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鬥陣特攻

2016年發售的暴雪遊戲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鬥陣特攻
Remove ads

鬥陣特攻(英語:Overwatch,中國大陸譯作「守望先鋒」),也常簡稱為鬥陣OW,是一款由暴雪娛樂開發並發行的多人第一人稱射擊遊戲,於2016年5月24日在Microsoft WindowsPlayStation 4Xbox One平台發行,後於2019年10月15日在任天堂Switch平台發行。本作於2022年10月3日停止營運,並被10月4日正式發行的鬥陣特攻2取代。

快速預覽 鬥陣特攻, 官方譯名 ...

《鬥陣特攻》把玩家分為兩支隊伍,每隊1-6人[註 1]。不同模式有不同的隊伍人數。玩家可從幾個預定英雄人物中選擇,每個英雄有自己獨特屬性和技能;這些英雄分為三類:攻擊型、肉盾型和輔助型。隊員合力保護並捍衛地圖上的控制點,或在有限時間內護送載具到達指定地點。

《鬥陣特攻》於2014年暴雪嘉年華首次亮相,並在2015年末至2016年初封閉測試。2016年5月的公測吸引了超過970萬玩家。遊戲發行時還用短動畫影片宣傳,動畫介紹了遊戲的故事和每個人物。根據評分匯總網站Metacritic的統計,遊戲獲得普遍好評,評論者稱讚遊戲易上手和樂趣。2016年5月遊戲發售後,兩周內正式版即達到了700萬個玩家數。[1]

Remove ads

遊戲玩法

《鬥陣特攻》是一個以6v6為主,輔以3v3、1v1等模式的遊戲。不同模式有不同的隊伍人數。如MOBA遊戲一樣,玩家可以從高達32個角色中選擇1個,每個角色都有自己技能和風格。[2][3]目前已公布了7種遊戲模式:

遊戲模式

常規模式

該模式下,玩家可以選擇「快速對戰」或「競技對戰」的方式進行遊戲,同隊玩家不可選擇同一名英雄。

  • 護送Escort):一方必須在限定時間內將指定目標運送至指定地點,而另一方必須阻止他們。
  • 控制Control):雙方必須搶奪指定目標的控制權,先取二勝的團隊獲勝。
  • 佔領Assault):一方必須占領地圖上被另一方保護的目標。[2][3]
  • 佔領/護送Hybrid):一方必須占領地圖上被另一方保護的目標,然後在限定時間內將指定目標運送至指定地點。


非常規模式

該類遊戲模式一般僅存在於「遊樂場」模組,但也可在「自訂模式」下由玩家自行設置,

  • 鬥陣對決(Elimination):包含1v1、3v3及6v6三種模式。雙方需要在開戰後沒有醫療包和重生點的小型地圖進行決鬥,直至有一方全部陣亡或在加時狀態佔領目標。1v1模式下先得五分者勝出,3v3及6v6模式下先得三分者勝出。
  • 死鬥(Deathmatch):包含 1v7、以及團隊死鬥4v4兩種模式。1v7模式下,玩家間彼此廝殺,擊殺一人得一分,掉出地圖扣一分,被地形擊殺扣一分,率先積滿30分者勝出。團隊死鬥的4v4模式下,兩隊進行廝殺,擊殺一名敵方成員得一分,己方成員掉出地圖扣一分,率先積滿30分的隊伍勝出。被擊殺的玩家會在10秒後於地圖隨機處復活,或點擊空格立即復活。
  • 神秘客大對決:玩家將使用由系統選定英雄進行對決,率先得到5分的玩家獲勝,擊殺或對方自殺得一分,在限定時間內沒有擊殺對方後,會出現目標點,占領目標點即可獲勝。
  • 鎖定對決:玩家將從由系統選定的三位英雄中挑選一位進行對決,率先得到5分的玩家獲勝,擊殺或對方自殺得一分,在限定時間內沒有擊殺對方後,會出現目標點,占領目標點即可獲勝
  • 全面破壞:每隊六名玩家,玩家所選的英雄的血量將會增加,技能的冷卻時間將會縮短,終極技能充能速度將會增快,占領目標點,推動運載目標到達目標點即可獲勝,反之戰敗。
  • 其它特殊模式:當公布了新的英雄或地圖時,會為該英雄或地圖單獨設計一個模式,比如"零重力模式",是為配合「地平線 月球基地」而發布的限定模式。或根據節日發布限定模式,節日限定模式只有再次過節才能發布,如春節限定活動"搶旗"(Capture the Flag)。

