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遊戲大獎
電子遊戲界年度奬項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遊戲大獎(英語:The Game Awards,縮寫:TGA)是由加拿大籍遊戲媒體人傑夫·吉斯利主辦並主持的電子遊戲獎項,以表彰全球過去一年內發售的優秀電子遊戲,頒獎典禮於每年12月初在美國舉行,總共會頒發二十餘獎項,其中,「年度最佳遊戲(英語:Game Award for Game of the Year)」被視為電子遊戲產業中最為重要的榮譽之一。該獎項可以看作是接替已舉辦了10年的斯派克電子遊戲大獎,傑夫也曾擔任過該獎的主持人。
Remove ads
TGA年度遊戲
前身VGA的年度遊戲資料可參閱VGA-遊戲大獎(年度遊戲)
更多資訊 年份, 頒獎日期 ...
年份 | 頒獎日期 | 獲獎遊戲 | 獲獎遊戲開發商 | 入圍遊戲 |
---|---|---|---|---|
2014 | 12月5日 | 闇龍紀元:異端審判 | BioWare | |
2015 | 12月3日 | 巫師3:狂獵 | CD Projekt RED | |
2016 | 12月1日 | 鬥陣特攻 | 暴雪娛樂 | |
2017 | 12月7日 | 薩爾達傳說 曠野之息 | 任天堂企劃製作本部 | |
2018 | 12月6日 | 戰神 | 索尼互動娛樂聖塔莫尼卡工作室 | |
2019 | 12月12日 | 隻狼:暗影雙死 | FromSoftware | |
2020 | 12月10日 | 最後生還者 第II章 | 頑皮狗工作室 | |
2021 | 12月9日 | 雙人成行 | 霧影工作室 | |
2022 | 12月8日[1] | 艾爾登法環 | FromSoftware | |
2023 | 12月7日[2] | 柏德之門3 | 拉瑞安工作室 | |
2024 | 12月12日 | 宇宙機器人 | Team Asobi(英語:Team Asobi) |
關閉
Remove ads
2014年
主條目:2014年遊戲大獎
第一屆遊戲大獎的頒獎典禮於2014年12月5日在美國內華達州拉斯維加斯市的The AXIS禮堂(英語:PH Live)舉行,傑夫·吉斯利擔任主持人。不像此前的斯派克電子遊戲大獎有電視頻道轉播,遊戲大獎的是以網路直播的形式播放。觀眾可以購買門票親臨遊戲大獎的頒獎現場。各獎項的提名於2014年11月20日公布。
該獎項的顧問委員會成員包括了來自任天堂北美的雷吉·菲爾斯-埃米、育碧的伊夫·吉爾莫特(英語:Yves Guillemot)、科樂美的小島秀夫、索尼電腦娛樂北美的尚恩·雷登(英語:Shawn Layden)、微軟工作室的菲爾·斯賓賽(英語:Phil Spencer (business executive))、EA的彼得·摩爾、華納兄弟互動娛樂的馬丁·特倫布萊(Martin Tremblay),以及來自RockStar Games和Valve的高層[3]。
在頒獎典禮現場全球首播的遊戲有任天堂的《超級瑪利歐創作家》、《代號 S.T.E.A.M.》和Wii U平台的《薩爾達傳說 曠野之息》、科樂美的《潛龍諜影V 幻痛》、EA的《戰地:強硬派系》、索尼電腦娛樂的《血源詛咒》和《教團:1886》、史克威爾艾尼克斯的《蘿拉與奧西里斯神廟》、華納兄弟互動娛樂的《巫師3》、雪樂山的《國王密使》系列新作、萬代南夢宮遊戲的《哥吉拉VS》、505遊戲的《ADR1FT(英語:Adrift (video game))》,以及《旗幟的傳說2(英語:The Banner Saga 2)》、《Before》、《Tacoma(英語:Tacoma (video game))》、《人類元素》、《無人深空》等獨立遊戲[4]。
在典禮現場,還有謎幻樂團和任天堂的音樂監督近藤浩治聯手奉獻了《薩爾達傳說》主題音樂和謎幻樂團的〈It's Time(英語:It's Time (song))〉。
Remove ads
更多資訊 獎項, 獲獎者 ...
