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沒有世界遺產的國家列表
維基媒體列表條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根據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1972年制訂的《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世界遺產指對全人類有重要文化或自然價值的遺產項目[1]。該公約的196個締約國均有資格將其自然和文化遺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截至2025年7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經在170個國家指定了1,248處世界遺產,但仍有26個締約國沒有任何世界遺產[2],另有1個聯合國會員國因未批准公約而無法參與提名[3]。

將一項資產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並非易事,欠發達國家可能面臨多重阻礙。首先,要提名世界遺產,必須準備完整的申請文件。這過程視乎資產的性質,有時為了證明其「突出普世價值」,需要聘請外部專家協助,可能涉及龐大的開支。例如日本在提名「琉球王國的城堡以及相關遺產群」成為世界遺產時,據稱僅申請文件的製作費用就超過一億日圓(約530萬港元)[4]:220-221。龐大的資金消耗對於發展中國家可能形成負擔,雖然這些國家可以尋求世界遺產基金的撥款補助,但這筆資助並非所有有需要的國家都能獲得。因此,有些國家即使提出了提名,仍因文件不齊全等原因,未能進入正式審議階段[4]:222-223。而且,該基金原本是為保育已登錄的世界遺產而設,並不應將太多資源用於提名準備。此外,美國因巴勒斯坦國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而停止繳交分擔金,導致基金財政問題日益嚴重[5]。
世界遺產委員會已於1994年啟動「全球性策略」(Global Strategy),鼓勵沒有世界遺產的國家積極申遺[6][7]。2016年後,世界遺產委員會每年審議的提名數量被限制為35項[註 1][8]。若提名數量超過上限,則優先審議「尚未擁有任何世界遺產的國家」,其次是「只有三項或以下世界遺產的國家」的提名。然而,該政策已經引發爭議,原因在於其促使委員會為追求地區平衡,而忽視專業評估,甚至草率登錄[9]。在2011年第35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違反諮詢機構(國際文化紀念物與歷史場所委員會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建議而強行通過的項目數量,首次超過按照建議正常登錄的項目。這種趨勢自前一年已現端倪,其原因被認為是委員國有意依據「全球策略」,偏向讓從未登錄或登錄數量較少的國家優先登錄其遺產[10]:26。對於缺乏充分證明其「突出普世價值」或保育與管理計劃不完善的遺產,卻仍被輕率登錄為世界遺產的問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亦曾公開表達憂慮[10]:26。
Remove ads
列表
Remove ads
各國現狀
不丹於2001年10月22日批准公約。截至2025年7月,其預備名單上共有8處遺產,均於2012年登錄[11]:


Remove ads
科威特於2002年6月6日批准公約。截至2025年7月,其預備名單上共有5處遺產:[13]

Remove ads
馬爾代夫於1986年批准公約。截至2025年7月,其預備名單上有1項遺產[15]。


科摩羅於2000年9月27日批准公約。截至2025年7月,其預備名單上共有4處遺產,均於2007年登錄[16]:
Remove ads
布隆迪於1982年5月19日批准公約。截至2025年7月,其預備名單上共有10處遺產,均於2007年登錄[17]:



吉布提於2010年3月10日批准公約。截至2025年7月,其預備名單上共有10處遺產,均於2015年登錄[18]:



斯威士蘭於2005年11月30日批准公約。截至2025年7月,其預備名單上共有1處遺產[20]:

利比里亞於2002年3月28日批准公約。截至2025年7月,其預備名單上共有3處遺產[21]: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於2006年7月25日批准公約。截至2025年7月,其預備名單上共有2處遺產,均於2023年登錄[22]:

南蘇丹於2016年3月9日批准公約。截至2025年7月,其預備名單上共有3處遺產,均於2017年登錄[24]:

庫克群島於2009年1月16日 批准公約。截至2025年7月,其預備名單上共有1處遺產[25]:
薩摩亞於2001年8月28日批准公約。截至2025年7月,其預備名單上共有2處遺產,均於2006年登錄[28]:

湯加於2004年4月30日批准公約。截至2025年7月,其預備名單上共有2處遺產,均於2007年登錄[29]:

圖瓦盧於2023年5月18日批准公約。截至2025年7月,其預備名單上共有1處遺產[30]:

巴哈馬於2014年5月15日批准公約。截至2025年7月,其預備名單上共有2處遺產,均於2015年登錄[31]:

格林納達於1998年8月13日批准公約。截至2025年7月,其預備名單上共有3處遺產[32]:

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於2003年2月3日批准公約。截至2025年7月,其預備名單上共有3處遺產,均於2012年登錄[33]:

圭亞那於1977年6月20日批准公約。截至2025年7月,其預備名單上共有5處遺產[34]:

千里達和多巴哥於2005年2月16日批准公約。截至2025年7月,其預備名單上共有3處遺產,均於2011年登錄[35]:

截至2025年8月,列支敦士登尚未批准公約,因此該國遺跡無法被列為世界遺產。列支敦士登也是唯一未批准公約的聯合國會員國[3]。
摩納哥於1978年11月7日批准公約。截至2025年7月,其預備名單上共有1處遺產[36]:

註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