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鹽城市
中國江蘇省的地級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鹽城市,簡稱鹽,又稱鹽阜,古稱鹽瀆,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蘇省下轄的地級市,位於江蘇省中東部沿海。海岸線長582公里,占全省海岸線總長度的61%。市境南鄰南通市、泰州市,西界揚州市、淮安市,西北接連雲港市,東瀕黃海。地處長江三角洲北部,蘇北灌溉總渠以北屬黃淮平原,以南分為兩部分——串場河以西屬裏下河平原,以東屬濱海平原,境內地勢平坦,河渠縱橫。灌河、廢黃河、蘇北灌溉總渠、射陽河、新洋港、通榆運河、串場河等河網貫通市境。全市總面積16,931平方公里,是江蘇省面積最大的地級市,市人民政府位於鹽都區世紀大道21號。
鹽城擁有延綿的海岸線和廣袤的沿海灘涂和濱海濕地,為理想的候鳥居所,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遺產。
Remove ads
歷史
鹽城所在地域,周以前為淮夷地;九州劃分時屬青州,春秋時屬吳,後屬越。戰國時屬楚。秦代屬東海郡;西漢初為射陽侯劉纏封地。西漢時期,鹽城尚為位於海岸線上的海港,以煎煉海水得鹽為主要產業,從而得名。
漢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建鹽瀆縣,這是鹽城置縣的開端,孫堅曾任鹽瀆縣丞。三國時屬魏,廢縣制;西晉又復縣制;東晉義熙七年(411年)改名鹽城,此為現名之始;南北朝稱鹽城郡;隋初仍為縣,屬江都郡;隋末,韋徹據鹽稱王,分為新安、安樂兩縣,唐初復置鹽城縣;宋代屬楚州。
今天地級鹽城市轄區在相當長的近代史時期(直至1949-1950年鹽城專區成形)內分屬不同的二級行政區,如清代分屬淮安府和揚州府,市區則分屬淮安府鹽城縣和揚州府東臺縣(或泰州興化縣)。鹽城市區的核心地區(昔鹽城縣)在元朝屬淮安路;明代屬南直隸淮安府;清初屬江南省淮安府,康熙六年(1667年),江蘇、安徽分省後屬於江蘇省淮安府。民國初,鹽城縣隸屬江蘇省淮揚道。
國民政府時期,鹽城縣為江蘇省第六行政督察區首縣,督察區下轄東台縣,興化縣,阜寧縣。抗日戰爭後期,新四軍渡江北上,軍部設於鹽城,控制附近鹽城、阜寧一帶,析東台縣北部設台北縣、析鹽城縣東部設鹽東縣、析阜寧縣東部設阜東縣、析鹽城縣北部設建陽縣4縣。1946年鹽城縣改名為葉挺縣,城區設葉挺市,1949年撤銷葉挺市,葉挺縣建制,恢復鹽城縣原名。另外台北縣因與台灣省台北縣(今新北市)重名,改名大豐縣;建陽縣與福建省建陽縣重名,改名建湖縣;鹽東縣與阜東縣調整為射陽縣與濱海縣。
鹽城地區其它縣的設置:阜寧縣系清朝雍正九年(1731年)析自淮安府山陽縣;東台縣系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析自揚州府泰州;1966年新建響水縣。1983年撤銷鹽城縣,設立鹽城市,下轄城區、郊區2區和響水、濱海、阜寧、射陽、建湖、大豐、東台7縣。1987年,東台設縣級市、1996年,大豐設縣級市,1996年,撤銷郊區,建鹽都縣。2004年城區更名為亭湖區,撤銷鹽都縣,設立鹽都區,原鹽都縣伍佑鎮,步鳳鎮,便倉鎮劃歸亭湖區。2015年7月,大豐撤市設區,設立鹽城市大豐區[2]。
Remove ads
地理

鹽城地處江蘇省中東部的濱海平原和裏下河平原,東臨黃海,具體位於北緯32.85°~34.2°、東經119.57°~120.45°,南與南通市接壤,西南與揚州市、泰州市為鄰,西與淮安市相連,北隔灌河和連雲港市相望。
鹽城地處北亞熱帶北部,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5.1℃,年平均無霜期約220天,年平均降水量1004.3公釐[3]。以「東方濕地、水綠鹽城」而聞名。
鹽城是江蘇省面積最大的省轄市。全市總面積1.69萬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77.82萬公頃,河湖水面1300多平方公里。海洋和灘涂資源十分豐富。沿海灘涂總面積4550平方公里(含輻射沙洲),其中潮上帶1677平方公里,潮間帶1610平方公里,分別占全省的75%、64.6%、60.8%。隸屬於東台、大豐、射陽、濱海、響水等縣(市)的沿海灘涂,近期可供開發利用的面積達1300平方公里。目前,射陽河口以南沿海地段還以每年10多平方公里的速度向大海延伸[4]。