獎項 | 獲獎者 |
---|---|
年度遊戲 | 《闇龍紀元:異端審判》-BioWare |
年度開發者 | 《任天堂》 |
最佳獨立遊戲 | 《鏟子騎士》-Yacht Club Games(英語:Yacht Club Games) |
最佳手機/掌上遊戲 | 《爐石戰記》-暴雪娛樂 |
最佳遊戲敘事 | 《英勇之心:偉大戰爭》-Gabrielle Shrager/Matt Entin/Ed Kuehnel/Gerard Barnaud |
創新遊戲 | 《英勇之心:偉大戰爭》-育碧蒙佩利爾 |
最佳配樂/原聲 | 《天命》-邁克爾·薩爾瓦托里(英語:Michael Salvatori)/C. Paul Johnson/馬丁·奧唐奈(英語:Martin O'Donnell)/保羅·麥卡尼 |
最佳演出 | 特雷·帕克 飾 Various Voice-《南方四賤客:真實之杖》 |
最佳角色扮演遊戲 | 《闇龍紀元:異端審判》-BioWare |
最佳重製遊戲 | 《俠盜獵車手V》-Rockstar North(原開發/重製) |
最佳動作/冒險遊戲 | 《中土世界:魔多之影》-Monolith Productions |
最佳射擊遊戲 | 《極地戰嚎4》-育碧蒙特婁 |
最佳格鬥遊戲 | 《任天堂明星大亂鬥 for Wii U》-Sora Ltd/萬代南夢宮遊戲 |
最佳家庭遊戲 | 《瑪利歐賽車8》-任天堂情報開發本部 |
最佳體育/競速遊戲 | 《瑪利歐賽車8》-任天堂情報開發本部 |
最佳線上體驗遊戲 | 《天命》-Bungie |
關閉
更多資訊 獎項, 獲獎者 ...
獎項 | 獲獎者 |
---|---|
最受期待遊戲 | 《巫師3:狂獵》-CD Projekt RED |
年度電競玩家 | NaDeSHoT-馬修·黑格(英語:Nadeshot) |
年度電競戰隊 | 睡衣忍者 |
風雲玩家 | TotalBiscuit |
最佳粉絲創作 | 《Twitch Plays Pokémon》 |
關閉
2015年
主條目:2015年遊戲大獎
第二屆遊戲大獎的頒獎典禮於2015年12月3日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微軟劇院舉行。各獎項的提名於2015年11月12日公布[5]。
更多資訊 獎項, 獲獎者 ...
獎項 | 獲獎者 |
---|---|
年度遊戲 | 《巫師3:狂獵》-CD Projekt RED |
年度開發者 | CD Projekt RED |
最佳獨立遊戲 | 《火箭聯盟》-Psyonix |
最佳手機/掌上遊戲 | 《Lara Croft Go》-史克威爾艾尼克斯蒙特婁 |
最佳美術指導 | 《奧里與迷失森林》-月亮工作室(英語:Moon Studios) |
最佳遊戲敘事 | 《她的故事》-薩姆·巴洛(英語:Sam Barlow (video game director)) |
最佳配樂/原聲 | 《潛龍諜影V 幻痛》-Ludvig Forssell/賈斯汀·柏奈特(英語:Justin Burnett)/Daniel James |
最佳演出 | 薇娃·塞弗特(英語:Viva Seifert) 飾 漢娜/伊娃(Hannah/Eve)-《她的故事》 |
最佳射擊遊戲 | 《斯普拉遁》-任天堂 |
最具影響力遊戲 | 《奇妙人生》-Dontnod Entertainment |
最佳角色扮演遊戲 | 《巫師3:狂獵》-CD Projekt RED |
最佳動作遊戲 | 《潛龍諜影V 幻痛》-小島製作 |
最佳家庭遊戲 | 《超級瑪利歐創作家》-任天堂 |
最佳格鬥遊戲 | 《真人快打X》-NetherRealm Studios |
最佳多人遊戲 | 《斯普拉遁》-任天堂 |
最佳體育/競速遊戲 | 《火箭聯盟》-Psyonix |
關閉
Remove ads
更多資訊 獎項, 獲獎者 ...
獎項 | 獲獎者 |
---|---|
最受期待遊戲 | 《無人深空》-Hello Games |
最佳粉絲作品 | 《傳送門故事:梅爾》-Prism Studios |
年度電子競技玩家 | kennyS-肯尼·施盧普 |
年度電子競技戰隊 | OpTic Gaming(英語:OpTic Gaming) |
年度電子競技遊戲 | 《絕對武力:全球攻勢》-密道娛樂/Valve |
風雲玩家 | 葛瑞格·繆勒(英語:Greg Miller (Internet celebrity)) |
關閉
更多資訊 產業標緻獎 Industry Icon Award ...
產業標緻獎 Industry Icon Award |
---|
|
關閉
2016年
主條目:2016年遊戲大獎
第三屆遊戲大獎的頒獎典禮於美國時間2016年12月1日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微軟劇院舉行。各獎項的提名於2016年11月15日公布[7]。本次典禮在中國大陸地區由騰訊獲得轉播權,並由其開設了針對中國大陸地區的投票獎項「粉絲選擇獎」[8]。本次遊戲大獎的直播可以通過YouTube的虛擬實境以及4K超高畫質解析度方式觀看[9]。
本次遊戲大獎的粉絲投票獎項「最佳粉絲作品」中出現的《AM2R(英語:AM2R)》和《寶可夢 綠鈾》因為受到原版遊戲版權方任天堂的交涉而取消[10]。
在典禮現場,還邀請到了饒舌團體Run the Jewels(英語:Run the Jewels)作為表演嘉賓[11]。
更多資訊 獎項, 獲獎者 ...
