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g-chān:臺灣民主國
Ûi-ki Mûi-thé éng-kiú liū ia̍h-bīn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Remove ads
臺灣民主國是1895年5月25佇臺灣成立个共和國。彼當陣拄當清國根據《馬關條約》共臺灣割予日本,日本欲來佔臺灣个時。
![]() |
Chit phiⁿ bûn-chiuⁿ ū Pe̍h-ōe-jī ê pán-pún. Chham-khó chit phiⁿ bûn-chiuⁿ ê Pe̍h-ōe-jī pán-pún. |
1895年10月21,日軍拍入去臺南,臺灣民主國滅亡,攏總才百五工。
臺灣民主國个成立,只是欲趕走日本儂爾爾,毋是真正欲獨立。這款講法對年號、旗仔佮𪜶發个公告、銅線批攏看會出來。年號「永清」,意思著是「『永』遠效忠『清』國」,𪜶个旗仔嘛是對應著清國个黃龍旗造出來个。
Remove ads
歷史
背景
1894年,清國佮日本發生甲午戰爭,清國拍輸,佇日本馬關簽訂《馬關條約》,共規个福建臺灣省割予日本。臺灣儂知影了後反對這个決定,毋過清國政府無插𪜶,煞舉薦前臺灣巡撫唐景崧做總統,成立臺灣民主國。
建立民主國
5月15,唐景崧發佈《臺民布告》,大意是講:「阮臺灣已經予清國統治200外冬矣,竟然欲
臺灣儂閣發銅線批予清國个一寡官員:
伏 查 臺灣 為 朝廷 棄 地 ,百姓 無 依 ,惟 有 死 守 ,據 為 島國 ,遙 戴 皇靈 ,為 南洋 屏蔽 。(翻譯:臺灣這馬是朝廷無愛个所在,百姓無物件通依靠,只好死守臺灣,成做一个島國來幫助清國守護南洋)
乙未戰爭
- 詳細請看:乙未戰爭
5月29日,日軍佇澳底(
6月初3拍敗个兵退入去臺北,造成紛亂。6月初4欲暗仔,總統唐景崧化妝做阿婆,紮錢溜旋出去。6月初6,唐景崧坐德國个船鴨打號(Arthur),對淡水走去廈門。有儂著因為按呢共彼工講做是臺灣民主國滅亡个日子。6月初7,副總統丘逢甲知影唐景崧已經離開臺灣了後,嘛決定綴伊走路,紮十萬兩銀角仔个緣金[1]走去廣東嘉應。6月11日,艋舺士紳迎接日本軍入去臺北城。𫝛時,軍務大臣、義勇軍大統領無欲放棄繼續備戰。
6月19日,日軍開始南下欲拍桃園、新竹。22號前鋒部隊佔領竹塹城時,開始受著客儂个反抗[2]。另外,佇三角湧日軍嘛受著在地儂个突襲,死傷百外儂。
6月26日,賰个儂佇臺南舉薦民主國大將軍劉永福做第二任大總統,首都牽去臺南,號做「南都」,總統府設佇大天后宮。為著趁著經費,甚至捌發行銀票佮切手。學者共劉永福佇臺南建立个政權號做「臺南共和」(Tainan Republic)[3][4][5]或者「第二共和」(Second Republic)[6]。
8月底,兩爿攏各自佇八卦山附近集合。27號,日軍開始砲擊八卦山个抗日軍陣地。29號半暝開始進攻,經過八點鐘个戰鬥,佇彼工下早八點提著勝利。這是乙未戰爭上大个會戰,號做「八卦山之役」。
因為戰況無想个遐爾仔好,日軍增加軍隊,佇嘉義布袋佮屏東枋寮登陸。10月初3起,開始攻佔臺灣南部逐个城市。
10月11日,嘉義嘛予日軍佔去,劉永福知影無法度抗日矣[7],著叫鄭超英守安平、柯月坡守炮臺,並且分兵駐紮佇罾門溪頂頭[8]。 10月16日,日軍攻擊旗後炮臺,守護炮臺个將軍劉成良(劉永福个義子)佮𪜶互相砲擊兩點外鐘,炮臺予日本儂佔去,伊著走去臺南。10月18日,日軍行甲臺南。鄭青佇二層行溪對抗𪜶,聽著劉已經走路了後,著共橋用斷退入去山內[8]。