大型電玩模式會隨著時間而輪換

多數節日限定模式不可在自訂模式中設置


自訂模式

該模式下,玩家可以自訂遊戲的各種參數,如重力,子彈飛行時間,英雄血量等,可以用於自製新的遊戲玩法,或直接套用預設模式。

  • 地圖工坊 2019年4月25日正式上線,可借用該工具進一步定製遊戲內的各種參數,以及控制 HUD 顯示,添加響應事件等。
Remove ads

地圖

遊戲的地圖靈感來源於現實世界。[4]已經公布的地圖分別來源於英國中國大陸日本埃及等。[3]

更多資訊 地圖, 位置 ...
Remove ads

角色

遊戲的首發可操控英雄角色共有21名,之後陸續新增角色,至2020年3月為止,可操控的英雄角色達32名。常規模式下,玩家所操控的英雄陣亡後會回到重生點,重生點可重新選擇其他英雄並繼續作戰。英雄可分為三類,分別是負責製造主要傷害的「輸出型」,生命值較高且能掩護隊友的「肉盾型」,以及擅長恢復及補助隊友的「輔助型」。

更多資訊 英雄, 行動基地 ...
Remove ads

劇情

《鬥陣特攻》動畫短片和暴雪公布的其他資訊共同描繪了遊戲的背景故事。[5][6][7]

《鬥陣特攻》設定於「智械危機」結束30年後,其背景故事跨越未來地球60年。在智械危機之前,人類一直處於科技高度發達的黃金時代。人類開發了具有人工智慧的機器人,它們在自動化的「智械中樞」中生產並在全球投入使用。後來,智械中樞開始生產一系列敵對的機器人,它們轉而攻擊人類。聯合國迅速組建了國際特遣部隊捍衛者,致力於消除智械威脅並恢復秩序。

兩名退伍軍人傑克·莫里森和加布里爾·雷耶斯負責管理捍衛者。儘管捍衛者成功地鎮壓了機器人起義,並將一批優秀的人才帶到了科技前沿,指揮官莫里森和雷耶斯的關係卻發生裂痕,後者成立了鬥陣特攻秘密行動部門「黑衛部隊」。捍衛者維護了世界幾十年的和平,這一時期稱為「鬥陣特攻時代」,但莫里森與雷耶斯之間的分歧卻逐漸加劇。捍衛者多次受到有不法行為的指控,輿論對此一片譁然,促使聯合國開啟調查。在此期間,一場爆炸摧毀了捍衛者位於瑞士的總部,莫里森和雷耶斯被官方宣布死亡。聯合國通過佩特拉法案,解散了捍衛者,並禁止任何鬥陣特攻類型的活動。

《鬥陣特攻》的故事發生於佩特拉法案生效多年後。沒有了捍衛者,大集團開始控制政府,戰爭一觸即發。俄羅斯出現了第二次智械危機的跡象。捍衛者前成員決定改革組織,在佩特拉法案的壓力下,招募老成員,並在戰鬥中獲得新成員。[8]

Remove ads

開發與營運

遊戲特性

暴雪創始人麥可·莫懷米表示,《鬥陣特攻》試圖做出一個「可以吸引更多愛好者的令人畏懼的第一人稱射擊感受,並且滿足獲得槍械射擊愛好者喜歡的行動方式和遊戲深度。」[4]克里斯·梅森承認遊戲的某些方面,比如地圖,是「延續」暴雪被刪除的MMORPG遊戲《泰坦》。然而,除了這些審美上的共同點外,遊戲是不盡相同的。[9]

玩家獲得的諸如人物造型或勝利姿勢等個性裝扮不會影響遊戲平衡。只會影響外觀。

為了保持暴雪「簡單」的遊戲風格,並且保證遊戲目標要由隊伍共同協作而獲得而不是大量屠殺,《鬥陣特攻》不會包含傳統的死亡競賽模式。[2][3]梅森說:「我們有很長的開發多人遊戲的經驗,這款遊戲的到來『不會使玩家感到懷疑、殘酷、噁心;而會促進玩家進行團隊合作、使玩家和朋友們一起獲得樂趣,而不是遊戲中途跳起來被一把飛刀射死。』」但最終還是加入了這個模式。[10]