獎項 | 獲獎者 |
---|---|
年度遊戲 | 《鬥陣特攻》-暴雪娛樂 |
最佳遊戲指導 | 暴雪娛樂-《鬥陣特攻》 |
最佳獨立遊戲 | 《Inside》-Playdead |
最佳手機/掌上遊戲 | 《Pokémon GO》-Niantic |
最佳美術指導 | 《Inside》-Playdead |
最佳音樂/聲效設計 | 《毀滅戰士》-id Software/貝塞斯達軟體 |
最佳遊戲敘事 | 《秘境探險4:盜賊末路》-頑皮狗/索尼互動娛樂 |
最佳演出 | 諾蘭·諾斯 飾 奈森·德瑞克(英語:Nathan Drake (character))-《秘境探險4:盜賊末路》 |
最具影響力遊戲 | 《癌症似龍(英語:That Dragon, Cancer)》-Numinous Games |
最佳虛擬實境 | 《Rez Infinite(英語:Rez_(video_game)#Rez_Infinite)》-Enhance Games(英語:United Game Artists) |
最佳動作遊戲(包含動作射擊遊戲) | 《毀滅戰士》-id Software |
最佳動作/冒險遊戲 | 《冤罪殺機2》-Arkane Studios/貝塞斯達軟體 |
最佳角色扮演遊戲 | 《巫師3:狂獵—血與酒》-CD Projekt RED/華納兄弟互動娛樂 |
最佳策略遊戲 | 《文明帝國VI》-Firaxis Games/2K Games |
最佳家庭遊戲 | 《Pokémon GO》-Niantic |
最佳格鬥遊戲 | 《快打旋風V》-卡普空 |
最佳體育/競速遊戲 | 《極限競速 地平線3》-遊樂場遊戲工作室/微軟工作室 |
最佳多人遊戲 | 《鬥陣特攻》-暴雪娛樂 |
關閉
Remove ads
2017年
主條目:2017年遊戲大獎
第四屆遊戲大獎的頒獎典禮於美國時間2017年12月7日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微軟劇院舉行。各獎項的提名於2017年11月14日公布[12]。本次遊戲大獎的直播可以通過YouTube的虛擬實境以及4K超高畫質解析度方式觀看[9]。
更多資訊 獎項, 獲獎者 ...
獎項 | 獲獎者 |
---|---|
年度遊戲 | 《薩爾達傳說 曠野之息》-任天堂企劃製作本部/任天堂 |
最佳遊戲指導 | 《薩爾達傳說 曠野之息》-任天堂企劃製作本部 |
最佳美術指導 | 《茶杯頭》-Studio MDHR Entertainment |
最佳遊戲敘事 | 《伊迪·芬奇的秘密》-Ian Dallasr(Giant Sparrow(英語:Giant Sparrow)) |
最佳原聲/音樂 | 《尼爾:自動人形》-岡部啟一、帆足圭吾(日語:帆足圭吾) |
最佳聲效設計 | 《地獄之刃:賽奴雅的獻祭》-忍者理論 |
最具影響力遊戲 | 《地獄之刃:賽奴雅的獻祭》-忍者理論 |
最佳演出 | Melina Juergens 飾 賽奴雅(英語:Senua (Hellblade))-《地獄之刃:賽奴雅的獻祭》 |
最佳獨立遊戲 | 《茶杯頭》-Studio MDHR Entertainment |
最佳營運遊戲 | 《鬥陣特攻》-暴雪娛樂 |
最佳掌上遊戲 | 《銀河戰士:薩姆斯歸來》-水銀蒸氣/任天堂 |
最佳手機遊戲 | 《紀念碑谷2》-Ustwo |
最佳動作/冒險遊戲 | 《薩爾達傳說 曠野之息》-任天堂企劃製作本部/任天堂 |
最佳動作遊戲(包含動作射擊遊戲) | 《德軍總部II:新巨像》-MachineGames/貝塞斯達軟體 |
最佳虛擬實境/擴增實境遊戲 | 《惡靈古堡7》-卡普空 |
最佳角色扮演遊戲 | 《女神異聞錄5》-Atlus |
最佳家庭遊戲 | 《超級瑪利歐 奧德賽》-任天堂企劃製作本部/任天堂 |
最佳格鬥遊戲 | 《超級英雄:武力對決2》-NetherRealm Studios/華納兄弟互動娛樂 |
最佳策略遊戲 | 《瑪利歐+瘋狂兔子 王國之戰》-育碧巴黎/育碧米蘭/育碧 |
最佳體育/競速遊戲 | 《極限競速7》-Turn 10工作室/微軟工作室 |
最佳獨立遊戲處女作 | 《茶杯頭》-Studio MDHR Entertainment |
最佳多人遊戲 | 《絕地求生》-PUBG Co. |
學生遊戲獎 | 《Level Squared》-Kip Brennan/Stephen Scoglio/Dane Perry Svendsen(斯威本理工大學) |
關閉
更多資訊 獎項, 獲獎者 ...
