樓 |
月台層 | 臺鐵月台層 |
- 西站
地上 7樓~26樓 |
飯店層 | 凱撒大飯店(台北凱達大飯店)旅館客房 |
地上 5樓~6樓 |
飯店公共設施 | 凱撒大飯店(台北凱達大飯店)戶外游泳池、健身房、旅館候場、機電層 |
地上 3樓~4樓 |
餐廳層 | 台北凱達大飯店宴會廳、旅館餐廳 |
地上 2樓 |
大廳層 | 台北凱達大飯店旅館大廳 |
地上 1樓 |
大廳層 | 臺鐵出入口、臺鐵售票處、自動售票機、驗票閘門、等候區、臺鐵剪票口 凱撒大飯店(台北凱達大飯店)旅館大廳 |
地下 1樓 |
月台層 | 臺鐵月台層 |
Remove ads
1 | 1 | ![]() |
往 臺北、松山、南港、汐止、七堵、基隆 方向 |
![]() |
往 瑞芳、蘇澳、宜蘭、花蓮 方向 | ||
2 | 2A | ![]() |
往 臺北、松山、南港、汐止、七堵、基隆 方向 |
![]() |
往 瑞芳、蘇澳、宜蘭、花蓮 方向 | ||
![]() |
不靠站通過 | ||
![]() |
往 樹林、鶯歌、桃園、中壢、新竹、北湖、湖口、苗栗、三義方向 | ||
3 | 2B | ![]() |
往 樹林、鶯歌、桃園、中壢、新竹、北湖、湖口、苗栗、三義方向 |
- 第2月台A側通常只有北上列車通過,停靠萬華之北上列車除554次外原則上停第1月台;但如果南下需要待避快車時,會改停靠此側。
歷史

- 1901年(明治34年)8月25日:設站,當時稱為「艋舺停車場」[6],位於現今中華路與愛國西路交叉口一帶。
- 1918年(大正7年)7月1日:向西遷移至現址,位於當時臺北市新富町五丁目[7]。
- 1920年(大正9年)10月1日:改稱「萬華驛」(日语:萬華驛/まんかえき〔まんくわえき〕 Manka eki ? [註 1])。[8]
- 1921年(大正10年)1月21日:隨著台鐵新店線「萬華-公館」段正式通車而啟用[9],並成為端點站。
- 1965年3月24日:新店線停駛。
- 1988年9月19日:配合台北鐵路地下化工程,改建本站前站部分
- 1988-90年:新增後站[10]。
- 1992年9月14日:鐵路萬華至板橋鐵路地下化之萬板專案動工[10]:82。建成不久前後舊站房先後被拆除,被批評浪費。
- 1999年7月21日:萬板專案完工通車。地下化後的東、西兩棟新站房啟用[10]。
- 2014年10月:萬華雙子星BOT案動工興建。
- 2016年12月9日:台北市政府第二行政中心進駐辦公。
- 2017年:萬華雙子星BOT案全部完工並定名「艋舺101大樓」開始營運。
Remove ads
利用狀況
根據2024年資料,本站每日旅運量約為9,991[2],在台鐵各站中排行第36名。
Remove ads
鄰近車站
- 營運中
- 廢止營運模式
腳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