《鬥陣特攻》的角色試圖展現較多元的個體差異和種族差異,也希望避免性別差異(包括男人、女人和非人類如機器人、大猩猩[4]);傑夫瑞·卡普蘭(Jeff Kaplan)解釋這款遊戲是「顯然它是適合任何年齡的愛玩遊戲的人的」 並且說「越來越多的人希望自己得到表達,無論是各行各業還是男人女人。我們會為這份感謝榮耀而做得更好。」梅森承認甚至連他的女兒都問他為什麼《魔獸爭霸》過場動畫的人物都穿著泳衣。[11]即使是這樣的公開聲明,Kotaku指出:「鬥陣特攻裡的女人大多數是苗條且穿著緊身衣的。」[12]

在2015年暴雪嘉年華上,暴雪公布《鬥陣特攻》為買斷制,並且會開發PS4Xbox One版本,2016年春季發行。

2016年5月5日,鬥陣特攻開始公測(中國大陸地區則為壓力測試),[13]在此期間所有玩家無論是否預購均可進入遊戲,(而在此次測試之前已預購的玩家則可在5月3日提前進入壓力測試)。雖然原定於5月9日結束,但暴雪為了答謝玩家提交建議,再加上此次測試太過火爆,暴雪宣布將此次壓力測試的時間延長至5月10日。[14]雖然暴雪官方宣稱在此次測試期間不會鎖定或限制任何內容,但競技模式在此期間被暫時關閉,[15]且在該壓力測試結束後,所有玩家無論是否預購遊戲,在壓力測試期間(包括提前進入測試時)的所有進度均會被刪除。此次測試共吸引共來自190個國家和地區的970萬PC、Xbox One和PlayStation 4玩家參與。[16]截止至5月11日,所有參與此次測試的玩家總共進行了37,623,607局遊戲,累計遊戲時間超過了49億分鐘[17]。這也是暴雪史上最大的一次測試。[18][19]

2019年9月5日,暴雪宣布遊戲將登陸任天堂Switch平台,並於2019年10月15日正式發售。Switch版本加入了體感輔助瞄準等獨有功能。

2019年1月,《鬥陣特攻》在美服的售價永久下調50%以吸引更多玩家加入,在中國大陸的售價也下調。[20]

終止營運與續作

在2019年11月1日舉辦的暴雪嘉年華開幕式上,暴雪正式公布了系列續作《Overwatch 2》。遊戲計劃登陸Windows、PlayStation 4、Xbox One以及任天堂Switch平台,並會支援將初代內容繼承到續作中。 2022年10月3日,鬥陣特攻伺服器被關閉。10月4日,鬥陣特攻2正式開始營運。

季節性活動

季節性活動期間,玩家可以通過付費購買和提升玩家等級等方式獲得活動戰利品箱,每個活動戰利品箱內含至少一個活動收集品。同時,季節性活動期間會開放特別的遊戲模式,如「夏季運動會」的PVP「路西歐競球」、「捍衛密令」的PVE「制裁行動」等。

夏季運動會

  • 路西歐競球
  • 路西歐競球混音秀

萬聖節驚魂

  • 鼠肯斯坦復仇記
  • 鼠肯斯坦無盡復仇

冬境樂園

  • 小美的雪球大作戰
  • 雪域獵手
  • 雪球死鬥大作戰
  • 凍凍大作戰

歡度新春

捍衛密令

  • 失控倒數(2017年)
  • 制裁行動(2018年)
  • 零度叛亂(2019年)

