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田澤湖線
東日本旅客鐵道(JR東日本)的鐵道路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田澤湖線(日語:田沢湖線/たざわこせん Tazawako sen */?)是一條連結秋田縣大仙市的大曲站至岩手縣盛岡市的盛岡站,屬於東日本旅客鐵道(JR東日本)的鐵道路線(地方交通線)。
雖然是地方交通線,但因為承擔東北本線沿線前往秋田方向的需要,因此是重要路線,1996年起停運1年並將軌距改為與新幹線相同的1435毫米標準軌的工程,翌年以迷你新幹線制式的秋田新幹線開通,可以直通東京站。田澤湖線全線單線,可以看到上下行的秋田新幹線「小町」在中途車站與號誌站交會的景象。
Remove ads
路線資料
Remove ads
歷史
田澤湖線為連接盛岡至大曲的東北地方橫斷線,原本是輕便鐵道法中計畫的路線,從東、西兩端開始建設,東、西兩段分別是盛岡至橋場(現在暫時停用(實質已停用))之間的橋場輕便線(はしばけいべんせん),和大曲至生保內(現:田澤湖)之間的生保內輕便線(おぼないけいべんせん)。
1921年橋場輕便線盛岡 - 雫石,和生保內輕便線大曲 - 角館開通。1922年7月15日橋場輕便線雫石至橋場開通,同年9月2日由於輕便鐵道法停用,上述兩線改名為橋場線(はしばせん)與生保內線(おぼないせん)。1923年生保內線全線開通。大正末期計畫貫通全線,便開始調査全通的可能性,可是由於財政緊縮而停止。
在昭和年間,全通的計畫再次開始,在橋場與生保內之間的工程線生橋線開始建造。工程計畫是由鐵道大臣批准興建,當時計畫沿國見溫泉方向經國道46號線仙岩峠舊道(現在於秋田側的廢道)興建。然而,當建至志度內前數十米時,由於當時的中日戰爭進一步惡化而停止興建,1944年橋場線雫石至橋場之間被列為不要不急線停運(實質廢止),路線鋼軌被用於替換磨損的山田線鋼軌。。
戰後為了緩解橫黑線(現:北上線)與花輪線運輸狀況,以及連接盛岡、秋田兩市,橋場線與生保內線兩線連接的建設再次開始。連接線的工程名稱為『日本鐵道建設公團工事線生橋線』,戰前的建設計劃被放棄,日本國有鐵道決定在赤渕站附近開始分支,打通「仙岩隧道」建成一條連接至生保內的短絡線,以完成兩線連接,同時恢復雫石與赤渕之間的原橋場線,但該段工程不被視為橋場線恢復,而是作為生橋線的一部分工程進行。而橋場線營運中的盛岡 - 雫石,在生橋線建成後將編入,停運中的雫石 - 赤渕則與新線並存,赤渕 - 橋場則被放棄,但沒有進行正式的廢線手續。
1966年,生橋線赤渕至生保內全線開通,生保內線、生橋線、橋場線合併成一條鐵道路線,名為田澤湖線,成為一條地方交通線。1982年東北新幹線延長至盛岡,作為盛岡至秋田之間連絡線,田澤湖線在同年完成電氣化工程建設,完成後新幹線接續特急列車「田澤」開始運轉(在電氣化工程中,赤渕至田澤湖之間是以公車替代服務,為期約一年)。
1987年國鐵分割民營化時,在JR的基本計畫上,把停運中的雫石至橋場之間不是繼續由東日本旅客鐵道繼承,而是由日本國有鐵道清算事業團繼承。
之後,日本開始構思迷你新幹線,鑑於1992年山形新幹線的開通經驗,JR東日本與秋田縣開始計畫東京 - 秋田之間的迷你新幹線,1996年田澤湖線全線停運,把鐵道路線軌距改為與新幹線一樣的標準軌距。1997年,秋田新幹線開業,新的新幹線直通特急「小町」開始運轉。
Remove ads
- 1921年(大正10年)6月25日:盛岡與雫石之間 (16.0km) 的橋場輕便線開通,大釜、小岩井、雫石站啟用。
- 1922年(大正11年)
- 7月15日:雫石至橋場之間 (7.7km) 開通,新設橋場站。
- 9月2日:路線改名為橋場線。
- 1944年(昭和19年)10月1日:雫石至橋場之間 (-7.7km) 停運,橋場站停運。
- 1964年(昭和39年)9月10日:生橋線雫石至赤渕之間 (6.0km) 開通,新設春木場、赤渕站。
- 1921年(大正10年)
- 7月30日:大曲至角館之間 (16.8km) 的生保內輕便線開通,新設羽後四屋、羽後長野、角館站。