石油天然氣資源蘊藏較多。已探明石油天然氣蘊藏量達800億立方公尺,預計總儲量達2000億立方公尺,為中國東部沿海地區陸上最大的油氣田。沿海和近海有約10萬平方公里的黃海儲油沉積盆地,居全國海洋油氣沉積盆地第2位。
世界自然遺產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 位於鹽城市,由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江蘇鹽城國家級珍禽自然保護區南段及東沙試驗區和江蘇鹽城條子泥市級自然保護區(YS-1)、江蘇鹽城濕地珍禽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中段(YS-2)兩部分組成,是由潮間帶灘涂和其他濱海濕地組成的候鳥棲息地。2019年7月5日在亞塞拜然巴庫舉行的第43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中被列入。
位於鹽城市境內的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目前世界上占地面積最大、麋鹿種群數量最多、並建立了第一個麋鹿基因庫的自然保護區。同樣位於鹽城境內的鹽城國家級珍禽自然保護區為中國最大的海岸帶保護區,1992年11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協調理事會批准為生物圈保護區,並納入「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絡」。1996年又被納入「東北亞鶴類保護網絡」,1999年成為「東亞—澳大利亞涉禽遷徙網絡」成員,2002年1月被列入Ramsar國際重要濕地名錄,保護區是挽救一些瀕危物種的最關鍵地區,如丹頂鶴、黑嘴鷗、獐、震旦鴉雀等。每年來區越冬丹頂鶴達到千餘只,占世界野生種群50%以上,是全球最大的丹頂鶴越冬地。
Remove ads
政治
|
|
Remove ads
此外,鹽城市還設立以下城市功能區:國家級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江蘇省鹽南高新技術開發區
Remove ads
人口
根據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為6,709,629人[13]。同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7,262,200人相比,十年共減少了552,571人,下降7.61%,年平均增長率為-0.79%。其中,男性人口為3,379,832人,占總人口的50.37%;女性人口為3,329,797人,占總人口的49.63%。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為101.5。0-14歲的人口為1,008,518人,占總人口的15.03%;15-59歲的人口為3,867,738人,占總人口的57.64%;60歲及以上的人口為1,833,373人,占總人口的27.32%,其中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1,333,685人,占總人口的19.88%。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4,301,656人,占總人口的64.11%;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2,407,973人,占總人口的35.89%。
全市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6,688,061人,占99.68%;各少數民族人口為21,568人,占0.32%。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減少559,075人,下降7.71%,占總人口比例下降0.11個百分點;各少數民族人口增加6,504人,增長43.18%,占總人口比例增加0.11個百分點。