獎項 | 獲獎者 |
---|---|
最受期待遊戲 | 《最後生還者 第II章》-頑皮狗/索尼互動娛樂 |
風雲玩家 | DrDisrespect-赫雪爾·比姆 |
最佳電子競技玩家 | Faker-李相赫(SK Telecom T1-《英雄聯盟》) |
最佳電子競技戰隊 | Cloud9 |
最佳電子競技遊戲 | 《鬥陣特攻》-暴雪娛樂 |
中國大陸粉絲選擇獎 | 《劍網3重製版》-金山軟件 |
關閉
2018年
主條目:2018年遊戲大獎
更多資訊 獎項, 獲獎者 ...
獎項 | 獲獎者 |
---|---|
年度遊戲 | 《戰神》-索尼互動娛樂聖塔莫尼卡工作室/索尼互動娛樂 |
最佳遊戲敘事 | 《碧血狂殺2》-Rockstar Games |
最佳原聲/音樂配樂 | 《碧血狂殺2》-伍迪·傑克森 |
最佳遊戲指導 | 《戰神》-索尼互動娛樂聖塔莫尼卡工作室]/索尼互動娛樂 |
最佳聲音設計 | 《碧血狂殺2》-Rockstar Games |
最佳美術指導 | 《奧伯拉丁的回歸》-3909 LLC(英語:3909 LLC) |
最佳演出 | 羅傑·克拉克 飾演 亞瑟·摩根-《碧血狂殺2》 |
最佳營運遊戲 | 《要塞英雄》-Epic Games |
最佳獨立遊戲 | 《蔚藍》-Matt Makes Games |
最具影響力遊戲 | 《蔚藍》-Matt Makes Games |
最佳虛擬實境/擴增實境遊戲 | 《太空機器人:救援任務(英語:Astro Bot Rescue Mission)》-索尼互動娛樂日本工作室/索尼互動娛樂 |
最佳手機遊戲 | 《Florence》-Mountains/安納布爾納互動 |
最佳動作遊戲(包含動作射擊遊戲) | 《死亡細胞》-Motion Twin(英語:Motion Twin) |
最佳動作/冒險遊戲 | 《戰神》-索尼互動娛樂聖塔莫尼卡工作室]/索尼互動娛樂 |
最佳角色扮演遊戲 | 《魔物獵人 世界》-卡普空 |
最佳格鬥遊戲 | 《龍珠戰士Z(英語:Dragon Ball FighterZ)》-亞克系統/萬代南夢宮娛樂 |
最佳策略遊戲 | 《陷陣之志》-Subset Games |
最佳家庭遊戲 | 《煮過頭2》-Ghost Town Games/Team17 |
最佳多人遊戲 | 《要塞英雄》-Epic Games |
最佳體育/競速遊戲 | 《極限競速 地平線4》-遊樂場遊戲工作室/Turn 10工作室/微軟工作室 |
最佳獨立遊戲處女作 | 《忍者信使(英語:The Messenger (2018 video game))》-Sabotage Studio |
最佳學生遊戲 | 《Combat 2018》-應用科學內陸挪威大學(英語:Inland Norway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 |
關閉
更多資訊 獎項, 獲獎者 ...
獎項 | 獲獎者 |
---|---|
最佳電子競技遊戲 | 《鬥陣特攻》-暴雪娛樂 |
最佳職業電競選手 | SonicFox-多米尼克·麥克萊恩(英語:SonicFox)(Echo Fox(英語:Echo Fox)) |
最佳電競戰隊 | Cloud9(《英雄聯盟》) |
最佳電競教練 | Reapered-복한규(Cloud9) |
最佳電競賽事 | 英雄聯盟2018賽季世界大賽 |
最佳電競主持 | Sjokz-艾芙耶·迪普爾特雷 |
最佳電競時刻 | Cloud9在對陣Faze的三重加時賽中完成逆轉勝(ELEAGUE(英語:ELEAGUE Major: Boston 2018)) |
年度網路內容創作者 | Ninja |
關閉
更多資訊 產業標緻獎Industry Icon Award, 世界遊戲公民Global Gaming Citizens ...
