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
|
贊普
|
大事
|
700
|
赤都松贊
|
赤都松贊攻河州(今甘肅臨夏市)。麴莽布支率數萬騎攻涼州,圍贊婆駐守的昌松縣(今甘肅武威市東南),遭唐將唐休璟擊敗。[67][75]
|
701
|
赤都松贊與突厥結盟,攻打涼州、松州和洮州。
|
702
|
吐蕃攻打茂州(今四川茂縣)。
|
703
|
赤都松贊親征南詔(今雲南)。
|
704
|
吐蕃襲擊泰爾梅茲。赤都松贊使南詔的國王交稅,黑苗稱臣。
|
拉跋布
|
赤都松贊死於征南詔途中,其子拉跋布繼位。
|
705
|
赤德祖贊
|
沒廬·赤瑪類廢黜了拉跋布,立赤都松贊的一歲兒子赤德祖贊。
|
706
|
唐蕃在神龍二年舉行第一次劃界會盟「神龍盟誓」,劃定青海一帶邊界。[81]
|
710
|
吐蕃征服了小勃律。
|
唐朝安西都護張玄表入侵吐蕃東北。[67]
|
唐朝攝監察御史李知古攻佔原附吐蕃的姚州蠻。[84]
|
唐高宗的曾孫女金城公主嫁給赤德祖贊;鄯州都督楊矩受賄,唐睿宗准其奏將河西九曲(甘肅黃河以北的地區)送給吐蕃,作為金城公主的湯沐邑。[67]
|
712
|
太后赤瑪類逝世。赤德祖贊年幼,由乞力徐等重臣攝政。
|
714
|
吐蕃大論乞力徐攻打臨洮、蘭州、渭州(今甘肅定西市)再攻渭源,唐玄宗下詔欲親征,因薛訥、王晙重創擊退吐蕃而止。
|
715
|
吐蕃與大食聯軍攻打唐朝的屬國拔汗那國(今譯費爾干納),為北庭大都護府都護呂休璟、監察御史張孝嵩擊敗。[91]吐蕃勢力退到蔥嶺南部。
|
717
|
突騎施、伍麥亞王朝、吐蕃聯軍攻打撥換城(今新疆阿克蘇)和大石城(今新疆烏什縣),被安西節度使湯嘉惠擊敗。
|
720
|
吐蕃占領大石城。
|
722
|
吐蕃圍小勃律,遭唐北庭節度使張孝嵩派張思禮率四千人擊退。[14]
|
726
|
吐蕃的悉諾邏恭祿攻打甘州(今張掖),但主力死於暴風雪,殘部被唐涼州都督王君㚟消滅。[99]
|
727
|
吐蕃及其突厥盟友攻擊龜茲。悉諾邏恭祿掠瓜州(今甘肅瓜州縣),俘其刺史,又攻肅州(今甘肅酒泉)。[101]
|
728
|
吐蕃襲擊龜茲。
|
赤德祖贊殺大貢論悉諾邏恭祿。[101]
|
729
|
唐朝張守珪在西寧大敗吐蕃。
|
730
|
唐信安王李禕攻佔石堡城(今青海省湟源縣西南),改為振武軍。[14]
|
734
|
唐蕃雙方在赤嶺(今青海省湟源縣日月山)立碑定界。吐蕃遣王姊卓瑪類嫁突騎施蘇祿可汗為妻。
|
737
|
吐蕃末·結桑東則布征服了小勃律。
|
唐河西節度使崔希逸與吐蕃將軍乞力徐殺白狗為盟,撤邊防軍以利放牧。崔希逸於青海奇襲吐蕃,乞力徐逃走。唐蕃絕交。[14]
|
738
|
唐劍南節度使王昱圍困安戎城,被吐蕃擊敗。[14]
|
739
|
唐朝在鄯州(今青海西寧、湟中)取得了對吐蕃的重大勝利。
|
740
|
唐朝劍南節度使章仇兼瓊從吐蕃手中奪回安戎城。[111]
|
741
|
吐蕃在青海地區襲擊唐朝但被擊退。吐蕃攻佔石堡城。[14]
|
742
|
隴右節度使皇甫惟明、河西節度使王倕入侵吐蕃東北,殺死數千藏民。[114][115]
|
743
|
皇甫惟明入侵吐蕃,從吐蕃手中收復河西九曲。
|
745
|
皇甫惟明攻打石堡城,遭受重大損失。
|
747
|
唐將高仙芝攻佔小勃律。[117]唐董延光攻石堡城不克。[118]
|
749
|
