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澳門巴士1路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澳門巴士1路線
Remove ads

澳門巴士1路線是由澳巴經營,往返關閘媽閣的巴士路線。

快速預覽 澳門巴士1路線, 概覽 ...

簡介及歷史

  • 本線是澳門首條巴士線,1948年2月1日正式開通,由港澳碼頭往返新街市,為第1代2路線逆時針版本;途經新馬路、南灣大馬路、水坑尾、荷蘭園、高士德、新街市(紅街市)、提督馬路、沙梨頭,返回內港(港澳碼頭)。
  • 1952年1月1日,因澳門公共汽車公司突然以虧損為由停駛而停辦,後在1月22日改由福利接辦。
  • 1952年中期,本線與2路線併入5路線。
  • 1962年8月19日,重新開通1路線,以大環市線往返媽閣至新街市,服務時間為07:15-12:27,班距為5分鐘。
  • 1990年,因應筷子基區的發展需要,總站由青洲遷至筷子基。
  • 2011年8月2日至27日,因應本線客量極大,加上司機不足,令維澳蓮運難以獨自營運,本線由新福利臨時派出支援車輛。
  • 2011年8月28日起,因新福利人手緊張而取消此安排。[2]
  • 2013年10月2日起,因維澳蓮運已申請破產,本線由交通事務局暫時接管9個月。
  • 2014年7月1日,本線改由新時代經營。
  • 2015年4月12日17:00-21:00,受在黑沙環發生的一宗交通意外而其後因下雨等原因造成的大塞車,所有途經關閘的路線之行車時間比平時多出逾三倍。新時代臨時將本線改為特班車,期間不駛回關閘總站。[3]
  • 2016年3月19日,因調整白朗古將軍大馬路周邊路段的行車安排,取消停靠「提督馬路/白朗古」站,走線改為原線至提督馬路,改經沙梨頭新街、飛喇士街至白朗古將軍大馬路後再按原線行駛。[4]
  • 2016年4月23日起,取消停靠「媽閣廟前地」、「河邊新街/媽閣」、「土地廟前地」站,改停靠「河邊新街/凱泉灣」、「沙梨頭/華寶工業大廈」站。[5]
  • 2016年11月18日,因應路面實際情況及客況,安排本線的部分班次由關閘總站開出後跳站至「白朗古/跑狗場」或「提督馬路/雅廉訪」站後繼續原線行駛,致力維持其後站點的班次穩定。[6]
  • 2017年8月23日起,受到超強颱風天鴿帶來的嚴重風暴潮影響,關閘總站出現嚴重水浸和破壞需要暫停使用,臨時改以循環線行駛。[7]
  • 2017年8月31日起,因應「關閘總站」停用及應對開學的巴士服務需求,本線改為循環線,以「巴波沙大馬路」站為循環點,新增停靠「紀念孫中山公園」、「街總社區服務大樓」站,取消停靠「三角花園」、「第二警司處」站。[8]
  • 2018年6月16日起,恢復停靠「看台街/騎士馬路」、「三角花園」、「第二警司處」站,取消停靠「紀念孫中山公園」、「街總社區服務大樓」站。
  • 2018年6月30日,因新馬路排水系統工程影響,本線延長至「澳門旅遊塔」站。[9][10][11][12]
  • 2018年7月7日起,本線恢復原線行駛。[13]
  • 2018年8月1日起,本線改由澳巴經營。
  • 2018年12月15日起,北區總站遷回關閘總站。回復為雙向線,並維持停靠現有站點及走線。
  • 2019年4月6日,為配合「內港北雨水泵站箱涵渠建造工程」,暫不停靠「十六浦」站。
  • 2019年7月27日起,多個巴士站改名:
    • 「第二警司處」站改名為「北區警司處」;
    • 「水上街市」站改名為「沙梨頭街市」。
  • 2019年8月31日起,因「內港北雨水泵站箱涵渠建造工程」已完工,恢復原線停靠。
  • 2019年9月28日,因「2019澳門國際煙花比賽匯演」,本線開設特班車,總站臨時延長至旅遊塔。
  • 2020年1月20日起,「火船頭街」改名為「內港客運碼頭」,並往司打口方向遷移。[14]
  • 2020年7月26日起,因「罅些喇提督大馬路加建排洪雨水管道工程」影響,暫不停靠「沙梨頭海邊街」、「提督/紅街市」站,臨時停靠「林茂/澳門遊艇會」、「林茂/運順新邨」站。[15]
  • 2020年8月1日起,所有路線平日上午尖峰時段(07:00-09:00)平均候車時間增加2-5分鐘,而平日下午尖峰時段(16:00-20:00)之平均候車時間則增加4至9分鐘,其餘時段班次亦適當調整。
  • 2021年11月27日起,改為停靠位於火船頭街海關、萬事發酒店門外的旅遊巴上下客區及上下客貨區部份位置的「內港客運碼頭」站。[16]
  • 2022年7月18日至22日,因宣佈延長「相對靜止管理」措施,本線維持上述措施。[19]
  • 2022年10月6日起,調整本線「關閘總站」之停靠位置,由D車道改為E車道。[20][21]
  • 2022年12月3日起,本線總站調整至「媽閣交通樞紐」,「媽閣總站」調整為中途站並更名為「西灣湖景大馬路/媽閣碼頭」。[22][23][24][25][26][27]
Remove ads

