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山區 (臺北市)

臺灣臺北市的市轄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山區 (臺北市)map
Remove ads

25.0643611°N 121.533468°E / 25.0643611; 121.533468

快速預覽 中山區 Zhongshan District, 國家 ...
快速預覽 正體字, 標音 ...

中山區位於臺灣臺北市中部,係因紀念孫中山曾投宿於梅屋敷(今國父史蹟館)而得名。全區工商業發展興盛,並以金融及保險業與支援服務業較具代表[1]

貫穿境內的中山北路最早前身是日治時期敕使街道,沿線設有圓山公園、圓山運動場(後改為中山足球場,今爭豔館)等重要設施,進入二戰後時期則因駐臺軍事援助顧問團的成立,使其轉而融合美國文化。外圍被中山北路、南京東路新生北路市民大道環繞的區域在日治時期屬大正町,具有特殊的條通文化[2]

Remove ads

歷史

1740年(清乾隆五年),現今中山區的範圍屬於淡水海防廳淡水保,包含大佳臘庄、八芝蓮林庄等村庄。 到乾隆二十五年時,涵蓋範圍進一步擴大,包括了周厝崙庄、中崙庄、下埤頭庄、上埤頭庄、新庄仔庄、八芝蘭林庄等更多村落。 嘉慶年間,這些區域改隸屬於淡水廳大加蠟堡芝蘭一堡同治年間,該區域被細分為大加蠟堡的三板橋庄、上陂頭庄、新庄仔庄以及芝蘭堡的劍潭庄。 [3] 到了1879年,清政府對行政區域進行調整,現中山區範圍屬臺北府淡水縣,涵蓋了大加蠟堡的三板橋庄、牛埔庄、番子埔庄、上陂頭庄、下埤頭庄、朱厝崙庄、中崙庄以及芝蘭一堡的大直庄。

1895年,日治初期,原先的臺北府被改設為臺北縣。 1901年,臺北縣被裁撤,相關的區域改隸臺北廳。 1909年,現中山區範圍被劃分為四個區域:台北廳直轄的古亭村區(包含三板橋北端)、大稻埕區(包含大稻埕東南端)、大龍峒區(包含大部分區域)以及臺北廳士林支廳士林區(包含大直庄)。1920年,臺北州臺北市設立,原先的被改制為大字,位於現中山區範圍內的包括三板橋北端大稻埕東南端牛埔山子腳大直新庄子中庄子下埤頭朱厝崙以及上埤頭。1922年,日本政府實施町名改正,將市區的大字拆分並改制為町,位於現中山區範圍內的包括大正町三橋町御成町宮前町圓山町大宮町大直西新庄子中庄子下埤頭朱厝崙上埤頭

1945年,中華民國政府接管台灣,設立了省轄臺北市,下轄61區,位於現中山區範圍內的包括大正區、御成區、宮前區、大宮區、下埤頭區以及中園區。 1946年,上述6區的大字合併,組成了中山區。1990年,台北市進行了又一次行政區域重劃,中崙西南角被劃入中山區;大直劍潭)西端則被劃入士林區下埤頭東半部則被劃入松山區[4]

Remove ads

地理

位置

北接士林區,東鄰松山區內湖區,西為大同區,南接大安區中正區

  • 北界:基隆河圓山段、中山北路四段東側人行道邊緣、圓山飯店後山、劍潭山劍南路文間山(鄰接士林區
  • 西界:捷運淡水線用地東側(台北車站圓山站北端基隆河,鄰接大同區
  • 南界:市民大道一至三段(台北車站至新生北路,鄰接中正區。新生北路至復興南路口,鄰接大安區)北側
  • 東界:復興南北路/捷運文湖線、松山機場西部邊緣、濱江街、基隆河七號水門、基隆河、內湖港墘路口(鄰接松山區)、堤頂大道二段、內湖路一段、劍南路(鄰接內湖區)

人口

更多資訊 年份, 人口 ...

根據臺北市中山區戶政事務所及內政部戶政司統計,2024年底中山區戶數計有101,946戶,人口計有215,245人[5],其中男性人數98,555人,女性人數116,690人,性別比約為84.46,是全國人口性別比最低的三級行政區[6];每戶人口數約2.11人,是臺北市戶人口量最低的行政區[6]。區內人口最多與最少的里分別是永安里與大佳里,2024年底兩里人口分別為9,347人與808人,其中大佳里也是臺北市人口最少的里[7]

Remove ads

政治

區政組織

中山區行政中心臺北市政府在中山區的派出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市政府綜理區政的執行機關,上級業務監督機關為臺北市政府。區長市長任命,其任期為無任期保障。在區長、副區長及主任秘書之下,設有5課4室等9個內部單位[9]

行政區

Thumb
臺北市中山區次分區位置圖:大直次分區(上)、圓山次分區(左中)、新庄次分區(正中)、下埤頭次分區(右中)、林森次分區(左下)、長春次分區(右下二)、朱厝崙次分區(右下)。
Thumb
中山區行政區劃

中山區共轄42個里[10],其行政區域分布情形為[11]

更多資訊 次分區, 里名 ...
Remove ads

政黨團體

  • 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總部位於臺北市中山區八德路二段
  • 親民黨總部:位於臺北市中山區松江路

教育

大專院校

高級中等學校

Thumb
稻江護家。

國民中學

Thumb
新興國中。

國民小學

Thumb
中山國小。

幼稚園

  • 台北市立長春國民小學附屬幼稚園
  • 台北市立懷生國民小學附屬幼稚園
  • 台北市立永安國民小學附屬幼稚園
  • 台北市立大直國民小學附屬幼稚園
  • 台北市立長安國民小學附屬幼稚園
  • 台北市立吉林國民小學附屬幼稚園
  • 台北市立中正國民小學附屬幼稚園
  • 台北市立大佳國民小學附屬幼稚園
  • 台北市立中山國民小學附屬幼稚園
  • 濱江國小附幼
  • 新自立幼稚園
  • 正光幼稚園
  • 新生幼稚園
  • 松江幼稚園
  • 長春幼稚園
  • 志文幼稚園
  • 育航幼稚園
  • 聖光幼稚園
  • 實踐大學附屬幼稚園
  • 柏齡幼稚園
  • 立興幼稚園
  • 小甜甜幼稚園
  • 五常幼稚園
  • 牛頓幼稚園
  • 道明幼稚園
  • 愛比園幼稚園

圖書館

醫療機構

體育場館

殯葬設施

交通

捷運

台北捷運

國道

省道

主要道路

未來

捷運

台北捷運

都市更新

  • 14、15號公園反拆遷運動

臺北市14號公園為現今之林森公園、15號公園為現今之康樂公園,該地區原為台灣日治時代三橋町的三板橋日人公墓,並有第七任台灣總督明石元二郎的墳墓。國民政府遷台後,有許多隨著遷台的舟山島海南島居民在此建立違章建築(非列管眷村)。1956年,台北市政府進行第一次「都市計畫通盤檢討」,依日治後期都市計畫,將康樂里(原三板橋)之地列入公園預定地。

購物廣場與商圈

已結束營業

飯店

美食

  • 海霸王餐廳(中山店):位於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

企業

各國駐臺使館與代表機構

旅遊

Thumb
行天宮(臺北本宮)
Thumb
圓山大飯店
Thumb
美麗華百樂園
Thumb
臺北市立美術館

名勝

古蹟

宗教場所

相關條目

注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