- 12月11日:角館至神代之間 (6.0km) 開通,新設神代站。
- 1922年(大正11年)9月2日:路線改名為生保內線。
- 1923年(大正12年)8月31日:神代至生保內間 (12.7km) 開通,新設刺卷、生保內站。
- 1955年(昭和30年)7月10日:新設生田站。
- 1960年(昭和35年)4月1日:新設鑓見內站。
- 1965年(昭和40年)11月21日:新設北大曲、鶯野站。
- 1966年(昭和41年)
- 10月1日:生保內站改名為田澤湖站。
- 10月19日:停用日本國鐵C11型蒸氣機車,全線不再使用蒸氣機車。
- 1966年(昭和41年)10月20日:生橋線赤渕至田澤湖之間 (18.1km) 開通,橋場線、生保內線、與生橋線合併為田澤湖線。大地澤、志度內兩個號誌站啟用。
- 1975年(昭和50年)3月2日:電氣化動工。[2]
- 1982年(昭和57年)
- 4月1日:全線的貨物運輸停止。
- 11月15日:全線電氣化(交流50Hz・20000V),開行特急「田澤」。
- 1987年(昭和62年)4月1日:隨著國鐵民營化,田澤湖線改由東日本旅客鐵道營運。橋場線雫石至橋場之間由國鐵清算事業團繼承。
- 1991年(平成3年)3月16日:田澤湖線提速,最高速度從95km/h提升至110km/h。[3]
- 1996年(平成8年)3月30日:改軌工程開始,全線停運,由公車代行。
- 1997年(平成9年)3月22日:全線由1067mm的軌距改為1435mm,全線再次營運,秋田新幹線「小町」開始營運。
- 2021年(令和3年)7月26日:東日本旅客鐵道提交赤渕 - 田澤湖間建設15公里長的「新仙岩隧道」工程計畫,預計縮短秋田新幹線用時7分鐘。[4][5]
- 2023年(令和5年)3月18日:新設前潟站。[6]
Remove ads
運輸情況
在國鐵分割民營化時,當時的運輸省提出基本計畫,在鐵道要覽記載了此線的起點為大曲站,盛岡站為終點。由盛岡往大曲、秋田方面為下行,相反方向為上行。
此線同時為秋田新幹線的一部分,而東北新幹線有部分列車會直通運轉由此線往秋田,列車為「小町」,行走東京 - 秋田之間。在迷你新幹線開始運作後,行車調度就由秋田支社管理。
在秋田新幹線開業之前,1966年田澤湖線全通時開通盛岡 - 秋田的急行「南八幡平」2往復,1968年改名「田澤」,其中1往復延駛仙台。1982年由於東北新幹線開通與田澤湖線電氣化,「田澤」升格為特急列車,並以電氣化列車日本國鐵485系電聯車運轉,行走盛岡與秋田/青森之間間,最多曾每日開行14往復,隨著1996年田澤湖線改為標準軌的工程動工而退出田澤湖線。
除了迷你新幹線列車,還有普通列車。岩手縣側,行走盛岡至雫石之間的列車每一至兩小時一班,雫石至赤渕之間的列車極少,每日僅7往復;秋田縣側,而行走角館至大曲之間的列車二至三小時一班,每日僅7往復,田澤湖至大曲每日更僅6往復。在假日中午,來往大曲 - 角館之間的列車會延長至田澤湖。
因需要跨縣的乘客較少及避免與新幹線競爭,所以赤渕與田澤湖之間的普通列車每日只有八班(上行線4班往盛岡、下行線三班往大曲,一班往田澤湖)[7];全線行走的列車中,每日僅開出3往復班次極少,因此即使是短途旅行,也有很多乘客乘坐秋田新幹線「小町號」。在岩手縣內的車站會更多人使用,客源主要是通勤客與學生,由車站附近的住宅區來往於盛岡都市圈。秋田新幹線開業之前,有奧羽本線橫手方面的直通車。
使用列車
-
JR東日本701系5000番台電車在盛岡站
-
485系電車擔當的田澤號
專用的JR東日本701系電聯車(標準軌規範5000番台,屬於秋田車輛中心),用於普通列車。
- 日本國鐵485系電聯車 - 特急「田澤」
- 日本國鐵KiHa58系柴聯車 - 急行「田澤」、普通列車
- 日本國鐵KiHa52型柴聯車、KiHa40系柴聯車 - 普通列車,為了減少電力設備投資,秋田縣認為非特急列車不需要使用電氣化車輛,因此直到1996年改軌前普通列車一直使用柴聯車。
車站列表
參考
參考文獻
相關條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