產業標緻獎 Industry Icon Award |
世界遊戲公民 Global Gaming Citizens |
---|---|
|
|
關閉
2019年
主條目:2019年遊戲大獎
本屆頒獎典禮於美國時間2019年12月12日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微軟劇院舉行,由加拿大遊戲記者傑夫·吉斯利主持[15]。各獎項的提名則於2019年11月19日公布[16]。頒獎典禮在全球五十多個國家中同步直播。此次也是典禮轉播至印度的第一次[17]。
晚會邀請了許多嘉賓。他們包括前任天堂總裁雷吉·菲爾斯-埃米、NBA球星史蒂芬·科里、導演強納森·諾蘭、遊戲開發者中村育美、演員諾曼·李杜斯、馮·迪索和蜜雪兒·羅德里奎茲,以及《大青蛙劇場》角色本生蜜露博士(英語:Bunsen Honeydew)和燒杯(英語:Beaker (Muppet))[18][19]。
在2019年12月12日至14日,與大獎聯動的遊戲節將在Steam平台舉辦。屆時,一部分即將發行的遊戲會釋出DEMO版本供玩家在節日期間試玩[20]。
更多資訊 獎項, 獲獎者 ...
獎項 | 獲獎者 |
---|---|
年度遊戲 | 《隻狼:暗影雙死》-From Software/動視 |
最佳遊戲指導 | 《死亡擱淺》-小島工作室/索尼互動娛樂 |
最佳遊戲敘事 | 《極樂迪斯科》-ZA/UM(愛沙尼亞語:ZA/UM) |
最佳美術指導 | 《控制》-綠美迪娛樂/505遊戲 |
最佳原聲/音樂配樂 | 《死亡擱淺》-小島工作室/索尼互動娛樂 |
最佳聲音設計 | 《決勝時刻:現代戰爭》-Infinity Ward/動視 |
最佳演出 | 邁茲·米克森 飾演 Cliff-《死亡擱淺》 |
最具影響力遊戲 | 《Gris》-Nomada Studio/Devolver Digital |
最佳營運遊戲 | 《要塞英雄》-Epic Games |
最佳獨立遊戲 | 《極樂迪斯科》-ZA/UM |
最佳手機遊戲 | 《決勝時刻:Mobile》-天美工作室群/動視 |
最佳虛擬實境/擴增實境遊戲 | 《節奏光劍》-Beat Games |
最佳動作遊戲(包含動作射擊遊戲) | 《惡魔獵人5》-卡普空 |
最佳動作/冒險遊戲 | 《隻狼:暗影雙死》-From Software/動視 |
最佳角色扮演遊戲 | 《極樂迪斯科》-ZA/UM |
最佳格鬥遊戲 | 《任天堂明星大亂鬥 特別版》-萬代南夢宮工作室(英語:Bandai Namco Studios)/Sora/任天堂 |
最佳家庭遊戲 | 《路易吉洋樓3》-Next Level Games/任天堂 |
最佳策略遊戲 | 《聖火降魔錄 風花雪月》-Intelligent Systems/光榮特庫摩/任天堂 |
最佳體育/競速遊戲 | 《袋狼大進擊賽車:氮氣爆衝》-Beenox/動視 |
最佳多人遊戲 | 《Apex英雄》-重生娛樂/美商藝電 |
新晉獨立遊戲開發 | ZA/UM-《極樂迪斯科》 |
最佳社群支援 | 《天命2》-Bungie |
玩家之聲 | 《聖火降魔錄 風花雪月》-Intelligent Systems/光榮特庫摩/任天堂 |
關閉
更多資訊 獎項, 獲獎者 ...
獎項 | 獲獎者 |
---|---|
最佳電子競技遊戲 | 《英雄聯盟》-拳頭遊戲 |
最佳職業電競選手 | Bugha-凱爾·吉爾斯多夫(英語:Bugha (gamer))(Immortals-《要塞英雄》) |
最佳電競戰隊 | G2 Esports(《英雄聯盟》) |
最佳電競教練 | Zonic-Danny Sørensen(Astralis-《絕對武力:全球攻勢》) |
最佳電競賽事 | 英雄聯盟2019賽季世界大賽 |
最佳電競主持 | Sjokz-埃芙耶·德波爾特勒 |
年度網路內容創作者 | Shroud-麥可·格澤希克 |
關閉
更多資訊 世界遊戲公民[註 1] Global Gaming Citizens ...
世界遊戲公民[註 1] Global Gaming Citizens |
---|
|
關閉
2020年
主條目:2020年遊戲大獎(英語:The Game Awards 2020)
2020年11月19日至2020年12月10日前為獎項提名參選階段。頒獎典禮於美國時間2020年12月10日透過網路直播舉行,由加拿大遊戲記者傑夫·吉斯利主持。
更多資訊 玩家之聲[註 2]Player's Voice, 年度遊戲Game Of The Year ...
