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濰坊市
中國山東省的地級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濰坊市,簡稱濰,古稱濰州、濰縣,別稱「鳶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山東省下轄的地級市,(曾經是由山東省所直轄的省級直轄市,名為濰坊特別市。於1948年4月29日正式設立,1983年時取消。)位於山東省中部偏東。市境東接煙臺市、青島市,南界日照市、臨沂市,西鄰淄博市,西北達東營市,北臨萊州灣。地處山東半島中部,南部、西南部為山地丘陵,中部為平原,北部為沿海灘涂。境內有濰河、彌河、白浪河、膠萊河等河流。濰坊地扼山東內陸腹地通往膠東半島的咽喉,膠濟鐵路橫貫市境東西,是山東半島城市群地理中心,第二次國共內戰中著名的濰縣戰役發生地。市人民政府駐奎文區勝利東街99號。

Remove ads
歷史
可上溯到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夏代、商代境內建有逄國,春秋、戰國時期,分屬齊、魯、萊等國。境內的青州為歷史重鎮。
- 夏、商代,現濰坊境內有斟灌、寒、王壽等封國。周初,武王封太公望(即姜太公)於齊,都營丘(今昌樂境內)。
- 春秋時期,現在的濰坊分屬魯、齊、萊、杞、莒等國;至戰國時期,魯、萊等國被齊國吞併,濰坊全境為齊國擁有。
- 秦朝時期,濰坊東部屬膠東郡,置高密縣,西部屬臨淄郡,東南部屬琅琊郡。
- 漢朝時期,濰坊全境為青州刺史部、徐州刺史部所轄,分屬北海郡、琅琊郡、齊郡和甾川國、高密國、膠東國。
- 三國時期,屬曹魏。
- 南北朝時期,南朝屬劉宋,北朝屬元魏。
- 隋朝時期,濰坊境屬北海郡、高密郡。
- 唐朝時期,屬河南道,歸青州、密州管轄。
- 元朝時期,屬中書省山東東西道宣慰司,置益都路管轄。
- 明朝時期,置青州府、萊州府,屬山東承宣布政使司管轄。
- 清朝時期,設濰縣,為青州府、萊州府所轄,屬山東省。
- 明清時期濰坊為有名的手工業生産地,「9000繡花女、3000銅鐵匠」便是形容當時濰坊手工業發展之盛況,因此有「南蘇州、北濰縣」一說。
- 民國時期,先屬膠東道、萊膠道、淄青道管轄
- 1927年國民政府裁道設省,濰縣歸山東省管轄。
- 抗戰時期。濰坊有日本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建立的亞洲最大集中營濰縣集中營。為了報復美國及其同盟國,日軍專門用該集中營囚禁在華的外國人,甚至連後來擔任美國駐華大使的恆安石都曾關押於此。1941年12月7日,日軍成功偷襲了珍珠港,作為報復及防範性措施,美國遂將合法僑居其國內的6萬多日本人強行集中在洛杉磯附近隔離關押。日本人很快就對此作出回應。從1941年底開始,日本人在中國全境搜捕所有在華的外籍牧師、教師、醫生和商人等,想將其全部關押以作為報復。這個集中關押外國犯人的集中營被選定在山東濰縣的樂道院。這裡本是北美基督教長老會的山東總部,為一處漂亮的歐式建築,位於當時濰縣東關門東南三里處虞河南岸。面積有五公頃多,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賽珍珠和美國《時代》雜誌的創辦人亨利·盧斯都曾隨父母在此居住過。院子裡原來還有醫院、學校等設施,也同時居住著許多中國人。1945年8月17日駐紮在重慶的美國飛虎隊解放了集中營。
- 1948年濰縣被解放軍佔領之後,成立濰坊特別市,為山東省直轄。
- 1949年6月,濰坊特別市改名濰坊市,仍為山東省直轄市。
- 1950年,撤銷濰坊市,設昌濰專區。
- 1951年重建濰坊市,為縣級市,屬昌濰專區管轄。
- 1967年3月13日,昌濰專區改名昌濰地區。
- 1981年7月,昌濰地區改名濰坊地區。
- 1983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撤銷地區建制,改建省轄(地專級)市(簡稱地級市),稱濰坊市,實行市管縣體制,轄三區(濰城、坊子、寒亭)九縣(益都、諸城、安丘、昌邑、壽光、臨朐、昌樂、高密、五蓮)。
- 1987年3月30日,撤銷益都縣,設立縣級市青州市。
- 1987年4月20日,撤銷諸城縣,設立縣級市諸城市。
- 1992年12月7日,五蓮縣劃歸日照市管轄。
