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東營市
中國山東省的地級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東營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山東省下轄的地級市,位於山東省北部。市境西界濱州市,南鄰淄博市、濰坊市,東濱萊州灣,北臨渤海灣。地處黃河三角洲,地勢西南高,東北低。黃河自西往東橫貫全境注入渤海,黃河以南屬淮河流域,有小清河、支脈河、廣利河等;黃河以北屬海河流域,有潮河、馬新河、沾利河等。市人民政府駐東營區府前大街77號。
東營市是因勝利油田而興起的石油工業城市,是中國黃河三角洲中心城市、中國重要的石油基地,亦是山東半島城市群成員、國家衛生城市、全國文明城市。
Remove ads
歷史
關於今東營市轄域在1961年前的歷史,請見§濱州市歷史。
1961年4月,華北石油勘探處在廣饒縣辛店公社東營村附近打成第一口勘探井——華八井。1962年9月23日,在東營構造上打的營2井獲日產555公噸油流,為當時全國日產量最高,為此而得名「九二三廠」,即後來的勝利油田。1965年3月,為支援華北石油會戰,惠民地委決定成立縣級工作機構——中共惠民地區東營工作委員會和東營辦事處,無行政轄區,只統轄為服務礦區而新組建的商業、金融、郵電等機構。[2]
為更好地發展勝利油田、開發建設黃河三角洲,1982年8月,山東省向國務院請示成立地級東營市;11月10日獲國務院批覆,劃原惠民地區的墾利、利津2縣,廣饒縣的4個公社,霑化縣的4個公社,博興縣的1個公社和3個大隊,成立東營市。1983年8月30日,國務院批覆,廣饒縣劃歸東營市。1983年10月15日,東營市正式掛牌成立,轄東營、牛莊、河口3個區,廣饒、利津、墾利3個縣。[2]
1987年6月,牛莊區併入東營區。2016年8月,墾利撤縣設區。[2]
Remove ads
地理
東營市地處山東北部的黃河三角洲地區,黃河在東營市境內流入渤海。東營市坐標為北緯36°55′~38°10′,東經118°07′~119°10′。東、北臨渤海,西與濱州市毗鄰,南與淄博市、濰坊市接壤。南北最大縱距123公里,東西最大橫距74公里,面積7923平方公里。
黃河東營段上起濱州界,自西南向東北貫穿東營市全境,在墾利東北部注入渤海,長138公里。黃河水徑流量年際變化大,年內分配不均,含沙量大。
Remove ads
政治
|
|
Remove ads
Remove ads
人口
2022年末,東營市常住人口220.9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4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71.81%,比上年末提高0.3個百分點。年末戶籍人口197.78萬人。其中,0-17歲人口37.09萬人,18-59歲人口116.08萬人,60歲及以上人口44.61萬人。[11]
根據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為2,193,518人[12]。同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2,035,33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158,180人,增長7.77%,年平均增長率為0.75%。其中,男性人口為1,105,555人,占總人口的50.4%;女性人口為1,087,963人,占總人口的49.6%。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為101.62。0-14歲的人口為380,498人,占總人口的17.35%;15-59歲的人口為1,365,798人,占總人口的62.27%;60歲及以上的人口為447,222人,占總人口的20.39%,其中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340,201人,占總人口的15.51%。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1,567,251人,占總人口的71.45%;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626,267人,占總人口的28.55%。