玩家之聲[註 2] Player's Voice |
年度遊戲 Game Of The Year |
---|---|
最佳虛擬實境/擴增實境遊戲 Best VR/AR Game |
最受期待遊戲 Most Anticipated Game |
|
|
最佳美術指導 Best Art Direction |
最佳遊戲指導 Best Game Direction |
最佳獨立遊戲 Best Independent Game |
最具影響力遊戲 Games for Impact |
|
|
最佳原聲/音樂配樂 Best Score/Music |
最佳聲音設計 Best Audio Design |
最佳演出 Best Performance |
最佳遊戲敘事 Best Narrative |
|
|
最佳角色扮演遊戲 Best Role Playing Game |
最佳動作遊戲 (獎項分類包含動作射擊遊戲) Best Action Game |
最佳策略/模擬遊戲 Best Sim/Strategy Game |
最佳動作/冒險遊戲 Best Action/Adventure Game |
|
|
最佳家庭遊戲 Best Family Game |
最佳體育/競速遊戲 Best Sports/Racing Game |
|
|
最佳格鬥遊戲 Best Fighting Game |
最佳多人遊戲 Best Multiplayer Game |
|
|
最佳營運遊戲 Best Ongoing Game |
最佳輔助功能創新 Innovation in Accessibility |
最佳新晉獨立遊戲 Best Debut Game |
最佳手機遊戲 Best Mobile Game |
|
|
最佳電競遊戲 Best Esports Game |
最佳社群支援 Best Community Support |
|
關閉
2021年
主條目:2021年遊戲大獎(英語:The Game Awards 2021)
更多資訊 年度遊戲Game Of The Year, 未來最期待遊戲Most Anticipated Game ...
年度遊戲 Game Of The Year |
未來最期待遊戲 Most Anticipated Game |
---|---|
玩家之聲[註 2] Player's Voice |
最佳輔助功能創新 Innovation in Accessibility |
| |
最佳敘事 | 最佳遊戲指導 Best Game Direction |
| |
最佳美術設計 Best Art Direction |
最佳演出 Best Performance |
|
|
最佳原聲/音樂配樂 Best Score/Music |
最佳聲音設計 Best Audio Design |
|
|
最佳獨立遊戲 Best Independent Game |
最佳新晉獨立遊戲[註 3] (初出道作品遊戲) |
最佳角色扮演遊戲 Best Role Playing Game |
最具影響力遊戲 Games for Impact |
| |
最佳動作/冒險遊戲 Best Action/Adventure Game |
最佳動作遊戲 (獎項分類包含動作射擊遊戲) Best Action Game |
| |
最佳體育/競速遊戲 Best Sports/Racing Game |
最佳格鬥遊戲 Best Fighting Game |
|
|
最佳策略模擬遊戲 | 最佳虛擬實境/擴增實境遊戲 Best VR/AR Game |
|
|
最佳家庭遊戲 Best Family Game |
最佳手機遊戲 Best Mobile Game |
|
|
最佳多人遊戲 Best Multiplayer Game |
最佳社群支援 Best Community Support |
|
|
最佳持續經營遊戲 | |
關閉
2022年
主條目:2022年遊戲大獎(英語:The Game Awards 2022)
本年度入圍名單於11月15日公布,總共設置31個獎項。由全球一百多家媒體、社群玩家組成的跨國陪審團遴選入圍者。自發表入圍者開始,展開將近一個月的全球票選,最終票數將由90%評審團票數與10%一般玩家投票合計而成[21]。本屆「玩家之聲」(Player's Voice)的投票競爭相當激烈,主要聚焦在投票率前兩名的《原神》及《音速小子未知邊境》之間,甚至一度衍生出「灌票爭議」[22]。
典禮當天有赫齊爾和擔任《戰神》、《戰神:諸神黃昏》作曲家的比爾·麥克瑞利(英語:Bear McCreary)進行現場表演,也發布不少未來遊戲的預告,例如小島秀夫帶來《死亡擱淺2》的消息、《星際大戰 絕地:倖存者》、《黑帝斯II》,以及《機戰傭兵VI 境界天火》等。[23]頒獎嘉賓則是邀請到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得主艾爾·帕西諾擔任最佳演出的頒獎人[23],該獎項最終由在《戰神:諸神黃昏》中飾演克雷多斯的克里斯多夫·賈基(英語:Christopher Judge)獲獎,其獲獎感言歷時將近8分鐘,甚至比最長的奧斯卡獲獎感言多出兩分半鐘[24]。
最終由FromSoftware的《艾爾登法環》奪得年度遊戲大獎,以及最佳美術設計、最佳遊戲指導、最佳角色扮演遊戲,總計獲得四座獎項。然而在遊戲總監宮崎英高致詞結束時,先前默默隨開發團隊上台的一名陌生男子突然走向麥克風表示「要將獎項頒給比爾·柯林頓」,主持人暨創辦人傑夫·吉斯利見狀趕緊出面緩解氣氛並結束典禮,並在事後於推特上發表聲明,提及該名男子已被逮捕[25][26]。
更多資訊 年度遊戲Game Of The Year, 未來最期待遊戲Most Anticipated Game ...