- 1993年6月1日,撤銷壽光縣,設立縣級市壽光市。
- 1994年1月18日,撤銷安丘縣,設立縣級市安丘市。
- 1994年5月18日,撤銷高密縣,設立縣級市高密市。
- 1994年6月10日,撤銷昌邑縣,設立縣級市昌邑市。
- 1994年5月23日,設立奎文區。
Remove ads
地理
濰坊市地處山東半島中部,地勢南高北低,以山丘、平原、濱海三個地貌單元為主。北部為渤海萊州灣,沿海線長113公里。市區為平原,幾乎無起伏地勢。濰坊市總面積1.6萬平方公里,約占山東省總面積的10%,居山東第二位。
氣候屬暖溫帶季風型半濕潤大陸性氣候。
政治
|
|
Remove ads
除正式行政區劃外,濰坊市還設立了以下經濟功能區:國家級濰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國家級濰坊濱海經濟技術開發區、濰坊經濟開發區、峽山生態經濟發展區。
Remove ads
人口
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941.8萬人,同比增長0.2%。其中,城鎮人口618.4萬人,鄉村人口323.4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65.7%,比上年末提高0.5個百分點。全年出生人口5.4萬人,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08.8,同比下降0.5個百分點。[13]
根據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為9,386,705人[14]。同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9,086,241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300,464人,增長3.31%,年平均增長率為0.33%。其中,男性人口為4,772,791人,占總人口的50.85%;女性人口為4,613,914人,占總人口的49.15%。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為103.44。0-14歲的人口為1,630,039人,占總人口的17.37%;15-59歲的人口為5,713,595人,占總人口的60.87%;60歲及以上的人口為2,043,071人,占總人口的21.77%,其中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1,483,602人,占總人口的15.81%。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6,046,086人,占總人口的64.41%;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3,340,619人,占總人口的35.59%。
Remove ads
全市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9,324,676人,占99.34%;各少數民族人口為62,029人,占0.66%。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增加273,135人,增長3.02%,占總人口比例下降0.28個百分點;各少數民族人口增加27,329人,增長78.76%,占總人口比例增加0.28個百分點。
經濟

濰坊古稱濰縣,是歷史上著名的手工業城市,早在明清兩代,就以「二百支紅爐、三千砸銅匠、九千繡花女、十萬織布機」而名揚天下,更有「南蘇州、北濰縣」之稱,還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風箏、木版年畫的產地和集散地,濰坊楊家埠與天津楊柳青、蘇州桃花塢並稱為中國三大年畫之鄉。另外,濰坊的嵌銀漆器、核雕、布玩具等傳統工藝品也蜚聲海內外。清末民初時,濰縣作的商周青銅器贗品曾流行一時,做工考究,幾可亂真。
1980年代以來,濰坊國際風箏會、魯台經貿洽談會、壽光蔬菜博覽會、臨朐紅葉節等節慶活動的舉辦,對濰坊的對外開放有所促進。