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為203.53萬人[13],與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增加了24.23萬人。增長13.51%,年均增長1.28%。其中,男性為103.08萬人,占總人口的50.65%;女性為100.45萬人,占總人口的49.35%,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為102.62。0-14歲的人口為31.69萬人,占15.57%,15-64歲的人口為153.70萬人,占75.52%;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18.14萬人,占8.91%。
Remove ads
全市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2,182,538人,占99.5%;各少數民族人口為10,980人,占0.5%。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增加154,086人,增長7.6%,占總人口比例下降0.16個百分點;各少數民族人口增加4,094人,增長59.45%,占總人口比例增加0.16個百分點。
交通
東營市內道路開闊,市區道路兩旁有較為寬廣的人行道與公共綠地,臨近建築的人行步道寬度在5-7公尺,而且多高出地面20-50公分,其中均規劃有免費的公共停車場,市內泊車較為方便。東營市公共運輸系統為公交車,購票方式包括現金、IC卡、微信支付、支付寶[14]、銀聯卡雲閃付[15]及全國交通聯合卡,較為方便。
由山東東部威海至烏海高速公路在東營市南廣饒縣與東營至青州高速公路( 威烏高速/
長深高速/沿海高速共用路段)匯合,縱穿東營市中心地區,到達北部的墾利縣城,在黃河北岸分為
威烏高速公路及東港高速公路,在東營境內的高速公路從北部的東營港縱穿到南部並與濟南至青島的濟青高速公路連接。通過高速公路在5小時內可以到達山東半島的大部分城市。
東營站為淄東鐵路上的三等站,也是該鐵路的終點站。橫貫東營的德大鐵路已於2015年建成通車,在東營設有東營南站等三個中間站,並與淄東鐵路設有聯絡線。目前,東營開行有往返北京、濟南、濱州等地的客運列車。
東營勝利機場位於東營市區的東北部永安鎮境內,距離市區9公里左右,距離東營市市中心25公里左右。機場自1985年起歸屬勝利石油管理局及濟南軍區,自2001年起管理局及軍區不再使用並開始服務旅客。目前,機場開通了至北京、上海、深圳、杭州、西安、成都、鄭州、武漢、天津、寧波、大連、佛山等地的往返航班[16]。
2016年,中國商飛的東營試飛基地落成,主要負責C919和ARJ21項目的試飛工作。另外東營機場內有小型飛機租賃公司,旅客可以在這裡學習飛行或者租賃小型飛機。[來源請求]
東營市區有182路公共汽車前往東營勝利機場,在市公交公司北和勝利機場之間來回行駛。東營市區每日有10班以上前往濟南遙牆國際機場的公共汽車,7班前往青島流亭國際機場的汽車,另有在航班起飛前開往機場的機場巴士。
東營港是東營市的主要港口,主要承擔本區物資的海上運輸任務,同時還開有客運航線。2013年,東營市水路客運量66萬人,水路貨運量177萬公噸,港口貨物吞吐量達1420萬公噸[17]。2016年貨物吞吐量達4300萬公噸。
此外,東營市還有一些漁港,例如廣利漁港,紅光漁港。
經濟
東營市為勝利油田所在地,以石油為主的工業包括石油開採、製造和化工業初具規模,服務業、信息技術、中小型民營企業等發展水平較低。石油化工、輪胎製造、紡織已形成完整的產業鏈,銅冶煉、食鹽生產、造紙、機械、建築材料、食用油、飼料生產在中國內地占有較大比重。
2010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2,359.94億元(348.61億美元),居內地城市(含直轄市)第45位;其中工業增加值達到1,612.02億元(238.13億美元),占GDP比重達到68.31%;人均GDP為116,448元(17,202美元),居內地城市的第4位。地方財政總收入104.88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96元(3,515美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7,938元(1,173美元)[18]。