滅亡
鎮守臺南个劉永福嘛佮臺北个唐景崧、臺中个丘逢甲仝款猶未拍著走路矣。 10月20日,劉永福看無希望矣,著佮義子劉成良坐英國商船「爹利士輪」(Thales)走去廈門。逐家人心惶惶, 攏欲坐船去廈門,臺南城內規个亂操操。
10月21日辰時,在地士紳陳修五、吳道源請英國牧師巴克禮、宋忠堅等等去佮日軍交涉,巴克禮佮教徒提英國國旗,佇暗時前往軍營,𤆬日軍和平入城,日軍對小南門順利入去臺南城,民主國正式滅亡。
Remove ads
研究佮評論
英語名
臺灣 |
![]() |
概況
|
---|
藝術
|
地理
|
![]() |
「臺灣民主國」所用个英語名是「The Republic of Formosa」。後來劉永福𤆬頭个「第二共和」政府是用「The Taiwan Republic」這个名[9]。
毋過,佇英語文獻內底,逐家對「民主國」用个翻譯著足濟無仝个所在,除了「The Republic of Formosa」[10]佮「The Taiwan Republic」[3] [4][11]以外,嘛有「The Formosan Republic」[12]、「Republic of Taiwan」[13]佮「The Formosan Democratic Republic」[14]。
臺灣民主國个切手翻做「Formosan Republic」[15]。
亞洲第一個共和國个疑義
臺灣民主國个出現比仝款是共和國个中華民國早16冬,著
另外,比臺灣民主國晏3冬,佇菲立賓嘛有仝款活
各界對民主國个看法
對這个佇臺灣歷史上捌存在一下仔个政權,逐个學者對伊个本質一直有無仝个看法。
第一,全世界大多數个學者,看起來攏強調這个「共和國」个「人為性(artificiality)」。𪜶認為民主國是清朝官方佮臺灣官員用來提著國際支持、欲予日本放棄攻佔臺灣个作法,繼續維持𪜶對清國个忠心。有學者著講:「臺灣民主國
第二,較支持中國民族主義个儂,認為民主國是中國儂對抗日本帝國主義个其中一个運動。為著強化𪜶臺灣主權屬於中國个結論,𪜶定定會強調「抗日運動」內底个「中國性(Chineseness)」。賴建國著對「民主國」个看法是:「臺灣民主國个政治地位,是屬於清朝或者中國下跤个,無俱備獨立个地位;伊是一種過渡性个組織爾爾,臺灣還予中國个任務完成了後,伊著會家己結束。」
嘛有一寡支持臺獨个學者个看法佮頂懸講个相𫝛。史明認為:「『臺灣民主國』个宗旨雖然是講欲獨立建國,但是,伊所代表个思想,無一定佮臺灣在地儂相合……𪜶个政治目標嘛無脫離清國統治之下个封建中國。」另外,王育德嘛認為臺灣民主國个獨立宣言格調無懸,主要是宣言內底个「恭奉正朔,遥作屏籓」這句,予伊懷疑民主國敢是真正欲獨立。
嘛有支持臺獨个學者,共民主國看做一个「事實(de facto)」獨立个國家,共伊囥佇臺灣儂對十七世紀以來反抗異族統治个狀況來解釋[18][19]。黃昭堂著認為,佮臺灣歷史上進前个政治運動比起來,臺灣民主國有下跤个三个特點:
Remove ads
註解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註跤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