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布吒婆樓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布吒婆樓經》(巴利文:Potthapada Suttam),南傳上座部佛教《巴利文大藏經》中的長部第九部經。
|
佛教大綱 | |||||
Remove ads
介紹
佛陀在舍衛城給孤獨園時,有一位造訪末梨園,其中聚集以布吒婆樓為首的遊方僧。其向佛陀提出「想滅」問題,佛陀解釋通過戒定慧可達到此境界。後布吒婆樓問到靈魂、生命與身體的關係。佛陀告訴其說,這些問題並無意義,並無助於離欲、滅寂與涅槃,並以四諦做解釋。布吒婆樓聽後表示嘆服,並皈依三寶,成為優婆塞。
評價
此經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研究巴利經典的西方專家學者大衛萊斯教授(Rhys David)說:「所有否定『自我』的經文中,再沒有比這部《布吒婆樓經》更精深而明確的了。」[1]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