周年紀念

  • 鬥陣爭霸回來了

賽事

卡普蘭所述,《鬥陣特攻》並未特意針對電子競技開發。雖然《星海爭霸II》在電競方面取得了成功,但他們發現「在遊戲壽命早期過早過度地投入電競是非常危險的」。於是他們觀察遊戲社區的發展情況,如《爐石戰記[21]。卡普蘭說,他們規劃了支援競技社區的遊戲特性[21]ESPN的丹·辛伯斯基(Dan Szymborski)表示《鬥陣特攻》已成為下一個大型電子競技專案,與早先的《絕對武力:全球攻勢》以及《決勝時刻》等專案不同,遊戲擁有完全不同的外觀和風格,足夠多的地圖與人物,以及暴雪長期的後台支援[22]Gamasutra的布萊恩特·弗朗西斯(Bryant Francis)也注意到《鬥陣特攻》每局快速短暫的遊戲時間使遊戲對觀眾非常有利,進一步支撐其成為電子競技專案[23]

2016年6月,電子競技公司ESL宣布將於8月份主辦第一屆《鬥陣特攻》國際比賽,稱為Overwatch Atlantic Showdown[24]。從6月份開始進行區域資格賽,其次是四場開放資格賽,最終為線上資格賽。8支隊伍於8月20日至21日在Gamescom 2016期間角逐六位數的獎金[25]特納廣播公司ELEAGUE宣布首個Overwatch Open錦標賽,比賽從2016年7月開始,總獎金池30萬美元,於2016年9月在特納有線頻道TBS上播出決賽[26]。11月,暴雪主辦了自己的「鬥陣特攻世界盃」,用戶投票選出團隊代表其國家或地區參賽,決賽於暴雪嘉年華期間舉行[27]

2017年底,暴雪發布了2018年《鬥陣特攻》職業之路[28],規定了由《鬥陣特攻公開賽》到《鬥陣特攻職業競技賽》再到《鬥陣特攻職業電競聯賽》的三級晉升道路。

鬥陣特攻世界盃

自2016年至今,暴雪娛樂每年都會舉辦名為「鬥陣特攻世界盃」(英語:Overwatch World Cup)的國際比賽。比賽由世界各地區的隊伍相互對戰,爭取國際級的榮譽。賽事先由世界各地社群投票,選出代表該國家或地區出賽的選手隊伍。它們再參與一連串的比賽,最終角逐出16支隊伍,前往當年的暴雪嘉年華完成餘下比賽,決出當年的冠軍。

更多資訊 年份, 冠軍 ...

鬥陣特攻職業電競聯賽

2016年暴雪嘉年華期間,暴雪公布了名為「鬥陣特攻職業電競聯賽」(英語:Overwatch League)的計劃,聯賽使用永久團隊制,類似於傳統體育運動[29],而不是使用如NA LCS當時使用的降級和晉升制[30]。暴雪將幫助組織潛在的團隊所有者,並讓更多的地方團隊參與,他們希望通過支援當地團隊的新活動,引起觀眾和潛在贊助商對電子競技的興趣。暴雪預計,在一個賽季結束時,鬥陣特攻職業電競聯賽會為獲勝隊伍帶來七位數的回報,但計劃向聯賽的所有選手支付工資。聯賽第一個較短的賽季預計於2017年第三季度開始,完整的賽季預計於2018年開啟,聯賽從當年第四季度開始進行為期半年的季節性休賽[30]。公布後,暴雪嘉年華為潛在團隊所有者舉辦了會議,與會者包括新英格蘭愛國者所有者羅伯特·克拉夫特(Robert Kraft)以及洛杉磯公羊所有者斯坦·克倫克(Stan Kroenke)等[31]

截止到2020年1月,共有20支戰隊參與聯賽。

鬥陣特攻職業競技賽

《鬥陣特攻職業競技賽》(英語:Overwatch Contenders)於2017年在北美和歐洲舉辦了第零賽季和第一賽季的比賽[32]。自2018年起,該賽事成為《鬥陣特攻》職業之路的一部分,並隨之擴展到七個賽區(北美洲賽區、南美洲賽區、歐洲賽區、中國賽區、韓國賽區、澳洲賽區和太平洋賽區)。其中中國賽區前身為《鬥陣特攻》職業系列賽(OWPS),太平洋賽區前身為《鬥陣特攻》太平洋錦標賽,韓國賽區前身為《鬥陣特攻》APEX聯賽。

鬥陣特攻公開賽

《鬥陣特攻》公開賽(英語:Overwatch Open Division)是暴雪娛樂為《鬥陣特攻》遊戲愛好者們設計的一項官方賽事,旨在讓所有參與本賽事的玩家都能夠通過公平競爭或者協力合作的方式得以進步,從而為更高級的《鬥陣特攻》電競賽事儲備新生力量並建立比賽基礎,是《鬥陣特攻》「職業之路」中至關重要的一環[33]