年度遊戲 Game Of The Year |
未來最期待遊戲 Most Anticipated Game |
---|---|
|
|
玩家之聲 Player's Voice |
最佳美術設計 Best Art Direction |
|
|
最佳遊戲指導 Best Game Direction |
最佳敘事 Best Narrative |
|
|
最佳原聲/音樂配樂 Best Score and Music |
最佳音效/聲效設計 Best Audio Design |
|
|
最佳輔助功能創新 Innovation In Accessibility |
最佳虛擬實境/擴增實境遊戲 Best VR/AR Game |
|
|
最佳獨立遊戲 Best Independent Game |
新晉獨立遊戲開發 Best Debut Indie |
|
|
最佳角色扮演遊戲 Best Role-Playing Game |
最具影響力遊戲 Games for Impact |
| |
最佳動作遊戲 (獎項分類包含動作射擊遊戲) Best Action Game |
最佳動作/冒險遊戲 Best Action/Adventure Game |
|
|
最佳家庭遊戲 Best Family Game |
最佳模擬/策略遊戲 Best SIM/Strategy Game |
|
|
最佳格鬥遊戲 Best Fighting Game |
最佳體育/競速遊戲 Best Sports/Racing Game |
|
|
最佳多人遊戲 Best Multiplayer Game |
最佳社群支援 Best Community Support |
|
|
最佳持續經營遊戲 Best Ongoing Game |
最佳手機遊戲 Best Mobile Game |
| |
最佳改編 (遊戲相關的動畫/劇集/電影改編) Best Adaptation |
最佳演出 Best Performance |
|
|
關閉
更多資訊 最佳電子競技遊戲Best Esports Game, 最佳職業電競選手Best Esports Athlete ...
最佳電子競技遊戲 Best Esports Game |
最佳職業電競選手 Best Esports Athlete |
---|---|
| |
最佳電競戰隊 Best Esports Team |
最佳電競教練 Best Esports Coach |
|
|
最佳電競賽事 Best Esports Event |
年度網路內容創作者 Content Creator of the Year |
|
|
關閉
2023年
主條目:2023年遊戲大獎(英語:The Game Awards 2023)
本年度入圍名單於11月13日公布,總共設置31個獎項[27][28]。「玩家之聲」(Player's Voice)投票自11月28日開始,共30款遊戲將歷經3輪玩家投票決定最終勝出者[29]。本次典禮邀請心靈殺手2中的樂團Old Gods of Asgard進行現場演出[30]。而針對大眾關心的典禮安全保護問題,主持人暨創辦人傑夫·吉斯利表示今年會加強此部分,但涉及安保層面所以不希望公開太多這方面的細節資訊[31]。
在入圍名單方面,玩家對部分入圍者的資格引發討論。首先是對於《潛水員戴夫》入圍最佳獨立遊戲,持反對意見者認為其開發商Mintrocket屬韓國遊戲大廠NEXON的旗下品牌。傑夫·吉斯利對此以「獨立遊戲的定義始終很模糊,是一種泛稱」、「入圍名單中的5款遊戲,代表評審團認為這是他們接觸過的最佳5款獨立遊戲」作為回應[32]。另外在最佳電競教練的部分,其中一名入圍者XTQZZZ發文指出自己今年並未帶領隊伍,並希望主辦單位將自己從入圍名單中移除。不過截至投票關閉為止,該名入圍者仍在名單上[33]。
最終由拉瑞安工作室的《柏德之門3》奪得年度遊戲大獎,以及玩家之聲、最佳角色扮演遊戲、最佳多人遊戲、最佳社群支援、最佳演出,總計獲得六座獎項[34]。
更多資訊 年度遊戲Game Of The Year, 未來最期待遊戲Most Anticipated Game ...
年度遊戲 Game Of The Year |
未來最期待遊戲 Most Anticipated Game |
---|---|
玩家之聲[註 2] Player's Voice |
最佳美術設計 Best Art Direction |
| |
最佳遊戲指導 Best Game Direction |
最佳敘事 Best Narrative |
|
|
最佳原聲/音樂配樂 Best Score and Music |
最佳音效/聲效設計 Best Audio Design |
最佳輔助功能創新 Innovation In Accessibility |
最佳虛擬實境/擴增實境遊戲 Best VR/AR Game |
| |
最佳獨立遊戲 Best Independent Game |
新晉獨立遊戲開發 Best Debut Indie |
|
|
最佳角色扮演遊戲 Best Role-Playing Game |
最具影響力遊戲 Games for Impact |
| |
最佳動作遊戲 (獎項分類包含動作射擊遊戲) Best Action Game |
最佳動作/冒險遊戲 Best Action/Adventure Game |
|
|
最佳家庭遊戲 Best Family Game |
最佳模擬/策略遊戲 Best SIM/Strategy Game |
|
|
最佳格鬥遊戲 Best Fighting Game |
最佳體育/競速遊戲 Best Sports/Racing Game |
|
|
最佳多人遊戲 Best Multiplayer Game |
最佳社群支援 Best Community Support |
最佳持續經營遊戲 Best Ongoing Game |
最佳手機遊戲 Best Mobile Game |
| |
最佳改編 (遊戲相關的動畫/劇集/電影改編) Best Adaptation |
最佳演出 Best Performance |
|
|
關閉
更多資訊 最佳電子競技遊戲Best Esports Game, 最佳職業電競選手Best Esports Athlete ...