唐隴右節度使哥舒翰攻陷石堡城,死者數萬,俘虜吐蕃鐵刃悉諾羅等四百人。[120]
|
751
|
阿拔斯王朝與吐蕃在怛羅斯戰役擊敗唐將高仙芝。唐朝向西的擴張中止。
|
752
|
南詔國王閣羅鳳臣服吐蕃,吐蕃稱為「贊普鍾」(「鍾」意為「弟」,即贊普之弟)。南詔改元贊普鍾,立碑紀念。[123][124][125]
|
753
|
哥舒翰把吐蕃從黃河上游的九曲地區驅逐出去。
|
755
|
赤松德贊
|
赤德祖贊被兩位大臣謀殺,其子赤松德贊繼位。
|
吐蕃殺蘇毗王沒陵贊,其子悉諾邏奔唐,唐封為懷義王。[127][128]
|
757
|
吐蕃征服了鄯州
|
762
|
唐肅宗為集中兵力平安史之亂,許歲貢絹繒五萬匹給吐蕃以罷兵。
|
赤松德贊下詔以佛教為國教。
|
763
|
唐代宗拒不納貢。吐蕃軍10萬人入侵唐朝,占領唐朝首都長安,立金城公主侄李承宏為帝,15天後退兵。[134][135]
|
764
|
吐蕃7萬餘人的軍隊入侵唐朝占領涼州,但被嚴武擊敗。[136]
|
吐蕃軍3萬人與回鶻汗國聯合入侵唐朝,推進到奉天(今陝西乾縣)兩次,但是郭子儀說服回鶻助唐,吐蕃退軍。
|
765
|
十月吐蕃、回紇再度聯兵侵唐,郭子儀說服回紇大帥藥葛羅與唐結盟,反將吐蕃擊潰。[137]
|
766
|
吐蕃征服了甘州和肅州。
|
767
|
赤松德贊立碑紀念恩蘭·達札路恭攻唐等功績。恩蘭·達札路恭紀功碑是現存最早的吐蕃碑刻。
|
|
攻打天竺,恆河北岸的各個天竺小國紛紛投降,成為吐蕃屬國。
|
渡過恆河攻入中天竺的摩揭陀國,摩揭陀國成為吐蕃屬國。
|
在恆河北岸豎立大鐵柱以標明吐蕃與天竺之間的地界。
|
迎請寂護及蓮華生大士由印度入藏,分別帶來那爛陀寺傳承與密教。廣泛翻譯佛教經典。
|
776
|
吐蕃征服了瓜州。
|
779
|
吐蕃第一座三寶具足的佛寺桑耶寺落成。在桑耶寺立《興佛證盟碑》,碑文表示贊普臣民發誓世代尊奉佛教。
|
781
|
吐蕃征服了哈密。
|
783
|
吐蕃與唐朝簽訂《清水之盟》,結束了敵對狀態。
|
784
|
朱泚反,唐德宗出奔,許吐蕃安西和北庭都護府以平亂;亂平唐朝不與地,《清水之盟》遂廢。[143]
|
785
|
唐朝劍南西川節度使韋皋遣使通好南詔,後屢敗吐蕃軍進犯。[144]
|
786
|
吐蕃尚結贊攻克鹽州(今陝西定邊縣)和夏州(位於今陝西及內蒙古)。[146]
|
787
|
吐蕃在平涼劫盟,當場俘獲許多唐朝官員和將領。
|
尚結贊摧毀了鹽州和夏州後撤離。
|
吐蕃占領敦煌和龜茲。
|
788
|
唐朝在西昌擊敗吐蕃。
|
789
|
吐蕃襲擊隴州(今陝西隴縣)、涇州和彬州。唐西川節度使韋皋遣王有道與吐蕃戰於巂州台登谷,殺大兵馬使乞藏遮遮,數年盡復巂州。[151]
|
790
|
吐蕃征服了庭州(今新疆吉木薩爾縣)。
|
792
|
吐蕃征服了高昌與和田。
|
回鶻汗國將吐蕃逐出高昌、龜茲和焉耆。
|
793
|
唐將韋皋攻破了吐蕃堡柵50個,擊敗了吐蕃3萬多人,收復了延州(今陝西延安)。[144]
|
794
|
印度中觀學派與中國禪宗之間的拉薩法諍(又稱「頓漸之諍」)結束,藏傳佛教此後以「漸修」為主流。
|
796
|
吐蕃襲擊慶州(今甘肅慶陽),但是戰事在尚結贊死後戛然而止。
|
797
|
穆尼贊普
|
赤松德贊退位,其子穆尼贊普繼位。[註 7]
|
798
|
穆尼贊普去世,赤松德贊再度統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