評價

在《鬥陣特攻》發布之前,它經歷了一段不同尋常的預發布關注期;《Game Revolution》指出:「《鬥陣特攻》的聲譽迅速傳播到了網路世界,吸引了那些通常不會每次新的第一人稱射擊遊戲發布時都掏出40到60美元的人。」這款遊戲的公開測試吸引了970萬玩家,受到了媒體的廣泛關注。

《鬥陣特攻》發布後獲得了「普遍好評」,這是根據評論聚合網站Metacritic的評分所得出的結論。IGN的文斯·英格尼托(Vince Ingenito)讚揚了遊戲的角色和地圖,寫道:「《鬥陣特攻》幾乎利用了每一個可能的機會,讓其角色和場景看起來像是人物和地點,而不是木偶和布景。」 英格尼托補充說這款遊戲擁有一個「強大的線上體驗,讓你快速而可靠地進入遊戲」。

《The Verge》的安德魯·韋伯斯特(Andrew Webster)稱讚《鬥陣特攻》以及之前的作品《泰坦隕落》為「友好的線上射擊遊戲」,適合新手和休閒玩家,他們可能不想精通遊戲,但仍然可以與他人公平競爭,對於熟練玩家,他們可以利用各種英雄來適應遊戲的動態戰術。韋伯斯特接著提到《鬥陣特攻》的氛圍是遊戲易上手的原因,寫道:「讓《鬥陣特攻》世界吸引人的第一件事就是,它的世界。這不是你可能習慣的陰鬱、灰暗的射擊遊戲。相反,它是色彩鮮艷的,擁有一個充滿異國風情和多樣性的角色陣容。」

《Kill Screen》的凱蒂·麥卡錫(Caty McCarthy)表達了類似的想法,寫道:「玩《鬥陣特攻》時,玩家會被其散發的積極性所吸引。這是一個充滿活力的世界,充滿了鮮艷的色彩和充滿活力、玩得開心的競爭,就像任天堂的創意兒童友好射擊遊戲《噴射戰士》一樣。」《VentureBeat》的邁克·米諾蒂(Mike Minotti)讚揚了團隊合作的玩法、遊戲的多樣化角色陣容和豐富多彩的場景,以及通過等級進步獲得的可解鎖化妝品和流暢的伺服器連接。米諾蒂提到了與《魔獸爭霸2》的相似之處,確認《鬥陣特攻》「有著獨特的職業、基於團隊和目標的戰鬥,以及明亮、卡通般的藝術風格」,並且「《鬥陣特攻》顯然從Valve的線上射擊系列中汲取了很多靈感」,但他認為「《鬥陣特攻》更好。」

《The News & Observer》的丹尼爾·塔克(Daniel Tack)積極評價了這款遊戲,表達了「無論發生什麼——贏或輸——你都會玩得開心」,並補充說「遊戲的優勢在於其簡單性和精緻度。」 塔克接著稱讚了遊戲的角色,寫道「難忘的角色是《鬥陣特攻》的生命源泉和推動力量。」

《Denver Post》的休·詹森(Hugh Johnson)讚揚了這款遊戲強調角色而不是專注於傳統的第一人稱射擊遊戲的套路,比如武器配備和逐級升級。詹森接著堅稱這些角色是平衡的,寫道:「像這樣基於職業的射擊遊戲的一個重要問題是角色是否平衡,」表達「一些角色自然更好,但沒有一個角色是如此強大,以至於他們的存在就意味著對手的失敗。」

2016年6月,《Vulture》的約書亞·里韋拉(Joshua Rivera)將《鬥陣特攻》列為「2016年最佳視訊遊戲之一(到目前為止)」,寫道:「很難把《鬥陣特攻》遊戲與《鬥陣特攻》現象分開——而且為什麼要分開,兩者都是令人著迷的。」