最佳電子競技遊戲 Best Esports Game |
最佳職業電競選手 Best Esports Athlete |
---|---|
| |
最佳電競戰隊 Best Esports Team |
最佳電競教練 Best Esports Coach |
| |
最佳電競賽事 Best Esports Event |
年度網路內容創作者 Content Creator of the Year |
|
|
關閉
2024年
主條目:2024年遊戲大獎
本年度入圍名單於11月18日公布,總共設置30個獎項[35][36]。最終由Team Asobi(英語:Team Asobi)開發的《宇宙機器人》奪得年度遊戲的獎項,並同時獲得最佳遊戲指導、最佳動作冒險遊戲以及最佳家庭遊戲,共計4個獎項[37]。
典禮當天公開了《巫師4》、《艾爾登法環》的多人協力新作《艾爾登法環 黑夜君臨》、《鬼武者 Way of The Sword》、《大神》全新續作等知名作品的預告。在典禮嘉賓的部分,則邀請到知名演員哈里遜·福特、饒舌歌手史努比狗狗擔任頒獎嘉賓,其中史努比狗狗亦帶來現場演出[38]。
更多資訊 獎項, 獲獎者 ...
獎項 | 獲獎者 |
---|---|
年度遊戲 | 《宇宙機器人》-Team Asobi(英語:Team Asobi)/索尼互動娛樂 |
最佳遊戲指導 | 《宇宙機器人》-Team Asobi/索尼互動娛樂 |
最佳敘事 | 《暗喻幻想:ReFantazio》-Studio Zero/SEGA |
最佳美術設計 | 《暗喻幻想:ReFantazio》-Studio Zero/SEGA |
最佳原聲/音樂配樂 | 《Final FantasyVII 重生》-史克威爾艾尼克斯 |
最佳音效/聲效設計 | 《地獄之刃II:賽奴雅的傳奇》-忍者理論/Xbox遊戲工作室 |
最佳演出 | 梅利娜·于爾根斯(Melina Juergens) 飾演 賽奴雅(英語:Senua (Hellblade))-《地獄之刃II:賽奴雅的傳奇》 |
最具影響力遊戲 | 《涅瓦(英語:Neva (video game))》-Nomada Studio/Devolver Digital |
最佳獨立遊戲 | 《小丑牌》-LocalThunk/Playstack |
新晉獨立遊戲開發 | 《小丑牌》-LocalThunk/Playstack |
最佳持續經營遊戲 | 《絕地戰兵2》-Arrowhead Game Studios(英語:Arrowhead Game Studios)/索尼互動娛樂 |
最佳社群支援 | 《柏德之門3》-拉瑞安工作室 |
最佳手機遊戲 | 《小丑牌》-LocalThunk/Playstack |
最佳虛擬實境/擴增實境遊戲 | 《蝙蝠俠:阿卡漢之影(英語:Batman: Arkham Shadow)》-Camouflaj/Oculus Studios |
最佳動作遊戲(包含動作射擊遊戲) | 《黑神話:悟空》-遊戲科學 |
最佳動作/冒險遊戲 | 《宇宙機器人》-Team Asobi/索尼互動娛樂 |
最佳角色扮演遊戲 | 《暗喻幻想:ReFantazio》-Studio Zero/SEGA |
最佳格鬥遊戲 | 《鐵拳8》-萬代南夢宮工作室(英語:Bandai Namco Studios)/ARIKA/萬代南夢宮娛樂 |
最佳家庭遊戲 | 《宇宙機器人》-Team Asobi/索尼互動娛樂 |
最佳模擬/策略遊戲 | 《冰汽時代2》-11 bit studios |
最佳體育/競速遊戲 | 《EA Sports FC 25》-EA溫哥華/EA羅馬尼亞/EA Sports |
最佳多人遊戲 | 《絕地戰兵2》-Arrowhead Game Studios(英語:Arrowhead Game Studios)/索尼互動娛樂 |
最佳輔助功能創新 | 《波斯王子:失落王冠》-育碧蒙佩利爾/育碧 |
最佳改編(遊戲相關的動畫/劇集/電影改編) | 《輻射》(電視劇)-Kilter Films/貝塞斯達遊戲工作室/亞馬遜米高梅工作室;改編自貝塞斯達遊戲工作室的《輻射系列》 |
未來最期待遊戲 | 《俠盜獵車手VI》-Rockstar Games |
玩家之聲[註 4] | 《黑神話:悟空》-遊戲科學 |
關閉
更多資訊 世界遊戲公民Global Gaming Citizens, 遊戲改變者Game Changer ...
世界遊戲公民 Global Gaming Citizens |
遊戲改變者 Game Changer |
---|---|
|
|
關閉
註解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