進入21世紀,濰坊繁多的人口給經濟發展帶來壓力,第三產業發展較快,城市內部持續開發,市區有向老城區東部遷移的趨勢,興建了大批高層住宅樓,大量購物商城和超市。
濰坊2016年度全市完成GDP總量5746億元,居地級市排名山東第4位,全國第32位;2014年度中國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第46名。
Remove ads
- 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
- 歌爾股份有限公司
- 濰柴雷沃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山東濰坊百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山東海洋化工集團
- 新郎集團總公司
- 巨力集團
- 山東得利斯集團
- 山東青州捲菸集團
- 山東礦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山東海龍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濰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濱海經濟技術開發區
- 濰坊綜合保稅區
- 峽山生態開發區


交通

國鐵膠濟鐵路(含坊子支線)、膠濟客運專線、膠新鐵路、海青鐵路、德大鐵路,地方鐵路大萊龍鐵路、益羊鐵路、青臨鐵路、曹壽鐵路以及國家能源集團鐵路黃大鐵路經過濰坊境內。濰坊站為膠濟鐵路最大中間站。五條高速鐵路聯結於濰坊北站,使其成為山東半島的新一座高速鐵路樞紐。近期規劃中,除臨朐外的各縣市區皆擁有高速鐵路車站。
濰坊市已實現「縣縣通雙高速」目標。截至2023年底,全市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867.8公里[15],公路通車總里程2.95萬公里,公路密度182.9公里/百平方公里[16]。截至2017年6月,濰坊機動車保有量為205萬輛,全國排名第23位,山東省內排名第2位,僅次於青島[17]。
一個國家一類開放口岸濰坊港,一個國家二類開放口岸羊口港。2024年10月15日,中國船級社質量認證有限公司向濰坊港正式授予碳中和評價證書,這標誌著:濰坊港已正式建成全國首個「零碳港口」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駝山石窟(含雲門山石窟及石刻)
- 十笏園
- 崔芬墓
- 王盡美故居
- 西朱封遺址
- 雙王城鹽業遺址群
- 魏家莊遺址
- 豐臺鹽業遺址群
- 杞國故城遺址
- 青州龍興寺遺址
- 程家溝古墓
- 安丘董家莊漢畫像石墓
- 衡王府石坊
- 青州真教寺
- 坊子德日建築群
- 濰縣西方僑民集中營舊址
- 昌邑縣抗日殉國烈士祠[18]
旅遊景點
{{columns-list|3|
文化與社會
濰坊被稱為「世界風箏之都」,也稱作鳶都。為國際風箏聯合會組織總部所在地[19],也是「國際風箏會」(又稱「風箏節」)慶典活動的固定舉辦地點[20]。製作風箏歷史悠久,工藝精湛。濰坊風箏是山東濰坊漢族傳統手工藝珍品,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濰坊風箏主要由用竹子扎制的骨架,高檔絲絹蒙面和手工繪畫組成。其工藝與美術的結合,體現了風箏的玩賞價值。隨著國際風箏交流的逐漸頻繁,濰坊風箏漸漸享譽世界。著名的濰坊風箏節在每年4月的第三個周六在濰坊舉行,有來自世界各地的30多個國家和地區參賽,是我國最早被國際社會承認的大型地方節會。
濰坊處於膠遼官話區與冀魯官話區的分界線上,西部的壽光、昌樂、濰坊(濰坊話;包括濰城區、奎文區、坊子區)所用語言屬於冀魯官話的一個分支,東部的高密、昌邑、寒亭、青州、昌樂、臨朐、安丘、諸城屬於膠遼官話區。
濰坊三大名吃:
濰坊火燒的種類多種多樣,除了最有名的城隍廟肉火燒之外,還有下列知名火燒:
有言:煙臺蘋果萊陽梨,不如濰坊蘿蔔皮。濰坊特產青蘿蔔,被稱為水果蘿蔔,甘甜卻不辣。
重大事故
- 2008年膠濟鐵路列車撞人事故:軌道上施工的工人18人遇難,9人受傷。
名人
友好城市
參見
注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