線上雜誌Inverse在整體上積極評價了遊戲,但指出了麥卡利的平衡性、只由一個角色組成的團隊、匹配問題以及「比賽最佳時刻」作為應該由遊戲開發團隊修復的問題。《Digital Trends》的加布·古溫(Gabe Gurwin)針對暴雪決定將故事內容排除在遊戲之外這一決定提出了批評,這讓玩家們「擁有了一個很棒的遊戲、一個很棒的故事,卻沒有辦法將兩者協調起來。」

在遊戲的競技模式發布後不久,《Kotaku》的內森·格雷森(Nathan Grayson)表示「《鬥陣特攻》的競技模式並不是那麼糟糕,考慮到它有多新穎和未完善」,但認為「高風險競爭和毒性往往是相輔相成的,而《鬥陣特攻》的競技模式已經有了一個難看的毒性污點。」 格雷森在文章結尾寫道「《鬥陣特攻》大多數時候是一款讓人感覺良好的團隊遊戲。引入對個人技能重要性模糊不清的高風險競爭,將遊戲帶入了混亂、常常是負面的領域。如果暴雪想讓這個東西起作用,他們必須找到一個符合《鬥陣特攻》精神的競技框架,而不僅僅是競爭的精神。」 卡普蘭(Jeff Kaplan)承認隨著競技模式的引入,《鬥陣特攻》社區整體變得更加毒性,他們正在不斷地在幕後調整元素,以更負責任地處理激進玩家,同時試圖促進更愉快的比賽。

獎項

更多資訊 年份, 獎項 ...

被抄襲事件

  • 中國遊戲公司4399因為涉嫌製作一款和鬥陣特攻相同的遊戲,命名為絕地槍戰並發布於安卓蘋果平台上,遭到暴雪公司侵權告訴並下架[84]

相關事件與爭議

  1. 2016年3月3日。遊戲中的一位女性角色-閃光在戰鬥後的勝利姿勢引起了爭議。有一位玩家認為閃光的姿勢太過煽情。暴雪也決定改掉這個姿勢。這個動作引起了許多玩家的反彈。玩家們認為暴雪沒有對其他玩家的訴求做出回應,卻針對一位激動的玩家的想法對遊戲進行調整。暴雪的回應則是他們早就計劃要改掉這個姿勢,而不是因為這個事件才著手調整[85]
  2. 2016年7月,印度教領導人 Rajan Zed 在其推特發表聲明稱,希望暴雪和動視可以移除《鬥陣特攻》中辛梅塔的「提毗」皮膚,因為他們認為該皮膚「使印度教的女神受到了輕視」。[86]
  3. 2021年4月12日晚,GenG電競俱樂部旗下的首爾王朝選手Saebyeolbe在鬥魚和Twitch同時直播。在鬥魚平台下播後,部分粉絲發現Twitch直播並沒結束,便前往Twitch繼續觀看直播,卻發現Saebyeolbe在直播中發表辱華言論。隨後該選手於13日和14日迫於壓力,註冊微博發表道歉,但鬥陣特攻職業電競聯賽和該選手所在俱樂部未對其行為做出處置。部分網民認為鬥陣特攻職業電競聯賽官方應按照鬥陣特攻職業電競聯賽規則中6.3.(b)款(i)項第二句之規定:「或令公眾群體感到震驚或受到冒犯,需對其處罰並公示。」對其作出處罰。[87]而在此之後,官方持續冷處理。
  4. 2016年5月23日,廣東工業大學學生吳宏宇在校區內因見義勇為阻止偷盜摩托車而在盜賊逃離時被其駕車撞倒,送醫後因顱內出血醫治無效去世。[88]作為吳宏宇生前期待的遊戲,有其他玩家在暴雪相關的官方論壇中提及該事件,建議添加一個符合形象主題的遊戲角色,之後在2016年6月底放出的更新檔中,在地圖「灕江天塔」內加入了為吳宏宇製作的特別版太空人模型,其胸前有「宏宇」二字,在該模型下方還有一圈白花,而其身後幕布上還有「英雄不朽」的字樣。[89]網易暴雪合作部營運總監魏愷也承認在獲得該建議並考證該事件後,認為與遊戲中英雄守望世界的主題理念契合,所以向公司總部轉達了該建議。[90]但在地圖「春節灕江天塔」中並沒有為吳宏宇製作的特別版太空人模型,而是相同的印有美國國旗的太空人。

注釋

參考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