使用車輛

  • 本線在福利時代,主要採用從英國購入的二手Bristol L5G及Bristol LS5G行駛。後來因為本線客量較低,所以改用三菱Rosa,偶爾使用平治O814,後來因為1A路線縮短總站和不經提督馬路至媽閣一段和延長總站後,客量開始上升,用車亦開始改用載客量較高的蘇州金龍10米和猛獅13.230。

維澳蓮運時期

  • 宇通ZK6118HGE

新時代時期

2017年9月前:
  • 宇通ZK6118HGE
  • 宇通ZK6115HG1
  • 宇通ZK6128HGE
2017年9月起:
  • 宇通ZK6125HNG

澳巴時期

2022年7月11日前:
  • 宇通ZK6125HNG
2022年7月11日起:
  • 宇通ZK6125HNG
  • 宇通ZK6128HNGE
2022年9月起:
  • 宇通ZK6125HNG
  • 宇通ZK6128HNGE
  • 宇通ZK6128HGE
2022年12月起:
  • 宇通ZK6125HNG
2023年1月上旬:
  • 宇通ZK6125HNG
  • 宇通ZK6128HNGE
2023年1月中旬起:
  • 宇通ZK6125HNG
2023年2月16日起:
  • 宇通ZK6125HNG
  • 宇通ZK6128HNGE
2024年2月28日起:
  • 宇通ZK6128HGE
2024年3月4日起:
  • 宇通ZK6128HGE
  • 中通LCK6113SHEVG
2024年4月5日起:
  • 宇通ZK6125HNG
  • 宇通ZK6128HNGE
  • 中通LCK6113SHEVG

特見

  • 2022年9月1-2、5、7-8日,派出宇通ZK6902HG中巴支援。
  • 2023年1月28日,派出宇通ZK6128HNGE天然氣大巴及中通LCK6113SHEVG增程式大巴行駛本線
  • 2023國際煙花匯演期間,派出中通LCK6113SHEVG增程式大巴支援

電牌

更多資訊 往關閘方向, 日期 ...

路線資料

收費

更多資訊 收費類別, 費用 ...

服務時間及班距

更多資訊 服務時間, 星期一至六 ...

路線停站

1 關閘媽閣
序號 往程 返程
站號 站名 輕軌站/出入境口岸 站號 站名 輕軌站/出入境口岸
1 M1/5 關閘總站 關閘邊檢大樓 M3 媽閣交通樞紐 媽閣站
2 M225 看台街/騎士馬路 M198 西灣湖景大馬路/媽閣碼頭 媽閣站
3 M229 三角花園 M183/1 河邊新街/凱泉灣
4 M12 北區警司處 M140/1 河邊新街/李道巷
5 M31 白朗古/跑狗場 M137/2 內港客運碼頭 內港客運碼頭
6 M16/1 提督馬路/雅廉訪 M132/2 十六浦
7 M111 昌明花園 M129 沙梨頭街市
8 M112 沙梨頭/華寶工業大廈 M114 沙梨頭海邊街
9 M127 海邊新街 M113 提督紅街市
10 M125 栢港停車場 M19 白朗古將軍馬路
11 M136/1 粵通碼頭 M10/1 台山街市
12 M139/2 司打口 內港客運碼頭 M8/2 巴波沙大馬路
13 M184 河邊新街/街市 M1/5 關閘總站 關閘邊檢大樓
14 M188 河邊新街/下環
15 M203/1 媽閣廟
16 M3 媽閣交通樞紐 媽閣站
Remove ads

