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烏蘭烏德
俄联邦布里亚特共和国的首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烏蘭烏德(俄語:Улан-Удэ,羅馬化:Ulan-Ude;布里亞特語:Улаан-Үдэ)是俄羅斯布里亞特共和國首府,2010年人口404,357。是東西伯利亞第三大城市。位於貝加爾湖東南約 100 公里(62 英里)處的烏達河與色楞格河交匯處。
Remove ads
歷史
- 歷史上長期由匈奴、柔然、突厥等游牧帝國統治。
- 盛唐時屬燕然都護府稽落州,隨後撤銷。[4]
- 遼代屬上京道管轄。[4]
- 蒙古帝國興起後,成吉思汗派兵征服林中百姓。元代屬齊王部,稱「月良兀突剌思之野」。[4]
- 現在烏蘭烏德所在地區的第一批居民是鄂溫克人,後來是布里亞特蒙古人。北元滅亡後,不里牙惕(布里亞特人)初屬四衛拉特,隨後被蒙古本部征服,向喀爾喀車臣汗納貢。[4]
- 1666年,由哥薩克人在此建立小型的堡壘據點,稱為烏金斯科耶。由於地理位置優越,它迅速發展,成為連接俄羅斯、中國和蒙古的大型貿易中心,並從1690年開始成為外貝加爾地區的行政中心。
- 1727年,清朝與俄國簽訂《恰克圖界約》劃定兩國在蒙古高原的邊界,烏金斯科耶周邊歸屬俄羅斯外貝加爾州[5][6]。
- 1735年,首度更名為烏金斯克而且在1775年獲得城鎮地位。1878年的一場大火之後,這座城市幾乎完全毀壞。
- 1783年,再次更名為上烏金斯克用來區別另一座城市下烏金斯克。
- 1820年,更名為烏的柏興[7]。
- 1900年,西伯利亞大鐵路到達該市,引發了城市的爆炸性增長。1880年人口為3,500人,1939年達到126,000人。
- 1920年,俄國內戰,成為蘇俄衛星國遠東共和國的第一座首都,但是在貢戈塔協議後遷都至赤塔。
- 1934年7月27日,該市烏的柏興更名為現今的烏蘭烏德。
Remove ads
交通
西伯利亞鐵路與往蒙古烏蘭巴托以至中國北京鐵路(K3/4次列車)的交界,2013年開通與北京的直飛航班。2016年開通至天津港的公路貨運專線。


Selenge:色楞格河
Angara:安加拉河
Chikoi (Chikoy):楚庫河
Chuluut:楚魯特河
Delgermoron:德勒格爾木倫河 (德勒格爾河)
Dzhida:吉達河
Eg (Egiin):額金河
Ider:伊德爾河
Khilok:希洛克河
Orkhon:鄂爾渾河
Tuul:土拉河
Uda:烏達河
Ulan-Ude:烏蘭烏德
氣候數據
姐妹城市
參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