轄區內全年原油產量2,743.52萬公噸,占內地當年產量的13.51%;天然氣產量5.08億立方公尺。主要工業品中,布產量達到7.69億米,占內地當年產量的0.96%;精煉銅產量20.69萬公噸,占內地當年產量的4.51%;食用植物油產量44.22萬公噸,占內地當年產量的1.14%;輪胎產量4,135.09萬條[18][19]。
東營市2010年主要經濟指標[18] | ||||||||||
區縣 | GDP (億元本幣) |
GDP (億美元) |
GDP 比重 (%) |
GDP 增幅 (%) |
人均 GDP (本幣) |
人均 GDP (美元) |
人均 增幅 (%) |
地方財 政收入 (億元) |
城鎮居民 人口可支 配收入 |
農村居 民人均 純收入 |
總計 | 2,359.94 | 348.61 | 100 | 13.4 | 116,448 | 17,202 | 12.5 | 104.88 | 23,796 | 7,938 |
東營區 | 234.39 | 34.62 | 9.93 | 17.0 | 95,513 | 14,109 | 16.0 | 16.78 | 24,097 | 8,395 |
河口區 | 141.27 | 20.87 | 5.99 | 17.2 | 137,558 | 20,320 | 16.9 | 7.65 | 22,464 | 7,744 |
墾利區 | 220.28 | 32.54 | 9.33 | 17.3 | 95,401 | 14,093 | 16.4 | 9.20 | 21,083 | 8,078 |
利津縣 | 143.79 | 21.24 | 6.09 | 17.2 | 48,180 | 7,117 | 16.9 | 4.69 | 19,111 | 7,087 |
廣饒縣 | 459.48 | 67.88 | 19.47 | 17.0 | 92,652 | 13,687 | 16.6 | 16.75 | 21,247 | 8,271 |
環境保護
由於開發無度,東營市的生態環境質量相比過去已嚴重退化。包括空氣品質、飲用水源等污染較為嚴重,也是中國冬季霧霾最為嚴重的城市之一。市區人為的光污染(夜間)、揚塵(例如建築地區不對渣土等廢料採取覆蓋等措施)現象等較為普遍。
社會文化
六戶鎮民間的「打老虎」戲十分具有地方特色。

東營市由於是勝利油田所在地,所以同時有兩套的新聞媒體:東營市市屬的東營日報、東營電視台;而勝利油田的勝利日報、 勝利油田電視台,主要面向勝利油田職工和家屬。
市內主要醫院有位於西城中心城區的勝利油田中心醫院、東營區人民醫院、鴻港醫院,位於東城的東營市人民醫院、東營市兒童醫院,位於八分場地區的勝利油田勝利醫院。
勝利油田的許多科研單位有一定的科技基礎設施和發展能力,根據2007年6月公布的全球高性能計算排行榜TOP500,勝利油田物探研究院的高性能計算系統(超級計算機),以每秒18.60萬億次浮點運算的實測LINPACK峰值位列全球第43,成為當時中國大陸運算速度與信息處理能力最高的計算系統[21]。
旅遊
黃河經東營流入大海,每年大量的黃河泥沙淤積產生新的土地,形成了東營優美的自然景觀。勝利油田高大的鑽井機塔和眾多的磕頭式採油機形成了東營市獨特的人文景觀。
由於與各大城市公務往來密切的原因之一東營市區有多座豪華飯店及快捷旅舍。其中較為著名的有:東勝大廈、藍海國際大酒店、大明大廈、新悅大酒店、黃河飯店、如家酒店。擁有高空旋轉餐廳2家,分別是位於勝利電視塔的勝利電視塔觀光層及濟南路的新悅飯店。此外還有類似「勝利賓館」及「東營賓館」的園林飯店。廣饒縣比較著名的有宇通尊悅大酒店、廣饒藍海大飯店、廣饒金嶺國際大酒店、孫武湖溫泉度假酒店。而墾利、利津縣的住宿飯店較少,但其距離東營市區的車程都不超過1個小時。因此較多旅客選擇在東營市區的飯店居住。
東營市的商業較發達,商業機構眾多。市區的濟南路為最主要的商業地段,集中了市區內的重要大型商業機構。自濟南路西段往東依次有東營市百貨大樓、利群商廈、供銷商場、商業大廈、振華商廈、銀座商廈。青島路則集中了許多的餐飲機構,夜生活豐富。
東營市緊臨渤海,又是黃河入海之地,物產豐富。地方特產有:黃河刀魚、黃河口大米、中華絨螯蟹、渤海灣蝦皮、渤海大對蝦、廣饒肴驢肉、河口冬棗、中國毛筆四大名筆之一的齊筆、佛頭黑陶等。
東營的飲食因為受黃河與渤海的共同影響,逐漸形成了有自己地方特色的美食,典型代表有:廣饒肴驢肉、利津水煎包、北嶺丸子、孤島鮮魚湯、黃河口大閘蟹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名人
姊妹城市
注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