關閘總站重整期間安排

*2017年8月23日至2018年6月15日
#2018年6月16日至12月14日

1 媽閣巴波沙大馬路
序號 循環線
站號 站名 出入境口岸
1 M3/2 媽閣總站
2 M183/1 河邊新街/凱泉灣
3 M140/1 河邊新街/李道巷
4 M137 火船頭街 內港客運碼頭
5 M133/2 十六浦
6 M129 水上街市
7 M114 沙梨頭海邊街
8 M113 提督/紅街市
9 M19 白朗古將軍馬路
10 M10/1 台山街市
11 M8/2 巴波沙大馬路
* M63 紀念孫中山公園
* M5 街總社區服務大樓
12/# M225 看台街/騎士馬路
13/# M229/3 三角花園
14/# M12 北區警司處
15 M31 白朗古/跑狗場
16 M16/1 提督馬路/雅廉訪
17 M111 昌明花園
18 M112 沙梨頭/華寶工業大廈
19 M127 海邊新街
20 M125 栢港停車場
21 M136/1 粵通碼頭
22 M139/2 司打口 內港客運碼頭
23 M184 河邊新街/街市
24 M188 河邊新街/下環
25 M203/1 媽閣廟
26 M3/2 媽閣總站

客量

  • 本線在開辦至2008年間由於有1A、34路線競爭,其走線與本線相同,加上班次頻密,而且本線沒有特別多「獨市位」,導致本線客量偏低,用車更是載客量低的三菱Rosa。後來本線延長至關閘總站1A路線不再途徑提督馬路媽閣一段路程,令該段成為本線「獨市位」,客量開始上升,本線亦不再派出三菱Rosa,改派更多載客量的車行走,除了處理下環區的擠密人流外,大量在十六浦提督馬路間無法登上3路線的乘客均會轉投本線,起了分流的作用,客滿情況可說是家常便飯,所以被稱為「線王」。雖然關閘總站附近有很多路線(如5、10、18等等)前往媽閣總站,但在以下情況下,本線較有優勢。
    • 5路線:需要繞經高士德、水坑尾、中區,繁忙時間更飽受塞車困擾
    • 9路線:班距疏落,而且需要繞經南灣一帶,行車時間較長
    • 10路線:雖班距頻密,但經新口岸、中區、黑沙環,比9路線還要長
    • 18路線:需要繞經黑沙環、南灣、旅遊塔、風順堂街、亞婆井前地,在眾多路線中最迂迴
    • 18B路線:雖然不需要繞經風順堂街、亞婆井前地等,但與18路線一樣,需要繞經黑沙環、南灣
  • 由於本線提供班距頻密的特快服務,而且近年來沿線北上或回澳門半島南區(司打口至河邊新街)的需求上升,加上5路線繁忙時間於高士德及水坑尾之路段經常塞車,基本上第二個站乘客已經因客滿上不了車,使本線起了分流作用,客量進一步提升。
  • 雖然自2017年2月25日後,MT4路線延長至關閘,本線的「獨市位」部分被取代。特別是從關閘出發,到司打口、河邊新街、媽閣這段路程較本線快。但由於其班距比本線疏落,本線客量因而未受太大影響。
  • 根據2020年公報,本線在2019年度共開出115,809班,乘車人次為6,320,581人次,平均每班接載54.6人次。

趣事

  • 雖然本線為雙向線,但大部分司機並不會在關閘總站休息,而是「到站即出」,反而像一條循環線。

意外事件

  • 2020年9月19日,涉事車長正駕駛由媽閣開往關閘的本線,於沙梨頭街市巴士站上下客時,一乘客因沒有按規定佩戴口罩乘搭巴士,車長提醒過程中,乘客與車長發生爭執,隨後發生乘客襲擊車長之事件。[28]
  • 2022年4月19日上午9時多,一輛行駛澳巴本線的巴士(車隊編號:6019)駛至西灣湖景大馬路近西灣橋口被尾隨一輛澳巴11路線(車輛編號:2002)追尾相撞,1名司機手部被玻璃割傷。受事故影響,該處上午尖峰時段交通嚴重擠塞。[29][30]

圖片集

新福利時期

新時代時期

澳巴時期

參考資料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