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T225/228、T227/226次列車 (1955年-2013年)
2013年12月28日停运的北京至大连车次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T225/228、T227/226次列車是中國鐵路曾運行於首都北京市至遼寧省大連市之間的一對特快旅客列車,自2001年10月21日起按現車次開行,由瀋陽鐵路局大連客運段擔當。列車使用中國鐵路25K型客車,沿京滬鐵路、津山鐵路、瀋山鐵路、溝海鐵路、瀋大鐵路運行,跨越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遼寧省二省二市,全程1061公里。作為大連站始發的首對進京列車,T225/228、T227/226次列車曾先後多次被鐵道部授予「紅旗列車」稱號[1][2]。T225/228、T227/226次列車於2013年12月28日起停運。
Remove ads
歷史
1955年6月1日,北京站至大連站間首次開行35/38、37/36次直通旅客快車,由北京鐵路局擔當,當時以隔日終到大連站和隔日終到瀋陽站開行,沿京滬鐵路,津山鐵路,瀋山鐵路,瀋大鐵路運行,主要經停天津站,塘沽站,唐山站,山海關站,錦州站,溝幫子站,瀋陽站,鞍山站,海城站,大石橋站,瓦房店站,普蘭店站,金州站等站。
1956年5月1日,35/38、37/36次列車取消隔日終到瀋陽站,改為北京站至大連站區間每日運行。
1957年11月1日,35/38、37/36次列車改由瀋陽鐵路局擔當。
1959年11月11日,35/38、37/36次列車變更車次為29/32、31/30次列車。
1975年9月1日,29/32、31/30次列車變更車次為131/130、129/132次列車。
1985年4月1日,131/130、129/132次列車又再度變更車次為231/230、229/232次列車。
1996年10月8日,231/230、229/232次列車把原來的22型和25B型混編非空調綠皮車體更換為25G型車體,塗裝為瀋陽鐵路局大連客運段特有類似於25K型客車的藍紅相間塗裝。
1997年4月1日,中國鐵路第一次大提速期間,231/230、229/232次列車變更車次為531/530、529/532次列車。
2000年10月21日,中國鐵路第三次大提速期間,531/530、529/532次列車變更車次為2531/2530、2529/2532次列車,同時列車在錦州站到大石橋站的運行區間由原來的瀋山鐵路改經溝海鐵路運行,取消經停瀋陽站,鞍山站和海城站。
2001年10月21日,中國鐵路第四次大提速期間,2531/2530、2529/2532次列車升級為特快列車,車次變更為T227/226、T225/228次列車,同時把原來的特殊塗裝25G型車體更換為曾經配屬北京站到大連站的T81/84、T83/82次列車和長春站到大連站的K653/654次列車的雙層25B型車體,而大連站到長春站的K653/654次列車則使用22型和25B型混編非空調綠皮車體。
2007年4月18日,中國鐵路第六次大提速期間,T227/226、T225/228次列車最後一次更換車體為25K型客車。
2013年12月28日,由於北京站至大連站間的高速動車組列車的普及,運行時間長達58年之久的T227/226、T225/228次列車停運。
Remove ads
列車編組
T225/228、T227/226次列車現使用配屬瀋陽鐵路局瀋陽車輛段大連運用車間的中國鐵路25K型客車,採取18節編組,其中硬臥車8節,硬座車7節,軟臥車、行李車和空調發電車各1節。車輛均採用衛星定位技術和微機自動控制管理系統並裝有電子防滑器,構造速度為160千米/小時。列車當時與北京站到懷柔北站的6461/6462次列車套跑,其車體交路具體執行為:大連站開T227/226次至北京站→北京站開6461次至懷柔北站→懷柔北站開6462次至北京站→北京站開T225/228次至大連站。之後套跑6461/6462次的列車為T31/32次列車,現均停運。
前期機車交路 (2008年10月)
T225/228、T227/226次列車由北京鐵路局使用北京機務段的東風11型內燃機車或東風4D型內燃機車擔當北京站至山海關站之間的機車交路,由瀋陽鐵路局使用瀋陽機務段的東風11型內燃機車雙機重聯擔當山海關站至大連站之間的機車交路。[3]
後期機車交路
T225/228、T227/226次列車由瀋陽鐵路局使用瀋陽機務段的韶山9型電力機車擔當全程機車交路。其中大連站至山海關站間乘務交路由蘇家屯機務段大石橋運用車間擔當,山海關站至北京站間乘務交路由瀋陽機務段山海關運用車間擔當,兩段機車乘務員在山海關站繼乘[3]。
重大事故
- 1975年2月4日19時36分,從大連站開往北京站的31次直通旅客快車運行到瀋大鐵路唐王山站前時,火車司機突然發現車頭前方出現大面積藍白色閃光,馬上意識到這是地光,判斷地震即將到來,司機沉着的實施緊急制動,在制動過程中海城大地震發生了,由於車速已經降至很低,沒有出現事故,最終列車安全地停了下來,保證了全體旅客的安全[4][5]。
- 1976年7月28日1時42分,錦州鐵路局錦州鐵路分局山海關機務段的東方紅1型內燃機車,雙機重聯牽引由北京站開往大連站的129次直快旅客列車從天津站正點出發,凌晨3時41分,當列車以93千米/小時的速度運行至七灤鐵路古冶站前時,火車司機發現車頭前方地平線突然出現大面積藍色閃光,並在夜空中留下三朵蘑菇狀煙霧,立即意識到這是地光,判定地震即將來臨,隨即對列車施行緊急制動,在制動過程中唐山大地震發生,所幸當時車速經過緊急制動已經降至很低,最終列車在一處被地震震斷的鐵路橋前100米處停了下來,沒有造成人員傷亡,這也是129次直快旅客列車繼1975年2月4日經歷過海城大地震後第二次經歷地震[6]。
Remove ads
時刻表
- 數據截至2012年6月10日。
Remove ads
T225/228、T227/226次列車 (2004年4月18日)[7]
529/532、531/530次列車 (1998年10月1日)[8]
129/132、131/130次 (1981年10月11日)[9]
129/132、131/130次 (1980年10月11日)[10]
129/132、131/130次 (1977年6月1日)[11]
35/38、37/36次 (1955年6月1日)[12]
Remove ads
參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