經濟
產稻、麥、棉等。鹽城為中國棉花與淡水魚重要產區,是江蘇省新興桑蠶基地。
工業有輕紡、電子、機械、化工、食品、建材等,其中「燕舞牌」收錄機曾因廣告有特點而全國聞名。現在有悅達集團、中大集團、江動集團等一系列企業成為經濟新的增長點,江蘇省唯一的乘用車企業「東風悅達起亞汽車有限公司」就落戶在鹽城。在清潔能源方面,鹽城擁有國內最大海上風電機組[14]。
2003年全國(大陸)綜合實力百強城市中排名第83名,2004年上升至第75名,2008年上升至第53名。2013年上升至第42名2013年鹽城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達3475.50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48161.80元(按2013年年均匯率折算為7776.56美元),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交通

鹽城的交通事業最近幾年發展迅速。鹽城為江蘇東部南北交通要衝,高速公路通達各縣區,鹽城也是江蘇省重要的水網地區。
全市高速公路總里程359.08公里。 瀋海高速(原稱「沿海高速公路」)、
鹽靖高速公路(原稱「寧靖鹽高速公路」)、
鹽淮高速公路(原稱「宿淮鹽高速公路」或「鹽徐高速公路」)以上三條高速公路已經建成合圍鹽城城區。另外還有江蘇臨海高等級公路,建湖—阜寧高速公路。
204國道、
343國道過境。
鹽城南洋機場為國家一類航空開放口岸,已開通鹽城至香港、韓國首爾、台灣等國際及地區班機,並將陸續開通至東南亞國家和日本的航班。
鹽城港下轄四個港區:大豐港區、濱海港區、射陽港區、陳家港區。其中大豐港區是國家一類開放口岸,鹽城港的主港區。
全市共有航道4504公里,占全省航道總里程的五分之一,是水運大市。
於2010年5月1日正式通車 為全國第17條,江蘇第2條快速公交線路。全線目前有13條線路:快速公交一號線(B1),快速公交二號線(B2),快速公交三號線(B3),快速公交支線1(B支1),快速公交支線2(B支2),快速公交支線3(B支3),快速公交支線4(B支4),快速公交支線5(B支5),快速公交支線6(B支6),快速公交支線7(B支7),快速公交支線8(B支8),高架環線(H1、H2)。
文化

鹽城出現過文雄海內的"建安七子"之一陳琳、南北朝名醫徐道度、清代治水專家馮道立、孫玉澍、書法家宋曹、畫家萬嵐等名人。
建湖的"百戲"在唐代即享有盛譽,慶豐十八團是中國三個半雜技發源地之一(另兩個是山東聊城、河北吳橋;半個是北京天橋)。
鹽城是淮劇的主要發源地和流行地區之一。
- 響水北部。
宗教
- 永寧寺,原名為護國永寧禪寺,始建於唐武德六年(624年),是唐代三十六大寺之一。永寧寺位於亭湖區環城村,現任主持為茗山法師,都監為乘願法師,僧眾20多人[16]。
名勝古蹟
境內有始建於唐代的永寧禪寺,還有響水雲梯關遺址、施耐庵紀念館、卞倉枯枝牡丹園、南宋丞相陸秀夫陸公祠、新四軍新四軍重建軍部舊址泰山廟等名勝古蹟。
景點
鹽瀆公園、新四軍紀念館、海鹽博物館、鹽城水街、建湖九龍口、鹽都大縱湖、鹽城博物館、濕地遺產博物館等
教育
鹽城市第一中學、江蘇省鹽城中學、鹽城市田家炳中學、鹽城市龍岡中學、鹽城市伍佑中學、江蘇省大豐高級中學、鹽城市大豐區新豐中學、鹽城市大豐區南陽中學、江蘇省東台中學、東台市安豐中學、東台市唐洋中學、江蘇省射陽中學、射陽縣第二中學、江蘇省建湖高級中學、江蘇省上岡高級中學、江蘇省阜寧中學、江蘇省濱海中學、濱海縣八灘中學、江蘇省響水中學、鹽城市時楊中學、鹽城市大岡中學、鹽城明達中學
- 江蘇省鹽城技師學院
- 鹽城生物工程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 鹽城機電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 鹽城高等師範學校
- 江蘇省鹽南中等專業學校
名人
友好城市
- 國內
- 國外
注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